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 12-1280/J 国内刊号
  • 1008-2530 国际刊号
  • 0.4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是天津音乐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音乐史学、音乐批评、音乐翻译、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学术资讯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名家讲坛
冥想于古今之间——为传奇谱写新歌剧8-10

摘要:当作曲家创作一部新歌剧时,经常会被问那是什么样的剧情和音乐风格?这可能是些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我的音乐是既抒情又复杂。对当今新歌剧的风格直言,就是有没有好听的唱腔或者那是抽象的音乐。现时风行有关中国的歌剧大多以帝王将相与贵妃名姬为题材。以传奇为题材创作的新歌剧很难决择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和戏剧性。但话说回来,与历史戏剧相比,传奇题材赋予音乐上更多想象力的自由和空间。肯定说,音乐风格必须符合人声角色的刻画及剧情的表达。它必须依仗剧情和音乐上的矛盾冲突,否则将难以存活。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作曲技术理论
施尼特凯复风格音乐研究--以《第三弦乐四重奏》为例11-27

摘要: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在个人的复风格音乐创作中几乎解决了当下在音乐艺术中存在的许多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如绝对的抽象、言之无物等,因而被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伟大作曲家之一。本文选取作曲家复风格创作盛期的代表作——《第三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从创作根源、音乐内涵与技术手段等方面,揭示施尼特凯复风格音乐的美学价值与历史意义,完成从历史、观念、技法、风格、思维多角度出发对施氏复风格创作的探索性研究。

西村朗《双钢琴与乐队的衬腔式复调》中的对称四音列28-34

摘要:西村朗是日本当代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以东方的多声技法为基础,充满了丰富的东方哲学与信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以西村朗中期代表作的《双钢琴与乐队的衬腔式复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作品中建立在衬腔式复调基础上的音高材料的分析,总结了其中缜密的音高逻辑思维,显示出作曲家在努力将西方音乐中的逻辑性思维与作品的深层的文化背景相融合,从而使作品独具艺术魅力。

迈克尔·蒂皮特的核心节奏语汇——以交响曲的节奏分析为例35-41

摘要:本文研究了迈克尔·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中的重要节奏形态,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节奏语汇,其中主要包括:复杂的连音型节奏、跨小节的节奏、非精确的不可逆行节奏、复节奏、布鲁斯与爵士乐节奏以及节奏型重复与变形的技术。这些节奏语汇对于蒂皮特音乐风格特性的形成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贝里奥吉他独奏曲《模进十一号》的作曲技法分析42-46

摘要: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创作的吉他独奏曲《模进十一号》,复调手法运用丰富,曲式结构自由,有着作曲家独特的创作思维。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将作品的材料进行了划分归类,观察各个材料的内部组成和材料间的相互关系,以探寻不同层次的复调原则在独奏曲中是如何运用的,以及分析材料的布局是如何影响曲式结构的,最后实现对作品作曲技法的把握。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音乐史学
小提琴家的钢琴浪漫情怀——马思聪《第一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学分析47-56

摘要:马思聪的《第一钢琴奏鸣曲》是现存20世纪30年代中国音乐创作中的第一部钢琴奏呜曲。作品中透露出青年艺术家的激情洋溢与浪漫情怀,是当时马思聪先生艺术理想与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本文拟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作品的文本分析与创作影响,探讨《第一钢琴奏鸣曲》的浪漫品格,作品在马思聪音乐创作活动中的独特价值,并重新审视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影响等问题。

19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的历史回顾57-65

摘要:俄国专业音乐创作始于10世纪末的教堂音乐,经过历史的变迁逐步脱离教会的禁锢走向世俗。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音乐进入了黄金时期,然而其宗教音乐却由于东正教的思想过于保守远远落后于世俗音乐。在弥赛亚意识的引导下,柴科夫斯基等许多作曲家努力尝试各种创作观念和技法,为宗教音乐的发展与转型寻求救赎。本文对这一历史现象从学理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对宗教观念与音乐创作的关系进行解读。

论英国学者毕铿的《说文》音乐词汇研究66-71

摘要:英国学者毕铿在他的文章《一本公元第一世纪中国词典中的音乐词汇》里运用科学的方法,比较早地从音乐角度系统地关注中国典籍《说文解字》中和音乐有关的词,应该在中国音乐研究和《说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毕铿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与不足,及对其《说文》音乐词汇研究成就和地位的评价,应该得到学界重视。

由乐官迁移看两周雅乐制度之形成与消解72-78

摘要:乐官的迁移,是了解西周雅乐形成和消解的一条重要线索:首先,殷乐官奔周,为西周雅乐体制的建立,提供了资源和借鉴;其次,西周时的赐乐制度,一方面为雅乐下行各诸侯国提供了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又为雅乐制度在各诸侯国的施行提供了保证;最后,春秋时期的贿乐制度,使得郑国的女乐和乐官受到普遍欢迎,从而造成了新乐对雅乐的冲击。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音乐批评
感受大师风范 聆听音乐人生——缅怀教育家缪天瑞先生79-87

摘要:本文通过缅怀缪天瑞先生,对先生60多年的教育实践做了全面的回顾。梳理了缪先生科学的教育思想之形成。文章以为,缪天瑞先生的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注重文化修养,提倡“一专多能”;二,适应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色;三,践行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是其教育准则;四,教学为中心、实践出真知,是其教育行动的高度概括;五,办好学的关键是师资。这些可贵的经验与思想,对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仍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种背弃“音乐本体”的分类法——对中国传统音乐“四大类”分类法的质疑88-90

摘要:背弃“音乐本体”,用“音乐存在的社会层面”将“中国传统音乐”划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的所谓“四大类”分类法,违背了概念划分的一般性原则,犯了概念混乱、标准不一、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等一系列逻辑错误,造成各层次属、种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极度混乱,因而是一种错误的分类法。

《北京音乐报》流行歌曲格调问题论争探究91-102

摘要:《北京音乐报》中关于《何日君再来》与《童年》的论争,主要围绕格调问题展开,本文在对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论争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音乐史学及音乐批评学角度进行了批评之上的再批评。关于两首歌曲的论争,其实是流行音乐这种“俗”文化与中国自古以来所崇尚的“雅”文化之间的冲突所致,但是对作品的评价不应将其框定于“俗”与“雅”的范围内,而应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着手进行全方位解读。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传统音乐
中国三弦音色的多样性之研究103-111

摘要:本文从三弦器形、演奏技术、影响三弦音色的诸因素以及曲种、乐种、音乐作品对于三弦音色的不同诉求等多视角来考察和研究中国三弦音色的多样性,并且把保存、传承、发展三弦音色的多样性特征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行为和责任提倡之。

梅兰芳京剧《穆桂英挂帅》的艺术分析112-125

摘要:《穆桂英挂帅》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颠峰之作,是京剧优秀剧目之一,倾注了梅兰芳大师毕生的艺术功力。本文以第五场“接印”为重点场次,从唱腔、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该剧目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年第1期至第4期总目录126-128

人物介绍-F0002

摘要:周龙(1953-)出生于北京。1973年开始随罗忠镕、黎英海、樊祖荫学习作曲,随严良垄学习指挥;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苏夏;随后任中国广播艺术团驻团作曲家;1985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师从周文中、达维多夫斯基和爱德华兹,1993年获音乐艺术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音乐舞蹈学院杰出作曲教授,并为牛津大学出版社签约作曲家。其作品曾由国内外著名团体公演、广播与录音。

学术交流活动-F0003

2012年10月第四届中国·天津手风琴艺术节-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