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述评、实验研究、学术探讨、经验交流、综述、讲座、特载等。
  • 主管单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江西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1129
  • 国内刊号:36-1298/R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94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7
  • 综合影响因子:0.83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述评

蛋白C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摘要:蛋白C是体内重要的抗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固和纤溶过程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其抗凝活性占全血的20%~30%,体外只要达到0.12μg/ml即可引起明显的抗凝效应,直接影响凝血与抗凝血机制的平衡,严重的蛋白C缺乏症会使凝血与抗凝及纤溶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引发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此准确检测体内蛋白C的水平对于蛋白C缺乏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蛋白C的检测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97-299

ELISA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摘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免疫学指标最受欢迎、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以及结核等传染类疾病的诊断及激素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成本低、环保且适合大批量人群筛查等优点,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一些影响因素不容小觑,临床待检标本常受溶血、黄疸、脂浊、类风湿因子、高浓度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药物、血液抗凝剂及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判断错误,本文就ELISA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做一综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00-305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论著

T-SPOT.TB技术检测胸腔积液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临床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26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采用T-SPOT.TB技术检测外周血和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中的效应T细胞,比较二者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胸腔积液T-SPOT.TB试验敏感性93.75%、特异性96.15%、阳性预测值96.77%、阴性预测值92.59%;外周血T-SPOT.TB试验敏感性81.25%、特异性92.30%、阳性预测值92.86%、阴性预测值80%。结论采用T-SPOT.TB技术检测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结核杆菌感染有助于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率,而且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T-SPOT.TB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外周血。
306-308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实验与检验医学开设稿件处理“绿色通道”

摘要:所有来稿经本刊确认已正式办理投稿手续,本刊即刻启动审稿程序。本刊所有稿件均需三审:编辑初审、专家二审、主编终审。只有三审均通过的稿件才可刊用。本刊审稿周期约为3个月,对于可以刊用的稿件,本刊于3个月内通知文章第一作者办理用稿手续;对各类基金资助课题论文,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实行绿色审稿通道,最快可于投稿后30天内正式刊发。作者在接到修稿通知后,请及时将修改后电子文本发至本刊电子信箱(应注明稿号)。
308-308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论著

IL-18基因多态性与江西人群哮喘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江西人群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146例哮喘(asthma即A组)及106例健康对照者(control即C组)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基因型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607C等位基因频率在A、C组中分别为50.0%、48.1%;-137C等位基因频率在A、C组中分别为15.8%、14.6%;-607C/-137G单倍体基因频率在A、C组中分别为44.5%、43.9%;-607C/-137C单倍体基因频率在A、C组中分别为5.5%、4.2%;-607A/-137G单倍体基因频率在A、C组中分别为39.7%、41.0%;-607A/-137C单倍体基因频率在A、C组中分别为10.3%、10.8%。各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多态性与江西人群哮喘未见相关性。
309-310

尿液干化学和尿有形成分分析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建立与验证

摘要:目的建立尿干化学分析和尿干化学联合尿有形成份分析仪作尿液分析的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通过对1039份尿液标本同时作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和显微镜镜检,参考显微镜镜检阳性标准确定各项设定的镜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Uritest-500B分析尿PRO、BLD、WBC、NIT四项联合镜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5.33%、27.13%、72.87%、4.67%;UF-1000i作尿沉渣RBC、WBC、CAST三项联合镜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6.20%、55.57%、44.43%、3.80%;Uritest-500B联合UF-1000i建立的镜检规则作尿液分析时,其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5.97%、54.43%、45.57%、4.03%。结论PRO、BLD、WBC、NIT阳性要求镜检可作为Uritest-500B作尿液分析时的镜检规则;RBC、WBC、CAST超出参考区间可作为UF-1000i作尿沉渣分析时的镜检规则;规则1、规则2和规则3三者联合可作为尿干化学仪和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作尿液分析时的镜检规则。
311-313

