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4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8
  • 综合影响因子:1.3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医学 2015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进展

摘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最早报道于1879年,1908年美国Leo Buerger正式提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这一名词,此后也称之为Buerger病[1]。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下肢中、小动脉最常受累,伴行静脉也常常受累及。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缺血、间歇性跛行,进而表现为皮温下降、疼痛,如出现静息痛则提示病情严重,晚期出现溃疡、坏疽,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则截肢难以避免。
1563-1565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吉非替尼通过PDK1-Akt信号通路影响肺癌E-Cadherin表达和上皮间充质转化

摘要:目的:研究吉非替尼在肺癌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将24例肺腺癌行纤维支气管镜患者,取活检标本行H&E染色和Western,观察细胞形态和蛋白表达。将24只成年小鼠,植入LLC,随机挑选12只予吉非替尼灌胃,余12只作为对照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病理切片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观察E-Cadherin表达。结果 :在人群中发现有转移灶的患者,H&E染色有大量间质细胞形态倾向的肿瘤细胞,同时蛋白质组学提示,PDK1-Akt有活化,E-Cadherin表达较对照有降低。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吉非替尼组转移的肿瘤灶明显减少(P〈0.05),细胞形态较对照组细胞显示较弱的倾袭形态;Western提示PDK1-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吉非替尼组有明显降低,吉非替尼组E-Cadherin表达降低。结论 :吉非替尼通过PDK1-Akt通路影响肺癌细胞E-Cadherin表达和EMT。
1566-1569

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体内自身蛋白vimentin与megalin的免疫原性迥异

摘要:目的:研究自身组织蛋白vimentin(Vim)和megalin(Meg)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Lewis大鼠接受F344大鼠供肾移植,每2周检测受体蛋白尿水平观察CAN进程。肾移植后第14、49、98天收获受体脾细胞,检测Vim及Me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的数量;收获受体血清检测Vim及Meg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受体肾移植6周后肾功能逐渐衰退,处于CAN病程中。Vim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至98 d时其数量比对照孔差异有极显著性(126.0±10.4 vs.24.7±4.3,P〈0.001)。Vim特异性抗体水平肾移植后14 d即显著升高(0.230±0.018 vs.0.063±0.008,P〈0.01),其后缓慢持续升高。CAN大鼠Me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变化。Meg抗体水平直至98 d时比正常大鼠略有上升(0.054±0.006 vs.0.022±0.003,P〈0.05),但远低于同期Vim抗体水平(P〈0.01)。结论:在同种肾移植大鼠CAN病程中,自身蛋白Vim表现强免疫原性而Meg免疫原性极弱。
1570-1573

互隔交链孢霉素对NIH/3T3细胞的基因损伤及DNA聚合酶β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互隔交链孢霉素(altenuene,ALT)对NIH/3T3细胞的基因损伤作用及对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β,DNApolβ)表达的影响,探讨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致癌机制。方法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浓度的ALT对NIH/3T3细胞的基因损伤作用;以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DNApolβ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0.0、20.0、50.0μmol/L的ALT作用于NIH/3T3细胞后,细胞尾长及尾部DNA含量均增加,一定浓度的ALT作用于细胞后DNApolβ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上调,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可引起NIH/3T3细胞基因损伤,且有剂量依赖性,并可导致DNApolβ的表达上调。
1574-1577

iNOS和PKG-1在白藜芦醇防治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 NOS)和c GMP依赖性蛋白激酶1(PKG-1)在白藜芦醇(RES)防治肺动脉高压(PAH)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治疗(RES)组和安慰剂(M),采用IPP软件测量分析肺小微动脉肥厚指数;免疫组化检测3组肺组织i NOS和PKG-1的表达。结果:m PAP在RES和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肥厚指数、动脉肥厚指数RES和M组间差异明显(P〈0.01);i NOS和PKG-1检测结果显示RES与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RES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动脉结构,逆转肺动脉损伤和增生肥厚,与抑制i NOS的生成,增加PKG-1的表达关系密切。
1577-1579

RNA干扰抑制PDGF-α受体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DGFR-α)的RNA干扰(RNAi)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 RPE)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PDGFR-αsh RNA转染h RPE细胞48h后,MTT检测h RPE细胞的增殖,并计算转染物对细胞的抑制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 RPE细胞中PDGFR-α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h RPE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h RPE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DGFR-α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结论:PDGFR-αsh RNA可沉默h RPE细胞中PDGFR-α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1580-1582

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关键因素

摘要:目的:对胞质阻滞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微核率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并找出对检测结果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分别以6个浓度丝裂霉素C或硫酸长春碱处理对数生长期TK6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率,以胞质阻滞法为参考;分析设门与不同浓度荧光染料叠氮溴乙锭(EMA)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微核检测方法测得的TK6细胞微核率在相应剂量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组实验结果两种方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s=1.0,P〈0.01)。影响微核检测的3个门分别为"Light Scatter","FSC VS SYTOX"与"EMA Negative"。采用300μL 0.1 mg/m L EMA染料可更好地测定淋巴细胞微核。结论 :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微核与胞质分裂阻滞法测微核的相关性良好,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三个门的设门原则和EMA染料的体积和浓度成为影响实验的关键因素。
1582-1585

