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4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8
  • 综合影响因子:1.3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医学 2015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进展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业已证买,大约30%~60%的男性,超过50%的绝经前女性以及30%的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源于继发性因素,早期识别与合理处理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维护或复原病变骨骼的健康状态,是临床医生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就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处理做一综述。 1病因识别 临床高度可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情况包括:年轻的男性或绝经前女性出现骨质疏松,骨密度(BMD)极低,或者是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时仍发生骨折。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很多,临床上以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药物所致者多见,另外尚需除外遗传性疾病。
2243-2244

妊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妊娠是DR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妊娠期间血液流变学、代谢、激素、心血管及免疫系统的改变可促使视网膜疾病的发生或恶化[1]。其中。DR是目前最常见的受妊娠影响的视网膜疾病[1]。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并未进行规范的DR筛查与监测。NICE、AAO等指南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在妊娠前3个月进行眼底筛查已形成共识,但后面的随访频率各指南并没有达成共识。而国内尚未建立相关指南,也并未以现有指南指导临床实践。随着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比例的逐渐增加,妊娠与DR的相关研究亟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因此,本文针对目前DR与妊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如下阐述。
2245-2247
实用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医学科技论文作者署名条件

摘要:根据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2013版“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医学论文作者署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条:(1)对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数据获取、分析、解释具有实质性贡献;(2)负责起草、撰写和修改文章的主体部分;(3)负责投稿文章的最终审核确认;(4)对其中一部分工作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仅仅提供资金、收集数据、普通监管,不能列入作者。 不能同时满足作者的4个条件,可以列为致谢人,并注明所做贡献,通信作者要拿到所有被致谢人的书面许可。
2247-2247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含量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初步研究

摘要:检测食管鳞癌患者CD44v5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中CD44v5含量检测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CD44v5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该蛋白在10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含量。结果:(1)CD44v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食管组织。且CD44v5表达在不同TNM分期、癌组织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中存在差异(P〈0.05)。(2)CD44v5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31.308±10.123)μg/L高于健康体检者(19.364±1.680)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含量诊断食管鳞癌试验中,ROC曲线下面积0.865,以健康体检者血清CD44v5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上限值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诊断效果:灵敏度91.0%。特异度60.0%。结论:CD44v5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蛋白含量用于诊断食管鳞癌灵敏度高,或许可以用于食管癌的筛检。
2248-2252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重症急性胰腺炎组(B)和重症急性胰腺炎+肠系膜淋巴管结扎组(C),分别于术后6、12和24h采血及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血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ELISA法测定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tic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水平。结果:光镜下,B组大鼠肝小叶中性粒细胞及炎性渗出物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C组大鼠炎症较B组有所减轻:各时间点B组和C组ALT和AST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大鼠TNF-α和IL-1水平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24hTNF-α、IL-1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的结扎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肝损伤,提示肠系膜淋巴液可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肝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52-2254

GDF-15在慢性高原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hepcidind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高原病(CMS)大鼠骨髓GDF-15基因及蛋白的改变,探讨GDF-15在C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hepcidin之间的关系。方法:CMS大鼠模型32例作为实验组,西宁地区饲养的常氧大鼠1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骨髓GDF-15、骨髓单个核细胞GDF-15 mRNA、血清EPO及hepcidin水平、肝脏铁调素基因(HAMP)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骨髓GDF-15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骨髓GDF-15与血清EPO呈正相关(r=0.397,P=0.031)、与血清hepcidin无相关性(r=一0.224,P=0.218)。结论:GDF-15促进了CMS红系生成.其水平的高低可反映CMS红系的增生情况;GDF-15对HAMP表达无抑制作用。
2255-2257

延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大鼠急性挤压性胸脊髓损伤

摘要:目的:评估延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大鼠急性挤压性胸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1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I组)和实验组(rhEPO组),SCI组在脊髓损伤后2h,术后第1、3天给予生理盐水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损伤后2h,术后第1、3天给予rhEPO(3000U/kg)治疗,共观察4d。主要研究指标有BBB评分、凋亡指数、炎症指数及电镜研究。结果:延迟应用rhEPO可以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炎症反应,改善脊髓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善运动功能。结论:延迟应用rhEPO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具有神经保护效应。
2258-2261

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Ⅰ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I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假手术组(Sham)、常温癫痫组(NT)和亚低温癫痫组(HT)。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声源性癫痫模型,HT组在NT组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干预。免疫组化观察癫痫后24h、3d和14d海马synapsinⅠ的表达,分别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电镜观察大鼠的认知功能和突触超微结构。结果:与NC和Sham组比较,NT组大鼠的synapsinⅠ表达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过平台数减少(P〈0.05):突触减少,线粒体肿胀,前后膜不清,髓鞘断裂。与NT组比较,HT组synapsinⅠ表达在24h无差异,3d和14d增加(P〈0.01),逃避潜伏期降低、穿过平台数增加(P〈0.01);突触结构转清,界面增长,突触后致密物质增厚。结论:亚低温可上调synapsinⅠ表达并减轻突触结构损伤。改善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
2261-2264

PDGFR-αASODN玻璃体内注射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PDGFR-αASODN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兔子3组右眼玻璃体分别注射0.1mL不同浓度的PDGFR-αASODN/lipofectamine^TM 2000溶液,另外1组注射0.1mL平衡盐溶液作为对照组;4组兔子的左眼不注药。于注药后第1、7、14及28天,对4组兔子的右眼行裂隙灯、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第28天,取4组兔子的眼球,对视网膜组织进行光镜HE、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各组在各个检查时间点均未发现异常。ERGb波振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注药后第28天,光镜下HE和免疫组化检查,各组视网膜组织均未发现任何病理变化。注药后第28天电镜检查,D组视网膜感光细胞:部分膜盘间隙扩张,部分膜盘融合,少数细胞核周围间隙略增大,其细胞核形态略不规则。结论:玻璃体内注射0.1mLPDGFR-αASODN/lip2000时,PDGFR-aASODN的浓度≤1.5μmol/L是较为安全的。
2264-2267

