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Petrolei Sinica

  • 11-2128/TE 国内刊号
  • 0253-2697 国际刊号
  • 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学报是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综述

石油学报 200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学报杂志地质勘探
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1-8

摘要:四川盆地是一个高度富气的盆地,在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海相大中型气田多以孔隙型储层为主,普遍含有硫化氢(一般占天然气体积的0.2%~17%),烃类主要以原油裂解气为主。充足的气源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富集的重要条件,古隆起为海相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圈闭条件,富含膏盐的白云岩储层为硫化氢的形成提供了硫源和催化条件。海相层系大多经历过较大的埋深,这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发生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更为原油裂解提供了催化条件,导致气藏中既富含硫化氢又富含甲烷气。研究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成藏条件优越,是最现实的勘探目的层系;四川盆地邻近膏盐层上下的大量薄层席状分布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为潜在的勘探目的层;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

超压环境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作用机理9-18

摘要:通过对多个盆地大量样品的多参数对比分析,建立了超压抑制有机质热演化的多参数识别标志,揭示了不同成熟度指标对超压的差异响应。识别出超压抑制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作用的4个层次:①超压抑制了有机质热演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不同干酪根组分的热降解(生烃作用)和烃类的热演化;②超压仅抑制了烃类的热演化和富氢干酪根组分的热降解,而对贫氢干酪根组分的热演化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镜质体反射率未受到抑制;③超压抑制了烃类的热裂解,而对干酪根的热降解未产生明显影响;④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各个方面均未产生可识别的影响。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抑制作用层次取决于超压发育后有机质热演化反应的体积膨胀效应、产物浓度变化速率及超压的发育特征。早期强超压和长期保持封闭流体系统是产生第一层次超压抑制作用的必要条件。超压发育过晚、超压强度低、超压流体频繁释放等都可能导致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各个方面均不产生可识别的影响。

陆相盆地中不整合体系与油气的不均一性运移19-23

摘要:不整合体系类型及其分层结构特征是不整合体系内油气不均一性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在陆相盆地内,可依据构造应力性质、强度及不整合时空表现形式来划分不整合体系,其中断褶不整合与褶皱不整合最有利于油气运移,不同类型不整合体系的空间叠置导致油气在宏观上运移的不均一性。现今不整合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历史时期地层所受的风化、剥蚀和大气水淋滤作用及后期的水进沉积作用关系密切。不整合体系在纵向上的三段结构特征与古风化带的垂向分层规律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不整合体系中的薄层砂砾岩和风化淋滤带的中段是有利的油气运载层,中部风化粘土层中裂缝发育特征是油气窜层运移的关键,油气在不整合体系内始终沿着级差最大的方向以“线状”优势运移,在优势通道上的有利圈闭内聚集成藏。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24-27

摘要: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构造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断裂褶皱均不发育,因此该区三叠系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一直被认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斜坡三叠系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运移通道、水动力等多重因素控制。鼻状隆起背景的存在是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一个重要条件,大中型油田的形成均与一定规模的鼻状隆起背景有关。对延长组上部长1-长2-长3成藏组合以及侏罗系成藏组合而言,断裂及裂缝等垂向运移通道对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水动力则是三叠系油藏形成的一个重要圈闭因素。因此,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藏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外,构造-岩性、构造-水动力等复合油藏是该区三叠系油藏的主要类型。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活动特征及成藏过程28-34

摘要: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的野外观测为基础,对断层岩显微构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断层大致经历了3次构造运动。结合前人对该区断层岩以及三级河流阶地的年代学研究结果,确定了该断层3次活动的时间分别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末期。根据断层岩中发育的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断层带中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确定了该断层的最小贯穿深度为6500m,至少断至侏罗系的烃源岩。对准噶尔南缘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霍-玛-吐断层向下断至侏罗系烃源岩,并在侏罗系主力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后,经过3次启闭过程,对应了3次成藏过程。断层目前处于封闭状态,可对油气藏形成遮挡。对成藏过程进行的分析表明,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构造的中部成藏系统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是有利的勘探远景区。

