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Oil & Gas Geology

  • 11-4820/TE 国内刊号
  • 0253-9985 国际刊号
  • 2.4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报道、油气地质、方法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综合报道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早期调查与评价项目顺利开展735-735

摘要:在国务院的支持下,由国家给予财政支持的油气新区新领域的早期评价工作在2002年4月得以立项。该工作委托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工作,参加单位有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国家石油公司及相关高校。两年多来,先后开展工作的具体项目为:1)松藩-阿坝地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2)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3)华北前第三系油气资源调查及评价。

低熟泥灰岩、钙质泥岩干酪根脂肪酸的分布特征及赋存形式736-741

摘要:柴达木盆地第三系低熟、低有机碳烃源岩干酪根中检测出直链一元酸、直链二元酸和芳香酸3个系列.其中以直链一元酸相对丰度最高,C16∶0十六酸为主峰(饱和脂肪酸),呈明显偶碳数优势特征.干酪根脂肪酸赋存量是强干酪根脂肪酸的3倍以上,且前者直链二元酸的相对丰度大大高于后者.以脂肪酸钙(镁)盐和脂肪酸形式富集在源岩碳酸盐晶体中的脂肪酸含量远远大于赋存在干酪根网络中的量.当碳酸盐晶体被高温(及复杂地质条件)分解时,这些脂肪酸盐和脂肪酸主要会被裂解为小分子烃--气态烃.柴达木盆地沉积有机质中的硫以五元、六元和八元环状稳定态存在,因其强烈的电负性,可能会对脂肪酸(盐)的富集及稳定存在作出贡献.

中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及其对成藏的贡献742-745

摘要:大中型气田天然气封盖条件主要受盖层自身厚度和排替压力、气藏内部能量(压力系数)和天然气本身性质(流动粘度)的影响.气藏盖层封闭指标CSI值与天然气聚集效率为正比关系,CSI值越大,天然气聚集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中国大中型气田聚集效率分3个等级:1)大于100×106 m3/(km2·Ma)的气藏为高效气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莺琼、渤海湾和松辽盆地,以塔里木、柴达木和莺琼盆地居多;2)10×106~100×106 m3/(km2·Ma)的气藏为中效气藏,主要分布在四川、东海、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和吐哈等盆地,以四川盆地最多;3)小于10×106 m3/(km2·Ma)的气藏为低效气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中国大中型气田的形成要求其盖层的CSI值应大于109 m/s.然而,对于天然气聚集效率较高的气田,其盖层的CSI值还应更高.

不同构造背景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点746-753

摘要:克拉通盆地气藏储层经历地史时间长,构造运动旋回多,导致成岩环境多变,成岩作用复杂且长期叠加,孔隙演化也经历几个来回,储层现今孔隙度小.根据所处构造部位、圈闭类型和储层性质,气藏又细分为古隆起构造气藏、背斜气藏和岩性气藏3种类型.这些气藏储层的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有所不同.前陆盆地冲断带和斜坡带气藏储层经历地史时间较短,构造运动旋回较少,埋藏速率较大,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较为简单,储层现今孔隙度较小.裂谷盆地气藏储层地史时间短暂,构造运动旋回少,埋藏速率大,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史简单,储层现今孔隙度较大.

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及其主控因素754-759

摘要:中国60余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和成藏时期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大中型气田的聚集效率差别很大.据此将中国大中型气田分为高、中、低效3种类型:高效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大于100×106 m3/(Ma·km2);中效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为10×106~100×106 m3/(Ma·km2);低效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小于10×106 m3/(Ma·km2).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主要受源岩生气强度、天然气输导速度、封盖能力和天然气成藏期相对早晚等因素的共同控制.即源岩生气强度越大,天然气输导速度越大,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越大和天然气成藏时期越晚,天然气聚集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书评——《中国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分析》一书出版759-759

摘要:《中国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分析》一书已于今年8月出版了。该书是罗志立教授以及他的学生们多年来将板块构造学说与中国含油气盆地地质特征相结合研究成果的精萃。

