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4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8
  • 综合影响因子:1.3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医学 201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转移性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摘要:在2005年以前.临床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的方法十分有限.自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正式批准索拉非尼(Sorafenib)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癌,取得了可观的疗效,标志着肾癌分子靶向治疗时代的来临。随着多种靶向药物相继在欧美国家批准上市及临床应用.肾癌的治疗增加了新的选择。靶向药物在中国的应用及研究也在不断地增加,本文就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新药物研制进展进行总结。
1685-1687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006年,微创外科治疗的概念写进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的NSCLC临床指南.指出在彻底切除肿瘤原发灶和引流淋巴结的肿瘤外科原则基础上,应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Ⅰ期NSCLC的标准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对高龄、心肺功能差的可行亚肺叶切除.包含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
1688-1689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髓源性抑制细胞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对脓毒症小鼠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MDSCs在脾脏中的变化。通过CLP术后腹腔注射MDSCs,观察脓毒症小鼠炎症因子及生存率的变化。结果:随着脓毒症的进展,MDSCs在脓毒症小鼠脾脏中不断聚集,可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减少炎症因子(INF-γ)的释放,从而改善脓毒症的预后。结论:MDSCs可以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从而为治疗脓毒症提供新的思路。
1690-1692

阿托伐他汀对人CD4+T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在体外对人CD4+T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0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外周血,随机分为空白组、PHA刺激组、PHA+(1、5、10μmol/L)阿托伐他汀组,体外培养48h后进行PDCD4mRNA和蛋白及相关炎性因子的检测。结果:PHA刺激组PDCD4mRNA、蛋白表达及上清TNF-α及IL-10浓度均升高(均P〈0.05);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能够使PDCD4mRNA、蛋白表达量及TNF—α浓度明显下降,而上清液IL-10浓度进一步增加;TNF-α与PDCD4蛋白呈明显的正相关(r=0.782,P〈0.01),IL-10与PDCD4蛋白呈明显的负相关(r=-0.65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调控人CD4+T淋巴细胞PDCD4表达。从而发挥抗炎的作用。
1693-1695

生长抑素对猪体外循环下急性期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10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T)对猪体外循环(CPB)急性期TNF-α、IL-6及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家猪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SOO组)、给予SST剂量5μg/kg(SS05组)、10μg/kg(SS10组)及20μg/kg(SS20组);各组均行体外循环阻断45min。于CPB前15min(T0)、CPB结束时(T1)、术后2h(T2)、4h(T3)及6h(T4)抽取动脉血,以检测TNF—α、IL-6及IL-10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各组CPB后TNF—α、IL-6、IL-10水平均较T0时显著升高(.P〈0.05);在T1~T4时,SSIO与SS20组TNF—α及IL-6水平低于SS00组(P〈0.05).而IL-10水平则高于SS00组(P〈0.05)。结论:CPB开始前给予-定剂量的SST能够减轻体外循环急性期炎症反应;SST应用于CPB中不影响手术安全性。
1696-1698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稿启事

摘要:《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专业电子学术期刊。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6894,国内统一刊号:CN61—9000/R。
1698-1698

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PDX-1基因表达及GLP-1的干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duodenalhomeobox-1,PDx-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及GLP-1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糖尿病未治疗组与GLP-1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mg/(kg·bw)腹腔注射高脂饲料喂养组,成模后GLP-1组给予利拉鲁肽200μg/kg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持续8周。其余2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fluorescentquantitative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al-TimeRT.PCR)法检测大鼠胰腺胰岛细胞PDX-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P-1组及未治疗组PDX-1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低(P〈0.001),GLP—1治疗后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PDX-1mRNA的表达量可明显增高(P〈0.001)。结论:GLP-1可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PDX—1基因的表达。
1699-1701