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对于血管老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对于血管老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与正常健康人90例,分离培养人T淋巴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检测Kv通道电流情况,同时对Kv 1.3通道m RNA与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建立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体系,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T淋巴细胞趋化功能检测。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淋巴细胞Kv峰值电流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淋巴细胞Kv1.3通道m RNA与蛋白表达相对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不转染si RNA的阴性对照相比,转染si RNA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淋巴细胞迁移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管老化多伴随有T淋巴细胞Kv钾电流学特征的改变与Kv1.3钾通道核酸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能够部分抵消血管老化的作用。
1586-1589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作者校对稿校对注意事项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和效率,我刊自2012年第1期起停止邮寄纸质版校对稿,改为使用E-mail将PDF格式校对稿发送至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我刊投稿系统中所登记的E-mail邮箱中。请各位作者收到邮件后自行打印PDF校对稿并仔细校对,核对无误后由第一作者签名,并争取于收到PDF校样后2天内将校对好的纸质版校对稿寄回给本部(地址:510180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1589-1589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溶血磷脂酸受体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受体2(LPA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利用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LPAR2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生存状态与LPA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72%(64/89)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PAR2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定量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LPAR2表达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中LPAR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BMI、肿瘤分级、肿瘤大小及ER、PR、HER2表达无相关性(P〉0.05);但肿瘤分期越晚,LPAR2的表达越高(P〈0.001),且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LPAR2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转移患者(P〈0.001)。此外,癌组织中LPAR2高表达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小于无LPAR2高表达的患者(52.7±5.46 vs.64.3±3.09,P=0.016)。结论 :LPAR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标志物。
1590-1593

p75~(NT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激素受体、分子分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6例乳腺癌组织p75NTR、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p75NTR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p75NTR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占11.3%(21/186),p75NTR的表达与组织分级、Ki-67蛋白水平正相关(P〈0.05),与ER表达负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分层分析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之间,p75NTR的表达与之相关(P〈0.05);p75NTR表达与Luminal B型及三阴乳腺癌亚型显著相关。结论 :p75NTR可预测三阴乳腺癌及Luminal B亚型,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为指导临床分层治疗提供依据。
1594-1596

血清microRNA-37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micro RNA-375(mi R-37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对照组100例健康人血清的mi R-375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NSCLC组血清mi R-37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mi R-375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905(95%CI:0.860~0.950)。当血清mi R-375临界值取0.995时,对NSCLC诊断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78.0%。结论:血清mi R-375可能作为一种新型NSCLC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和潜在的基因靶向治疗靶点。
1597-1600

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模型的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建立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获得宫颈癌患者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 Form Modeling System平台进行平滑、上色、透明化、旋转等操作,获得盆腔动脉血管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重建出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可以清楚显示腹主动脉、髂内及髂外动脉、子宫动脉、子宫动脉上行支等主要及细小血管分支,并与骨盆配准后,可清楚了解各血管走行及空间位置,并且随着肿瘤期别的提高,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密度、分支情况等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基于CTA数据,应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软件,可以成功重建出活体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且各期宫颈癌患者动脉血管网有其不同特点,了解其不同特点对我们的手术或介入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600-1603

宫腔镜在高危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高危计划性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需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筛选出有高危情况的患者,分为宫腔镜组(观察组)428例和B超引导组(对照组)437例进行追踪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和近期并发症。结果:宫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宫腔镜组18例,对照组39例(P〈0.05),而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手术直观、准确、可靠,在进行高危人工流产术时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604-1607

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对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在治疗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JAK2V617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析44例应用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超过6个月的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JAK2V617F突变比例,并与同期应用羟基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27例患者、单用羟基脲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治疗前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JAK2V617F突变比例。结果 :44例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组中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别有89%、92%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与羟基脲联合沙利度胺及单用羟基脲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随访0.5~8年,44例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组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突变比例分别下降了53.76±18.43及30.14±22.75,其中5例患者JAK2V617F突变转阴,持续15~24个月。而羟基脲联合沙利度胺组及单用羟基脲组突变比例无明显下降,无突变转阴者。干扰素α及沙利度胺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分别为流感样症状及便秘、周围神经炎,但均能耐受。结论: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Bcr/Abl阴性MPN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JAK2V617F或可作为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能否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的主要标志之一。
1607-1610

胃镜下胃全层切除术中灌注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对患者术后影响的比较

摘要:目的:研究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行胃镜下胃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灌注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EFR治疗的SMT 37例,将其随机分为空气组和二氧化碳组,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穿孔直径、穿孔修复所需钛夹、术后膈下游离气体深度、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气腹完全吸收时间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有37例胃SMT患者均成功施行EFR术,术中均有穿孔发生,并顺利进行内镜下缝合,两组在手术时间、穿孔直径、穿孔修复所需钛夹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后膈下游离气体深度、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气腹完全吸收时间上二氧化碳组明显低于空气组(P〈0.05)。结论:EFR手术中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胃镜注入气体,能有效的缩短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1611-1614

安氏Ⅱ类错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位置和咬合早接触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的髁突位置和CR位咬合早接触位置。方法:收集安氏Ⅱ类错颞下颌关节正常者和TMD患者各23例,拍摄头颅CBCT分析髁突位置;获取并记录患者CR位,在架上检查患者早接触位置。结果:TMD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髁突位于中位占63.1%(29/46);TMD组患者髁突后移位占52.2%(24/46)。TMD组患者CR位牙齿早接触发生部位更偏向牙列远中。结论:安氏Ⅱ类错伴TMD患者髁突多处于后移位,正畸治疗前应先恢复髁突正常位置,再设计矫正方案。
1614-1616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 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寻找SONFH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方法:分别收集SONFH患者(实验组)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各15例,同组血清等量混合,应用双向凝胶电泳串联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寻找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共鉴定出9种差异蛋白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2、凝血酶原、补体因子B、免疫球蛋白J链、富亮氨酸α-2-糖蛋白、补体C4、补体H等7种蛋白表达上调,肌动蛋白、载脂蛋白L1等2种蛋白表达下调。结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发现了SONFH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寻找SONFH特异性标志物及进一步阐明SONFH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1617-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