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述评、实验研究、学术探讨、经验交流、综述、讲座、特载等。
  • 主管单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江西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1129
  • 国内刊号:36-1298/R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94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7
  • 综合影响因子:0.83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述评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及其进展

摘要:分枝杆菌及其所致疾病的基础研究、预防和治疗中,菌种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本文从细菌学、生化反应、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进展做一综述。
1-3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论著

iPSC-MSC来源的外泌体对L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产生炎性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i PSC-MSC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o)对LPS刺激的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采用旋转超滤法提纯i PSC-MSC外泌体,以无外泌体培养基培养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分别给予Exo(50μg/ml)、LPS(50ng/ml)、LPS(50ng/ml)+Exo(50μg/ml)培养24h,以不含Exo和LPS培养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蛋白浓度。结果提取物经透射电镜观察为圆形或半圆形囊泡,直径40-100nm,表达Exo标志物CD9和CD63;LPS组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435.38±36.31pg/ml、319.76±39.14pg/ml和408.33±43.44pg/ml)与空白对照组(37.48±8.75pg/ml、33.51±7.88pg/ml和37.73±8.46pg/ml)和Exo组(38.71±9.14pg/ml、32.05±6.81pg/ml和42.84±6.54pg/ml)比较显著上调(P〈0.01);LPS+Exo组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369.30±32.74pg/ml、249.23±36.77pg/ml和328.91±46.45pg/ml)与LPS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空白对照组与Exo组的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成功富集Exo;i PSC-MSC来源的Exo可抑制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表达炎性因子。
4-7

ABCC4基因多态性与ITP患者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ABCC4(ATP-binding cassette,subfamily C member 4)基因多态性rs10508022位点与ITP患者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确诊的75例ITP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46例糖皮质激素敏感型,29例糖皮质激素耐药型,并同期收集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Na Pshot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rs10508022位点基因分型,判断其与激素治疗ITP疗效的关系。结果 rs10508022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但在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敏感组和耐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且G等位基因是ITP患者糖皮质激素耐药的风险等位基因(OR=3.17,95%CI=1.55-6.47)。结论 ABCC4基因多态性与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抵抗有关,且G等位基因可能是风险基因。
8-10

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KI多瘤病毒

摘要:目的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KI多瘤病毒(KIPy V),并与巢式PCR扩增法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5年1月在福州市一家妇幼保健院因呼吸道感染住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259例小儿鼻咽抽取物标本和另两家综合医院146例因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的成年患者咽拭子标本,通过实时荧光PCR方法对KIPy V的调节区的基因片段进行检测。结果在小儿鼻咽抽取物标本中检测出3例KIPy V感染阳性病例,检测阳性率约为1.2%,而用巢式PCR扩增法只检测出1例,这例的Ct值较低,约为23,并且扩增曲线呈S型。其它两例的Ct值较高,分别约为33和35。在成年患者咽拭子标本中,用两种方法都未检测出KIPy V感染。在两例Ct值较高的小儿病例中,检测出混合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结论确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快速检测KIPy V,且特异性较高。
11-14

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载脂蛋白的变化

摘要:目的研究中心性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浓度及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Apo B/Apo A)比值变化及其与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收集174例正常对照者(G1组)、190例中心肥胖型无高血压患者(G2组)和188例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G3组),分别测定血清FFA及Apo B/Apo A水平、血压及腰围等人体一般指标。结果 G3组FFA及Apo B/Apo A明显高于G1、G2组(P〈0.05)。FFA与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Apo B/Apo A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清FFA浓度明显升高,并与其血压、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Apo B/Apo A明显呈显著正相关;且Apo B/Apo A明显升高。
15-17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 PE)患者外周血Th17及CD4-+CD25-+Treg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3年镇江妇幼保健院40例s PE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及CD4-+CD25-+Treg细胞水平;采用ELISA检测血浆IL-17、IL-22、TGF-β和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s PE的相关性。结果 s PE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为(1.21±0.8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7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02)。s PE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为(1.65±0.4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4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01)。s PE患者组IL-17、IL-22水平分别为80.03±31.25、60.22±18.32ng/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2.84±17.23、35.24±14.3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4、5.89,P均〈0.01),IL-10、TGF-β水平为26.29±10.31、25.65±11.81ng/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3.24±11.93、48.261±13.8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6.78,P均〈0.01)。s PE患者血浆IL-17、IL-22水平与Th17细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0.58,P〈0.01)。结论 s PE患者Th17细胞数量增高,CD4-+CD25-+Treg细胞数量减少,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紊乱在s P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18-20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实验与检验医学》已启用远程网络投稿系统

摘要:本刊现已启用远程网络投稿系统,请作者进入江西省医学会网站(www.jxma.org)点击《实验与检验医学》在线投稿,按提示进行投稿。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事项如下:(1)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投稿的作者,须先进入作者中心注册新账号。注册信息请按要求逐项填写,内容须真实完整,邮箱及电话请保证有效、无误。(2)一次注册,长期有效,请不要重复注册。
20-20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论著

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λ扫描检测蒿草切片荧光光谱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λ扫描检测蒿草切片的荧光光谱,为基于共聚焦显微镜获得生物医学样本的荧光光谱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运用普通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荧光染色的蒿草切片,实验分为三组:A组用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B组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荧光光谱;C组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荧光图像。结果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蒿草切片的荧光图像,但不能准确获取其相应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而且会发生串色干扰现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能对蒿草切片进行荧光光谱扫描,排除了干扰波长,获取其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得到高清晰度的荧光图像。结论与普通荧光显微镜比较,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有能准确获取样本荧光光谱,得到高清晰度荧光图像的优点。
21-23