岩性、孔隙及其流体变化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760-764

摘要:根据Gassmann方程推导出了流体模量与含流体岩石体积模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反映出在流体置换过程中,流体模量及岩性变化等因素对含流体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与分析表明,流体变化对刚性较强的(硬)岩石影响较小,而对刚性较小的(软)岩石影响较大.岩石孔隙度越低,含流体岩石体积模量对流体变化愈敏感.即地震波的纵波速度随孔隙度增大而减小.岩石孔隙度及流体模量较小时,纵波速度对流体变化比较敏感.通过对实际岩石样品进行流体驱替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石油与天然地质》期刊荣获第四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764-764

摘要:“200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于2005年12月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是2004年1608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即所谓的“核心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作为工程技术学科类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位的期刊。

川东北罗家寨飞仙关组气藏成藏过程及聚集效率765-769

摘要:罗家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气田是四川盆地迄今为止储量规模超过500×108 m3,居第3位的大型气田.天然气甲烷含量一般为75.29%~84.95%,乙烷含量0.07%~0.11%,硫化氢含量7.13%~10.49%,为高含硫化氢的过成熟干气.罗家寨气田气源主要为上二叠统烃源岩,富集在中下三叠统区域性膏盐岩盖层之下、受断裂控制的构造圈闭中,属于下生上储顶盖的它源近常压的垂向运移成藏系统,成藏条件优越.储层中普遍存在的沥青为古油藏原油裂解成气的中间产物,并且沥青含量与储层孔隙度及天然气产能呈正相关.气藏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印支晚期-燕山早中期的鲕粒岩聚油气、液态烃类深埋裂解以及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成、流体进行局部调整、构造控气的成藏过程,烃类充注期主要为中-晚侏罗世.高效的输导体系、优质的储集空间以及良好的封堵条件,确保了罗家寨气田较高的聚集效率.

库车前陆盆地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及影响因素770-777

摘要:库车前陆盆地侏罗系烃源岩Ro值为0.55%~1.88%,均值为0.93%,主体处于生油高峰期;三叠系烃源岩Ro值的分布范围为0.60%~2.59%,均值为1.1%,主体处于生油晚期.现有钻井测温资料表明,库车前陆盆地2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40~60℃,4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60~90℃,6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100~150℃.经热史恢复,库车前陆盆地自三叠纪以来,始终处于较低热流状态,表现为中生代相对较热(50~55 mW/m2),新生代以来,地表热流处于持续缓慢降低过程,最终降至现今的40~50 mW/m2.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分别于160~170 Ma及100 Ma进入低成熟阶段,进入生气阶段的时间是145 Ma及75 Ma,最早进入低成熟阶段的区域在克拉苏地区,其次为秋里塔格构造带,最晚进入低成熟阶段的地区在拜城凹陷.自23 Ma后有机质成熟度开始显著增高,三叠系、侏罗系现今均处于生气阶段.烃源岩成熟度状态主要由盆地沉积埋藏史及热史所决定.逆冲推覆和含膏岩层对烃源岩的成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幅度取决于逆冲的断距、含膏岩层的厚度及其侧向变化幅度.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脂肪酸分布特征与生气潜力的关系778-785

摘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540~1 490 m纵向剖面上泥岩可溶有机质中的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发现在层段1 200~1 381 m内正构脂肪酸的偶奇优势指数有非常剧烈的变化,这是由有机质输入和细菌作用为主导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层段796~810.8,1 188.24~1 210,1 291.54~1 300.74 m内脂肪酸的几种生标指数如脂肪酸含量、偶奇优势指数以及组成分散性指数的值都为谷值,这是由于在这几个层段内有机质输入类型以水生生物型为主,因而易被细菌降解,说明以内源有机质输入类型为主的源岩生气潜力较高;在1 188.24~1 210 m层段内发现了丰富的不饱和酸和异构酸,说明在这个层段内地化环境以及气源岩类型较适宜细菌的生存发育.这种特殊的脂肪酸分布可能指示了优质气源岩类型.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三亚召开785-785

摘要:2005年11月23日至27日,由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主办、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承办的“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三亚召开。来自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及部分石油院校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工程院邱中建院士、胡见义院士、西南石油学院李士伦教授等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会议共收到论文100余篇,大会主题报告8篇,分会交流45篇。

