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4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8
  • 综合影响因子:1.3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医学 2012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组织工程学在气管外科的基础研究新进展

摘要:临床上超过40种疾病可损伤呼吸道,影响人体呼吸功能。据British Lung Foundation报告,呼吸系统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气道可因外伤、感染、肿瘤等损伤[1],需行气管切除和重建。然而,当环形切除或缺损超过6 cm端-端吻合不能很好地修复气管,则需植入气管移植材料以达重建目的。气管移植的方法包括人工气管替代、自体组织再造气
1035-1036

米贝地尔对罗哌卡因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T型钙通道拮抗剂米贝地尔对罗哌卡因致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诱发神经细胞毒性是否与T型钙通道相关。方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4组:SH-SY5Y细胞正常培养组(A组);SH-SY5Y细胞5μmol/L米贝地尔培养组(B组);SH-SY5Y细胞3 mmol/L罗哌卡因培养组(C组);SH-SY5Y细胞5μmol/L米贝地尔+3 mmol/L罗哌卡因培养组(D组)。各组细胞分别在有或无3 mmol/L罗哌卡因处理开始时(T0)、处理后1 h(T1)、6 h(T2)、12 h(T3)、24 h(T4),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A组相比,C组、D组在T1、T2、T3、T4时点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但C组降低幅度更明显,C组与D组比较,两组在T1、T2、T3、T4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随时间的递增其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T4时凋亡率达到最高;D组在T1、T2、T3、T4时点的细胞凋亡率明显比C组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对SH-SY5Y细胞有毒性作用,米贝地尔可减轻罗哌卡因诱发的神经细胞损伤,提示罗哌卡因诱发神经毒性可能与T型钙通道有关。
1037-1040

透明质酸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保护机制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实验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透明质酸能明显提高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活性,抬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和胞内游离钙浓度。结论:透明质酸可抑制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软骨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1040-1042

艾塞那肽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艾塞那肽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艾塞那肽以不同浓度、时间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MTT法测细胞数目,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程度。结果: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24、48 h或100、1 000 nmol/L作用24、48、72、96 h,MCF-7细胞数目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72、96 h,MCF-7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艾塞那肽10 nmol/L作用96 h,S+G2/M期细胞数目减少(P〈0.05),同时出现Erk1/2磷酸化程度下降、Akt磷酸化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MCF-7细胞72、96 h,抑制细胞增殖,该作用未涉及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
1043-1045

SV40LT抗原诱导人源性淋巴细胞恶性转化

摘要:目的:研究SV40 Large T(LT)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Babe-SV40LT转入外周血单核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明确LT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膜表面分子的表达,G显代染色体确定核型,生长曲线判别细胞生长状态。软琼脂实验检测细胞恶性变。结果:导入SV40LT后的淋巴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由悬浮生长变为贴壁生长。转染细胞中可以检测到LT抗原的表达,有67%细胞表达CD56+分子,核型为异倍体,可在软琼脂上形成细胞集落。结论:用SV40LT转染获得一株可稳定传代且具有CD56+的异倍体恶性淋巴细胞。
1046-1048

慢病毒载体介导CD55基因抑制对BxPC-3细胞生长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CD55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CD55-RNAi-LV转染BxPC-3细胞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CD55-RNAi-LV转染BxPC-3细胞后,与对照细胞相比,细胞凋亡率增高至(33.84±1.09)%(P〈0.05);细胞增殖率降低至(30.06±0.97)%(P〈0.05),细胞停滞于G1期为(65.41±3.59)%(P〈0.05)。结论:胰腺肿瘤细胞系BxPC-3细胞中CD55基因表达可能对其生长有调控作用,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新靶点。
1048-1051

