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Petrolei Sinica

  • 11-2128/TE 国内刊号
  • 0253-2697 国际刊号
  • 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学报是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综述

石油学报 2017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学报杂志地质勘探
《石油学报》征稿简则728-728

摘要:《石油学报》主要刊载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技术与工艺、石油与天然气钻井、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石油矿场机械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主要设立3大固定专栏,即地质勘探、油田开发和石油工程,同时不定期开设学术论坛、综述、特约来稿等专栏.

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729-739

摘要:为揭示断陷盆地缓坡区的控砂控藏机制,以高品质的800km~2三维地震和91口钻井资料为基础,层序地层和沉积演化分析表明,受控于断块掀斜和差异沉降作用,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南侧在古近纪表现为具挠曲坡折的缓坡带。该带层序界面标志清晰,包括削截、顶超和上超等反射终止类型,由此将古近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三级层序的结构样式类似于具陆架坡折的被动大陆边缘,其低位体系域和湖扩体系域普遍发育不同类型的岩性圈闭。其中,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研究区断陷作用强烈,挠曲坡折带的坡度较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大型低位扇;随后,拗陷作用增强,挠曲坡折带的坡度逐渐减小,至东营组沉积期转变为以低位三角洲沉积为主。湖扩体系域的岩性圈闭发育在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滩坝和碎屑岩滩坝。研究区挠曲坡折带明显控制了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和分布,成为缓坡带油气勘探的有利场所。通过勘探实践,新增三级储量近4×10~8t,探井成功率达80%,展示了挠曲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良好的勘探前景。

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形成条件、资源潜力与甜点区预测740-752

摘要:通过大量岩心、岩屑和原油样品测试分析,结合456口井的生产动态数据,明确了四川盆地侏罗系4套主要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3套主力产层的成藏特征,指出凉高山组、大安寨段和东岳庙段烃源岩以生油为主,珍珠冲段烃源岩以生气为主,富有机质烃源岩控制致密油甜点分布,工业油井绝大多数位于TOC〉1.2%的优质烃源岩区,微米级孔喉是致密油有效储集空间,裂缝是开采初期高产的关键。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整体呈现油质轻、气油比高、异常高压的特点,有利于致密油流动和产出。采用小面元法、资源丰度类比法、EUR类比法和有机碳法4种方法,评价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地质资源量在(20~30)×10~8t。通过资源富集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四川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评价分级标准,运用小面元法计算Ⅰ类地质资源量为16.11×10~8t,Ⅱ类地质资源量为4.77×10~8t,Ⅲ类地质资源量为2.89×10~8t。预测大安寨段在南充—遂宁一带及梁平以东勘探潜力最大,凉高山组在广安—南充—遂宁—仪陇一带最为有利,东岳庙段在广安—遂宁一线以南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烃源岩生烃抑制模拟实验及机理753-762

摘要:为探索高压条件下烃源岩生烃抑制机理,利用济阳坳陷页岩样品,以热解实验求取了开放体系生烃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了高压条件下和封闭条件下生烃模拟实验。对比高压生烃模拟实验转化率和利用动力学参数计算的开放体系转化率:在高压条件下各个样品的生烃转化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生烃抑制程度不同,有机质原始生烃能力越强(原始热解S_2越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生烃转化率的抑制程度与烃源岩内滞留烃量正相关,滞留烃含量越高、生烃抑制越明显。封闭条件模拟实验表明:在同样的封闭条件下,生烃转化率与有机质原始生烃能力负相关,原始生烃能力越高、转化率越低;烃源岩生烃过程中存在着化学平衡,而生成烃类的大量滞留会导致有机质生烃的逆反应速率增加,减缓整体反应速度;烃源岩生烃抑制可能是生成的烃类流体排出不畅、生烃逆反应速率增加等原因所导致,而高压只是封闭性的客观反应,烃源岩非生烃成因导致的异常高压与生烃抑制可能不存在必然联系。

砂岩储层烃类不混溶包裹体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763-776

摘要:为了系统研究储层中鲜有关注却较为普遍检测到的一种包裹体类型——烃类不混溶包裹体,采集了多个沉积盆地的大量砂岩样品,利用包裹体岩相学、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包裹体气液比和水油比检测等一系列手段,研究了天然形成的烃类不混溶包裹体特征与成因:(1)油气不混溶包裹体为天然气气侵原油,因压力变化引起的油气相态分离而非均一捕获形成,具有异常高均一温度和变化的气液比与捕获相态;(2)沥青-油和(或)气不混溶包裹体成因是油包裹体被均一捕获后热裂解、气相逃逸或者油藏水洗、生物降解、气侵和热裂解等生成的沥青与油(气)非均一捕获,前者具有相似的沥青含量,后者沥青从不含到富有均有分布;(3)包裹式水膜和与水相呈分离式接触的水-烃包裹体反映油气充注储层驱替地层水的过程,微量水对均一温度影响甚微;(4)薄油膜的油-水包裹体反映水与烃类流体的相互作用,指示古油藏破坏而残余油与地层水非均一捕获或以生气为主的超压沉积盆地,携带轻烃的天然气溶解于水,“萃取油相”与地层水非均一捕获;(5)气-水不混溶包裹体表明储层中水溶气存在,具有异常高均一温度和变化的气液比,形成于压力变化引起的天然气与水的相分离过程。沉积盆地的有机质类型、构造和热演化历史,决定烃类流体的类型、成熟度、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储层流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稳定性,这些从根本上控制着不混溶包裹体发育及类型。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滑塌-浊流沉积特征——以达49井为例777-792

