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津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12-1290/C 国内刊号
  • 1008-4339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津大学学报是天津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津大学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新工科教育、法学、高等教育、现代企业管理、政治与历史、社会学、建筑与文化、语言与文学、科技与哲学

天津大学学报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津大学学报杂志环境科学与工程
波浪影响下近底高浓度泥沙水运动的动力学模拟127-130

摘要:波浪影响下的近岸海底泥沙水运动,特别是近底高含沙率泥水层,对泥沙的再悬浮和沉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定底部高浓度泥沙水为牛顿流体,利用N-S流体运动理论,采用VOF法追踪水-气界面和水-泥沙水的相界面运动,模拟了波浪作用下泥水层内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泥水层的响应与主体海水波动不同,为研究底部泥沙再悬浮和底部条纹形成打下了基础;VOF法能较好地追踪水-气和水-泥沙水相界面运动的多相界面问题;同时界面间存在互相作用,即水-气界面波动对水。泥沙水界面有较大影响,而水-泥沙水界面对水-气界面影响很小

三氯化铁混凝作用提高膜生物反应器混合液可滤性131-136

摘要:探讨了投加三氯化铁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比较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和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结果表明:当Fe(Ⅲ)的投加量为1.2mmol/L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稳定阶段的HMBR膜污染速率大约是CMBR的40%;Fe(Ⅲ)强化去除了上清液中分子质量(MW)〉10kDa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上清液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助于提高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污泥絮体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元素分析表明,Fe(Ⅲ)与EPS中的负电官能团相互结合,增大了污泥颗粒.

给水管网内铁离子的释放137-141

摘要:通过实验室构建的实验管网,模拟了实际给水管网的水力、水质条件,对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余氯、浊度、pH值与总铁含量相关性较高.改变水力、水质条件,根据不同条件下实验管网中总铁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浊度、余氯、pH值、流速与铁释放现象的相互影响机理,提出了控制铁释放的方法.监测实际给水管网的水质,量化水中总铁含量与余氯、浊度和pH值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基于Excel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基于Matlab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水中总铁含量进行了预测.

流加培养对球等鞭金藻生长和生化成分的影响142-146

摘要:采用恒速和变速流加培养技术,研究了氮和磷等营养条件对球等鞭金藻生长和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速流加培养奈件下,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胞内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达到了0.870×10^7mL^-1、0.17g/L、0.14g/g和0.60mg/g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3.0倍、2.7倍、2.1倍和11.5倍;采用变速流加技术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胞内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进一步提高到1.400×10^7mL^-1、0.24g/L、0.16g/g和0.70mg/g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4.9倍、3.9倍、2、5倍和13.3倍.可见,流加培养尤其是变速流加培养能有效地促进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控制对变速流加的培养奈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适的流加条件.结果表明,当流加因子K=0.100时,球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分别达到了2.220×10^7mL^-1、0.44g/L、0.17g/g和0.70mg/g的更高水平,比对照组高6.9倍、7.7倍、2、6倍和14.1倍.

医疗废物中输液管(含PVC)与纱布(含纤维素)的混合热解动力学模型147-152

摘要:为研究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类与生物质类医疗废物的混合热解特性,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对输液管(tube for transfusion,TFT;含PVC)和纱布(含纤维素)样品进行了混合热解实验,并以其相互反应机制为依据,单组分热解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二者混合热解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输液管与纱布相互反应热解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二者的热解行为,相对误差达1.03%;模型计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显示输液管脱除HCl的反应和纱布生成水和醛类物质的反应的活化能均明显降低,而其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仅出现轻微变化或无变化,验证了二者混合热解的相互催化机理和相互反应机制.

维生素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153-156

摘要:将好氧共基质工艺、厌氧-好氧工艺、混凝以及Fenton试剂处理工艺用于维生素类制药废水的处理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在好氧共基质条件下,葡萄糖人工配水和制药废水的最佳COD浓度比为1:5;厌氧反应器的串联使用提高了反应器中的生物降解效果,有利于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混凝工艺适合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Fenton试剂则不适于处理此种制药废水.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供热装置研究157-162

摘要:分析了目前住宅热水供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利用能源的角度,提出热水供应系统应像供暖系统一样成为住宅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的理念.设计出一种主要以集中供热系统热水为热媒、以每户为单位的可以同时实现供暖和供应热水的新型供热系统型式,系统在每户内设置供热装置,户内供暖和热水供应系统通过供热装置与热网连接.供热装置中的主要装置为户内小型换热器,必须具有加热迅速、换热效率高、自动除垢、结构紧凑、构造简单、能同时向户内供暖和热水供应系统供应热水的功能和特点.户内小型换热器设计为浮动螺旋盘管半即热型式,并以沈阳地区建筑面积为100m^2户型为例,进行了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结果表明,换热器换热面积0.229m^2,筒体直径0.2m,高度0.148m,其结构尺寸和热工参数适用于户内共用系统.