心钠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MM1.S)的增殖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M1.S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ANP浓度分别为1、10、50及100μmol/L。收集各组不同培养时间(24、48、72h)细胞,CKK-8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blot法检测MM1.S细胞NPR-A、NPR-C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不同浓度ANP作用MM1.S细胞24h后miR-21的表达。结果:ANP对MM1.S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细胞周期检测为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S期、G2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4个浓度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M1.S细胞存在NPR-A、NPR-C蛋白的表达。ANP不同浓度(1.0.10,50,100μmol/L)作用MM1.S细胞24h后miR-21表达下调,相对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了8.6%、24.2%、37.5%和49%(P〈0.05)。结论:ANP能抑制MM1.S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和下调miR-21表达发挥其抗肿瘤效应。
2268-2271

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和血浆中的甲基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将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相对比,将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浆与正常人的血浆相对比,检测EPPB41L3的甲基化状态和频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PPB41L3基因甲基化在食管鳞癌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2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和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42例食管鳞癌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血浆标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EPB41L3在组织和血浆中的甲基化情况。结果:EPB41L3在肿瘤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为59.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8%(P〈0.001)。EPB41L3在肿瘤患者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为31.0%,在正常对照组的血浆中没有检测到甲基化。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在肿瘤≥5cm组和病理分期为T3组分别明显高于肿瘤〈5cm组和病理分期T1-T2组。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在病理分期N2组明显高于病理分期NO-N1组。结论:EPB41L3在食管鳞癌组织的甲基化频率高于癌旁组织,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临床分期越晚的甲基化频率越高。
2271-2275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去乙酰化NF-κBp65减轻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乙酰化水平及炎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用含不同浓度梯度(50、100、200、400mg/L)的糖基化终产物刺激RAW264.7细胞24h及分别以白藜芦醇(100μmol/L)及Ex527(10μmol/L)预处理RAW264.7细胞30min后,再给予AGEs(400mg/L)作用24h,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产生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l及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基化终产物组RAW264.7细胞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IRT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指标均呈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具有逆转糖基化终产物的作用,下调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与糖基化终产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抑制SIRT1使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乙酰化NF—KBp65水平、IL-1β及TNF-α蛋白水平升高。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降低SIRT1蛋白的表达诱导炎症因子的产生,白藜芦醇激活SIRT1使NF-κBp65去乙酰化从而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2276-2279
实用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

2279-2279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优化的始自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C2B、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B、D2B时间显著缩短(100.3min vs.145.6min:77.1min vs.115.4min,均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较低(5.0% vs.15.7%,P〈0.05),随访期间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通道组(均P〈0.05)。结论:优化的绿色通道模式可显著缩短FMC2B、D2B时间,并改善近、远期临床预后。
2280-2283

纤维蛋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危险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作为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预测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FI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及危险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ACS标准的患者共692例,拟诊“冠心病”但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平滑未发现任何斑块或狭窄的9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等进行详细记录。同时测定FIB水平及其他血清学指标。比较不同组间FIB水平,探讨FIB与ACS的发生、发展及危险程度的关系。结果:心肌缺血越严重及Grace评分越高,FIB水平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Grace评分与FIB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FIB为ACS危险分层加重的独立因素。FIB诊断A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提示FIB对预测ACS的发生有一定价值。结论:血清FIB与ACS的发生及危险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对ACS早期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诊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2283-2286
实用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如何鉴定学术不端论文的声明

摘要:近年来,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重复发表的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多。这里说的重复发表指的是将同一研究的课题的结果总结成多篇论文,先后投寄到多个杂志发表的现象,属于学术不端的一类。在我们日常的来稿中,有一部分论文属于这种情况。国外学者将这种稿件称为“腊肠切片”(salami slicing),而国内学者将这类论文叫做“变相重复发表”。实际上这也是属于一稿多投的一种。本刊结合国内外学会及专家的意见,将“重复发表”稿件定义为:(1)作者单位相同,或大部分作者相同,包括第一作者相同或者不同、作者排名顺序相同或者不同;(2)主要的研究方法相同;(3)半数以上内容(包括资料或讨论部分)相同:(4)结论类似。
2286-2286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新疆地区不同肿瘤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有不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有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取外周静脉血进行BRCA1/2基因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预筛,结果经DNA测序验证。结果:98例患者的BRCA1/2突变率为20.41%;同时有乳腺癌及卵巢癌家族史的突变率明显高于仅有一种家族史的患者;随着家族中患癌人数增加(2、3、4人),BRCA1/2突变率也明显增高(16.25%、33.3%、66.67%)。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BRCA1/2突变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家族中患癌人数的增加,BRCA1/2突变检出率呈增高趋势。
2287-2290

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mat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牟9月至2013年12月分别行腹腔镜PANP手术(n=105)和开腹PANP手术(n=72)的男性直肠癌患者177例,采用勃起及射精功能分级分别对患者术后6、12个月性功能进行随访,评估这两种手术方式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其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也低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性功能分级比较,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PANP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PANP手术相比,术中能更清晰地显露盆腔植物神经并予以保护,有效减少了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2291-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