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4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8
  • 综合影响因子:1.3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医学 2014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慢阻肺-哮喘重叠综合征及药物治疗现状

摘要:随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发现在COPD患者群体中存在着许多不同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特点的类型,这些类型即表型(phenotype),其中就包括慢阻肺-哮喘重叠综合征(COPD-asthma phenotype,简称重叠综合征)。本文主要对目前重叠综合征的研究及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2189-2190

乙型肝炎病毒前S2基因变异与肝病进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前 S2区全长165 bp,编码前S2蛋白的55个氨基酸。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中蛋白,前S1、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大蛋白。有前S/S基因变异的HBV感染者,HBV DNA复制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分泌似乎是分离的[1],临床上检测前S2抗原可弥补因病毒变异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阴性的“误寻”,尤其在隐匿性HBV感染者中。
2191-2192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对Lewis肺癌荷瘤鼠的药效学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PLTL)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药效学。方法:建立Lewis肺癌肿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加热组、紫杉醇注射液(PTX)组、紫杉醇热敏脂质体(PTL)组和PLTL组,局部联合热疗,观察小鼠生活状态,监测肿瘤的体积及瘤重,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PTX、PTL组和PLTL组的抑廇率分别为48.87%、57.22%和78.87%,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7±3.8)%,(54.6±2.9)%和(69.7±5.0)%。结论:PLTL与PTX和PTL相比,PLTL具有明显的热敏靶向性,与局部热疗相结合显著提高了紫杉醇的治疗效果。
2193-2196

槲皮素联合硼替佐米或雷利度胺对抑制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前期研究证实槲皮素可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筛选与槲皮素有协同抗白血病作用的药物。方法:不同浓度硼替佐米与HL-60细胞孵育48 h,槲皮素联合硼替佐米孵育HL-60细胞48 h。不同浓度雷利度胺与HL-60细胞孵育48 h,槲皮素联合雷利度胺孵育HL-60细胞48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硼替佐米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槲皮素联合硼替佐米的IC50值是49.24μmol/L,比单用槲皮素下降13.44μmol/L;等辐射分析法显示两药有协同作用。低浓度雷利度胺(5、10、20、40、80μmol/L)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浓度雷利度胺(160、320μmol/L)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雷利度胺联合槲皮素的IC50值较单用槲皮素无明显下降;等辐射分析法显示两药无协同作用。结论:硼替佐米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槲皮素与硼替佐米有协同抑制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雷利度胺抑制HL-60细胞增殖作用较弱,与槲皮素在抑制HL-60细胞增殖方面无协同作用。
2196-2199

siRNA沉默TGFBR2基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siRNA干扰技术研究TGFBR2基因沉默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3种针对TGFBR2基因的siRN段,瞬时转染进HepG2细胞中;挑选出沉默效率最高的siRN段,并将对应的DNA序列插入到pEGFP-N3质粒中,再将质粒转染到HepG2细胞中,检测TGFBR2蛋白表达水平。用TGF-β1刺激siRNA干扰后的HepG2细胞,对比干扰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在3种siRN段中, siRNA-1的沉默效率最高。用5 ng/mL的TGF-β1刺激HepG2细胞,与blank组和siRNA-NC组比较,siRNA-1组细胞增殖加快(P<0.05),但仍低于未加TGF-β1因子的正常HepG2细胞(P<0.05)。结论:通过siRNA技术沉默TGFBR2基因后,可减弱TGF-β1信号传导通路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加快。
2200-2203

穿心莲内酯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P)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AP低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和阳性药物组。分别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逆转录PCR(RT-PCR)检测小鼠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水平。结果:AP高剂量组(100 mg/kg)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提高肝组织中GSH活性,降低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镜检显示AP高剂量组明显减轻肝损伤;RT-PCR结果显示,AP高剂量组TNF-α表达水平降低,而HO-1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组织中氧自由基的生成保护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表达,诱导HO-1表达有关。
2204-2207

冬凌草甲素联合DC-CI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 Ori)干预前后,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为DC-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DC-CIK细胞对药物作用前后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改变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生成DC-CIK细胞;在相同效靶比时,Ori能明显提高DC-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Ori作用后,RPMI8226细胞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增加最为显著(9.19±1.85)(15.47±0.67),(P<0.01);相关分析提示杀伤活性与ULBP1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Ori能提升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2208-2210

不同浓度胆盐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牛黄胆酸钠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寻求一种稳定可靠、重复率高的胰腺炎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实验组小鼠开腹后,从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注射1%、2%及4%牛黄胆酸钠溶液50μL,对照组开腹后仅翻动肠管,术后12、24、48 h杀活评估胰腺炎症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牛黄胆酸钠胰胆管内注射均可导致小鼠血淀粉酶值升高,胰腺的病理改变为胰腺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坏死等,随着浓度的提高,总体炎症程度呈加重趋势。结论:成功建立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结果显示逆行胰胆管注射1%、4%牛黄胆酸钠并不适用于建立小鼠胰腺炎模型,而注射2%牛黄胆酸钠50μL,可成功诱导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且成模率高,重复性好。
2210-2214

