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 36-1298/R 国内刊号
  • 1674-1129 国际刊号
  • 1.4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是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实验研究、质量控制、检验与临床、调查报告、病理与检验、输血与检验、综述与讲座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述评
外泌体应用于肿瘤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535-538

摘要: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内的多囊泡体与细胞质膜融合后主动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直径为30~100nm的小囊泡,存在于人体内多种体液中,与肿瘤发生发展、肿瘤转移、免疫反应抑制、血管生成等过程相关。外泌体可稳定携带肿瘤细胞来源的miRNA、m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且相比于循环肿瘤细胞(每1ml血液含1~10个循环肿瘤细胞),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由肿瘤细胞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泌体超过10~9个。外泌体因其特异性高、稳定性好、含量较其它液体活检标本丰富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肿瘤液体活检的研究中,本文将就外泌体在肿瘤液体活检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论著
EB病毒感染与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539-544

摘要:目的评估XRCCl-Arg399 Gln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鼻咽癌发病中的风险,研究XRCCl-Arg399 Gln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B病毒感染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90名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和75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病人作为对照,并按照性别和年龄1∶1配对,提取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再进行测序PCR反应,最后分析得出XRCC1 Arg399Gln的基因型。结果 EB病毒感染能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VCA-IgA、EA-IgA和Rta-IgG抗体三项阳性时可以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但单项VCA-IgA阳性是鼻咽癌发病的最强危险因素(OR=26.526,95%CI:11.190~62.884),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携带XRCC-1 Arg399Gln的AA基因型相比,携带XRCC-1 Arg399Gln的GG基因型可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OR=4.3,95%CI:1.184~15.618);XRCC-1 Arg399Gln的GA基因型与VCAIgA存在交互作用(OR=20.755,95%CI:5.312~81.094)。结论 XRCC-1基因的Arg399Gln基因多态性能够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且Arg399Gln的GA基因型与EB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

《实验与检验医学》已启用远程网络投稿系统544-544

摘要:本刊现已启用远程网络投稿系统,请作者进入江西省医学会网站(www.jxma.org)点击《实验与检验医学》在线投稿,按提示进行投稿。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事项如下:(1)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投稿的作者,须先进入作者中心注册新账号。注册信息请按要求逐项填写,内容须真实完整,邮箱及电话请保证有效、无误。(2)一次注册,长期有效,请不要重复注册。

MICA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关联性研究545-549

摘要:目的研究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SSP和PCR-SBT方法对样本MICA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检出7种MICA等位基因;和对照组相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组中MICA*01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更高,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易感基因(30.0%vs 6.2%,OR=6.43,95%CI:3.51-11.76,Pc〈0.05),MICA*008和MICA*04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更低,可能是保护基因(MICA*008:14%vs 25.4%,OR=0.48,95%CI:0.29-0.78,Pc〈0.05;MICA*045:2%vs 12.9%,OR=0.14,95%CI:0.05-0.40,Pc〈0.05)。结论 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间存在关联性。

CD133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550-552

摘要:目的探讨CD133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00例AL患儿白血病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结果⑴AL组患儿CD133的表达率为38.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⑵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CD133的表达率分别为40.0%和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LL和B-ALL的CD1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L各亚型间CD133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⑶CD133表达阳性组的完全缓解(CR)率低于CD133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⑷对18例初治时CD133高表达经化疗后CR的AL患儿进行随访,2例CD133阳性AML经后续化疗后有1例转阴,1例持续表达,但2例分别在化疗15个月、12个月复发,且转阴患儿骨髓复发时CD133再次表达;16例CD133阳性ALL经后续化疗后均转阴,此后有5例分别在21个月、19个月、18个月、16个月、13个月骨髓复发,且复发时CD133再次表达。结论 AL患儿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检测CD133表达可能有助于AL各亚型的鉴别及疗效判断;CD133高表达可能是A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以CD133为监测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标记物对防治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肺结核病人血清中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553-556

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9例肺结核患者(TB)和44例健康志愿者(HD)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分析细胞因子之间及细胞因子与三项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B组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26.70±10.63pg/ml和128.02±6.96pg/ml,均显著高于HD组IL-22和IL-17的浓度(12.21±1.79pg/ml,109.07±3.02pg/ml,P〈0.05);使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后TB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15.12±1.08pg/ml和115.63±2.98p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L-22和IL-17的浓度水平(26.70±10.63pg/ml,128.02±6.96pg/ml,P〈0.05);痰涂片TB菌检测阳性患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30.68±9.13pg/ml和131.67±4.96pg/ml,均显著高于痰涂片TB菌检测阴性患者的水平(19.89±2.54pg/ml,125.15±4.58pg/m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B患者外周血清IL-22的浓度和IL-17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TB患者血清中IL-22和IL-17的浓度与ESR、CRP的水平均为正相关(P〈0.05),与WBC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痰涂片TB菌阳性患者血清IL-22的浓度和IL-17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TB菌阳性患者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与WBC、ESR、CRP的水平均为正相关(P〈0.05)。结论 IL-22和IL-17在机体的抗结核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分析557-560

