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与化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炼制与化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

  • 11-3399/TQ 国内刊号
  • 1005-2399 国际刊号
  • 1.0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炼制与化工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炼制与化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催化剂、简讯、加工工艺、油品与添加剂、节能减排、控制与优化、分析与评定、设备及防腐、综述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炼制与化工杂志加工工艺
加氢异构降凝催化剂RIW-2的开发及工业应用1-6

摘要:针对以加氢裂化尾油、费-托合成油等多种原料生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的要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新一代润滑油异构降凝催化剂RIW-2。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异构选择性、降凝活性、抗中毒性能和原料油适应性,其性能优于参比剂。考察了影响催化剂异构性能的多种工艺因素,结果表明:正构烷烃异构化存在一个最佳反应温度,同时随反应温度的提高,产物中多甲基异构烷烃含量增加;较低的氢分压有利于异构烷烃的生成,但会伴随着环烷烃的脱氢。该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可以生产黏度指数大于120的API Ⅲ类润滑油基础油,收率大于70%。

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工业应用7-12

摘要:介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在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装置的工业应用及标定情况。结果表明:装置石脑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芳烃潜含量达68%左右;柴油产品密度(20 ℃)为0.842~0.855 g/cm^3,硫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催化剂经过两次再生,累计运行近9年后仍保持较好的反应性能,稳定性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连续重整装置再生器约翰逊内网开裂的原因分析及优化措施13-17

摘要: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1.0 Mt/a连续重整装置再生器约翰逊内网出现开裂,原因是再生器内网顶部焊接区域存在应力,操作过程温度梯度变化大,并且内网顶部区域温度随催化剂周期性间断流动而交替变化致使出现金属疲劳。通过降低再生烧焦气中氧含量,使位于内网上部的催化剂在相对缓和的条件下进行烧炭,同时严格控制原料终馏点不高于173 ℃,提高重整反应氢油摩尔比至2.5,优化调整后,待生催化剂积炭量由5.1%降至4.8%,烧炭区峰值温度由568 ℃降至552 ℃,有利于再生器内网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GARDES-Ⅱ汽油加氢精制技术的工业应用18-23

摘要:为生产国Ⅵ(A)标准汽油,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与福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原有汽油加氢GARDES技术的基础上,对原催化剂进行改进,开发了GARDES-Ⅱ技术,并在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1.2 Mt/a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上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经GARDES-Ⅱ技术处理后,FCC汽油的硫质量分数由58 μg /g降低到8.1 μg/g,烯烃体积分数由40.8%降低到29.8%,降幅为11.0百分点,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损失为1.2个单位。与原GARDES技术相比较,GARDES-Ⅱ技术的降烯烃能力有很大幅度提高。

催化裂化装置低负荷下粗汽油作急冷油效果分析24-27

摘要:催化裂化装置在低负荷下运行时,分馏塔塔顶负荷过小,导致油气分压低而水蒸气分压变高;同时,由于局部传热不均匀,水蒸气容易液化,造成分馏塔塔顶塔盘和塔顶循环系统结盐。为了增加分馏塔塔顶负荷,采用粗汽油走急冷油线进提升管回炼的措施。投用后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措施在抑制分馏塔结盐的同时,产品分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大型催化裂化装置系统设计压力分析与探讨28-32

摘要:催化裂化装置系统压力提高受设备制造、装置规模及再生形式等影响,同时又会影响产物分布、能耗及机械设备运行等。因此,大型催化裂化装置系统压力设计需综合考虑加工规模、能耗、投资、设备制造、产物分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经济核算和评估,得出最佳设计方案。经分析,在选择高效顺流快速床富氧两段再生形式的情况下,大、中型装置不受设备制造能力的限制,再生压力可设计为0.42~0.56 MPa;特大型装置再生压力可调整为0.28~0.42 MPa,以适应设备制造限制。

石油炼制与化工杂志简讯
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公司的合成气制乙二醇催化剂应用获突破6-6

摘要:2019年2月,经优化攻关,第三代加氢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公司(简称湖北化肥)200kta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的应用获突破。加氢催化剂是煤制乙二醇过程的技术核心。从2018年12月开始,湖北化肥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展第三代新型加氢催化剂的应用攻关。通过开展精制系统流程改造等10项技术攻关,产品收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改善。2019年1月16日,乙二醇装置实现100%投料;2月25日,产品收率提高至93%,乙二醇日产量达600t,装置负荷达到100%。湖北化肥将继续聚焦工艺优化改进和技术攻关,提升催化剂性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全球汽油需求开始萎缩12-12

摘要:路透社(Reuters)分析师John Kemp表示,2018年前10个月,美国汽油的平均消费量为9.34 Mbbl d(1 bbl≈159 L),略低于2017年同期报告的9.36 Mbbl d的需求量。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估计,由于2018年前三个季度汽油价格的上涨抵消了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低失业率对汽油需求的影响,因此,2018年美国汽油需求较2017年的水平下降了约40 kbbl。