血清HE4、ROMA水平在赣州表面健康女性人群中的分布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赣州表面健康女性人群血清人附睾蛋白(HE4)、ROMA水平在不同年龄及不同绝经状态时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对414例未绝经期及244例绝经期表面健康女性血清HE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清HE4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各年龄组及40岁以下各年龄组组间血清HE4、RO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各年龄组与40岁以下各年龄组血清HE4、ROM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女性血清HE4平均水平为48.29±9.30pmol/L、ROMA平均水平7.16±3.08,绝经女性血清HE4平均水平为56.96±10.00pmol/L、ROMA平均水平11.17±3.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绝经与否影响赣州表面健康女性人群的血清HE4、ROMA水平分布。
24-26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实验与检验医学开设稿件处理“绿色通道”

摘要:所有来稿经本刊确认已正式办理投稿手续,本刊即刻启动审稿程序。本刊所有稿件均需三审:编辑初审、专家二审、主编终审。只有三审均通过的稿件才可刊用。本刊审稿周期约为3个月,对于可以刊用的稿件,本刊于3个月内通知文章第一作者办理用稿手续;对各类基金资助课题论文,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实行绿色审稿通道,最快可于投稿后30天内正式刊发。
26-26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患者血流感染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调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分离自患者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和耐药特性。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2011年CLSI标准判读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获得肺炎克雷伯菌79株,以消化内科病房多见,占48.1%(38/79),患者年龄〉50岁者占67.1%(53/7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11.4%。结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血流感染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非常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经验用药之一。
27-28

间接免疫荧光法在台山地区艾滋病并发PCP的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FA)与瑞-姬氏复合染色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Real-time PCR)三种方法对肺孢子菌肺炎的差异,探讨实验室方法 IFA在诊断肺孢子菌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经病原学及临床诊断确诊的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56例作为实验组,另外收集60例非PCP感染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别用IFA、瑞-姬氏复合染色法、Real-time PCR对两组的痰液和BALF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比较,IFA检测与real-time PCR一致性极高,对痰液和BALF标本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瑞-姬氏复合染色法,P〈0.05,差异显著。三种方法学对BALF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痰液,P〈0.05。结论瑞-姬氏复合染色法由于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存在阳性率不高的问题。IFA无论对痰液或BALF的检测灵敏度均高于瑞-姬氏复合染色法,与Real-time PCR一致性极高。IFA可以作为常规方法用于基层医院PCP的检测。在本研究中,瑞-姬氏复合染色法、IFA、Real-time PCR对BALF标本的检测率高于痰液标本,临床上建议尽量留取BALF标本,条件无法许可的情况可留取痰液标本。
29-30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及其与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究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及其与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凤岗医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55例尖锐湿疣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人员55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2组人员均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外周血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随后选择二氧化碳激光消除病例之后,患者应进行复查,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经随访后,共复发37例患者,复发率为67.27%,同时对比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CD4^+、CD8^+、NK以及CD4^+/CD48,且比较复发以及未复发患者的CD8^+与CD4^+/CD48,以P〈0.05为差异。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具有细胞免疫缺陷现象,同时高危型的HPV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免疫缺陷风险,而通过检查后发现CD8^+T细胞以及CD4^+/CD8^+能够有效的判断尖锐湿疣患者的预后状况。
31-33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8例同时送检PCT检测和血培养的结果,其中有效研究对象538例;比较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同时比较PCT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之间的差异;选取多次行PCT检测的血培养阳性患者,并依据3周内转归分为好转组、迁延组及死亡组,比较不同转归患者PCT差异。各组间PCT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预后分析中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血培养阳性患者PCT值[3.39(0.69-6.52)μg/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患者[0.31(0.09-1.4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G+菌及真菌感染患者PCT分别为4.39(1.80-10.85)μg/L、1.98(0.42-4.05)μg/L及0.62(0.39-3.9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PCT临界值设定为3.315μg/L时,区分G-菌与真菌血流感染的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75.0%;设定为4.1μg/L时,PCT区分G+菌与G-菌血流感染的灵敏度为57.7%,特异度为76.5%;46例多次PCT检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PCT呈下降趋势时患者预后较好。结论血清PC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同时有助于区分G-菌、G+菌及真菌所致的感染;动态监测PCT变化趋势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
34-37

不同采样状态对洗手监测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样状态对洗手监测结果的影响,不断完善简化采样流程,真实地反映洗手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我院临床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洗手后采样监测,根据采样时手的状态分为实验组(湿手状态组)和对照组(干手状态组);被采样者是否戴口罩分为实验组(不戴口罩组)和对照组(戴口罩组)。标本采集后均置37℃温箱培养48h后进行菌落计数。结果湿手状态组和干手状态组的菌落数差异统计学无意义,两组的合格率差异统计学无意义;不戴口罩组与戴口罩组相比,菌落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样时干湿手对洗手监测结果无影响,采样时被采样者不戴口罩影响洗手监测结果,在以后的监测过程中,被采样者应戴口罩,防止被污染。
41-43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综述与讲座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以细胞形态学检查为基础,结合免疫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MICM综合性诊断技术。近几年,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也逐渐被临床重视。本文将对这些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44-47

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临床与科研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基因组测序技术迅速发展,其在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旨在对基因组及、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48-51

浅谈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在病原学诊治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标本获取、质量保证及参与会诊等多角度入手分析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在病原学诊治中的作用,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相互配合,提高临床感染的诊疗水平。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