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 44-1193/R 国内刊号
  • 1006-5725 国际刊号
  • 2.4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医学是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专题笔谈:胶质瘤、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与临床、中医药现代化、综述

实用医学 2010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医学杂志述评
胰腺癌外科治疗目前关注的几个问题1675-1677

摘要: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虽然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难点。本文将综合有关文献阐述目前胰腺癌外科治疗中存在的争议。

实用医学杂志短篇报道
硫酸链霉素+盐酸罂粟碱+利多卡因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46例1677-1677

摘要:在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中.无论是口服卡马西平或是无水酒精封闭都存在一定弊端.卡马西平对造血系统和肝脏影响较大.无水酒精局部封闭效果不能持久,半月节封闭则可能引起出血、角膜炎、失明等严重并发症。效果较好的射频热凝技术因为成本原因不易推广。众多口腔科和疼痛科医生都在寻求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方法。现将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于我科行三叉神经封闭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专题笔淡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1678-1679

摘要:胰腺癌因早期不易发现、切除率低、易复发、侵袭性强,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在我国,也是病死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具有早期转移的生物学特征,80%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的研究1679-1680

摘要:胰头癌是一种极难治疗的恶性肿瘤,目前外科治疗仍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创伤大,病死率高,而远期效果又很差等。目前,能够手术者也仅占全部胰腺癌患者的30%~40%,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仅为18.6%,手术病死率也有3%~5%,

胰体尾部肿瘤手术切除的相关问题1681-1683

摘要:胰腺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但其病理类型复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胰腺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位于胰腺体尾部的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低,而胰腺囊性肿瘤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多可手术切除。胰腺体尾部肿瘤以胰体尾切除为标准术式.其中又分为保留脾脏与联合脾脏切除的术式。近年,

胰头癌的各种手术方式评价1683-1684

摘要:胰头癌预后恶劣,其5年生存率仅1%~5%,主要原因是其具有早期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沿神经束膜扩散至胰外的生物学特征。手术是唯一可以根治胰头癌的治疗方法。20世纪40年代开始即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Whipple手术)治疗胰头癌,但切除率不高,仅为10%~15%,

胰腺癌非手术治疗的现状和展望1685-1687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在我国,胰腺癌近20年来发病率增长约6倍,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而其总手术切除率和5年存活率无显著提高。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能手术切除的只占10%~15%,

实用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请作者重视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及正确的著录格式1687-1687

摘要:有关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尤其是外文参考文献)错误存在的严重程度,已引起我国有关专家及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本刊不少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不仅格式不对,且作者姓名、杂志名、卷、期号均经常出错,为此,本刊编辑人员常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及修改,但由于编辑人力有限,难以逐条核对全部参考文献。

实用医学杂志临床新进展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心血管疾病1688-1690

摘要: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体内的受体之一,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对ox-LDL起到结合、吞噬和降解的作用[1]。由于LOX-1在心血管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它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药物作用的靶点,

实用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瘘并发绞窄性小肠疝1例1690-1690

摘要:患者女,79岁,因"阴道脱出一肿物20年"于2008年11月5日入院。拟诊为阴道前壁Ⅲ度脱垂,阴道后壁Ⅱ度脱垂,子宫Ⅲ度脱垂于我院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中检查双附件未见异常。术程顺利,术后第6天拔除尿管,小便正常,

实用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包裹多柔比星微球骨水泥的体外降解机械性能特性的研究1691-1694

摘要:目的:观察包裹多柔比星(DOX)微球骨水泥的体外降解机械性能特性。方法:精密称取30等份质量为100mg的DOX微球和空白微球,分别加入SBF液浸泡,计算1、3、5、7、10、14、21、28d微球的重量丢失。每组各取35个已制备好的干燥骨水泥标本,称重后加入100mL的SBF中浸泡。每次从各组取出6块标本分别称重,计算骨水泥样本重量丢失;另外6块用于测量其屈服应力。结果:空白微球早期的重量丢失较少,而4周后,重量丢失较多。DOX微球的重量丢失则在前2周比较迅速,而后期比较缓和。3种骨水泥均可以随时间延长重量丢失逐渐增大,载入微球以后的CPC/M/D在整个过程中重量丢失最快。CPC/D和CPC/M/D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骨水泥的强度;前2周各组的强度差异很小,而后逐渐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DOX球骨水泥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解机械性能。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内皮生长晕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1695-1698

摘要:目的:探讨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内皮生长晕细胞(EOCs)凋亡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并扩增EOCs,免疫组化法、荧光染色法鉴定其内皮细胞特性。将浓度为0、1、5、10、30μmol/L的ADMA与EOCs作用48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并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测细胞的黏附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结果:ADMA(1~3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的诱导EOCs的凋亡(P〈0.01)。ADMA处理组于DAPI染色下可见更显著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除1μmol/LADMA外,5、10、30μmol/LADMA均可抑制EOCs的黏附能力。10μmol/LADMA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细胞成血管能力(P〈0.01)。结论:ADMA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EOCs发生凋亡并抑制其黏附能力和成血管能力。

