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述评、实验研究、学术探讨、经验交流、综述、讲座、特载等。
  • 主管单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江西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1129
  • 国内刊号:36-1298/R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94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7
  • 综合影响因子:0.83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述评

用血清游离轻链分析法检测单克隆γ-病

摘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对单克隆γ-病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标志物。150多年来一直沿用尿加热试验检查Bence-Jones蛋白,以及用血清蛋白电泳及尿蛋白电泳检查M蛋白区带,诊断单克隆γ-病。这些方法敏感度低,特异性差,远远不能满足该病诊断和分类的要求。近十年来,发展了血清游离轻链的自动化免疫试验,能独立地测定κ链、λ链、κ/λ比率和游离轻链总量,大大地提高了单克隆γ-病的诊断、分类和治疗监测。本综述将讨论用于测定游离轻链的不同实验方法,并介绍临床应用的评价。
233-236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论著

江西汉族人群NRG3基因rs17101655 T→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TP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TaqMan探针法对NRG3基因rs17101655 T→G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探讨rs17101655 T→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关联性,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方法针对NRG3基因rs17101655位点T→G多态性,设计1对PCR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实时荧光PCR扩增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中国汉族江西地区200例ITP和20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人群基因型分布及频率差异。结果Rs17101655位点T→G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ITP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qMan探针法可快速、高效地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本研究结果显示NRG3基因rs17101655位点不作为中国汉族人群ITP的易感位点。
237-239

半乳糖凝集素3、S100β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S100β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无卒中患者100例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S100β蛋白的水平。同时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计算脑梗死体积大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S100β蛋白水平1-14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S100β蛋白水平随脑梗死体积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925, P〈0.05)(3)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S100β蛋白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891, 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S100β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脑梗死体积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240-242

小檗碱对外科术后产AmpC酶分离菌株的抑菌作用

摘要:目的:了解外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小檗碱对产AmpC酶术后感染分离菌株的抗菌作用。方法从术后感染病人中分离出产AmpC酶细菌,并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小檗碱对产AmpC酶三种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作用。结果共分离出G-杆菌225株,其中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46株,有27株MIC为浓度31.25g/l小檗碱;高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有26株,有13株MIC为浓度31.25g/l小檗碱;产AmpC铜绿假单胞菌21株,有12株MIC为浓度60.25g/l小檗碱。浓度为15.62g/L小檗碱对产AmpC酶分离菌基本上无抑制作用。G+的病原菌有17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4例,表皮葡萄球菌36例,真菌27例。结论产AmpC酶的G-杆菌在术后感染中较为常见,而小檗碱对产AmpC酶细菌株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以减少滥用抗生素而引起多重耐药的产生。
243-245

CD4+CD25+Foxp3+/CD4+CD25+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CD4+CD25+Foxp3+/CD4+CD25+检测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并与CD4+CD25+/CD4+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法分别检测41例初治AML患者(初治组)、11例一次化疗缓解的患者(化疗敏感组)、9例两次以上化疗不缓解的患者(化疗耐药组)、13例化疗缓解后一直没有复发的患者(持续缓解组)、8例化疗缓解后又再次复发的患者(复发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CD4+CD25+Foxp3+/CD4+CD25+及CD4+CD25+/CD4+在外周血中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 AML患者初治组两类细胞比例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初治患者组两种检测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化疗缓解组比较,化疗耐药组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耐药患者组两种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持续缓解组比较,复发组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复发组两种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CD4+CD25+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相关,并且检测其比例能预测白血病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及预后,且其灵敏度高于CD4+CD25+/CD4+检测法,而其特异性与CD4+Foxp3+/CD4+检测法一致。
246-248

江西地区汉族人群4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江西地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 D18S51和D12S391、D19S433和D21S114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集江西地区汉族无关个体ACD抗凝全血,应用PCR-STR检测D18S51和D12S391、D19S433和D21S11四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结果 D18S51、D12S391、D19S433和D21S11的基因座杂合度(H)分别为0.8693、0.8476、0.8123和0.823;个人识别率(DP)分别为0.9685、0.9559、0.9395和0.9459;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7373、0.6944、0.6354和0.654;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541、0.8279、0.7869和0.7996。结论本次调查4个STR位点在江西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多态性高。本次调查为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遗传学数据。
249-251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五种检测方法的评价

