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疼痛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实用疼痛学杂志

《实用疼痛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5年,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新兴医学学科做好交流和导向工作,继续发扬办刊方针,已经成为一本具有很大影响的专业医学杂志。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试验研究、临床研究、论著、经验交流、继续教育、综述与讲座、短篇报道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2-9633
  • 国内刊号:13-1353/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
  • 综合影响因子:0.38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实用疼痛学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疼痛学杂志述评

规范癌性疼痛的治疗

摘要:WHO推广癌性疼痛(简称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以来已近30年,癌痛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尽管如此,临床上仍然有10%~20%的癌痛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可称其为顽固性或难治性癌痛。癌痛治疗目前面临着普及规范化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问题。
5-5
实用疼痛学杂志实验研究

术前应用地佐辛对瑞芬太尼诱发早期痛觉过敏大鼠模型的抑制效应

摘要:目的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2h痛觉过敏大鼠模型中,探讨术前应用地佐辛抑制痛觉过敏的效果及机理。方法制备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模型:将大鼠分为切口组(I)和切口加瑞芬太尼组(IR),分别泵人生理盐水和瑞芬太尼(1.3μg·kg。·min-1),同时行切口手术。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x受体激动剂U50488、小剂量”受体拮抗剂CTOP、U50488加小剂量CTOP和地佐辛,建立痛觉过敏模型。于术前、术后2h测量各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检测脊髓强啡肽表达。结果(1)PWTL:与I组相比,IR组明显缩短(P〈0.05);与A组相比,B、C、D、E组延长(P〈0.05);与B、C组相比,D、E组延长(P〈0.05);D、E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强啡肽:与A、C组相比,B、D、E组均增加(P〈0.05);I、IR组之间,A、c组之间,B、D、E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泵人瑞芬太尼在术后2h诱发了痛觉过敏;地佐辛通过两方面协同抑制痛觉过敏:一方面拮抗部分”受体,另一方面激动x受体促进内源性强啡肽表达增加。
6-9

胶质细胞在ATP诱导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细胞在腺苷三磷酸(ATP)诱导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LT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250~280g,在体电生理记录脊髓腰膨大部背角浅层神经元C-纤维诱发电位,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脊髓背角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和表达水平。结果(1)给予ATP后1h和3h,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标记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标记物Iba-1的水平明显升高;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由原来静息的、有分支的形状转变为激活的、类似变形虫的形态;(2)脊髓表面应用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FC)不影响C纤维诱发电位的基础水平,但可使ATP诱导长时程抑制(LTD),而非长时程增强(LTP);用FC30rαin后,脊髓局部给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TP不再引起I.TD。结论激活的胶质细胞及其释放的TNF—α在ATP诱导的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中发挥重要作用。
10-14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实验大鼠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实验大鼠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A组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40mg/kg,B组腹腔注射5%氯胺酮120mg/kg,C组尾静脉注射咪达唑仑5mg/kg和芬太尼0.05mg/kg,记录3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3组麻醉起效时间与麻醉维持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麻醉操作时间较A、B组长(P〈0.01);各组麻醉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较戊巴比妥钠与氯胺酮腹腔注射更适于在大鼠实验中应用。
15-17

本刊征稿与征订通知

摘要:本刊经国家批准(ISSN1672—9633;CN13—1353/R),自2005年1月以正式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按照临床、实用、普及的办刊宗旨,走在我国疼痛学的前沿,发表了大量论著、继续教育、综述等方面的文章,受到了读者与作者的普遍欢迎。 本刊内容主要涉及疼痛科、麻醉科的疼痛诊疗专业,尤其欢迎内外科、骨科、风湿科、神经内外科、皮肤科、五官科、介入影像科、康复理疗科、按摩针灸科、中医科、妇儿科等临床科室参与我们的业务,向本刊投稿。此外,还包括疼痛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生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欢迎:(1)疼痛性疾病诊治方面的文章,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疼痛、头部疼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雷诺病、心绞痛、胰腺炎疼痛、癌痛,及某些无疼痛症状但用阻滞疗法有良好效果者。
17-17
实用疼痛学杂志论著

数字减影引导下行奇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会阴部疼痛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引导下行奇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会阴部疼痛的疗效。方法会阴部疼痛患者16例,经骶尾椎间盘行奇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后,于各时点评估疼痛缓解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即刻优良率达93.8%(15/16例),高于其他时点(P〈0.05)。治疗后18个月时随访,优良率均在85%以上,且症状未见反复。其中,优效7例(46.7%),良效6例(40.0%),微效2例(13.3%)。结论DSA引导下行奇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会阴部疼痛。
18-21

