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4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8
  • 综合影响因子:1.3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医学 2013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诊疗中的应用现状

摘要:美国妇产科学会将慢性盆腔痛fChronicPelvicPain.CPP)定义为盆腔区、前腹壁、后背和(或)臀部至少持续6个月的非周期性疼痛。在18~50岁的妇女中,其发病率为3.8%,在不孕患者中可高达40%。CPP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引起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较多,主要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症性疾病、妇科肿瘤、间质性膀胱炎等,患者多有腰部和下腹部胀痛,经期或劳动后加重,可伴有性交痛。
1203-1204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ampC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摘要: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ampC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3对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25μL的LAMP检测体系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时间;与PCR进行比较检测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对54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LAMP检测和药敏试验,评价检测耐药基因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大肠埃希茵耐药基因ampC的LAMP方法,在65℃保温1h可实现对ampC基因的快速检测,其特异性与PCR一致,灵敏度高出PCR约10倍,耐药基因的检测与药敏试验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LAMP检测技术可望发展为快速、准确检测细菌耐药基因的方法,但目前尚不能替代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1205-1208
实用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

摘要: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1208-1208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FISH检测hTERC基因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humantelomerasegene)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宫颈脱落细胞104例,其中正常20例,CINⅠ23例,CINⅡ14例,CINⅢ26例,宫颈癌21例。采用FISH检测hTERC基因表达,以正常标本建立阂值,同时进行液基细胞学(TCT)及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检测。结果:hTERC阈值为5.91%.hTERC扩增:CINⅠ3例(13.04%)、CINⅡ7例(50.00%)、CINⅢ20例(76.92%)、宫颈癌21例(100.00%),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6,P〈0.001);67例HPV阳性者,hTERC阳性率为65.67%(44/67),37例HPV阴性者,hTERC阳性率为18.92%(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P〈0.01)。hTERC扩增与HPV感染正相关(r=0.592);hTERC扩增率在HSIL及以上病变中高于LSIL及以下病变(χ2=28.69,P〈0.005)。结论:hTERC有可能作为辅助宫颈癌筛查指标之一。
1209-1211

不同浓度吗啡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通过Fas途径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吗啡与5-Fu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Fas途径的调控机制。方法:作用48h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Blot检测Fas、Caspase-8表达情况。结果:250μmol/L及1250μmol/L浓度的吗啡单独应用均引起凋亡率增加(P〈0.01),Fas、Caspase-8表达增强(P〈0.05,P〈0.01);5-Fu单独应用后凋亡率亦明显增加(P〈0.01),Fas、Caspase-8表达增强(P〈0.01);三种浓度吗啡与5-Fu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P〈0.01)。Caspase-8与Fas表达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54.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吗啡、5-Fu及联合应用48h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促进凋亡作用.并更为显著上调Fas表达和Caspase-8活性,两药联合应用启动外源性凋亡途格臣者协同稚阐
1212-1214
实用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作者校对稿校对注意事项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和效率,我刊自2012年第1期起停止邮寄纸质版校对稿,改为使用E-mail将PDF格式校对稿发送至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我刊投稿系统中所登记的E-mail邮箱中。请各位作者收到邮件后自行打印PDF校对稿并仔细校对,核对无误后由第一作者签名,并争取于收到PDF校样后2天内将校对好的纸质版校对稿寄回给本部(地址:510180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1214-1214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舌鳞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舌鳞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IF-1α、VEGF和CD34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对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F-1α与VEGF在舌鳞癌组织中阳性均呈高表达。分别为70.8%、64.6%;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阳性表达。舌鳞癌中HIF-1α与VEGF表达与其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相关性(P〈0.05)。舌鳞癌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明显呈明显正相关性(r=0.554,P〈0.01)。HIF-1α和VEGF同为阳性表达的舌鳞癌组织中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t=6.758。P〈0.01)。结论:HIF-1α 与VEGF在舌鳞癌中的表达显著增高,促进舌癌血管生成.提示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舌鳞癌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指标。
1215-1218