酪氨酸激酶Src在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Src在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Alarmarblue法检测不同浓度Src抑制剂PP2作用巨噬细胞不同时间点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荧光定量法检测巨噬细胞对FITC标记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吞噬作用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PP2对巨噬细胞感染白色念珠菌产生细胞因子TNF-α和IL-10的影响。结果:0~33.3μmol/L的PP2作用细胞2h后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11.1、33.3μmol/L的PP2作用细胞24h后细胞增殖率分别为78%、9%,48h后增殖率分别为54%、13%。11.1μmol/L的PP2仅在作用巨噬细胞48h后,抑制巨噬细胞对白色念珠菌的吞噬,此作用可能与抑制增殖相关.然而,PP2能显著抑制白色念珠菌对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表现为显著抑制细胞因子TNF—α和IL-10的产生.有效浓度为11.1~33.3μmol/L(P〈0.01)。结论:酪氨酸激酶Src在巨噬细胞识别白色念珠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细胞因子免疫应答中作用更加显著。
1702-1704

淫羊藿苷对精索静脉曲张致大鼠附睾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拮抗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附睾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青春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组、ICA治疗组。EV模型的建立采用左肾静脉部分结扎法。检测附睾匀浆中唾液酸和肉毒碱含量;观察附睾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检测附睾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EV组附睾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与EV组比较,ICA治疗组附睾上皮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EV组大鼠附睾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而IcA治疗组附睾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EV组(P〈0.01)。EV组大鼠附睾组织唾液酸和肉毒碱含量分别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而ICA治疗组附睾组织唾液酸和肉毒碱含量分别显著高于EV组(P〈0.01)。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附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诱导细胞凋亡。而ICA可修复这些损害。
1705-1708

姜黄素对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炎症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姜黄素对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脊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1%链脲佐茵素(STZ)60mg/kg诱导大鼠DPN模型,在造模成功的大鼠中取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组,n=10)和姜黄素治疗组(C组,n=10),另取10只同月龄大鼠为空白对照组(N组,n=10)。C、D组在第28天后分别每天给予200mg/kg的姜黄素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2周。于注射STZ前(T1)、注射STZ后2、7、14、21、28、35、42d(T2—8)测定尾静脉血糖浓度;于T1、T3—8时测定大鼠右后爪缩足机械反应阎值(PWT);于T8时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检测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与N组比较,D和C组T2.8时血糖浓度升高(P〈0.05),T4~8时PWT降低(P〈0.01);与D组比较,C组T7、8时PWT升高(P〈0.05);与T1时比较,D和C组T2~8时血糖浓度升高(P〈0.05);与T6时比较,T7、8时C组PWT升高(P〈0.05)。与N组比较,D和C组大鼠脊髓TNF.仅和IL-6含量升高(P〈0.05);与D组比较,C组大鼠脊髓TNF-α和IL-6的含量均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改善DPN大鼠的疼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炎症因子有关。
1709-1711

二氢杨梅素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途径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比色法测试二氢杨梅素对细胞死亡率和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HE荧光染色法和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和分析二氢杨梅素对肝癌细胞HepG2各个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利用Western印迹法对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的蛋白群p34出2CyclinB1、Bcl-2和PARP在二氢杨梅素作用前后的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死亡率随着二氢杨梅素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IC50值为(35.22±1.56)μmol/L,且呈现良好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对肝癌细胞HepG2各个细胞周期均有显著影响。其中G2/M期细胞比率剧增、S期细胞比率大幅降低.而G0/G1期细胞比率则呈指数级减少,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34ock-2蛋白的表达量未见变化,CyclinBl蛋白的表达量剧增.Bcl-2蛋白的表达量大幅下降.而PARP蛋白则因发生水解而表达量有所减少。结论:二氢杨梅素对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具显著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进而参与细胞凋亡。
1712-1715