负载肝癌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1698-1700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经小鼠肝癌细胞不同抗原致敏的CD40配体活化的B淋巴细胞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分离、纯化T、B混合淋巴细胞,并在CD40L、rmIL-4联合作用下培养。然后分离T、B淋巴细胞以备用。将凋亡的肝癌细胞及其冻融裂解物作为实验组,1640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B淋巴细胞共同培养,检测培养后各组B细胞表面抗原呈递细胞标记(CD40、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情况。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以负载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诱导的CTL作为效应细胞,肝癌细胞Hepa1-6为靶细胞,LDH释放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具有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实验组的B淋巴细胞,其组织相容性分子及其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负载肝癌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诱导的CTL可有效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作用。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1701-1704

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培养过程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再以黏附法分离出单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ng/mL、重组人白介素-4(rhIL-4)100ng/mL体外诱导。第二阶段:第5天加入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100ng/mL,继续培养2d,刺激DC成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CD83、CD1a、CD86、CD40、CD14表达水平,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rhGM-CSF及rhIL-4诱导培养5d后,多数细胞呈集落生长,细胞表型CD83、CD1a、CD86、CD40及CD14分别是14.3%、12.8%、20.1%、19.9%及16.2%。加入rhTNF-α诱导后,即培养第7天,细胞表型CD83、CD1a、CD86、CD40及CD14分别是29.8%、18.2%、33.6%、28.1%及8.0%(与第5天比较,均P〈0.05)。成熟后的DC具备较强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rhGM-CSF联合rhIL-4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可获得大量不成熟的DC,该体系有利于DC扩增,加入rhTNF-α,继续培养2d,可诱导出成熟的DC,成熟的DC具备较强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

体外培养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1704-1706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长期培养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制备原代和第7代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总蛋白样品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采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对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分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选取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半定量RT-PCR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mRNA水平进行确证。结果:获得了蛋白质分离效果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选取的2个在第7代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显著下调的蛋白质分别为PA-FABP(psoriasis-associated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5)和Galectin-7,半定量RT-PCR确证第7代角质形成细胞中PA-FABP和Galectin-7的基因转录水平较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相应的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体外长期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可能影响一些与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硫酸乙酰肝素对MDA-MB-231内质网应激、肝素酶表达及凋亡的影响1707-1710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fate,HS)以及HS与衣酶素(tunicamycin,TM)合用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内质网应激、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表达、肝素酶(HPSE)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HS(1000μg/mL)、TM(3μmol/L)和HS(1000μg/mL)+TM(3μmol/L)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不同时间(0、6、12、24、36、48h),Western blot法检测GRP78和HPSE表达的变化,溴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HS能提高MDA-MB-231细胞凋亡率达(29.71±1.24)%,并能下调GRP78以及HPSE的表达。TM能提高MDA-MB-231细胞细胞凋亡率达(22.62±0.78)%,但能上调GRP78以及HPSE的表达;HS与TM合用可使细胞凋亡率上升到(58.85±0.72)%,但对GRP78以及肝素酶的表达没有什么影响。结论:HS可抑制内质网应激状态下GRP78和HPSE的表达,并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

脂多糖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活性蛋白D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1710-1712

摘要:目的:探讨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5组,分别给与0、0.1、1、5、10μg/mL LPS刺激8h。免疫印迹和RT-PCR观察SP-D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ELISA和RT-PCR观察TNF-α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结果:1、5、10μg/mL LPS刺激8h可引起HK-2细胞SP-D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1、5、10μg/mL LPS刺激8h可引起HK-2细胞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SP-D与TNF-α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LPS刺激下TNF-α表达增加与SP-D的表达降低有关。SP-D可能在肾脏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管平滑肌细胞中ABCA1对炎症因子的调节及其意义1713-1716

摘要:目的:观察在8-Br-cAMP作用下,ABCA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mRNA和蛋白质及IL-1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在细胞水平证实ABCA1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复苏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C2571,8-Br-cAMP(0.5mmol/L)刺激3、6、12、24h后,荧光定量RT-PCR、Western蛋白印迹法及ELISA法检测ABCA1、ICAM-1、MCP-1及IL-1β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用ABCA1的反义寡核苷酸(100nmol/L)抑制ABCA1的表达,观察8-Br-cAMP刺激下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予8-Br-cAMP刺激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C2571中ABCA1、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及IL-1β蛋白质表达均增高,给予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8-Br-cAMP刺激3、6h上述指标的mRNA表达降低,12、24h蛋白质表达降低。结论: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BCA1可增加8-Br-cAMP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参与AS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