鞘氨醇激酶1表达下调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摘要: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K1)表达下调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SphK1siRNA和无义siRNA分别被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无义siRNA组和SphK1siRNA组。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三组细胞中SphK1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分析转染SphK1siRNA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Boyden小室检测三组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采用Westernblotting分析cdk2和p21以及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SphK1siRNA组中T24细胞的SphK1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和无义siRNA组(P〈0.05)。与对照组和无义siRNA组相比,SphK1siRNA组中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SphK1siRNA组中p2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无义siRNA组,cdk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SphK1siRNA组中细胞穿膜数低于对照组和无义siRNA组(P〈0.05),且SphK1siRNA能引起MMP-2和MMP-9表达的下调(P〈0.05)。结论:SphK1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下调引发的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迁移降低可能与p21表达上调和cdk2、MMP-2和MMP-9表达下调密切相关。
1218-1221

雷帕霉素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采用WST.1法检测RAPA作用后QBC939细胞的生长状况;观察RAPA作用后QBC939细胞荷瘤的生长状况;应用FITC-AnnexinV染色法检测体外细胞凋亡状况:Westernblot检测RAPA作用后Fas/FasL、caspase-8、-3以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C)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RAPA可显著抑制QBC939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IC50=21.4nM;RAPA可减缓荷瘤组织的生长速度。RAPA可诱导QBC939细胞发生显著凋亡,Fas/FasL、caspase.8和caspase-3、细胞色素C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亦显著升高。结论:RAPA通过激活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凋亡途径诱导QBC939细胞发生显著凋亡,抑制其生长。
1222-1224
实用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加巴喷丁联合吗啡镇痛对坐骨神经轴索切断大鼠脊髓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吗啡镇痛对坐骨神经轴索切断大鼠脊髓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重量在180~220g的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n=6):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术前开始镇痛组(P组)和常规镇痛组(N组)。M组、P组和N组建立左侧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P组在术前1d至手术后9d使用加巴喷丁联合吗啡镇痛,N组在手术当日至手术后第9天给予加巴喷丁联合吗啡镇痛,S组和M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1d和手术后第3、5、7、9天测定各组右后足50%机械刺激缩足阈值,手术后第10天取腰5节段脊髓分别行改良三色法染色和神经丝蛋白(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组在手术后各天50%机械痛阈均较s组显著降低,而P、N组均恢复正常水平;M组神经三色染可见部分髓鞘彻底渍变。A13纤维发生位置变化,而N组和P组神经三色染较M组有一定的缓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组NF200表达较S组显著增高,而P组和N组较M组明显降低。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吗啡对坐骨神经轴索切断大鼠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可改善坐骨神经轴索切断后相应脊髓节段的解剖学变化和NF200的表达变化。
1225-1227

3-溴丙酮酸治疗人胃癌细胞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icacid:3-BrP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种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将成瘤后的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BrPA低、中、高剂量组,PBS(磷酸盐缓冲液)阴性对照组1(pH7.4)、对照组2(pH6.8-7.8)及阳性对照5.Fu组。连续4周每天瘤体周围皮下注射给药,停药24h后取下瘤体;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计算肿瘤的体积抑瘤率。结果:3-BrPA给药组的瘤体积分别与2个PBS组比较均有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5-F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到3-BrPA低、中、高组及5-FU组裸鼠的肿瘤组织细胞均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显示:实验组凋亡指数分别与2个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意义(P〈0.05),其中5-Fu组凋亡指数与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溴丙酮酸在体内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种植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228-1230

α7nAChR激动剂和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IL-1β、IL-6和TNF-α作用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和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200-250g)随机分为4组(n=8):S组(假手术组)、M组(缺血/再灌注组)、PM组(模型+PNU-282987组)、UM组(模型+乌司他丁组)。建立肠缺血75min再灌注2h损伤模型。所有大鼠均于肠系膜上动脉开放后2h处死,取标本进行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M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加重,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均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PM组和UM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均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M组和UM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和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产生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1231-1233