二级网调峰供热管网系统的可靠性163-167

摘要:在集中供热系统二级网侧设置燃气锅炉作为调峰热源可改变供热管网系统的事故状态.针对二级网调峰供热系统的特点,得出了热网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调峰热源对热网可靠性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计算了在不同基础负荷系数下二级网调峰集中供热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基础负荷系数,在热网元件出现故障时。调峰热源能实现限额供热状态,起到备用热源的作用.

征稿启事167-167

天津大学学报杂志电气与自动化工程
基于自适应免疫算法和预测-校正内点法的无功优化168-174

摘要:针对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将自适应免疫算法(adaptive immtme algorithm,AIA)和预测-校正内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优化算法.先利用AIA进行大范围全局寻优,找到候选最优点,把它作为内点法的初始可行点,再通过预测-校正内点法在初始可行点的邻域内进行局部的确定性搜索,提高解的精度和速度;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偶间隙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对中心参数及相应障碍参数的改进选择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数值振荡,使计算精度及收敛速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将上述方法用于IEEE14节点系统,计算时间为2.0s,优化后网损下降2.27%;而用于IEEE118节点系统,计算时间为322s,优化后网损下降14.29%.这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计算速度和精度上较其他方法均有明显改进.

基于超图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算法175-182

摘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安全问题,在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超图理论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层次型安全路由算法(SRAHT).使用密码学的相关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新鲜性、保密性以及认证性,采用多径路由技术提高了网络的容忍入侵能力;同时引入信用机制,对传感器网络中的恶意节点进行检测,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INSENS算法,当网络规模较大时,SRAHT的组网能耗比INSENS减少50%以上,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传感器网络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抗攻击性.

不确定多目标电源规划模型183-188

摘要:在综合考虑电源规划方案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元目标的基础上,汲取概率和工程模糊集理论的思想方法,通过对规划方案中不确定性指标进行分类和规格化,建立不确定多目标电源规划模型,并给出评价决策方案优劣的方法.应用算例表明,该模型能够处理在随机情况下不具有明显相关关系的系统多目标之间的协调问题,且求解过程中易整合决策者和专家意见,为解决不确定系统的多目标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性的方法.

基于输出反馈的网络控制系统随机通信逻辑设计189-193

摘要:针对具有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状态无法直接测量的情况,设计了状态观测器,给出了一种基于状态依赖泊松过程决定的随机通信逻辑,应用于一般结构的输出反馈网络控制系统中.提出了具有随机通信逻辑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建立了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利用随机点过程理论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证明了系统的均方渐近稳定性.仿真算例表明加入通信逻辑后,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情况下,数据发送次数明显减少,有效地减轻了网络负担.

一种新颖的多传感器行驶车辆分类系统194-198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利用5个埋入式应变传感器获得车型特征参数的多传感器行驶车辆分类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的特殊位置分布与车辆各轴到达传感器时刻的相关性,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像素级融合,突出信号的特征部分,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率和精度.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组合轴数、轴空间和轴重等特征证据对车型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行驶车辆识别率超过95%.

基于小波系数及光学特征的车辆阴影检测199-203

摘要:为消除投射阴影对检测交通实景图中行驶车辆的干扰,从阴影区域的图像特征入手,在对实景图与背景图实施“商比例”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系数分布特征及阴影光学特征的车辆阴影滤除两步法.首先通过对高、低频带小波系数分析,提取出符合阴影特征的小波系数,重构运算后得到准阴影图;然后通过构造基于光学不变性的识别判据,成功识别出虚假阴影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汽车对象的颜色、大小及阴影的投射方向没有特殊要求,阴影平均检出率超过92%,平均误检率低于3%,且速度较快;与汽车对象同画面行驶的自行车及行人阴影也受到有效抵制和滤除;在适用性、有效性和处理速度等方面反映出较优的品质.

天津大学学报杂志建筑工程
河道汇流口水力特性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204-208

摘要:利用河道水流增量法(IFIM)研究了交汇河口汇流比、汇流口下游弗劳德数及汇流口下游宽深比这3个主要水力控制因素对鲤科鱼类及平鳍鳅科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汇河口,水力条件的变化对鲤科鱼类及平鳍鳅科鱼类适宜栖息地分布影响不大;随着汇流比增大,加权可用面积(WUA)逐渐减小;随着汇流口下游弗劳德数增大,WUA迅速减小;随着汇流口下游宽深比增大,WUA逐渐增大,且增幅很小、WIM可以给出鱼类适宜栖息地面积与各水力控制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为河流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持.

二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209-214

摘要:通过计算一座二类场地八度(0.2g)抗震设防的异形柱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对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二级框架柱的设计规定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除框架底层柱根和T形截面边柱外,该规程的相关设计规定基本上能起到“强柱弱梁”的控制效果.对底层柱根和T形截面边柱的弯矩增强系数取值和配筋形式提出了建议.建议的方案增加配筋量不多,既能达到结构预期的塑性铰分布结果,又方便施工.

ANSYS二次开发在水工结构模糊参数反演中的应用215-220

摘要:通过对通用软件ANSYS优化工具基本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套以ANSYS二次开发为核心、以概率分析为基础的水工结构模糊参数反演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处理水工结构模糊参数反演的问题,弥补了传统反演计算中有赖于大量原型位移观测资料的不足.利用某实际工程试验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