库车冲断带巴什基奇克组砂岩自生高岭石成因与油气成藏786-791

摘要:克拉2构造是该区最大的气田,白垩系储层自生高岭石也最为发育,平均相对含量大于20%,以书页状和蠕虫状分布于骨架颗粒间.克拉3、克拉1和吐北1等勘探失利的圈闭,高岭石均不发育.克拉2构造自生高岭石是长石颗粒在地层酸性介质中溶解的沉淀产物,同时伴随次生孔隙的形成.其成岩环境处于开放或半开放流体系统.这一成岩环境既能保证来源于下伏源岩层系酸性流体的注入,又要允许长石等溶解物质的排出.自生高岭石与次生孔隙的形成过程与天然气的充注,为两个机理上紧密联系的共生过程.贯通-贯穿型断裂向下贯通烃源岩、向上又断穿膏盐岩盖层,构成超压流体运移的主通道.有贯通-贯穿型断裂发育的地区,不仅具备了自生高岭石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条件,而且有利于天然气成藏.断裂输导通道的类型对比表明,克拉苏构造带比秋里塔克构造带更有利于天然气的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异常低压分布特征及形成过程792-799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多见异常低压、低压,高压少见.平面上,苏里格庙地区地层呈异常低压、低压,米脂区地层呈高压和常压,其他地区地层以常压和低压为主;垂向上,水层压力基本沿静水压力趋势线分布,而气水层和气层压力均偏离静水压力趋势线,气层压力偏离程度大于气水层,且压力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包裹体测试数据和盆地埋藏-剥蚀资料都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异常低压气藏的形成大体分两个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的充气增压阶段;早白垩世末至今散失降温降压阶段.气藏压力的降低主要与盆地抬升降温、天然气散失和气水密度差等因素有关.

川西前陆盆地南部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800-807

摘要:川西前陆盆地南部邛西、平落坝及白马庙气田上三叠统原生气藏和侏罗系次生气藏储集层有机包裹体以气相、气液两相为主,形态多不规则,大小以3~6 μm为主,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裂隙及充填裂缝的方解石脉中.须家河组二段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为60~170℃,主峰在90~130℃;侏罗系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70~130℃,主峰为80~100℃.根据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结合三叠系烃源岩演化史分析,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经历了印支晚期少量油气充注,燕山期的大量油气充注及喜马拉雅期的调整、少量充注的全过程,其主要充注时期为燕山期(侏罗纪-白垩纪).侏罗系气藏为次生气藏,主要充注时期为喜马拉雅期.通过恢复不同时期包裹体的古流体势,认为川西前陆盆地南部须家河组二段气藏流体势呈无序性.天然气运移以源、储之间的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不明显.

“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在成都召开807-807

摘要:“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05年9月2214日在四川成都胜利召开。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等15家单位联合主办,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办。与会代表人数超过400人。

“2005年中国LNG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807-807

摘要:2005年11月15-16日,在广州市召开了“2005年中国LNG国际会议”。会议由广东油气商会主办,国内外大型公司及相关研究单位约150名代表与会。会上,与会代表就LNG资源和贸易、利用与投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了世界LNG的发展趋势,并强调LNG的综合利用以降低成本。广东的LNG建设项目和台湾LNG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阿克库勒凸起东河砂岩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808-815

摘要:阿克库勒地区东河砂岩包括了含泥砾砂岩、分选好的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是一个具有完整海侵-海退旋回的标准层序,顶、底分别为两个不整合面所限,为Ⅰ型层序边界.东河砂岩自下而上明显地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由于低位体系域是陆上河流的充填沉积,因此,盆地内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分布局限.海侵体系域主要为受潮汐控制的滨岸沉积,由一系列向上变浅和变细的副层序堆积成退积的副层序组,副层序由下部的潮下砂坝向上逐渐变化为潮间砂坪、砂泥混合坪及泥坪.高位体系域主要分布于东河砂岩的上段,由于东河砂岩的不断沉积,在达到最大海泛面之后,滨岸带海水循环畅通,形成了以波浪作用为主的浪控滨岸沉积体系,主要是以分选好的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特征,构成了特色十分鲜明的"东河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