七叶皂苷钠对猴脑栓塞模型脑脊液压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猕猴脑栓塞模型制作成功后导致颅内压升高,探讨应用七叶皂苷钠处理后猴生命体征的反应及脑脊液压力的改变。方法:本实验将猕猴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猕猴脑栓塞模型制作时,实验组给予七叶皂苷钠(0.4mg/kg)20mL,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20mL。分别记录在栓塞前,栓塞后1、10、30和60min记录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记录脑脊液压力变化。结果:实验组动脉栓塞后1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栓塞前后比较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动脉栓塞后1min,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栓塞前升高(P〈0.05),呼吸频率较栓塞前下降显著(P〈0.05);栓塞后60min.心率较栓塞前下降(P〈0.05)。实验组脑脊液压力在栓塞后与栓塞前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脑脊液压力(CSFP)在栓塞后与栓塞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能减少脑动脉栓塞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降低脑脊液压力,防治脑水肿。
1234-1236

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最佳再灌注时间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模型所需的最佳再灌注时间,为进一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保护作用提供基础。方法:Langendof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下,35只离体大鼠心脏随机均分成5组:①Sham组,持续灌流210min;②-⑤IR组,全心停灌30min,分别再灌注30min(IR30min组)、60min(IR60min组)、120min(IR120min组)、180min(IR180min组)。检测各时段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product,RPP)、冠脉流出液量(coronaryflow,CF)及其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2,3,5-氯三苯四唑(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FC)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size,IS),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RPP及CF于IR30rain组及IR60min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LDH活力于IR30min组及IR60min组升高最为显著(P〈0.01),IS于IR60min组开始趋于稳定;心肌超微结构于Sham组保存良好,IR30min组其次,而于IR60rain组、IR120min组及IR180min组破坏均较严重。结论:在Langendofff模型下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全心停灌再灌注,再灌注损伤主要发生在再灌注后60min,60min是相对较合适的再灌注时间。
1237-1239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音乐治疗对2-6月龄婴儿静脉采血疼痛的缓解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sucking,NNS)、音乐治疗(musictherapy,MT)及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音乐治疗(NNS+MT)在缓解2-6月龄急性支气管炎婴儿静脉采血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住院部收治的2-6月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从小到大顺序进行1、2、3、4循环编号,依次分为NNS组、MT组、NNS+MT组以及空白对照(Contr01)组。干预措施在采血前1min开始持续10min,Control组不予以干预措施。收集采血前后的HR、SpO2的数值变化并同时应用FIAcc疼痛量表法进行评分,比较各种干预措施缓解疼痛的临床效果。结果:四组间基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刺激后HR、SpO2 和FLACC疼痛量表法评分的波动变化,由小到大依次均为NNS+MT组、MT组、NNS组、Control组。结论:2—6月龄急性支气管炎婴儿静脉采血疼痛可以通过NNS联合MT、MT或NNS来缓解,其中NNS联合MT效果最佳。
1240-1242

扩散加权成像在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及其ADC值对肺内富血供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行MR扫描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45例,所有患者MRI检查包括常规MRI、DCE-MR、DWI。结果:在b=500s/mm2时,具备富血供特点的良、恶性结节之间ADC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把ADC值〈0.00240mm。/s作为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依据时,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2.61%、66.67%、86.36%、60%、0.493、78.12%,其中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非常高。结论:DWI检查有助于对临床上难以区分的富血供肺部结节良、恶性的鉴别。
1243-1245

术前营养支持对于减少存在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对于减少存在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胃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术后使用低氮低热量PN,研究组(25例)另术前给予营养支持7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变化、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营养支持相关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恢复更好(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早(P=0.033),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低(P=0.012),术后住院时间短(P=0.038)和营养支持费用少(P=0.030)。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营养支持总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营养支持有利于减少存在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能够更好地节约医疗成本。
1246-124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术后化疗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探讨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辅助化疗疗效及毒性反应差异。方法:收集术后NSCLC组织,以ARMS法行EGFR基因检测:高危ⅠB-ⅢA期患者接受标准含铂两药化疗;化疗后随访18个月,定期行全身检查。结果:40例组织中检出突变19例,总突变率47.5%。突变率:鳞癌22.2%;腺癌68.2%;女72.7%,男37.9%。辅助化疗28例,副反应表现为胃肠反应及骨髓抑制。突变组DFS6个月为100%,12个月为100%,18个月为90.9%;野生组DFS6个月为70.6%.12个月为47.1%,18个月为35.3%。结论:NSCLC患者EGFR突变率腺癌较鳞癌高;女性较男性高。术后EGFR突变组较野生组辅助化疗12个月及18个月DFS高,而副反应无差异。
1249-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