川西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式与油气成藏35-40

摘要:根据“安县”运动产生的不整合及前陆盆地可容空间的变化特征,对存在多个地层划分分区的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地层进行了岩性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对比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前陆盆地内发育有两种层序模式,即构造层序和气候层序。构造层序又分为早期海相构造层序和晚期陆相构造层序两种类型,在川西前陆盆地东部和中部的须家河组煤系地层中可能发育地层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潜山油气运聚及分布机理41-45

摘要:轮古西潜山油藏是沿奥陶系顶部不整合构造分布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型隐蔽油藏,油气分布不受现今局部构造高点控制。潜山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是由岩溶缝、孔、洞相互交错、切割、连通所构成的复杂三维网络体系,主要分布于距潜山顶面0~160m深度段。在岩溶缝洞体系内,油气受浮力驱动并取道阻力最小的路径发生运移。其运聚过程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的控制:①缝、孔、洞发育带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和流体输导通道的空间分布;②构造格局控制了油气运移的区域最终指向和局部运移取向;③构造格局、流体输导体系和油气供给源三者之间的空间配置决定了油气运移路径的空间分布。由此,可应用多参数综合分析方法对本区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作出预测和评价。

石油学报杂志综合信息
新书介绍45-45

摘要: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吴因业、邹才能等著,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作序的《中国层序地层学导论》一书,现已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石油学报杂志地质勘探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油机理46-50

摘要: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以油相形式从烃源岩中排出,水溶相是未熟油-低熟油初次运移的主要形式,在高成熟阶段,气溶相则为主要运移形式。幕式排油是烃源岩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排油方式,此时烃类以混合相形式运移。虽然东营凹陷烃源岩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具有相对滞排特征,但滞排使超压得到积累和“幕式”释放,因而厚层烃源岩仍具有较高的排油效率,其滞排系数(残留烃与生烃量比值)基本小于0.4。

东濮凹陷西斜坡地区原油成熟度研究51-55

摘要:采用GC—MS分析技术分析了东濮凹陷西斜坡胡状集和庆祖集油田原油芳烃化合物的成熟度参数,包括烷基二苯并噻吩(MDBT)系列、脱羟基维生素E和三芳甾烷(TAS)系列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脱羟基维生素E的0/7异构体比值、4-/1-MDBT值、4,6-/1,4-DMDBT值、C20/(C20+C26)TAS值以及三芳甾烷的相对含量,均反映东濮凹陷西斜坡二台阶构造带内的原油为烃源岩低熟阶段的产物,而长垣断层断裂带和长垣断层下降盘的原油属于烃源岩成熟阶段的产物。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生成的排盐效应及其影响因素56-60

摘要:利用不同粒径的多孔介质模拟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过程,测定了孔隙水中主要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过程使周围沉积物孔隙水中离子质量浓度发生异常。水合物生成引起的排盐效应主要取决于耗气量。耗气量越大,生成水合物的量越大,排盐效应也就越强,但孔隙水溶液中不同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并不一致。高频振动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粗颗粒(粒径大于125肛“)沉积物对水合物生成速度影响不大,而细颗粒(粒径小于74μm)沉积物则明显阻碍水合物的生成。压力对排盐效应的影响体现在反应时间上。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反应时间与过冷温度呈幂函数关系。

济阳坳陷低电阻率储层电性微观影响因素研究61-65

摘要:以史南、金家两个油田为例,利用逾渗网络模型研究了低电阻率储层电性微观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中充分考虑了储层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粘土含量和类型等微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低电阻率储层形成的微观因素主要有微孔隙发育状况、孔隙连通性、地层水矿化度以及粘土的含量和类型等。对于不同油田,由于储层物性的差别,上述各因素对电阻率影响的相对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别,形成低电阻率储层的临界矿化度也不相同。史南油田临界矿化度约为170g/L,金家油田临界矿化度约为4g/L。