As2O3对SKM-1中XAF1去甲基化作用以及对相关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索XAF1在SKM-1中的甲基化状态;As2O3干预SKM-1后对XAF1的影响;As2O3对SKM-1细胞株中甲基化转移酶DNMTs(DNMT1、DNMT3A、DNMT3B)的表达影响情况。方法:采用MTS检测As2O3在SKM-1细胞株的IC50,PCR法检测XAF1,DNMTs(DNMT1、DNMT3A、DNMT3B)在As2O3干预后的表达改变;MSP检测SKM-1细胞株中XAF1的甲基化状态以及AS2O3干预后的该基因DNA甲基化的改变。结果:As2O3对SKM-1的IC50为(4.2310±2.0163)μmol/L。As2O3干预SKM-1后DNMTs mRNA表达分析表明,高浓度As2O3可下调DNMT3A、DNMT3B,低浓度影响不大(P>0.05);而As2O3对于DNMT1的改变不大(P>0.05)。As2O3可以对XAF1产生去甲基化作用,并且As2O3去甲基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As2O3治疗剂量能使XAF1基因去甲基化,并在mRNA水平上调XAF1基因的表达。提示As2O3对SKM-1呈抗肿瘤生长的作用;As2O3干预SKM-1细胞株后,对DNMT1影响不大,主要下调DNMT3A、DNMT3B。
2214-2216

let-7a-3基因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let-7a-3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Q-PCR方法检测83例初诊AML患者BMMNC中let-7a-3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血象、诊断分型和7个基因(FLT3-ITD, NPM1, C-KIT, IDH1/IDH2, DNMT3A, C/EBPA and N/K-RAS)突变的关系。结果:20例(24%)AML患者存在着let-7a-3转录本的过表达;let-7a-3基因过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年龄、性别、血象、FAB亚型和突变基因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et-7a-3基因过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总体生存(OS)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中let-7a-3基因过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总体生存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3)。结论:let-7a-3基因过表达是AML中的一个常见分子事件。
2217-2219

慢病毒介导Cdx2基因过表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Cdx2基因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周期凋亡相关基因Skp2、Survivin、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及其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携带Cdx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颗粒(LV-CDX2-GFP)、空载体慢病毒颗粒(LV-GFP)感染人胃癌MGC-803细胞,分别作为实验组(LV-CDX2-GFP)、阴性对照组(LV-GFP),未转染处理的人胃癌MGC-803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以上三组细胞按照常规培养,应用RT-PCR和Westre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Skp2、Bax、Bcl-2以及Survivin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V-GFP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LV-Cdx2-GFP组人胃癌MGC-803细胞Skp2、Bcl-2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Bax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而LV-GFP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Cdx2基因过表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通过Cdx2调控Skp2、Survivin、Bcl-2和Bax基因表达,进而启动下游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2220-2222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老年急性胆囊炎79例最佳手术时间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间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时间分为两组,发病72 h内手术的42例作为早期手术组,发病72 h后手术的37例作为延期手术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手术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7.6%,延期手术组为91.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延期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延期手术组为1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延期手术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早期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更佳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是经济、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
2223-2225

IL-17在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的表达及其对趋化因子CCL20表达的促进作用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Th17细胞分泌的标志性细胞因子IL-17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局部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例网状型OLP患者、19例萎缩糜烂型OLP患者和13位健康志愿者被募集参与本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IL-17 mRNA和CCL20 mRNA在OLP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网状型OLP组和萎缩糜烂型OLP组口腔黏膜病损组织中IL-17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095,P<0.0001),同时其在萎缩糜烂型OLP组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网状型OLP组(P=0.0012)。 CCL20基因在网状型OLP组和萎缩糜烂型OLP组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57,P<0.0001);在萎缩糜烂型OLP患者局部组织中的表达较网状型OLP组升高明显。而且OLP患者病损组织中CCL20 mRNA的表达随IL-17 mRNA的表达升高而增加,IL-17与病损局部的CCL20的产生呈正相关(P=0.003)。结论:IL-17可诱导角化细胞释放趋化因子CCL20,这一信号通路可能是促进相关炎症细胞向OLP局部病损组织迁徙和浸润的重要途径。
2225-2227

斜扳法作用下骶髂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正常骶髂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斜扳法作用下的位移分布,观察该手法对正常骶髂关节的应力及位移影响;方法:在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人体侧卧位的生理姿势,对模型分别施加水平向前、向后的载荷,以计算模拟斜扳法作用时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结果:在正常骨盆上施加模拟斜扳法载荷后,从骨盆的后面观可看出,最大应力位于左侧髂骨与坐骨的连接处,最大应力为0.694×107。骶髂关节内外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的最大应变分别为:8.682×10-4、3.284×10-4、3.337×10-4 m。结论:斜扳法作用于正常的骨盆时,其作用于骶髂关节上的应力主要集中于骶髂关节的前上缘和后上缘。斜扳法作用下,骶髂关节位移由大到小依次为:内外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位移。
2228-2230

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延迟肠内营养,治疗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急性生理性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延迟肠内营养治疗相比,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急性生理性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231-2233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检测的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LI/ARDS)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EBC)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内皮素(endothelin-1, ET-1)改变与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组为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行机械通气的52例ALI/ARDS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健康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coscreen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器收集健康对照组和ALI/ARDS患者在住院第1天及第5天EBC标本。健康对照组和ALI/ARDS患者均同步抽取静脉血标本。以ELISA法测定EBC和血清中的NO、ET-1浓度。结果:(1)ALI/ARDS患者EBC和血清中NO及ET-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2)ALI/ARDS患者治疗后EBC和血清中NO及ET-1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3)治疗后存活组EBC和血清中NO低于病死组(P均<0.05)。治疗后存活组血清中ET-1低于病死组(P<0.05)。结论:检测EBC及血清中NO和ET-1的水平的变化,可反映ALI/ARDS患者肺部存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其水平的改变与病情变化相关,并可评估疾病的预后。
2234-2236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摘要: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
2236-2236

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平衡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能量消耗与累积能量平衡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间接测热法监测60例脓毒症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MREE),记录每周能量累积平衡,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累积能量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能量累积负平衡在第二周与第三周明显高于生存组(t=2.585,P=0.014;t=2.903,P=0.007)。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开始喂养时间、能量累积负平衡为死亡危险因素。结论:给予恰当的能量,有效实施营养支持,避免能量摄入不足可能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2237-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