摘要:目的:将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电泳法、亲和层析法、酶法和免疫法和HPLC法进行比较及评估,为临床医师及实验室在分析不同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时提供参考。方法正常对照组45例, DM患者44例,每一份标本在同样条件下用五种方法检测HbA1c,记录测定结果,用于对比分析;选择具有医学决定水平的正常和异常浓度的样本,分别采用5个样本,批内在同一天内重复20次;批间分别在7 d内进行10次测试。计算出批内和批间的均值、标准差和CV值;收集HbA1c高的糖尿病患者的抗凝血,同时收集当天健康者的抗凝血。在各种干扰物不同浓度的影响下,如果 HbA1c的值上下浮动0.3%,则将视为受到干扰。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以HPLC组的实验数据为参照组),检验水准α=0.05。结果5种方法中除外硼酸亲和法,其他四种方法均符合要求;5种方法在4.0%~14.2%范围内线性良好,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相关系数(r)在0.971~0.996之间,其中HPLC法最好;当加入各种干扰因素时,结果显示HPLC法、酶法、胶乳凝集法测得的HbA1c值上下浮动〈0.1%,可见性能稳定、不易受到各种干扰物的影响;电泳受溶血影响非常大;硼酸亲和法对溶血标本显示浓度太低时测不出数,脂血标本显示浓度太高时测不出数;通过标本量、测定时间、CV、r等指标进行比较, HPLC法各种指标远优于其他方法。结论高校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金标准,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在所采用的5种方法中是最好的,其次为酶法和胶乳凝集法,而硼酸亲和法的重复性则相对较差。电泳法结果与实验人员扫描和对电泳的波峰判断有关,主观随意性较大,现将HPLC法和电泳法、亲和层析法、酶法和免疫法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医师及检验科实验室在分析不同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时提�
252-253

液基细胞学结合HPV高危分型检测对宫颈病变应用价值的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宫颈液基细胞学结合高危性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2年细胞室及HPV检测室的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阳性检出率6.01%,HPVDNA高危型分型检出率20.34%,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评估指标:阳性检测率33%,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88.58%。结论单独应用上述两种筛查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较高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检出率。联合应用检测后不但能够优势互补,而且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检出率更高,但其特异性反而降低。具体原因不详,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深入探讨。对已婚妇女在进行细胞学及HPV检测的同时,对HPV检测阳性病例如能采用HPV疫苗治疗,对于HPV检测阴性病例如能早期接种HPV疫苗预防,对于宫颈癌的防治效果会更加科学与完善。
254-256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研究性参数在血尿来源鉴别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研究参数在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血尿患者449例,其中肾性血尿患者259例,非肾性血尿患者190例。尿液标本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测定后记录各项参数测试结果,将红细胞研究性参数与患者临床诊断的符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小球性血尿组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组的RBC数值、RBC-P70Fsc、RBC-Fsc-DW、电导率及pH值等研究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组数据的RBC-Info (红细胞形态信息)临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且非肾小球性血尿组的临床符合率随红细胞数量增多而升高,但肾小球性血尿组未有明显变化。结论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研究参数对肾性及非肾性血尿的鉴别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257-259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合理用药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58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黑马迪尔的96NE板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并对其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与t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8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有84株(占14.3%)。单危险因素及多危险因素分析得出既往入住ICU治疗、机械介入、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27.4%,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5%、92.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61.5%下降到2012年的39.1%,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38.5%、38.5%、46.2%上升到2012年的52.2%、52.2%、78.3%。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临床应重视监测药敏结果,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还应重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以减少和控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260-263

部分血小板参数缺失时小红细胞/裂红细胞对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部分血小板参数缺失时小红细胞/裂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对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MCV100×109/L时,XS1000i与PENTRA120Retic、显微镜计数血小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MCV分别为70-80fl,60-70fl,〈60fl时,XS1000i均高于显微镜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微镜检查结果发现:101例标本均检出小红细胞或(和)裂红细胞,其中60例伴有大血小板或(和)巨血小板,4例伴有大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结论对于电阻抗血细胞分析仪,当MCV〈80fl且部分血小板参数缺失时的标本应用显微镜或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计数血小板,同时染色镜检异常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分布。
264-266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综述与讲座

外泌体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外泌体是多种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的囊泡,这些成分可以从多种体液中分离。外泌体含有蛋白质, mRNA,miRNAs等信号分子,它们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功能状态,从而提供了丰富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子源。除了用于疾病诊断外,外泌体还具有抗肿瘤免疫,诱导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和肿瘤转移等生理功能。本文主要对外泌体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67-271

NF-κB信号通路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肿瘤耐药性和肿瘤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化疗效果不佳。研究发现,肿瘤放化疗中NF-κB活化可能是肿瘤有效治疗的障碍,以NF-κB为分子标靶探讨其活性调控对肿瘤增殖与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是近年研究热点。本文就其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72-275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实验与检验医学计量使用与统计学要求

摘要:计量使用要求: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凡有单位符号者应使用符号,如“天”为“d”,“小时”为“h”,“分”为“min”,“秒”为“s”等,
275-275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综述与讲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人类健康面临糖尿病威胁越来越大,目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276-278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摘要: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的固相标记新型免疫检测技术,因其具有快速、简单等优点,在医学检验的定性或定量检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279-281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实验与检验医学》已启用远程网络投稿系统

摘要:本刊现已启用远程网络投稿系统,请作者进入江西省医学会网站(www.jxma.org)点击《实验与检验医学》在线投稿,按提示进行投稿。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事项如下:(1)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投稿的作者,须先进入作者中心注册新账号。
281-281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检验与临床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4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3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例,与50例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S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NSTEMI组(P<0.05)和UAP组(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对ACS的防治和病情的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