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疼痛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疼痛学杂志 省级期刊

Pain Clinic Journal

  • 13-1353/R 国内刊号
  • 1672-9633 国际刊号
  • 0.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疼痛学是河北医科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实用疼痛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试验研究、临床研究、论著、经验交流、继续教育、综述与讲座、短篇报道

实用疼痛学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疼痛学杂志述评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科临床路径的探讨1-2

摘要:一、什么是临床路径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程序,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作用。美国1960年的人均医疗费用在20年中上涨了21倍,1985年首次运用了临床路径。证实其既可缩短住院日数、节约费用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于是重视并不断发展了它。

实用疼痛学杂志实验研究
吗啡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糖蛋白基因abcb1b表达的影响3-7

摘要:目的观察吗啡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源性P-糖蛋白基因abcblb表达的影响及其NF—κB信号通路机制。方法NF—κB抑制剂PDTC预先孵育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以1mg/ml吗啡或哌替啶刺激,然后收集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反转录-PCR法半定量检测abcb1b mRNA水平。结果吗啡或哌替啶不影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增殖活力。吗啡可引起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abcblb表达上调,其中8-48h上调达78%-192%,而哌替啶处理不影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abcb1b表达。PDTC预先处理可抑制12h(132%vs.245%)和24h(181%vs.325%)吗啡处理所引起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abcb1b表达上调。结论吗啡可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源性P-糖蛋白基因abcb1b的表达,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吗啡诱导abcb1b表达的调控过程,此可能是一个新的吗啡耐受干预途径。

实用疼痛学杂志论著
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对妇科手术患者机械痛阈无影响8-12

摘要: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对妇科手术患者机械痛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测试,随机将妇科手术患者60例分为2组,D组为右美托咪定组,药物浓度为2gg/ml,给药剂量0.7gg/kg(O.35ml/kg);N组为生理盐水组,0.9%生理盐水的给药剂量为0,35ml/kg,两组控制给药时间均为10min;麻醉诱导前通过静脉途径给药观察对机械痛阈的影响。记录患者3种机械痛测试结果,包括0.1cm。探头及0.01cm。探头的压力性痛阈(PPT),0.1cm。探头的压力性耐痛阈(PTO),Narcotrend指数(NTI),改良OAA/S评分,重要生命体征HR、MAP和SpO2。结果给药后右美托咪定组的机械痛阈测试结果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NTI指数低于N组(76.87±27.21 vs 98.37±1.22,P〈0.05),D组的改良OAA/S评分也低于N组(3.93±0.94vs5.00±0.00,P〈0.05);尽管给药后两组MAP和SpO2都无显著变化,但D组的心率低于N组(64±8 vs 81±14,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给药剂量为0.7μg/kg时,其对妇科手术患者机械痛阈没有影响。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13-18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椎间孔镜技术,B组采用盘内射频热凝联合胶原酶溶解术。记录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简易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A、B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下降(P〈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1d与1个月时A组VAS评分3以下者分别为30例和34例,明显高于B组的8例和21例(P〈0.05)。术后6个月时A组优良率87.5%(35/40例),B组优良率80.0%(32/40例)。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盘内射频热凝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均好,但前者起效更快,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

右美托咪定复合低剂量舒芬太尼在胸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9-22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手术后镇痛与镇静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n=20)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2.5gg/kg,Ⅱ组(n=20)舒芬太尼2gg/kg,Ⅲ组(n=20)舒芬太尼2gg/kg加右美托咪啶4gg/kg,各组均加阿扎司琼20mg。稀释至100ml泵注。分别记录3组术毕及术后不同时点的VAS及OAA/S镇静评分,并记录首次需要镇痛药的时间及剂量,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Ⅰ、Ⅲ组VAS评分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首次需要追加镇痛药的时间较短,且所需氟比洛芬酯的总量最多,与Ⅰ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Ⅲ组比较,Ⅰ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低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实用疼痛学杂志信息
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甾类药治疗腰骶部疼痛:随访1年的临床观察22-22

摘要:据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HIVD)88例,椎管狭窄(SS)116例。经椎间孔硬膜外首次注射0.5%利多卡因2ml加地塞米松5mg(1ml)后,依再次注射的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108例(HIVD48,SS60例),治疗前的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为(7.02±1.00),自首次治疗后间隔2-3周再次注射,达NRS〈3的平均注射次数为(2.63±0.64)次。

实用疼痛学杂志论著
健康在校大学生热痛阈测量的影响因素及正常参考值调查23-27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改良型UG037370全自动热辐射刺激仪测量人体热痛阈值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其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健康大学生496人(男188人,女308人)为受试者,使用改良型UG037370全自动热辐射刺激仪,以中指远端指腹为测量点。测试前先测量受试者指腹的基线回避反应温度(BET),再行热痛测试并记录回避反应潜伏期(WLT)和回避反应时的皮肤温度(EWT),顺序测量左右手,然后分析影响热痛测量的因素并计算其正常参考值。结果WLT与受试者测量部位BET值呈负相关(左手r=-0.462,P〈0.01;右手r=-0.411,P〈0.01);受试者左侧测痛点热痛阈值高于右侧(P〈0.01),男性与女性受试者左右测痛点热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计算得到左右两测痛点热痛阈值95%正常参考值(左手EWT37.0-47.2,WLT〈14.2;右手EWT36.4-46.6,WLT〈12.7)。结论热痛阈值测量受测量点局部表面温度及左右利手影响,但性别对其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所得的正常参考值可为今后临床热痛测量提供一定参考。