摘要:为厘清白音查干凹陷达49井附近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下段发育的地层厚度异常体的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形成条件、物质来源等,以利于白音查干凹陷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综合运用地层对比、地震反射、钻井岩心和测井数据等资料,主要对其空间发育、沉积构造、结构组分和测井曲线等沉积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层厚度异常体主要是由其中的薄层粉—细砂岩叠加造成,在空间上呈透镜状,并与达尔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连接;滑塌砂体中大量发育包卷变形层理及呈拉长状和撕裂状等不规则塑性变形泥砾,其砂体底部冲刷面发育;浊积砂体中大量发育正粒序层理及液化砂岩脉构造,其砂体底部槽模和重荷模较发育。进一步推测白音查干凹陷达49井附近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下段发育的地层厚度异常体主要为达尔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地震作用触发下发生滑塌,并随着滑塌块体在重力搬运过程中水体的不断加入而逐步转变为浊流沉积;滑塌-浊流沉积形成的前提条件为地形坡度大和具一定的外界触发机制,必要条件为深水滞水环境(形成于湖侵期)和充沛的物源。该滑塌-浊流不发育固定的补给水道,运移距离短,所形成的浊积体规模小、厚度薄,且呈较孤立的透镜状和舌状等,但其数量多、分布广,且靠近烃源岩,只要其具一定的累计厚度,则易于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富集带。

基于岩石物理的致密砂岩油藏叠前优势储层预测——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4号构造东营组二段为例793-803

摘要:针对致密砂岩油层与围岩波阻抗叠置严重、油层与围岩区分难度大等问题,应用岩石物理建模与分析、地震正演模拟、叠前弹性参数反演、贝叶斯岩相判别等技术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4号构造东营组二段致密砂岩油藏优势储层进行预测。在测井资料预处理基础上,依据Biot-Gassmann理论,对Xu-White模型所需岩石物理参数进行计算,并正演估算弹性参数。采用Biot-Gassmann方程与Brie经验公式进行流体替换,建立岩石物理解释量版,进而优选出致密砂岩储层敏感弹性参数;同时根据不同地质模型与AVO正演模拟,确定储层预测极限厚度、有效目标和反演方法。最后利用贝叶斯判别方法计算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成果的岩相类型概率分布,对有利孔隙砂岩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油藏状态下纵横波速度比和纵波阻抗为最敏感的岩石弹性参数,对砂岩、泥岩具有区分能力;储层预测的有效目标是地震可识别层段内具有厚度比例优势的有利孔隙砂岩,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和岩性与流体概率分析是解决研究区优势储层预测的有效方法;应用该方法预测的有利孔隙砂岩分布与实钻井吻合度高,储层分布规律与研究区地质规律一致,提高了油层识别能力及预测精度。

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油气微生物指示804-812

摘要:油气微生物勘探具有有效、直接、经济的技术特点,日益受到全球油气勘探界的重视。以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为研究对象,在探区北部横穿稀油区(T23井沙湾组)和稠油区(T10井—T17井白垩系)部署了一条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查剖面,分别采集微生物勘探样品和化探样品120件。同时在探区西南部油藏上方部署一块采样区,采集微生物勘探样品243件。采用平板菌落法培养分析样品中油气指示微生物的数量,结合油藏和钻井信息研究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剖面上油气微生物数量与酸解烃含量的分布与下伏油藏及背景区有很高的吻合度,两者在油藏上方呈顶端异常模式,剖面南北两端形成低值背景区。此外,结合石油地质及钻井信息探讨了油气微生物平面分布规律:平面上微生物异常分布集中,与油藏聚集体吻合度较高,在高产油流井T45-1井、T33井、T22井及T67井区形成了高值异常区,其中T67井微生物高值区钻井部署较少,需加大勘探力度。微生物异常与钻井对比显示,两者符合率达70%以上。春光探区油气微生物指示初探表明,微生物对油藏中轻烃组分的微渗漏具有有效指示性,与下伏油藏具有较高响应关系。在实际勘探中,微生物勘探结果应与石油地质、地震、钻井等资料相结合,为油气富集区预测、钻前评价和钻井部署提供有力依据和建议。