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摘要:1.统计设计及方法描述应交代统计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统计设计按照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分为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后者又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根据研究或观察过程的时间顺序分为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还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t检验、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x2检验、秩和检验等。
21-21

CT引导下经皮胸椎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胸椎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治疗癌痛的l临床疗效。方法回顺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胸椎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治疗癌痛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暂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6例达到完全镇痛,9例镇痛效果明显,6例微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1/22例)。结论CT引导下胸椎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是治疗局限性癌症疼痛的安伞有效方法。
22-24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恩再适与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联合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与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PI,DD术联合恩再适组(治疗组)和PLDD术联合甲钴胺组(对照组),每组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点,记录VAS评分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分级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6个月时,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麻木、冷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DD联合恩再适与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安全有效,但联合恩再适效果更佳。
25-28

射频靶点热凝术与三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射频靶点热凝术与三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例;A组实施射频靶点热凝术;B组实施三氧髓核消融术。比较两组治疗后5d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前、术后随访JOA评分。结果治疗后5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两组间比较A组JOA评分更高,疗效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与三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全,疗效均显著,两组比较射频靶点热凝术改善率高于三氧髓核消融术。
29-32

三氧腰椎旁注射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三氧腰椎旁注射联合硬膜外阻滞及单纯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行硬膜外阻滞组(对照组)和硬膜外阻滞联合三氧组(治疗组),各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时VAS评分较低(P〈o.05);6个月时,对照组优效、良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66.7%(20/30例)、6.7%(2/30例)、6.7%(2/30例)、20.0%(6/30例);治疗组优效、良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73.3%(22/30例)、13.3%(4/30例)、6.7%(2/30例)、6.7%(2/3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腰椎旁注射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硬膜外阻滞。
33-35

经卵圆孔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经卯圆孔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采用射频治疗。在X线下以耳一床线为基线进行定位。结果60例患者中,疗效达优者52例,良5例,好转2例,无效l例。优良率为95%(57/60例)。结论经卯圆孔射频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j叉神经痛。
36-38
实用疼痛学杂志经验交流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时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交感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各组30例。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例),常规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率为93.3%(28/30例)。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用于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疗效。
39-40

穴位注射复方骨肽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骨肽穴位注射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KOA患者151例,随机分成A组(83例)和B组(68例),A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综合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骨肽穴位(犊鼻穴)注射。治疗1个月后,行膝关节(HSS)功能评定。结果2个疗程后,B组HS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的总有效率94.1%(64/68例)高于A组89.2%(74/83例)(P〈0.05)。结论复方骨肽穴位注射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41-43
实用疼痛学杂志短篇报道

肩部注射三氧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本研究针对肩周炎的病因,用三氧消除炎症,用关节松动术松解粘连,两者联合治疗肩周炎,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治疗组先行肩部注射治疗,选取肩前关节囊、肱二头肌长头肌间沟、肩胛内上角、肩胛腋窝缘、肩胛冈上窝、冈上切迹及冈上肌,
43-43
实用疼痛学杂志经验交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临床上可行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7例(213膝),采用膝关节腔灌洗,关节腔内注射三氧、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及中药离子透人等综合疗法,记录治疗前后各时点的VAS评分,评定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2周、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总有效率依次为69.5%(148/213膝)、95.3%(203/213膝)、i00%(213/213膝)、98.6%(209/212膝)、97.2%(174/179膝)、96.4%(132/137膝)。所有患者均未见并发症。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取综合治疗,疗效确切,无相关并发症。
44-46

痛点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痛点注射联合口服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门诊常见疼痛性疾病的疗效。方法痛点注射联合口服治疗组(联合组)764例,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组(对照组)928例。随访1年观察其效果。结果联合组的VAS、关节触痛、WOM—AC骨关节炎指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联合组无效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常见疼痛性疾病痛点注射联合口服药物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47-48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多模式镇痛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口服塞来昔布联合芬太尼PCIA组(试验组)和单纯应用芬太尼PCIA组(对照组),分别记录各组术后48h内VAS评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VAS评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塞来昔布联合芬太尼PCIA多模式镇痛可缓解腰椎后路融合术后48h内疼痛,减少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