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Petrolei Sinica

  • 11-2128/TE 国内刊号
  • 0253-2697 国际刊号
  • 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学报是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综述

石油学报 200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学报杂志地质勘探
受盐层影响的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以库车秋立塔克构造带为例1-4

摘要:褶皱-冲断带和盐相关构造均十分发育的秋立塔克地区构造极其复杂,该地区新生界内部存在两套起滑脱层作用的膏盐层.受滑脱层位置变化影响,垂向上和平面上的构造变形特征均具有很大差别.地震剖面识别出的构造样式主要有盐焊接、断层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三角带及其混生构造样式和基底卷入型断层相关褶皱等.秋立塔克地区盐相关构造形成的主要动力是挤压应力,其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楔状地层、滑脱背斜、滑脱断层和对冲断裂形成4个阶段.

临清坳陷中新世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5-11

摘要:采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和大地构造分析方法,对临清坳陷中新世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新世馆陶组(N1g)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和碱性粗面玄武岩,呈现轻稀土富集型分布模式,无Eu异常,稀土总量较低.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蛛网图显示负斜率较大的右倾曲线,并有不同程度的Nb-Ta和Sr元素富集以及Zr、Ti和Y元素的轻度亏损,含量较低的不相容元素基本上呈平滑分布.Sr-Nd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玄武岩岩浆主要来自亏损软流圈地幔,同时存在轻微的岩石圈地幔混染作用.包括临清坳陷在内的渤海湾盆地是地幔上隆而造成岩石圈伸展减薄的产物,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形成的陆内扩张盆地.

川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动力学研究12-16

摘要: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稳定地块中的相对构造活动区,发育10排高陡构造带.应用油气成藏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剖析了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恢复与再现了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成果表明,可将二叠系阳新统的现今流体压力系数1.30 作为对石炭系气藏压力封闭的临界值.石炭系为具正常地层压力的区域孔洞型储集体, 致使大规模的褶皱型构造圈闭成为仓储空间,石炭系捕集成藏的天然气又是在高压驱使下上下邻层流体跨层充注的结果.川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的成藏动力学特征可归纳为:'压力封闭,流体上下充注,天然气仓储式成藏'.

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17-22

摘要: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南堡和西部凹陷的岩性及地层油气藏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层序界面控制了地层油气藏的发育,主裂陷幕三级层序湖扩展域优质烃源岩控制岩性油气藏发育的层段,盆缘沟谷和构造坡折带控制的层序低位域和高位域砂体是岩性油藏的主要储集体,该砂体发育带与湖扩展域优质烃源岩的有效配置部位就是岩性油气藏的富集带.高异常流体压力封存箱保留了原生孔隙,有机酸产生了次生孔隙,流体压裂、幕式排烃以及高异常流体压力有利于克服储层毛细管阻力,这些特性使得有高异常流体压力封存箱发育的受坡折带控制的岩性油气藏富集、高产.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及气源模式23-28

摘要:松辽盆地发现了万金塔、乾安、孤店和昌德东4个二氧化碳气藏,并在徐家围子地区发现了无机烃气的踪迹,同时在盆地北部发现多处氦气异常,主要为幔源成因,证实了幔源气体在该区存在的普遍性.对气藏成藏条件和深部壳幔结构的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存在多种类型无机'气源',由于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演化过程不同,不同气源脱气的方式、脱出气体的类型、脱气量也大不相同,共有4种主要的模式:地幔物质沿超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火山-岩浆成因模式;碳酸盐岩热变质成因模式.松辽盆地热流底辟体、壳内岩浆房和火山岩在空间上叠置,且已发现的无机二氧化碳气富集区与这三者密切相关,表明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火山-岩浆成因模式是无机成因气主要的'气源'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29-33

摘要:应用油气成藏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西峰油田的地质背景、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成藏过程,探讨了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从纵向上划分出自源高压封闭、混源低压半封闭和他源常压开放3个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系统中浊积砂层系和混源低压半封闭系统中近源岩的三角洲前缘砂层系,是今后进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

断裂带流体活动证据的确定——以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为例34-38

摘要:运用宏观分析与显微测试等手段,对断裂带周围介质及流体本身进行了分析,识别出能够反映流体沿断裂带活动的信息.流体沿断裂带向上运移时会使周围介质及其自身发生变化,如:断层附近的温度、压力异常及围岩出现的岩石矿物学异常通常与流体活动有关,流体本身的性质也因在断层中运移而发生改变.这些流体活动带来的异常及变化就是流体沿断裂带活动的有力证据.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和吐哈盆地十红滩地区含铀砂岩岩石学及成岩作用39-45

摘要:利用野外地质调研、岩心观察描述及镜下薄片、光片鉴定与定量统计结果,将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含铀砂岩划分为氧化带黄褐色-紫红色砂岩、灰绿色蚀变砂岩、原生含矿带灰色砂岩及浅灰色-灰白色'漂白'砂岩4种类型.砂岩中的火成岩和泥岩岩屑可能是铀的来源之一.铀矿化是成岩后生阶段介质条件改变的产物,受氧化-还原界面的控制.铀的形成主要与天然气的运移和逸散有关,也可能与后生阶段的热液活动有关.砂岩中次生锆石与粒间绿泥石、蒙脱石胶结物和黄铁矿的密切伴生及其吸附铀的α径迹等特征表明,其形成与铀的富集存在成因上的联系.部分长石碎屑被高岭石替代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使一部分锶流失,这是造成'漂白'砂岩中低锶含量的主要原因.