摘要:目的探讨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类型、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78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EGFR基因18~21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突变类型、突变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共有27例发生EGFR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34.6%。其中,第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率分别2.6%(2/78),12.8%(10/78),3.9%(3/78),14.1%(11/78)。一例既有21号外显子突变,又有20号外显子突变,其中,19号外显子的突变均为第746~750密码子的碱基缺失,2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以L858R为主,且19号外显子的突变率与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EGFR基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显著高于吸烟者,腺癌患者显著高于鳞癌患者(P〈0.05),而EGFR基因的突变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江西地区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以19、21号外显子为主,常见于女性、不吸烟、腺癌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血细胞参数RPR和MP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分析561-563

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参数RPR和MP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126例,对照人群114例,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参数和RDW数据,根据公式RPR=RDW(%)/PLT(10~9/L),计算所有对象的RPR。结果 LEDVT患者组和对照组人群的PLT、MPV、RDW、PDW、RPR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PR、RDW、MPV对LEDVT患者的诊断价值大小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为0.865、0.699、0.630;当RPR的截点为0.051时,灵敏度为0.937,特异度为0.561,阳性预测值为0.70,阴性预测值为0.89;当RPR的截点为0.069时,灵敏度为0.50,特异度为0.982,阳性预测值为0.96,阴性预测值为0.67,均高于MPV的结果。RPR与MPV以及PDW的相关性很小。结论 RPR和MPV对于LEDVT均具有预测价值,但参数RPR的价值更高。

S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564-565

摘要:目的观察S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外科结直肠癌手术标本1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OX-2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SOX-2在正常肠粘膜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且SOX-2的表达水平跟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均正相关(P〈0.05)。结论SOX-2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以及判断其侵袭能力的生物学指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中有核红细胞与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566-567

摘要:目的探讨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及与乳酸脱氢酶(LDH)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检测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30例健康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中的有核红细胞(NRBC)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轻、中、重度HIE外周血中的NRBC和LDH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9±1.02)和(571.56±193.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中、重度HIE中NRBC和LDH随着缺氧的程度呈进行性升高。结论 NRBC、LDH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应用568-570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定性与定量方法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合理选择。方法收集9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分别用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方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对阳性标本再用中和确认试验进行验证和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920例标本中胶体金法检出阳性96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出阳性104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出阳性112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方法与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8);中和确认试验确认112例标本均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12例标本HBV-DNA阳性78例。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日常检测方法应由准确性高的定量方法替代目前常用的定性方法。

激活剂对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差异性研究571-573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激活剂作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试剂时对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两种激活剂分别在LG-PABER-1型血凝分析仪和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进行APTT检测,并在血浆中分别加入肝素钠和乏因子血浆进行APTT检测。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⑴在LG血凝仪上运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作为不同激活剂,对37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白陶土作为激活剂测得的结果高于鞣花酸测得的结果(P〈0.05)。⑵同一批号的鞣花酸作为激活剂在Sysmex血凝仪和LG血凝仪上分别对40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LG血凝仪上测得的结果高于Sysmex血凝仪测得的结果(P〈0.05)。⑶鞣花酸和白陶土作为不同激活剂对含有不同浓度肝素钠的血浆35例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随着肝素钠浓度的增加,两种激活剂的APTT结果明显延长,与未加肝素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鞣花酸组变化比白陶土组变化更明显。⑷运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作为不同激活剂,对加入不同乏凝血因子的血浆后的血浆33例进行APTT测定显示:随着血浆中加入乏因子血浆的比例增多,两种激活剂的APTT结果延长也明显,与未加乏因子血浆的血浆的APTT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白陶土组变化比鞣花酸组更明显。结论不同激活剂APTT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且对肝素或乏因子血浆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激活剂在不同仪器上APTT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建议不同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清CA15-3和CEA水平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574-576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15-3和CEA水平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和南通市肿瘤医院肿瘤科共计26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术前一周、术后1月血清中CA15-3和CEA水平,并分析CA15-3和CEA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6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一周血清中CA15-3和CEA水平分别为35.6±11.41U/ml和8.9±3.4ng/ml,术后1月分别为20.1±9.23U/ml和4.1±1.7ng/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和Ⅳ期癌症患者的CA15-3和CE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和Ⅱ期,肿瘤有多处转移的CA15-3和CE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1处转移的,术后复发患者的CA15-3和CEA阳性表达率高于没有复发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不同手术类型患者术后CA15-3和CEA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A15-3和CEA水平与癌症TNM分期、转移、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便于及时诊断术后癌症转移复发。