靶向抑制Oct-4表达增加食管癌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抑制Oct-4表达后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培养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SiRNA干扰组、顺铂处理组、SiRNA干扰+顺铂处理组。Lipofectin 2000转染小分子双链RNA干扰Oct-4表达,并设置β-actin内参对照;提取转染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沉默效果;MTT细胞毒实验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对照Oct-4基因沉默后Eca-109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合成的Oct-4 SiRNA可以显著下调Oct-4 mRNA的表达水平,对内参对照基因β-actin没有影响,说明本研究所用的双链Oct-4 SiRNA能够特异性的有效抑制Oct-4 mRNA的表达;MTT结果显示对照组、SiRNA干扰组、顺铂处理组、SiRNA干扰+顺铂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7.5)%、(90.2±3.3)%、(68.4±5.7)%、(43.1±2.4)%。顺铂处理组与SiRNA干扰+顺铂处理组比较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了1/3。结论:干扰Oct-4的表达能显著增强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为临床在不降低疗效的前提下减少化疗药物用量带来了新曙光,为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开辟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1052-1054

成人脉络丛乳头状癌1例

摘要:患者男,39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头痛,呈阵发性,反复隐痛,以左颞、额部为甚,伴头晕、呕吐及抽搐,曾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示:左额叶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转我院求治。患者近一周来头痛加重,精神、食欲、睡眠欠佳,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神志清楚,脑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亢
1054-1054

整合荧光素酶的稳定细胞克隆建立裸鼠肺癌静脉移植瘤模型的探索

摘要:目的:应用建立的整合荧光素酶的稳定细胞克隆构建裸鼠肺癌模型,并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肿瘤成瘤及变化。方法:细胞计数分析其生长特性,体外测定不同数量的细胞的发光强度;尾静脉注射接种BLAB/c nu/nu裸鼠,活体成像系统监测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肿瘤组织切片验证移植瘤的病理特性。结果: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SPC-A-1-luc+细胞基因组中能有效扩增到荧光素酶基因;该细胞系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生长曲线,体外检测发现其发光强度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尾静脉接种裸鼠后肺部成瘤率为100%,且信号强度随时间递增。结论:建立了稳定整合Luciferase基因的肺腺癌细胞株SPC-A-1-luc+稳定克隆,尾静脉接种后可有效构建肺部肺腺癌成瘤模型,并可动态监测肿瘤的生长及转移。
1055-1057

分血时间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血时间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探讨临床和研究中合适可行的PBMC分血时间。方法:在采血后0、2、4、6、8、12 h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血液中的PBMC,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选取分血时间为0、2、4、6、8 h的PBMC提取蛋白质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条带,通过液相色谱串联离子井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合GO数据库信息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和定位进行分析。结果:分血时间为12 h已观察不到完整的PBMC细胞形态;质谱鉴定表明随着分血时间的延长,差异蛋白质逐渐增多;在2、4、6 h鉴定出的功能和定位明确的差异蛋白质中,大部分蛋白质功能为转运和信号转导,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上;而8 h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的功能的定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能有效地观察不同分血时间导致的PBMC蛋白质表达的动态变化,推荐合适且临床可行的PBMC分血时间为6 h以内。
1058-1061

适合机械性取栓的急性栓塞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摘要:目的:建立并评价适合动脉内机械取栓的急性栓塞性脑梗死动物模型。方法:血流临时阻断凝血酶注入法制作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模型,利用颅内动脉取栓装置行机械性取栓。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经颅多普勒及病理检查来评价模型建立的效果,比较模型建立前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大脑中动脉流速(Vmca)变化情况。结果:DSA显示制模的成功率为83%。栓塞6 h DWI显示梗塞灶,24 h病理检查TTC染色可见梗死区。取栓后颈总动脉再通率为80%,栓塞前后、取栓前后Vmca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组与非治疗组6 h Vm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取栓组ADC值呈上升趋势,非治疗组ADC值下降,两组24 h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颅内动脉取栓装置的实验研究和疗效评价。
1061-1064