江陵凹陷深层储层次生孔隙非均质性成因66-70

摘要:在江陵凹埋深超过3000m的晚白垩纪地层发现了次生孔隙发育的砂岩储层油气藏,次生孔隙以粒间填隙物溶孔为主,但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控制了有效油气藏的形成。储层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层水pH值变化的影响,经历1-3个世界的胶结成溶蚀作用,其中在晚成岩期油气生成和运移过程中形成的酸性成岩环境对早成岩期生成的碳酸盐岩胶结物和储层中的长石矿物溶蚀,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次生溶孔,但随后溶孔中沉淀了不等量的硬石膏,导致了次生孔隙的非均质性。硬石膏胶结物的含 量与储层岩石中长石矿物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石英砂岩内硬石膏胶结物含量低,长石砂岩的硬石膏胶结物含量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中长石矿物的溶解为硬石膏在乳隙中的沉淀促进了物质来源。

石油学报杂志油田开发
油井堵水概念的内涵及其技术关键71-74

摘要:为了解决油井堵水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油井堵水概念的内涵及其技术关键。油井堵水概念应有5个内涵,即:油井区块整体堵水,深部堵水,选择性堵水,不同来水堵水,与其他措施结合的堵水。这些内涵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油井堵水概念内涵的技术关键是:油井区块整体堵水须建立选井的决策原则;油井深部堵水须有深部堵剂及其放置方法和合理深度的决定方法;选择性堵水应使用选择性堵剂和选择性注入方法;应根据来水的特点控制不同形式的来水方法;组合堵水应根据油井堵水与其他措施的作用互补原则。应用这些内涵及技术关键,可使油井堵水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

用于三次采油的新型弱碱表面活性剂75-78

摘要:以α-烯烃为初始原料,经过烷基化及磺化、中和,研制出了组分相对单一、结构合理的新型弱碱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配制的复合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碱浓度范围可与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同时,该表面活性剂对大庆油田不同区块、不同油层的油水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组成较为单一,可大大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因吸附滞留而产生的色谱分离效应。室内天然岩心驱油实验表明,三元复合体系平均驱油效率可比水驱提高约20%。小井距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4.66%。这种表面活性剂为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工业化推广,特别是在二类油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低渗透难动用储量压裂专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79-82

摘要:针对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难动用的特点,提出了经济有效开发的压裂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网络功能的数据库、区块经济评价的蒙特-卡洛风险性分析、不规则井网与裂缝系统的快速评价、基于遗传算法的压裂方案优化及压后排液和求产的优化等。在此基础上,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单井产量为目标,进行了现场新技术的试验,包括考虑地应力的井网优化、低粘度压裂液及多种支撑剂组合注入、分层压裂、大型压裂、水力压裂及超前注水等。在3个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吉林油田前48区块提高产量34%,降低成本37%;在克拉玛依油田3口井进行了低聚合物压裂和分层压裂试验,压裂后原油产量提高2倍以上;在董志油田的超前注水也见到了实际效果。

油藏动态模型和剩余油仿真模型83-87

摘要:以三角洲前缘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建立了长期注水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态模型和剩余油仿真模型,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建立了高含水率开发阶段储层微观剩余油的三类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控制了不同含水期三角洲前缘低渗透砂岩油藏参数的演化,储层宏观物性参数及微观孔喉网络演化有利于驱油。油藏仿真模型是揭示长期注水开发油藏储层三维空间演化规律、预测和评价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技术手段。

油田开发中后期井间电磁成像技术研究88-91

摘要:根据分层介质中波的传播规律,由均匀介质中的三维张量格林函数得到频率域中柱状分层介质的张量格林函数表达式,经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得到空间域的格林函数,它是一个关于波数的奇异积分。通过改造积分路径,利用广义函数束方法对频率域格林函数进行采样,用复指数项将积分核近似,实现了积分的快速准确求取。通过积分方程方法,对水井和油井间在径向上有4个分层的模型进行了计算,反演结果和原模型结果吻合很好。将水平层状介质和柱状分层介质进行耦合,有效地实现了正韵律性地层的二维井间电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