医用三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28-31

摘要:目的观察医用三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三氧组(O3组)42例,在膝关节腔内注射25gg/ml的医用三氧10ml,透明质酸钠组(SH组)40例,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10mg。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VAS评分和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O,组VAS评分显著低于SH组(P〈0.05);O3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SH组(P〈0.05);O3组优良率(80.9%,34/42例)高于SH组(62.5%,25/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i氧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实用疼痛学杂志信息
硬膜外镇痛:不再是术后镇痛治疗中的“主角”31-31

摘要:曾被认为“金标准”的术后硬膜外镇痛(EA),经精确评估和Meta分析表明它未达到满意的效果,且呈应用减少之趋势。其可能原因:(1)它对改善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2)围手术期应用抗凝剂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EA置管的难题;(3)微创和内诊镜,以及昼间手术的开展;(4)硬膜外麻醉较全麻虽可减少肺部并发症,但术后进行康复和物理治疗已大有改进。

实用疼痛学杂志论著
小剂量氢吗啡酮关节内注射用于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32-37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氢吗啡酮关节内注射用于老年患者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H、F、P、C4组,每组30例。术毕H组和F组患膝关节内分别注入氢吗啡酮、芬太尼镇痛液,P组行常规PCEA,C组按常规镇痛处理。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在静息、双足站立时与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时的VAS评分、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测定术后血清PGE: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静息状态下主动活动时,P组、H组与F组术后4、6、8、12、24、48h,静息状态下被动活动时,P组、H组与F组术后4、6、8、12h,P组、H组术后24、48h,双足站立下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时,P组、H组与F组术后4、6、8h,P组、H组术后12、24、48h 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组及H组比较,F组在静息状态下被动活动时,术后24、48h,双足站立下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时,术后12、24、48h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组、P组与F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P组与F组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组的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C组、H组与F组;PGE:浓度H组、P组、F组术后12、24h时与健康志愿者相当。结论小剂量氢吗啡酮配伍地塞米松关节内注射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早期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直线偏振光照射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38-40

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与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手法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隔日1次,5次1疗程)与直线偏振光照射(每日1次,10次1疗程)联合手法关节松动术(每日1次,10次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VAS、疼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服用止痛药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0、20、30d时VAS依次降低,头痛发作次数依次减少,头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依次缩短,口服布洛芬药物的例数及日用药量均依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与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手法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实用疼痛学杂志经验交流
星状神经节射频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上肢截肢术后幻肢痛的疗效41-44

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射频联合药物治疗上肢截肢术后幻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幻肢痛患者12例采用星状神经节射频加药物治疗。以数字分级NRS评分法评价治疗前、治疗后及星状神经节射频治疗后3个月时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前、星状神经节射频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时N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星状神经节射频治疗后与治疗后3个月时相比,NRS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星状神经节射频治疗联合药物能有效治疗上肢截肢术后幻肢痛。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45-47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共14例。依据患者的皮损区域确定所支配神经节或神经根,施行神经阻滞治疗。本组中1例放弃治疗,13例患者接受神经阻滞治疗1疗程(每周1次,共4次),分别观察治疗前、每次治疗后、治疗结束后1周和4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副作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每次治疗后13例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1、4周时优效率分别为84.6%(11/13例)、92.3%(12/13例):总有效率均为100%(13/13例)。结论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

腕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48-51

摘要:目的观察腕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腕针组和体针组,每组20例,分别给以腕针和体针治疗,两组同时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比较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结束时,腕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体针组,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体针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腕针组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结束时尚有一定差距,而体针组的相关评分有向基线值下降的趋势。结论腕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与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比较52-55

摘要:目的比较神经阻滞和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神经阻滞组和痛点阻滞组,每组35例。神经阻滞组首选肩胛上神经阻滞,辅以腋神经阻滞或星状神经阻滞;痛点阻滞组选择数个明显的压痛点进行阻滞。每周治疗2次,4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均辅用口服镇痛药美洛西康和康复锻炼。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d、1周、1个月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镇痛药日用量。结果治疗后与痛点阻滞组比较,神经阻滞组VAS评分下降、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增加、镇痛药日用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用镇痛药和康复锻炼下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效果优于痛点阻滞。

实用疼痛学杂志信息
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甾类药治疗腰骶部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研究设计55-55

摘要:为了明确注射不同药物的疗效,应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须作如下设计:将腰骶部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分为4组即模拟组、局麻药组、甾类药组,和局麻药加甾类药组进行治疗,以便了解其潜在的镇痛机制是来自甾类药,是局麻药的膜稳定效应,还是机械性效应(炎性介质被冲淡和疤痕组织断裂),或两者兼有。

实用疼痛学杂志经验交流
两种预先镇痛方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比较56-59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预先镇痛方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择期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均采用喉罩全麻下手术。A组术中行局麻浸润;B组诱导前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两组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静止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膝关节术后功能康复HSS评分及患肢膝关节术后活动度(ROM)。结果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A组。术后6、12h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48h的VASB组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满意度高于A组;膝关节术后3个月时功能康复HSS评分、术后14d时的RO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局部侵润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预先镇痛的方法均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者麻醉镇痛药物用量少,患者满意度高,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更适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

实用疼痛学杂志个案报道
医用三氧水灌注引流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各1例原始报告60-62

摘要:恶性胸、腹腔积液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多不理想,本科采用医用三氧水(臭氧水)灌注引流的方法对恶性胸、腹腔积液各1例做治疗,即使用100ml浓度为18-20.4μg/ml的医用三氧水灌注引流胸腹腔积液,每日1次,经过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明显减少,其中1例无新生的胸腔积液出现,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