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 36-1298/R 国内刊号
  • 1674-1129 国际刊号
  • 1.4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是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实验研究、质量控制、检验与临床、调查报告、病理与检验、输血与检验、综述与讲座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病毒持续性感染诱导肿瘤发生的机制133-137

摘要:致瘤病毒是引发人类癌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致癌机制较为复杂,常见的致瘤病毒有EBV、hHPVs、HBV、HCV、HTLV-1和KSHV等。在感染病毒患者中,仅有少数患者在初次感染后发展为癌症患者,这可归因于病毒致癌的多步骤性和宿主基因的多变性。在这里,本文主要关注病毒诱导表达的癌症标记物以探讨病毒致癌机制,并揭示其致癌过程中病毒、宿主和环境三大关键因素的内在联系。

细胞形态学联合血液指标鉴别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138-142

摘要:目的根据2016年WHO分型新标准,从临床特点、常用的血液指标以及细胞形态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进行分析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例MDS和28例MA患者的血常规数据、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维生素B12(B12)检测结果,用独立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对26例MDS及15例MA患者的骨髓及血细胞形态进行分析,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MDS组和MA组的RBC、MCV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Hb、RDW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MDS组和MA组的LDH、B1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SF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在外周血细胞形态中MDS组和MA组的原始细胞、巨红细胞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在骨髓细胞形态中MDS组和MA组的原始细胞(≥5%)、核浆发育不平衡、(类)巨幼变幼红细胞、环形铁粒幼细胞、小巨核细胞、单圆核巨核细胞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MDS组和MA组在骨髓细胞形态三系病态造血比例超出10%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血液指标,有利于鉴别MDS和MA。

金黄色葡萄球菌原发血流感染血细胞反应与预后关系探讨143-146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血细胞反应,为更好地发挥血细胞抗感染作用提供证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原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个人及医疗处理信息和血细胞反应指标。采用χ2检验及二元线性Logistic回归预测各种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共发现189例原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中33例因血流感染死亡。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大于65岁、MRSA感染、机械通气、中性粒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是住院期间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中性粒细胞升高与血流感染死亡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如果出现血细胞降低等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血细胞反应值,改善患者预后。

四引物法快速检测白细胞介素1A基因3'UTR插入/缺失多态性147-149

摘要:目的建立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ARMS-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A基因3'UTR插入/缺失多态性的方法。方法使用试剂盒提取100例志愿者血样的基因组DNA,设计四引物检测白细胞介素1A基因3'UTR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引物,对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优化后对100例样本分型。DNA测序验证四引物法的准确性。结果100例样本中Del/Del基因型39例,Ins/Ins基因型10例,Ins/Del基因型51例。DNA测序与四引物法的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四引物法可以实现白细胞介素1A基因3'UTR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快速、简便、低成本检测。

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16S rRNA对无乳链球菌快速鉴定的新方法150-152

摘要:目的建立用环介导恒温扩增16S rRNA对无乳链球菌鉴定的方法。方法52株无乳链球菌和131株非无乳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在无乳链球菌16S rRNA处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对环介导恒温扩增的条件优化后,验证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52株无乳链球菌均能有效检出,没有任何非无乳链球菌的检出;环介导恒温扩增的最低检出限为40CFU/ml,比普通的PCR高出100倍。结论环介导恒温扩增16S rRNA,能方便、敏感、特异地完成对无乳链球菌的快速鉴定,适于基层机构使用。

探讨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助孕方式的选择153-154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选择合理受精助孕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5月3年来在我中心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的39对夫妇助孕结局,其男性患者均为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女性患者为年龄在25岁-37岁单纯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不育患者,其中21对夫妇(总共23治疗周期:其中2对夫妇治疗2周期)采用常规体外受精技术(A:常规受精组),12对(12周期)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B:单精组),6对(6周期)采取补救单精子技术(C:补救组)助孕。结果A:常规受精组、B:单精组、C:补救组,三组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3.75%、75.54%、72.46%;96.05%、94.29%、94.00%;48.82%、51.52%、44.68%;(P>0.05)。其中常规组临床妊娠12例,单精组妊娠5例(1例中期流产),补救组临床妊娠3例。结论单纯男性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不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绝对适应症,谨慎运用此技术不会造成受精率降低或失败。

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155-158

SNCA基因多态性与PD患者发病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159-161

优化冰冻血小板制备条件的初步研究162-164

摘要:目的探讨最佳的冰冻血小板制备条件。方法分组使用两种浓度(75%或100%)的冰冻血小板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根据质量体积比加入需冰冻的血小板中,使之终浓度为5%,采用不同解冻方法复苏血小板,对比组间差异。结果DMSO的浓度、注入速度和操作状况对血小板质量均有一定影响;各种制备条件所得的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SO原液与75%DMSO制备的冰冻血小板复融后絮状物的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75%的DMSO更适合制备冰冻血小板。

