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4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8
  • 综合影响因子:1.3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医学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专题报道

棒直径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和脊柱承载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棒直径改变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稳定性和载荷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7例猪脊柱(L2~5)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对标本施加5Nm的纯力偶矩。3mm棒和5.5mm棒固定分别应用于两种损伤状态,即后路结构广泛切除(WPD),WPD加L3/4。椎间盘摘除和置入椎间融合器(Cage)。在k和k椎体上粘贴应变片评价椎体受力。测试各运动方向上节段运动范围。结果:除旋转方向外.采用3mm棒及5.5mm棒固定均较完整状态显著地减少了固定节段活动范围(P〈0.05)。在WPD术后,两种棒固定组间活动范围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Cage置入术后,3mm棒固定组较5.5mm棒固定节段侧弯运动范围有显著增加(P〈0.05),但两种固定均显示出抗旋转稳定性不足。在屈曲及侧弯方向上。3mm棒固定较5.5mm棒固定的前柱椎体应变有29%~38%的增加。结论:3mm棒固定在维持脊柱在屈伸和侧弯运动方向上稳定性的同时,能更好地与前柱椎体实现栽荷共享,降低固定器械载荷,减少器械破坏和松动。
1-3

胸腰段和腰椎椎体矢状骨折线的CT影像学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和腰椎椎体矢状骨折线的走行规律及其与椎弓根的关系,为经椎管手术入路减压、椎体内植骨提供指导。方法:对86例(93椎)胸腰段和腰椎骨折椎体行CT及三维重建,观察和分析椎体矢状骨折线的分布、走行规律以及与椎弓根高度区间的关系。结果:93个伤椎椎体中有89个可见椎体矢状骨折线.且矢状骨折线与椎体后壁相通,椎体矢状骨折线绝大多数位于椎弓根所对应的高度区间内。结论:存在椎体高度丢失的胸腰段和腰椎骨折均存在椎体的矢状骨折线,该骨折线的后端绝大部分位于椎弓根高度区间内。临床可通过该骨折线与椎弓根的关系指导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并进行椎体内植骨。
4-6

椎管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退行性腰椎病变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合并退行性腰椎病变(DLSD)的临床疗效。方法:合并DLSD和单纯KOA患者各50例,分为A1、A2和B1、B2组。A1和B1组:先腰部硬膜外注射治疗,再行膝关节治疗;A2和B2组:单纯膝关节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d、2个月、6个月进行VAS和Lysholm评分。结果:A1组硬膜外注射治疗效果显著(P〈0.001),2个月和6个月后效果仍显著优于A2组(P〈0.01)。B2组硬膜外注射治疗效果不明显(P〉0.05);B1和B2组均对膝关节治疗效果显著(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管内注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KOA合并DLSD的临床疗效。
6-8

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tendon—bone,B.Pr—B)与自体胭绳肌腱(hamstringtendon,HT)在膝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reconstruction.ACL)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11年3月间采用小横切口取B一盯一B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30例和HT移植32例的情况,随访平均54.3个月(18—108个月)和48.6个月(12~9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IKDC2000)评价。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患者Lysholm评分、IKDC2000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横切口取B-PT-B和HT移植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疗效相近,操作简便,骨愈合较好,疗效确切。手术技术的改进能有效地避免术后跪地时直接压迫皮肤瘢痕引起膝前痛。
9-11
实用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T(13;15)家系1例

摘要:先证者.男,5岁.出生后5个月发现发育各项指标较同龄人均晚,于2011年11月18日因“发育迟缓”到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患儿出生时父亲44岁,母亲39岁,父、母表型均正常.非近亲婚配,母亲有慢性甲状腺炎史。
11-11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防治术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

摘要: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rrs)是指在围手术期应用优化组合的系列措施、以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FFS已广泛应用于胃肠手术及其他外科领域,使外科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预后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应激所致的代谢改变及炎症反应可以影响多脏器功能.在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而F矸的主要机制就在于减少应激.减轻代谢紊乱,其中控制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核心环节。目前FTS降低IR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2-14
实用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猩红热合并丘疹性荨麻疹1例

摘要:患儿女,3岁,主因发热、皮疹2d于2012年4月11日21:00入院。患儿2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4℃,同时出现躯干部位大量细小皮疹,伴瘙痒,无咳嗽、咽痛等症状。于当地诊所应用阿奇霉素、清开灵、先锋霉素类药物治疗2d,疗效不佳。
14-14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摘要: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tomotherapy,HT)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将精确的CT扫描机和放疗设备结合。选择性照射肿瘤组织.同时最大可能性保护功能性器官,其优越性已日趋受到国内外重视。现就其基本原理及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15-17
实用医学杂志误诊分析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误诊报道

摘要:患者女,57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2年.再发加重伴晕厥8h”于2012年5月24日15时入院。入院前(约8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闷,心前区压迫感,大汗淋漓,随即晕倒在地.伴意识丧失,无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及口吐白沫,持续时间不详,周围人发现后,
17-17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稳定过表达人SIRT1基因的HEK293细胞系的建立

