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11-2360/TE 国内刊号
  • 1000-0747 国际刊号
  • 5.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勘探与开发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勘探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简讯、综合研究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油气勘探
断陷盆地斜坡带类型与油气运聚成藏机制841-849

摘要:基于断陷盆地斜坡带类型划分,探究不同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运聚机制。依据斜坡带基底沉积作用、构造活动的强弱程度及斜坡产状、形态,将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黄骅坳陷的斜坡带划分为挠曲坡折型、平缓台坡型、宽缓断阶型、窄陡断阶型、掀斜翘倾型5种类型。各斜坡类型不同的成因机制导致其油气成藏特征与富集程度差异明显。挠曲坡折型斜坡以坡折阶地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平缓台坡型斜坡以近源一字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宽缓断阶型斜坡以远源阶梯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中等;窄陡断阶型斜坡以断裂带复式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中等;掀斜翘倾型斜坡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低。斜坡带油气运聚主要受鼻状构造、砂岩发育程度、优势物性砂体和断接厚度的控制,鼻状构造控制油气主要汇聚方向,砂岩发育程度控制油气横向运移,优势物性砂体控制油气侧向分流,断接厚度控制油气的垂向运移分布。

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850-862

摘要:重点评价全球非常规油气可采资源潜力,揭示非常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潜力区。完善重油、油砂、致密油、油页岩、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7类资源划分标准,利用全球含油气盆地商业数据库、北美地区单井资料包及中国石油公司在全球非常规油气区块的勘探开发基础数据,通过对7类非常规油气资源关键参数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进行空间图形插值运算,形成可采资源丰度等值线图,系统评价全球7类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揭示:1全球7类资源主要分布在363个含油气盆地的476套层系内。2全球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4 421′108 t,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227′1012 m3。3非常规油气资源可分为'源控型'和'层控型'两类。'源控型'资源主要受全球6套优质烃源岩控制,其中致密油气资源具有'源储一体'的特征,开发利用前景最优;'层控型'的油砂和重油资源受后期构造改造作用的控制,主要分布于中新生代盆地斜坡带,浅层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好。4未来非常规油气的发展除目前北美热点地区外,西西伯利亚盆地和内乌肯盆地的致密油、阿拉伯盆地的重油等也将是全球未来非常规油气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中国岩性油气藏区带类型、地质特征与勘探领域863-872

摘要:通过松辽盆地断陷和坳陷、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坳陷、渤海湾盆地断陷和坳陷、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坳陷、川西前陆盆地、塔里木克拉通盆地等4大类原型盆地36个典型油气藏解剖和大油气区成藏条件分析,从油气聚集区域和勘探选区的角度,完善岩性油气藏区带分类方案体系。揭示了3类斜坡、3种凹陷中心、3种成藏组合、多种成因类型的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基于不同类型大油气区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认识,建立烃源条件、断层及输导体系、储集条件、储盖组合、流体性质和时空匹配等岩性油气藏区带6大类评价指标、参数体系及分级标准。结合油气形成演化的埋藏史、生油史、成岩史、构造史、圈闭史和成藏史等'六史'综合评价研究,进行岩性油气藏区带评价优选。评价预测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中浅层斜坡带、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侏罗系等未来主要石油勘探领域,资源规模约(42~67)×108 t,以及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寒武系、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台缘台内礁滩等未来主要天然气勘探领域,资源规模约(1.5~2.0)×1012 m~3。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致密油研究新进展873-882

摘要:针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致密油资源潜力、储集层类型、油藏类型以及增产改造工艺技术开展攻关研究。通过致密油资源评价方法估算侏罗系5套油层石油资源量达16′108 t,表明侏罗系石油资源潜力大。通过岩心描述、薄片观察、试井、试采等静态、动态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侏罗系主要为特低孔、特低渗的裂缝-孔隙型储集层,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单一裂缝型储集层;油藏类型主要为近源充注、连续型分布的致密油;优质烃源岩、物性较好的储集层和裂缝是致密油富集的主控因素。沙一段砂岩、大安寨段介壳灰岩储集层现场试验表明,水平井体积压裂和水平井压裂酸化具有较好的增产改造效果。