紫背天葵提取物对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紫背天葵提取物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紫背天葵提取物低浓度给药组(100 mg/kg)和高浓度给药组(500 mg/kg)、辐射模型组(4 Gy)和正常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第13天用4 Gy的X线全身照射1次,照射后继续给药,至第17天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大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血清丙二醇(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辐射模型组比较,低浓度给药组(100 mg/kg)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高浓度给药组(500 mg/kg)的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紫背天葵提取物对电离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1064-1066

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及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P38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丁苯酞组。Y-型迷宫观测学习记忆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P-43及突触素P3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VD组和丁苯酞组GAP-43 mRNA较假手术组升高(均P〈0.05),丁苯酞组较VD组升高更明显(P〈0.05);丁苯酞组GAP-43蛋白较假手术组和VD组均升高(均P〈0.05),VD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丁苯酞组突触素P38 mRNA较假手术组和VD组上调(均P〈0.05),假手术组和V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VD组和丁苯酞组突触素P38蛋白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均P〈0.05),VD组下调更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提高VD大鼠海马区突触素P38及GAP-43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
1067-1069

细支气管肺泡癌低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蜡块标本中HIF-1α、COX2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肿块直径及HIF-1α、COX2表达与细支气管肺泡癌预后的关系。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肿块直径≥3 cm组中HIF-1α、COX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直径〈3 cm组(P〈0.05);肿块直径≥3 cm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肿块直径〈3 cm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IF-1α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0.366,P〈0.05);5年累积生存率单因素分析显示,细支气管肺泡癌预后与肿块直径、COX2表达相关(P〈0.05),与HIF-1α表达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直径≥3 cm与COX2高表达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肿块直径≥3 cm,HIF-1α、COX2水平显著上调,促进淋巴结转移,提示患者预后差。
1070-1073

ARK5、MMP-2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ARK5、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ARK5、MMP-2、MMP-9的表达;脂质体介导法将ARK5-siRNA转染入胃癌细胞株SGC-7901(siARK5/SGC7901细胞组),以SCRsiRNA转染组(scr/SGC7901细胞组)作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ARK5、MMP-2、MMP-9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ARK5、MMP-2、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6%、68%,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K5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转染后siARK5/SGC7901细胞组表达ARK5、MMP-2和MMP-9蛋白水平降低,体外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ARK5、MMP-2和MMP-9在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ARK5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1073-1076

体表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评估胃肠起搏器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9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下垂患者,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胃肠起搏器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刺激,通过临床症状、EGG、X线钡餐造影和胃排空试验综合判断疗效。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胃肠起搏器治疗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超过8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远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EGG明显改善(P〈0.05 vs治疗前),部分患者行胃排空试验,结果明显改善,而对照组EG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下垂患者经胃肠起搏器治疗后,胃的体位显著上升。结论:胃肠起搏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下垂患者的临床症状。
1077-1080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CD4+CD25+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CD4+CD25+Treg在慢乙肝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6例慢乙肝患者(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36例,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30例)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和治疗12、24、36及48周外周血CD4+CD25+Treg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相应时间点的血清HBVDNA。结果:外周血清CD4+CD25+Treg治疗前为(4.05±2.3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26±1.42)%(P〈0.01);治疗后CD4+CD25+Treg为(2.38±1.75)%,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当(P〉0.05)。CD4+CD25+Treg水平与病毒定量呈正相关。结论: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后能使病毒载量下降,导致CD4+CD25+Treg下降,使免疫功能恢复。
1080-1082

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对其骨强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对其骨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刚出院的早产儿并随机分为营养强化组(接受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喂养)和对照组(普通配方奶喂养)。从出院时干预至矫正年龄6个月。矫正年龄1、6个月时进行胫骨声波速度(SOS)测量。结果:共入组符合入选标准的刚出院早产儿70例,营养强化组34例,对照组36例。入组时两组婴儿的胎龄、体重、身长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强化组早产儿在矫正年龄6个月时胫骨SOS值[(3 040.21±83.24)m/s]显著高于对照组[(2 971.33±78.46)m/s](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相对一般普通奶粉能显著改善早产儿骨强度情况,更加适用于早产儿,值得提倡。
1083-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