摘要:目的:构建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人SIRT1的HEK293细胞系。方法:将含有SIRT1的克隆载体pCRII—TOPO—SIRT1双酶切后,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连接产物经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IRT1转染HEK293细胞,G418进行筛选.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SIRT1的表达。结果:酶切分析和测序结果证实.SIRT1基因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稳定转染pcDNA3.1(+)-SIRT1的HEK293细胞SIRTI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IRT1,并建立了稳定过表达SIRTI基因的HEK293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SIRTI基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18-20
实用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强冷凝集致血细胞分析、血型鉴定困难1例

摘要:患者男,66岁,汉族,淋巴瘤患者,2011年12月底入院。患者血液采集后EDTA—K2、枸橼酸钠抗凝管均产生严重的自身凝集,肉眼呈凝块状。
20-20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3种抗肝癌药物单用和联用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正常肝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DDP、5-Fu、EADM在单用、两两联用和3药联用时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肝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测定3种药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肝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单用时3种药对BEL7402的抑制率分别为49.55%、31.46%、39.87%:对肝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7.32%、19.66%、21.58%:DDP+5-Fu对BEL7402的抑制率为72-39%,对肝细胞的抑制率为34.89%;DDP+EADM对BEL7402的抑制率为56.42%,对肝细胞的抑制率为32.46%;5-Fu+EADM对BEL7402的抑制率为67.92%,对肝细胞的抑制率为37.12%;3药联用对BEL7402的抑制率为86.93%,对肝细胞的抑制率为41.69%。结论:3种药物单药、两两联用和3药联用均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可抑制人肝细胞的增殖.
21-23

ERG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ERG基因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和12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RG基因的表达量。结果:ERG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高(P〈0.001);ERG基因的表达在.T4、T3、T2、T1胃癌组织中表达呈下降趋势(P=0.006),在N3、N2、N1、NO胃癌中表达亦呈下降趋势(P=0.017)。结论:ERG基因表达的上调增加胃癌的易感性.并且与胃癌的局部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23-25

JNK/MAPK信号通路在咖啡酸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MAPK)信号通路在咖啡酸(caffeicacid)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F)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JNK/MAPK蛋白、JNK/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咖啡酸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且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JNK/MAPK磷酸化的激活。在予以SP600125(JNK/MAPK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后,咖啡酸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作用明显减弱,凋亡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下降,JNK/MAPK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咖啡酸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JNK/MAPK.
26-28

氧化苦参碱抑制MKN-45细胞迁移及其机制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MKN-45细胞系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MKN-45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按照氧化苦参碱不同浓度(1、2、4g/L)分为3组。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对细胞迁移力的影响,Westelan-B10t法测定对胞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减缓(P〈0.05).Transwell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内IL-8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药物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抑制了MKN-45细胞的迁移能力,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内IL-8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28-30
实用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维生素K2促进大鼠肝再生模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肝再生模型,探讨维生素K2对大鼠肝再生模型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过程中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5组:(1)2AAF+VLVK2/PH,(2)2AAF+LVK2/PH,(3)2AAF+MVK2/PH,(4)2AAF+HVK2/PH,(5)2AAF+VHVK2/PH;对照组:2AAF/PH。分别于术后第4、8、12、16、20天采血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白蛋白(ALB)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2AAF/PH组第4、8天ALT、AST与5组维生素K2不同剂量实验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ALB含量在第4、8天与5组维生素K2不同剂量实验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5组维生素K2不同剂量实验组中2AAF+MVK2/PH组第4、8天与2AAF+VLVK,/PH、2AAF+LVK2/PH相比较血清ALT、AST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ALB含量在第4、8天相比较明显升高(P〈0.01)。2AAF+MVK2/PH组与2AAF+HVK2/PH、2AAF+VHVK2/PH组比较,ALT、AST、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2对大鼠肝再生模型术后肝功能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当剂量低于20mg/kg时.肝功能恢复呈剂量依赖性。
31-33

母源性十溴联苯醚暴露对仔鼠海马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

摘要:目的:从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角度探讨母源性十溴联苯醚(BDE-209)损伤仔鼠神经系统的可能机制。方法:3月龄wistar雌鼠自确定交配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组)和对照组(E组),通过灌胃方法建立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一209f100、300、600、1200mg/(kg·d)]的暴露模型,21d仔鼠断乳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仔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纽仔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纤维(ACH)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毒蕈碱受体(M—ACHR)含量、烟碱受体(N—ACHR)含量。结果:与E组相比,B、C、D组ACH含量和ACHE活性下降;C、D组M—ACHR含量下降;仅D组N—ACHR含量下降。结论:一定剂量的母源性BDE-209可能通过影响仔鼠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而具有神经毒性,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34-36

丁苯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eephalomyelilis,EAE)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EAE组、丁苯酞低剂量组[LDG组.100mg/(kg·d)]、丁苯酞高剂量组[HDG组,400mg/(kg·d)],每组10只。建立EAE模型。LDG组、HDG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EAE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d作为对照。24h后处死大鼠。用Hooper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舍酶(iNOS)的表达水平。取脊髓中腰膨大部分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学形态.结果:(1)EAE组神功能缺损程度最严重,丁苯酞干预后,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5),干预剂量越大,改善越明显.(2)HDG组神经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最少。(3)EAE组i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SOD表达明显下降,丁苯酞干预后,iNOS表达明显下降,SOD表达明显升高,HDG组变化最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提高SOD表达及抑制iNOS表达有关。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