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体育教学杂志 省级期刊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 11-3145/G8 国内刊号
  • 1005-2410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体育教学是首都体育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体育教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刊首、特别关注、人物专访、专题报道/从东京奥运看体教融合、专题报道/大单元教学设计、信息窗、教学探蹊、教研园地、名师培养、奥林匹克教育、校园足球、健康体能、教学一得、场地器材

体育教学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体育教学杂志刊首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就是不容替代1-1

摘要:一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点明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而其中的核心就是教师专业化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又如何体现专业化?这里面有很多答案,也有许多观点,综其所述,不过就是专业内部本身成熟度和职业外部社会认可度而已。

体育教学杂志消息报道
沃土育壮苗,操场天地宽——江苏省召开首届体育特级教师论坛4-5

摘要:特级教师是—个精英的群体,他们既是基础教育工作一线的“领头雁”,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弄潮儿”,在推动教学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第六届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换届选举会议成功举办5-5

摘要:2011年1月23日,在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召开了第六届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第五届常务副理事长、市基教研中心体育室马凌主任主持,北京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王东江处长、刘兆武副处长以及由各区县、单位报送推举的第六届理事会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体育教学杂志专题报道/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
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6-6

摘要:2011年1月23日,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郑萼,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东江、副处长刘兆武,北京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罗希尧教授、刘英杰老师,北京市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马凌主任以及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赵立教授,《体育教学》编辑部主任王子朴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另外来自北京市学校体育的特级教师、各区县教研员,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是每一个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郑萼在“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的讲话7-7

摘要: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承办的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我谨代表北京市教委,对科报会的成功举办,特别是向获奖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承办本届科报会的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开展有效的教育科研 提升首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李方院长在“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的讲话(摘登)8-8

摘要:尊敬的郑萼主任,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 作为首都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北京教育学院定位于首都人才强教的工作母机,在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各种层面的教师教育和培养工作。体育与艺术学院作为北京教育学院的二级学院,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一系列优质和有影响力的音体美教师培训项目,已逐步形成和奠定了在全国音体美教师培训领域的培训品牌和龙头地位。具体到体育学科,2008年,

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综述8-9

摘要:一、论文评审过程及结果 1.主办、承办与征文对象 本次活动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承办。征文对象是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卫生课程教师及相关科研、管理人员。

2009年度东城区小学体育学科实践类测试调研报告10-11

摘要:2010年1月15日,对我区随机抽取11所小学进行实践类水平测试,测试内容包括:1′30″跳绳、后滚翻、双手胸前传接球(次数与技术)。通过测试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体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能力、体育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发展水平和相应的标准。对我区小学体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总结和反思体育学科教学状况,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

对初中女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心理特征的探讨12-13

摘要:初中生的年龄既不同于儿童,也有别于成年人,而是有着该时期特有的阶段性发展过程的纵向特征。体育教学活动中只有适应初中这个阶段的特征,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只考虑阶段特征,而忽视男、女之间的差异,往往就会出现男生吃不饱,女生吃不消的结果,更严重的是影响初中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为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笔者认为探讨初中女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实属必要。

家长因素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14-15

摘要:学校严格遵照中央7号文件的意见,按照课程设置开足、开齐体育课,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空白点,如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久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是全社会的大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等多方面的齐抓共管。小学生对于家长的依赖心理较强,因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家长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认识,

体育教学杂志专题报道/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能手大赛
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在南京举行16-16

摘要:2010年12月,江苏省举行了“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旨在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此次比赛涌现出了一批热爱小学体育教育事业,教学能力强、教学技能高的优秀教师。省教研室表示:将一直致力于努力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创设民主和谐的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氛围,倡导校本教研,让教师在比赛中提升能力,在研讨中增强创新意识。

强化体育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江苏省体育教研员孟文砚谈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17-20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加大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于12月7日~9日在六朝古都南京奥体新城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办了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暨小学体育教学培训活动。

在大赛中历练,在竞技中提升——对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的理性思考21-21

摘要: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暨小学体育教学培训会于2010年12月7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开幕,我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作为这次活动的评委有这样几点感想。

放飞童心 享受快乐——评析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水平一的实践课22-23

摘要:2010年12月7~9日,阳光普照大地,在这个温暖的冬日,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参加江苏省第五届小学教师教学能手水平一实践课评比的14位教师,用他们的激情与智慧为全省观摩老师奉献了一顿别有风味的“体育教学大餐”。14位参赛教师平均年龄29.5岁,年轻充满活力,其中本科学历10人,女教师10位,都是各地区的骨干,业务水平较高。他们亲切的教态、巧妙的教学设计、富有童趣的课堂语言,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使观摩老师在精彩纷呈的实践课评比中其乐融融,

百舸争流 千帆竞秀——浅谈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水平二的实践课24-25

摘要:2010年12月,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暨小学体育教学培训研讨会在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我全程观摩了水平二13位参赛选手的教学实践课,赛场上呈现出一派百舸争流、千帆竞秀的景象,使我感触多多。

教出内涵 练出本领——小议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水平三的实践课26-27

摘要:2010年12月8~9日,在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篮球和羽毛球场地上,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水平三的选手们用激情和智慧,让上课的高年级学生享受了一堂堂精彩的体育课,演绎出一个个江苏体育教学能手的别样风采。

追析赛场上的“高雷旋风”——对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高雷老师体育课的赏析28-31

摘要:记者手记: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中,现场刮起了一阵风——“高雷旋风”。才艺展示阶段,他肥胖的身躯在舞台扭动,伴着音乐与节奏,一段藏舞获得无数掌声与喝彩;在展示课现场,一节《篮球高低运球》吸引了70%的观摩教师,将赛场围得水泄不通。他体型肥胖,自称“大胖”,班里的“小胖”于是不再自卑。

体育教学杂志专题讨论/体育课上的几个如何
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下)——“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的研究对“课课练”的启示32-36

摘要:“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实际上并不普通。2011年,我们列出的每个题目,都是小问题,同时又几乎都是难题,可以深入挖掘成很有意思的选题。本期我们继续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领衔讨论,就“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的研究对“课课练”的启示,说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