大蒜素联合环磷酰胺对体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计大蒜素联合环磷酰胺(CTX)对体外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K-N—SH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TX组、大蒜素组、大蒜素+CTXⅠ组(大蒜素20μg/L+CTX20恤g/L)和大蒜素+CTXⅡ组(大蒜素40μg/L+CTX20μg/L),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测定大蒜素联合CTX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大蒜素、CTX均可以抑制SK-N-SH细胞增殖,联合运用后效果更强,且呈剂量依赖(P〈0.05或P〈0.01);大蒜素+CTXI组、大蒜素+CTXⅡ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53±2.06)%和(60.83±2.77)%,与空白对照组[(5.21±O.29)%]、大蒜素组[(30.75±1.25)%]和CTX组[(33.68±1.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蒜素能阻滞SK-N-SH细胞周期于G0/GI期(P〈0.05),联合CTX后可以显著减少S期细胞比例(P〈0.01)。结论:大蒜素能够抑制SK-N—SH细胞增殖,联合CTX后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其机制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后者可能与大蒜素阻滞细胞在G0/G1期有关。
1716-1718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的血脂相关基因与冠心病的易感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欧美白种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新鉴定的4个血脂与冠心病易感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按照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选取冠心病病例1000例,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对照1000例,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位于SORTI基因区域的rs599839和位于NCAN基因区域的rs16996148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发病风险有显著性关联。与rs599839基因型为AA者相比,基因型为AG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OR=0.64,95%CI=0.48。0.85,P=0.002);与rs16996148基因型为GG者相比,基因型为GT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OR=0.67.95%CI=0.52~0.91,P=0.008)。未发现位于B4GALT4基因区域的rs12695382和B3GALT4基因区域的rs2254287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发病风险有关。结论:欧美白种人新鉴定的两个血脂相关基因SORT1和NCAN与中国汉族人群的冠心病发病风险有关。
1719-1722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77C→T突变)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45例AD患者和48例健康老年人的MTHF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AD患者MTHFR基因677位点的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D组和对照组间C、T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组中,T基因的频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中MTHFR基因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77C→T突变)不是AD发病的致病因素,但可能对AD有一定影响。
1722-1724

左主干病变冠脉介入或搭桥预后及危险分层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D)患者分别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预测因子,并对行PC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方法:分析201例行PCI或CABG治疗的ULMCAD患者的MACE发生率,统计分析得到影响MACE的预测因子。对PcI组中的预测因子进行赋值并分层,在另外126例病例中验证这种分层对预测MACE的有效性。结果:PCI及CABG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6%及11.9%。PCI组中,LVEF、合并糖尿病、Syntax积分与MACE相关。CABG组中,年龄、LVEF及肾功能不全与MACE相关。验证结果表明依据LVEF、是否合并糖尿病及Syntax积分进行的危险分层对MACE发生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左主干病变行PCI可行且远期效果较好。依据LVEF、是否合并糖尿病及Syntax积分进行的危险分层对MACE发生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1725-172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PCI术联合依达拉奉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和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A组采用常规PCI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B组仅采用常规PCI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均成功行PcI术,术后血流分级、心肌再灌注情况以及sT段回落率无显著差异(P〉0.05):48h后A组患者血清中MDA含量为(3.16±0.12)mol/L,B组患者血清中MDA含量为(4.38±0.13)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后A组心功能指标优于B组,A组心肌再梗死率和心律失常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PCI前后应用依达拉奉.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短期心功能.但其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1729-1731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IL-27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IL-2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的NYHA1V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其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并采用CRRT治疗者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变化,EusA法检测外周血IL-27、BNP的表达。结果: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比,外周血IL-27浓度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降低.BNP浓度升高(P〈0.05);经CRRT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中IL-27浓度明显升高,BNP浓度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所有入选患者外周血中IL-27浓度与BNP浓度呈负相关(P〈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5)。结论:IL-27参与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CRRT可能部分通过影响免疫炎症机制调控心肾功能。
1732-1734

肝移植术后糖代谢变化和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术后1个月、3个月、1年、3年的糖代谢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了解其动态变化。方法:收集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后4个时间点分别对患者的糖代谢状态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异常组,对2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和术后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1年、3年血糖异常组分别占74.0%、43.9%、29.4%、24.1%。两组患者相比,年龄〉45岁在术后1个月、3个月、1年、3年有统计学差异;他克莫司的使用在术后3个月、1年、3年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他克莫司的剂量和血药浓度差异无显著性: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在术后1个月、3个月有统计学差异;BMI偏大和急性排斥反应在术后1个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移植术后糖代谢异常在术后早期高发,随时间延长相当一部分患者糖代谢出现好转。年龄〉45岁和他克莫司长时间影响术后糖代谢。BMI偏大和急性排斥反应只在术后早期对糖代谢有显著影响。大剂量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至少在术后3个月内有统计学意义,但到术后1年无显著影响,
1735-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