肥胖儿童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血脂的相关分析577-579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尿酸(UA)与胰岛素抵抗、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655例肥胖儿童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655例健康非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按照血清UA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UA血症组(HUA组)和正常UA血症组(NUA组)。结果观察组血清UA、FPG、FINS、TC、TG、LDL-C,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血清FPG、FINS、TG,HOMA-IR显著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与NUA组血清TC、HDL-C、LD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肥胖儿童血清UA与FINS、TC、TG、LDL-C,HOMA-I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儿童高UA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时联合检测CRP及D-D的临床价值探讨580-58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时联合检测CRP及D-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AL病患72例,其中合并DIC病患36例为观察组,单纯AL病患36例为对照组。两组病患均进行静脉血CRP及D-D含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CRP和D-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RP含量≥100mg/L病患的D-D水平以及DIC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PR含量在10~100mg/L的病患;采用CRP、D-D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对比无显著差异,但采用CRP联合D-D检测得到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RP、D-D检测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及D-D能有效预测AL病患DIC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水陆二仙丹通过增加精液中PMNE抑制剂含量抑制精子氧化损伤的发生583-586

摘要:目的评价水陆二仙丹对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80例不育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氧化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水陆二仙丹水煎剂,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为3个月。同时收集20例健康捐精者的精液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精子基本参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正常精子形态)的变化及精液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及α1抗胰蛋白酶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正常精子形态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精子基本参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正常精子形态)均显著改善(P〈0.0001),且治疗组改善精子基本参数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2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NE及MD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α1抗胰蛋白酶和SOD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NE和MDA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01),而α1抗胰蛋白酶及SOD的水平则显著升高(P〈0.0001),且治疗后治疗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MDA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显示,MDA水平与NE的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863,P=0.0003),MDA水平与α1抗胰蛋白酶呈显著负相关(r=-0.9670,P=0.0016)。结论水陆二仙丹可能通过增加精液中NE抑制剂(α1抗胰蛋白酶)含量抑制精子氧化损伤的发生。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变化趋势587-590

摘要:目的了解2013年至2015年多重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HONET5.6软件,对2013年至2015年主要MDROs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至2015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232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MDROs)896株,占全部病原菌的40.1%;主要MDROs构成比依次为ESBL-ECO(30.1%)、CRAB(20.0%)、MRSCNS(13.2%)、ESBL-KPN(10.5%)、MDRPA(7.9%)、MRSA(4.7%);896株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老年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临床分离出主要多重耐药菌株最多的标本为痰(42.3%),依次是中段尿(19.6%)、血液(19.2%)、分泌物(10.7%);ESBL-ECO三年检出率相对稳定;2015年ESBL-KPN检出率(37.0%),明显低于2013年(52.8%)、2014年(56.7%);2015年MRSCNS检出率(78.0%),明显低于2014年(96.6%)、2013年(83.0%);2015年MDRPA检出率(14.1%)低于2013年(26.4%)、2014年(33.7%);2015 CRAB年检出率(68.7%),低于2013年(77.4%)、2014年(83.7%);MRSA2015年检出率(37.5%),较2013年(31.2%)、2014年(27.0%)有所增加;特殊耐药菌株CRKPN检出率三年保持稳定(4.0%、4.5%、4.1%),2015年CRPA检出率(12.5%)显著低于2014年(28.9%),2015年CRECO检出率(2.5%)高于2013年(0%)、2014年(0.8%)。结论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我院CRAB检出率较高,MRSA、CRECO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CTL表位变异分析591-594

摘要:目的初步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CTL表位的序列特点,同时探讨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的可能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扩增法获取HBV全基因并测序,参考国外文献报道的17个热点HBV特异性CTL表位氨基酸序列,分析其与本文获得的CTL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别。对患者各个表位变异的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获得46份HBV全基因组序列,急性乙型肝炎(AHB)1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13例。其中40份属于B基因型,6份属于C基因型。对17个表位进行分析发现,B基因型中变异较大的表位有S183-191,S382-390,C18-27,X36-44,X52-60和X115-123;C基因型中有P816-824,C18-27,X36-44,X52-60和X115-123。P816-824表位在CHB和CSHB组的变异率为27.8%和46.2%,显著高于AHB组(0%,P〈0.01);C23-31表位在CHB组的变异率为22.2%,显著高于AHB和CSHB组(0%,0%,P〈0.05)。结论了解HBV CTL表位序列特点,分析其与文献报道的CTL表位的差异情况,对防治乙型肝炎的重症化和慢性化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