全球对二甲苯市场分析及预测12-12

摘要:ResearchAndMarkets.com网站了“2012—2022年对二甲苯的市场规模、份额和趋势分析预测报告”,该报告按应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纯对苯二甲酸(PTA)]和地区(北美、亚太、欧洲、中东和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两部分展开分析。预计到2022年,全球对二甲苯市场规模将达到669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0.5%。预计未来几年许多终端应用行业对纤维和聚酯树脂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推动对二甲苯的市场需求。涤纶织物需求的快速增长是驱动市场的主要因素。

采用CatTrap陶瓷材料可延长石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周期17-17

摘要:美国反应器解决方案公司Crystaphase Products受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家炼油厂委托,协助该厂延长石脑油加氢处理装置的生产周期。该装置此前报告的生产周期为6个月,由于采用储存的焦化石脑油作原料,进料中大量污染物导致的反应器压降问题迫使装置停工。

IMO 2020法规可能会对船用润滑剂基础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17-17

摘要:2020年即将实施的国际海事组织船用燃料新规(IMO 2020)可能会对船用润滑剂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该法规将可能会对石油炼制操作产生广泛影响,导致基础油产能大幅下降,并促进API Ⅰ类基础油向ⅡⅢ类基础油的转变。

数字化和机器学习技术可帮助提升油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50-50

摘要:润滑剂行业内越来越关注工业4.0技术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改进操作。Bureau Veritas油品分析公司将数字化和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油品分析的速率和准确性,使得分析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分析那些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样品。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将利用霍尼韦尔UOP公司技术生产聚合级丙烯69-69

摘要: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位于连云港市的装置将使用霍尼韦尔UOP公司的C 3 Oleflex技术,每年生产700 kt的聚合级丙烯。另外,还将改造现有的甲醇制烯烃(MTO)装置,以扩大乙烯和丙烯产能。该装置增加的丙烯产量将进一步满足国内对制造各种消费品塑料的需求。霍尼韦尔UOP公司将为该项目提供技术授权和工艺设计包、设备、技术服务以及催化剂和吸附剂。

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将撼动润滑油市场69-69

摘要:汽车工业从内燃机汽车转向电动汽车几成定局。彭博新能源金融公司的商务总监表示,这一变化比预期来的快,电动汽车的全球累计销量从2015年的100万辆增长至2018年的500万辆。虽然不确定这一转变将带来什么影响,但值得引起润滑剂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关注。

美国的苯市场74-74

摘要:2018年全球苯的库存量充足。在美国,苯的消费中约25%来自进口,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沙特阿拉伯。由于墨西哥对美国燃料的需求强劲,因此美国本地炼油厂的苯生产装置开工率稳定。此外,由于对二甲苯(PX)的市场需求大,因此包括甲苯歧化单元在内的专用苯生产装置高负荷运行。2018年夏季,苯的市场需求强劲,而苯乙烯需求放缓,其他苯衍生物(包括尼龙、苯酚和MDI)需求一直很强劲。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发合成气制甲基丙烯酸甲酯技术79-79

摘要:2019年3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与绿色工程团队研发的“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制MMA成套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成果采用煤化工下游产品乙烯、合成气、甲醛、甲醇为原料,经四步反应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突破了氢甲酰化、羟醛缩合、醛氧化、酯化四步反应的催化剂及工艺开发中存在的难题,开辟了煤基原料合成MMA的新路线,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

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及电池材料新技术预测89-89

摘要:201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价值235亿美元,预计在2018—2025年的预测期内,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9%,2025年将达到710亿美元。高效率和长寿命电池的广泛应用最终会推动锂离子电池销量的增长。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消费类电子设备都是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由此促进了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先进储能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减碳成功的关键。现代设备更多地依赖于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和混合动力车。与此同时,对可穿戴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智能手表和手环等。客户对储能、充电速率和工作条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提出甲烷转化新策略89-89

摘要: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甲烷光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光催化直接转化可以打破传统热力学平衡的束缚,使甲烷在低温常压下进行转化。该研发团队设计并制备出铜修饰氮化碳材料,实现甲烷向乙醇的光催化直接转化,并对该过程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活性氧物种的生成以及甲烷的吸附活化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在氮化碳材料的有序空腔中进行铜修饰,不仅实现了羟基自由基的原位生成,还促进了材料对甲烷 C—H 键的活化以及对高活性中间物种的稳定。该材料表现出卓越的甲烷光催化转化性能。除自由基机制以外,该材料中的铜物种与邻近碳原子存在协同效应,使得转化过程沿着甲烷→甲醇→乙醇的路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