人脑型肌酸激酶SNP突变体二体解离与活性关系的研究165-167

VEGFR-1、VEGFR-2和HGF表达情况与乙肝发病相关性及作用机制分析168-170

东莞地区831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171-173

摘要:目的研究东莞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为该病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实验室检测的831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结果进行分析,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采用跨越断裂点的PCR技术(gap-PCR),非缺失型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采用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进行地贫基因检查的831例受检人群中,检出α珠蛋白基因异常的有412例,检出β珠蛋白基因突变者共243例,检出αβ复合型地贫者30例。结论广东省东莞地区是各省人口聚集地,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较高,研究东莞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和构成比,为遗传咨询和婚育指导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的根管菌丛分析的实验研究174-177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的根管菌丛构成情况,从而为临床相关防治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口腔科初诊为乳牙根尖周炎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症状轻重,将其分成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分别为16例和27例。对两组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的根管菌丛进行分析。结果⑴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患者的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患者检出分别为2例、14例、14例和5例、26例和26例,患者各种菌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⑵两组患者共计检出410株,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患者的专性厌氧菌菌属和兼性厌氧菌菌属分别为135株、12株和200株、63株,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⑶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患者检出的类杆菌、梭杆菌、韦永氏菌、消化链球菌、真细菌分别为42株、20株、10株、53株、8株和40株、9株、24株、97株、17株。类杆菌和梭杆菌检出率组间比较急性炎症组高于慢性炎症组,且差异显著;⑷急性炎症组检出的链球菌和放线菌分别为10株、2株,慢性炎症组检出的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和未定菌分别为41株、9株、3株和10株。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患儿致病菌以厌氧菌为主,急性炎症患者的类杆菌和梭杆菌检出率较高,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实际中应根据根管菌丛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实施诊治,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在异常血红蛋白筛查中的应用178-181

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仪在异常血红蛋白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仪对我院12257位受检者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收集异常血红蛋白标本,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验证。结果在检测的12257份标本中,共发现异常血红蛋白232例,包括血红蛋白H 64例、血红蛋白Bart’s 42例、血红蛋白CS 60例、血红蛋白E 52例、血红蛋白K 25例、血红蛋白Q 8例、血红蛋白G 1例、血红蛋白J 2例、血红蛋白F异常增高(>10%)31例,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1.89%。研究发现部分异常血红蛋白合并α地中海贫血或β地中海贫血,这些异常血红蛋白需进一步进行基因测序。结论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在各种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检出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慢阻肺患者HDAC2、IL-8、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182-184

偏头痛的五羟色胺1A受体(5-HTR1A)基因-1018C/G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分析185-187

摘要:目的探讨五羟色胺1A受体(5-HTR1A)基因-1018C/G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偏头痛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在156例偏头痛患者及138例健康对照中对该单核苷酸位点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此位点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两组间对比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并非其遗传的主要危险因素。

CLSI EP9-A3在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比对及偏倚评估中的应用188-190

摘要:目的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9-A3文件,对科室两种检测系统不同方法学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方法根据CLSI EP9-A3文件要求,用普门(Pumen)H9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器和配套试剂组成的检测系统作为参比系统,美康免疫比浊法试剂及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组成的检测系统作为待评系统,收集的40例在测量线性范围内的HbA1c全血标本分别用这2套检测系统测定,对其检测结果通过分析散点图和用广义极端学生化偏差(extreme studentized deviate,ESD)进行离群值检验,选取最适合的回归模型拟合其回归方程,并计算其在相应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移,以其偏移在95%的可信区间(CI)范围内和比例偏移小于1/2允许总误差(TEa)为可接受标准。结果通过分析散点图及离群值检测(ESD法)发现检测40份HbA1c样本,其结果间的相关性较好,也没有离群值点。根据差值偏差图、百分比差值偏差图、差值排序偏差图和百分比差值排序偏差图等特征选取了普通线性回归(OLR)分析模型进行拟合,其回归方程为Y=1.0084X+0.0018。将10%和16%这两个HbA1c的医学决定水平值分别代入回归方程中,普门(X)和美康(Y)比对,其偏移值分别为0.086%和0.136%,均在其医学决定水平处偏移的95%的CI范围内,其比例偏移分别为0.85%、0.84%,均小于±4%的可接受标准。结论普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美康免疫比浊法这2种不同方法测定HbA1c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血涂片法复核在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应用价值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