自建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蛋白精密度性能的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本科室自建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蛋白(TP)的批内精密度、总精密度,熟练掌握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文件的临床应用。方法配制3个浓度水平的试验样本,采用EP5-A2文件方法评价每个浓度水平的批内精密度、总精密度。结果在初步精密度评价试验中,3个浓度水平试验样本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批内精密度目标(Mwr)。所有试验数据均未发现离群点。在精密度评价试验中,3个浓度水平试验样本的批内精密度与其对应的Mwr、总精密度与其对应对总精密度目标(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室自建检测系统测定血清TP的精密度满足临床需求。
314-316

相邻三县区妇女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相邻三县区(沾化县、利津县及河口区)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状况,分析HPV亚型的分布情况,为防治宫颈癌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三县区的6118例妇女进行宫颈分泌物21种HPV亚型的筛查。结果6118例妇女宫颈感染HPV筛查阳性率为29.3%(1790/6118),青年妇女感染HPV的阳性率(33.7%)显著高于中年妇女(19.4%)及老年妇女(16.3%)(P〈0.01),中年妇女与老年妇女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重感染HPV亚型者(67.3%)显著高于单一亚型(32.7%)(P〈0.01),以二重亚型及三重亚型感染为主(发生率为59.0%)。高危型HPV亚型的检出率为72.1%(2668/3698),主要为HPV16(27.0%)、HPV18(15.4%)、HPV58(13.1%)、HPV31(6.1%)及HPV52(5.7%)。结论三县区妇女宫颈HPV的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及高危型HPV感染率均较高,高危型HPV以HPV16、18、58、31及52亚型为主。
317-319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早期的变化

摘要:目的研究AMI早期标志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AMI发生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溯研究确诊为AMI的患者这项指标在入院后0~2h、2~4h、4~6h血清中的变化,用夹心ELISA方法定量检测H-FAB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入院后2h内组即见H-FAB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诊断符合率高达100%;2h以后组AMI病人100%H-FABP水平升高(P〈0.05)。结论 AMI早期检测H-FABP诊断价值高,且现有快速检测试剂,值得推广使用。
320-321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测定在儿童感染性疾病并发DIC时早期诊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患儿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了经血栓与止血国际协会(ISTH)评分法评定疑似DIC的5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A组)的TM、F1+2、D-D;用常规方法检测了58例患儿的血小板(BP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58例中有10例发展为ISTH评分法评定的DIC。将其分为未转为DIC(B组)和转为DIC(C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在DIC疑似阶段的TM、F1+2、D-D、BPC、PT、Fg、FDP及ISTH评分。结果(1)在C组TM、F1+2与B组及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D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PC、PT、Fg、FDP及ISTH评分在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C组中TM、F1+2异常率分别为90%、80%,而B组分别为0%、8%。B组与C组比较D-D、BPC、PT、Fg、FDP异常率无差异。(3)C组10例病例在DIC疑似阶段与确诊阶段D-D比较,在确诊阶段明显升高(P〈0.05),而TM、F1+2无差异。结论TM、F1+2有助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早期诊断,且特异性、敏感性较高,D-D动态观察有助于DIC的确诊。
322-325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小板的检测

摘要: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热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小板(PLT)的参数变化和临床参考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EHF患者发热期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在EHF发热期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CD3+CD8+比值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EHF患者在发热期存在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和比例失调,检测血小板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辅助。
326-327

尿Netrin-1与NGAL联合检测在成人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尿神经导向因子-1(Netrin-1)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213例在CPB下行心脏手术的成人心脏病患者,CPB结束后第一个12 h内每2 h采集尿样及血样1次,此后72h内每12 h采集1次,对尿中Netrin-1、NGAL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检测相应时间点血清肌酐(Scr)水平,Scr比正常基础水平升高50%以上为发生AKI的标准。结果术后3d内有4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AKI,发生率18.8%,AKI组Scr在CPB术后24 h才开始上升,而尿Netrin-1及NAGL在术后2h均显著升高,术后2h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6、0.901,两者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则为0.958。结论尿Netrin-1和NAGL可以作为早期诊断CPB术后AK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生物学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A-KI早期诊断的效果。
328-330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尿毒症伴诺卡菌感染1例