长岭凹陷低孔砂岩孔隙度预测的一种新方法46-49

摘要: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在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及其周缘的白垩系下统碎屑岩储集层中,钾长石溶蚀孔普遍发育,钾长石碎屑含量与储集层孔隙度呈正相关,而方解石、铁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与储集层孔隙度呈负相关.利用数学地质手段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7项碎屑岩的矿物组分参数均与孔隙度的相关性甚强,而与含油饱和度和渗透率的关系很弱,这说明碎屑岩的矿物组成对储集层孔隙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定量表达和预测矿物组分对储集层孔隙度的影响.

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烃源岩50-53

摘要:选择10个烃源岩评价参数,构建了模糊评价矩阵,确定了各参数权重系数,利用加权平均的算法,计算了烃源岩综合评价指数.从生烃物质基础和生烃过程两方面分别对烃源岩进行了评价,进而对其进行了二级综合评价.利用该方法对济阳坳陷沙河街组68个烃源岩评价单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给出其生烃潜力的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在济阳坳陷内,利津洼陷是最好的生油洼陷, Es下3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系.

偶极横波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在地应力评价中的应用54-57

摘要:钻井过程中井眼跨塌、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成与应力场的分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不对称应力所造成的裂缝、断裂等地层各向异性属性出发,根据横波在各向异性地层中传播时所导致的分裂现象,利用偶极横波成像测井(DSI)资料所提取的快、慢横波信息来指示地层的各向异性特性及其方向.利用现今地应力方向与有效裂缝展布方向关系,对研究区现今最大主应力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研究结果为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储层改造措施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算法及砂体沉积演化分析58-62

摘要:高阶统计量比功率谱函数包含更多的信息,且对高斯噪声不敏感,为此以第一代基于相关的相干体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算法.该算法采用四阶矩函数进行计算,不仅计算速度快,而且抑制噪声能力强.实际资料的相干时间剖面表明,该算法有效地突出了地层的高连续性特征,有利于层位追踪和断层解释.利用该算法得到了沉积环境时间演化切片图,可将其应用于砂体的沉积演化分析.

石油学报杂志油田开发
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方式63-68

摘要: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和压汞等资料,对枣35块火成岩储层的岩性岩相、裂缝和孔洞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火成岩储集空间的类型,建立了火成岩双重介质储集渗流模式,并结合测井解释、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储层基质和裂缝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进行了优选, 并对蒸汽吞吐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对井网部署和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裂缝性双重介质热采数值模拟软件对蒸汽吞吐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6年可提高采出程度6.4%,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蒸汽吞吐法可作为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方式.

海上油田水平井底水脊进控制技术69-72

摘要:对南海涠洲11-4油田C4水平井底水脊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选择性堵剂和选择性注入及过顶替的方法来控制底水脊进.根据涠洲11-4油田的地层条件,选择性堵剂可选用廉价的具有不同成冻时间及不同强度的冻胶型堵剂并利用地层渗透率的差异和相渗透率的差异进行选择性注入,即堵剂优先进入高渗透层,水基堵剂优先进入出水层;过顶替是用粘度与堵剂粘度相当的流体将堵剂顶替至水平井的油水界面,从而为原油留下更好的产出通道.现场试验证实,该方法应用效果很好,C4井有效期超过一年;该平台其他3口井也相继投产,平台最高产油量达到147.1m3/d.截止到2004年8月,累计产油12913m3,投入产出比为1∶16.

Al^3+交联聚合物分子结构及其识别方法73-76

摘要:针对矿场生产的实际需求,利用理论分析和仪器检测方法,对Al^3+交联聚合物分子结构、流动性质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清水配制Al^3+交联聚合物时,交联反应发生在不同聚合物分子之间,形成“分子间交联”分子结构,凝胶的表观粘度较大。当用污水配制Al^3+交联聚合物时,交联反应发生在聚合物分子内部的不同支链之间,形成“分子内交联”分子结构,凝胶表观粘度与相同浓度的污水聚合物溶液相当,但前者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要比后者大得多,且其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将转变压力和粘度测试数据相结合,就可以实现对Al^3+交联聚合物凝胶分子结构的快速、有效识别。

低渗透油藏油井流入动态研究77-80

摘要: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为非达西流且存在启动压力的特点,建立了低渗油藏垂直井单相原油渗流的流入动态关系式,并提出了有效地层压力的概念,同时推导了油气两相渗流的流入动态关系式.为了考虑油井完善性对产能的影响,将流动效率定义为在相同压差下非完善井的实际产量与理想完善井的产量之比,这样便于数学描述,且其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油、气、水三相流体渗流动态关系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流动时,达西流只是非达西流的一个特例.安塞油田53井次的现场应用资料表明,平均误差不超过10%,所建立的流入动态关系式有较强的适应性.

改进的PICKETT法在Y油田低阻油层识别中的应用81-84

摘要:对Y油田低阻油层岩心资料(孔隙度,渗透率,颗粒密度,毛管压力曲线,电性参数,相对渗透率实验,薄片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录井、测井以及试油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低阻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①复杂的孔隙结构,尤其是微孔隙较发育,导致了高的束缚水饱和度;②粘土含量高,粘土矿物(高岭石,伊利石)吸附了大量的束缚水,导致了含水饱和度的增高;③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高Qv值);④咸水钻井泥浆条件下泥浆滤液的侵入.PICKETT法可用于储层评价,主要是根据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建立深探测电阻率与孔隙度的交会图.将改进的PICKETT法用于识别Y油田低阻油层,是在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毛细管压力曲线将自由水界面之上的高度集成到PICKETT图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渤海稠油油藏出砂规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85-87

摘要:在室内进行了简易防砂模拟实验,观察和模拟了控制环境条件下渤海常规稠油油藏的出砂行为,对出砂机理及各类生产工艺与参数对出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出砂试验结果论证了理论模型,并与现场生产状况相结合预测了出砂规律.模拟实验结果对于论证理论模型及确保适合本油区的'适度出砂,高产稳产'科学化管理措施提供了定量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