石油学报杂志油田开发
气井多相流水击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813-820

摘要:针对气井关井瞬间产生的水击现象,由于井筒多相流和高压、高温以及天然气的强可压缩性特征,用于水力学的常规水击压力模型难以适用。基于水力学水击理论,分析气井水击机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由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组成的描述气井多相流水击压力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方程属于拟线性双曲偏微分方程的特点,结合气井压力测试和应用需要,建立了两类边界条件:一类适用于通过井底压力计算井口及沿井深的水击压力,另一类适用于通过井口压力计算井底及沿井深的水击压力;通过特征线法对水击压力数学模型有限差分离散求解。计算结果与实测压力对比结果表明,水击压力模型能够精确地反映水击压力的大小、水击周期和水击衰减规律,从而提高压力恢复试井早期段数据质量,改善试井曲线拟合效果,提高试井解释准确度。

多尺度冻胶分散体的制备机理821-829

摘要:常规提高采收率方法因聚合物耐剪切耐地层理化性质差、聚合物微球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预交联颗粒注入性差等问题,限制了油藏适用范围。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基于地面制备的本体冻胶体系,建立了规模化高效制备多尺度冻胶分散体的工艺新方法,并探索了其制备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尺度冻胶分散体为形状规则、粒径可控(650~5 000nm)的水相分散颗粒体系,具备低黏度,表面带负电(-20~-35 mV)的特点。本体冻胶强度、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和制备方式均会影响多尺度冻胶分散体的制备,其中剪切速率是制备多尺度冻胶分散体的主控因素。多尺度冻胶分散体制备包括本体冻胶的形成和多尺度冻胶分散体的剪切成形两部分,本体冻胶的形成过程包括诱导期、快速交联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4个化学交联阶段;多尺度冻胶分散体的剪切成形过程包括破碎磨圆区、颗粒进一步磨碎区、颗粒均一区3个物理剪切阶段,整个剪切过程持续3~15 min即可完成,进而实现多尺度冻胶分散体的高效制备。

石油学报杂志石油工程
致密砂岩多段分簇压裂中孔隙压力场对多裂缝扩展的影响830-839

摘要:为了研究致密砂岩多段分簇压裂中孔隙压力场对多裂缝扩展的影响,采用300 mm×300 mm×600 mm天然砂岩进行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2套压裂液注入系统分别独立控制2条水力裂缝,实验后将试件连续切片分析实验结果,同时采用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孔隙压力场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致密砂岩压裂中,由于孔隙压力场的存在,无论是簇内裂缝还是簇间裂缝扩展,当缝间距与裂缝半长的比值较小时,裂缝之间表现为相互吸引;当缝间距与裂缝半长的比值较大时,裂缝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弱,多裂缝之间未出现相互排斥现象;除缝内净压力、缝间距、应力差外,裂缝周围孔隙压力场也是影响多裂缝扩展的重要因素;孔隙压力的增大减小了有效应力,岩石更容易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加速了裂缝的非平面、非对称双翼扩展;现场致密砂岩多段分簇压裂应增大簇间和簇内射孔间距,可避免压裂液滤失导致裂缝长度的减小,增大储层的改造体积。

垂直姿态位置误差的虚拟正交建模与均衡补偿840-845

摘要:垂直钻井工具的姿态测量系统中,轴不正交、不同轴、安装和加工等产生的非线性位置误差显著降低了测量精度。基于各实轴独立的概念,分别以各实轴为中心构造3个虚拟正交仪器坐标系,综合推导出包含9个位置误差参数的姿态测量输出方程。分析补偿校正矩阵的精度影响以及常规校正方法的补偿矩阵数值精度,提出一种校正取值均衡方法,并进行补偿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最大值补偿相比,均衡补偿方法使得垂直姿态的测量精度提高5倍以上,并可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

螺旋流洗井液流失速特性846-854

摘要:为了对环空中形成的螺旋流失速特性进行分析,给旋流洗井等工艺提供借鉴,通过螺旋流试验装置,利用PIV、瞬态压力测量系统和涡角测量仪,对洗井过程中液流失速的流场流线、速度、涡量特性以及压力场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等旋度涡角的螺旋流失速水击衰减要平缓些;螺旋流失速水击涡量不再完全具有贴壁性;涡角较小或较大其断面涡量变化剧烈,径向波动较为明显;水击压力起伏的频率随涡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涡角的增加,水击压力最大起伏量有所减小;油套环空内失速水击压力随时间变化整体平缓;而油管内、外壁压力差随涡角的增大而减小。

《石油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已正式上线854-854

摘要:为促进《石油学报》与广大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扩大《石油学报》的传播和影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更好地为广大读者和作者服务,《石油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已正式上线,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关注。关注方式:个人用户注册微信账号登录后,可通过2种方式添加《石油学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