摘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诺卡菌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肉芽肿病变。免疫力低下者如恶性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者及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更容易引起肺外播散[1]。
330-330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自建检测系统常用生化项目校准周期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我科室自建检测系统24个生化项目的校准周期。方法先更换24个常用生化项目的试剂,然后对这些项目进行校准,取低值浓度水平的质控品,校准当天0h、4h、8h、24h测定,每次重复4次,此后每24h测定1次,连续测定至第30d。当允许总误差(TEa)以相对数表示时,计算第n天以及此前所有质控结果的累积变异系数(CCVn);当TEa以绝对数表示时,计算第n天质控结果均值与第1天质控结果均值之差(QCn-QC1)。以1/6TEa作为判断阈值,当某项目第n天的CCVn或QCn-QC1超过其判断阈值时,(n-1)天即为该项目的校准周期。结果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拟胆碱酯酶(Pche)、尿酸(UA)、肌酐(Cr)、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血糖(GLU)、甘油三酯(TG)、钾(K+)、氯(Cl-)、镁(Mg)、磷(P)的校准周期≥30d,钠(Na+)、总胆固醇(TC)、总钙(C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的校准周期分别为12d,9d、7d、7d、1d。结论我科建立的校准周期与其他文献报道有一定的差别,不同实验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校准周期。
331-333

100例宫颈癌患者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的临床病原菌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我院宫颈癌患者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了解此类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妇瘤科宫颈癌IIb期及以上的患者,在实施腔内后装放疗期间出现局部感染的病例10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不包括支原体、厌氧菌)和药敏试验,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78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8%。共检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56株,占65.88%;革兰阳性(G+)球菌25株,占29.41%;真菌4株,占4.71%。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与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分别占51.78%(29/56)和16.07%(9/56);G+球菌以葡萄球菌与肠球菌为主,分别占52.00%(13/25)和40.00%(10/25)。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50.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放射性损伤、阴道自洁与防御功能的下降以及侵入性操作等。结论把握宫颈癌的放疗指征,熟练掌握腔内后装放疗技术,减少易感因素,及时了解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情况,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提高放疗疗效。
336-338

非培养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腹水真菌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PCR克隆测序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腹水中真菌的可行性。方法运用真菌通用引物对7种对照真菌菌株、3种细菌菌株进行PCR扩增,验证引物可行性。收集158例肝硬化患者的腹水标本,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鉴定真菌种类。同时用培养法对腹水标本进行真菌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7种真菌菌株均可得到1000bp左右的片段,而3种细菌菌株未检出相应片段。158例肝硬化患者腹水中真菌DNA检出率为7.0%,而腹水培养真菌阳性率只有1.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真菌培养阳性结果与PCR法鉴定菌株完全一致。结论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真菌DNA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PCR能用于检测腹水中真菌DNA,且PCR法可检出一些培养无法检测到的真菌。
339-340

妊娠期妇女伴发早期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的监测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妇女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其伴发早期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的监测价值。方法以同期正常妊娠期妇女(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妇女(90例)及正常非孕妇女(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检测血清NT-proBNP和h-FABP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及HDCP组血清NT-proBNP和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HDCP组血清NT-proBNP和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正常孕妇组及HDCP组血清NT-proBNP阳性率(55.15%)显著低于血清h-FABP的阳性率(82.35%)(P〈0.01),且两者具有相关一致性;妊娠期妇女血清h-FABP水平与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693,P〈0.01),相关性良好。结论妊娠期妇女血清NT-proBNP和h-FABP水平显著升高,且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其水平可及时了解并发早期心脏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情况,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41-343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质量控制与实验室管理

分析前因素对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断的影响

摘要: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血糖监测及时性的重视,树立全员共同参与临床检验质量保证的意识。方法通过急诊检验程序和常规门诊检验程序分别检测NaF抗凝与非NaF抗凝20例新生儿血糖水平,分析同份标本通过不同程序检验的差异性。结果同一份非NaF抗凝标本经常规门诊检验程序所检测的血糖结果明显低于急诊检验流程检测结果 ,急诊检验结果显示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比例为10%,而常规门诊检验程序结果显示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比例为25%,明显高于急诊检验流程所得结果,而两种检测流程对NaF抗凝标本的血糖水平影响甚微(P〉0.05)。结论检验科应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共同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
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