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炭素杂志 省级期刊

Carbon

  • 23-1172/TQ 国内刊号
  • 1001-8948 国际刊号
  • 6.0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炭素是哈尔滨电炭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的学术期刊。炭素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实验研究、综合论述

炭素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炭素杂志综合论述
蜂窝活性炭及其应用3-7

摘要:蜂窝活性炭因其压力损失小这一重要特点,近些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蜂窝活性炭的结构特征、制备工艺以及吸附特性,并论述了其在气体净化、储存以及催化荆载体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日本的炭/炭复合材料研究概述8-14

摘要:介绍了C/C复合材料在日本的研究与应用状态,主要包括C/C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特征、制造方法、界面作用、性能与高温性能、抗氧化技术、在宇宙航天和工业方面的应用等。其中日本发明的C/C复合材料短周期致密的预成型纤维束(Preformedyams)方法值得关注。在应用方面,日本研制的密度高达1.95g/cm3的Ф1100mm3D—C/C喉衬、HOPE号航天飞机端头帽、炭纤维复合材料推力室、及新一代航空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内部结构部件等,都代表了日本在C/C复合材料方面的先进水平。

中间相炭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15-19

摘要:中间相炭微球(MCMB)由于具有独特的类石墨的片层结构,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它除了具有一般炭负极材料的优点外,由于其球形层状结构还使其具有密度高、易脱嵌锂、边界损失小等特,董。本文主要论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热处理和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当今锂离子电池高容量低成本的发展要求下,预期低温热处理的中间相炭微球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炭素杂志实验研究
B/P共掺杂呋喃树脂炭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20-24

摘要:以添加8wt%磷酸的呋喃树脂为前驱体,经固化后混入不同含量的硼酸,升温至8500C炭化制得B/P共掺杂树脂裂解炭。采用热重分析考察固化后树脂的热失重,采用XRD和氮气物理吸附分别考察物相、微晶结构变化以及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变化,同时采用恒流充放电技术对其充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P共掺杂使裂解炭的比表面积明显下降,孔洞数量减少,且随着B/P的增加,裂解炭中BPO4的含量增加;当B:P(at%:at%)=1.0时,树脂裂解炭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首次可逆容量高达378.2mAh/g,较磷掺杂树脂裂解炭提高~30mAh/g,且循环50次后可逆容量保持率为86.8%。

石油焦制备活性炭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孔结构表征25-30

摘要:以独山子石油焦为原料,以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制备活性炭,通过碘吸附、苯吸附等考察所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并对活性炭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法制备活性炭时,最佳工艺条件是:氯化锌、石油焦、煤沥青的质量比为1.5:7.5:1,微波功率1300W,辐照时间6min。所得样品比表面积1095.7m^2/g,碘吸附值673.7mg/g,苯吸附值781.1mg/g,强度20.3N。通过与电炉法对比发现,微波加热和电加热制备的活性炭孔结构不同,微波法制备的活性炭在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方面优于电炉法制备的活性炭。

炭素杂志综合论述
热解炭基C/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31-35

摘要:综述了热解炭的研究现状,包括热解炭的组织结构、生成条件,以及热解炭沉积机理。并简要介绍了目前热解炭基体致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方向。

炭素杂志实验研究
高炉喷吹用煤的可磨性研究36-39

摘要:通过实验测试高炉喷吹用混合煤及其组成中的单种煤的可磨性,并分析单种煤的可磨性、配比等对混合煤可磨性的影响。研究单种煤的可磨性和单种煤的配比对混合煤可磨性的双重影响,对混合煤的组成煤种和单种煤的配比进行调整得到可磨性适宜的混合煤,进而降低混合煤制粉成本。

反应温度和压力对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影响40-44

摘要: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热转化,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制备中间相沥青。采用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仪器对所得中间相沥青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温度对中间相沥青的产率、形貌和结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升高,中间相含量增加;中间相小球体的尺寸增大,逐渐出现融并现象,最终形成流域型体中间相。压力对中间相的含量和结构也有一定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施加3MPa压力,有利于中间相的形成和其含量的提高。420℃、3MPa条件下形成的中间相含量高达81.0%,并形成流线域状体中间相。

炭素杂志检测技术
化学测量溯源性的建立45-48

摘要:在许多领域中,化学测量的结果越来越多地用作重要的决策依据。因此,不断提高化学测量结果的质量,提高化学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努力实现化学测量向国际单位(sI单位)或公认单位的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