新西兰Taranaki盆地Maui气田构造建模883-892

摘要:利用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对Maui气田晚白垩世—上新世的沉积层序建立构造模型,结合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Taranaki盆地的构造力学特征。通过构造模型识别出受断裂影响的3期构造运动:晚白垩世—古新世裂谷期、晚始新世—中新世挤压性断裂期、上新世—更新世构造分化期(Maui气田南部挤压性断裂、Maui气田北部正断层活动)。各期构造运动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早渐新世以前具有轻微走滑特征的正断层较发育,断层倾角大(40°~70°),北部地层倾角(10°~15°)低于南部(15°~20°);中渐新世—晚中新世发育低角度逆断层(20°~40°),表明这一时期构造整体受到挤压性应力作用;中渐新世—上新世地层出现构造反转,表明这一时期构造应力为先挤压后拉张。

四川盆地宣汉—开江古隆起的发现及意义893-904

摘要:通过多种地质资料研究,基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3方面依据,提出该区发育前震旦纪—早寒武世宣汉—开江大型继承性古隆起:1地震显示震旦系灯影组、下寒武统由周缘向宣汉—开江地区超覆沉积;2灯影组厚度显示宣汉—开江地区最薄,向周围增厚;3城口、巫溪等露头灯影组发育碎屑岩间接指示古隆起的发育。通过对古隆起的发育特征、形成演化分析,发现古隆起平面近穹窿状、南北向延伸,面积约1.6′104 km2;纵向划分为核部平台区、西侧陡坡带与东侧缓坡带3部分;晚震旦世早期为水上剥蚀型古隆起,晚震旦世晚期—早寒武世转为水下沉积型古隆起,形成受基底隆升、克拉通内裂陷、基底断裂与区域抬升运动联合控制。古隆起及斜坡区有利于高能沉积相带与岩溶风化壳储集层的发育,是川东地区近期重要战略接替勘探领域。

前寒武纪沉积盆地发育特征与深层烃源岩分布——以塔里木新元古代盆地与下寒武统烃源岩为例905-915

摘要:基于全盆地野外露头、钻井、地震资料,系统分析塔里木新元古代盆地地层序列、分布及其构造演化特征。受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事件的控制,塔里木新元古育南北分异的伸展性沉积盆地,充填火山岩、碎屑岩、冰碛岩、碳酸盐岩等岩石类型,中间被古陆分隔。北部盆地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西北部阿克苏地区和东北部满加尔—库鲁克塔格地区为沉积中心,最大沉积厚度约2 500~3 500 m。南部两个盆地呈北东向展布,叶城、和田地区为沉积中心,最大沉积厚度约1 500~2 000 m。新元古代盆地演化分为南华纪、震旦纪两期,分别对应裂陷阶段和坳陷阶段,后者范围大而厚度小,两期沉积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受新元古代盆地发育特征控制,继承南北分异的格局,具有良好生烃潜力。

表生岩溶系统中浅埋藏构造-热液白云岩成因——以四川盆地中部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916-927

摘要:基于露头、岩心、薄片及地球化学分析,对四川盆地中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茅口组白云岩按宏微观组构可分为镶嵌状细晶白云岩和半自形—自形的硅质细晶白云岩,其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成因分析发现,晚二叠世龙潭组沉积早期,基底断裂沟通不充足的幔源和海源流体进入岩溶系统,与封存的壳源流体不同程度混合;在疏松多孔洞的岩溶系统内,充填的碳酸盐砂云化形成半自形—自形白云石;不充足的幔源热液与先期岩溶系统中流体混合,主要叠合改造先期岩溶系统中形成的孔渗性能优良而热液量相对充足区域,可导致灰岩角砾和围岩白云石化,形成他形镶嵌状白云石;后期因龙潭组沉积增厚使岩溶系统封隔,深部不充足的幔源热液与先期岩溶系统中流体混合,主要叠合改造先期岩溶系统中形成的孔渗性能优良的白云岩,而对较致密的他形镶嵌状细晶白云岩影响较小,从而形成了两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的白云岩。结果表明,白云岩优质储集层和储渗体的形成主要与大陆型早成岩期层控岩溶相关,因此针对中二叠统茅口组的勘探应转变为按岩溶型储集层勘探的思路。

致密油源储特征与聚集机理——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928-939

摘要:基于岩心观察、岩石样品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烃源岩样品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等方面的研究及储集岩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分析,结合其埋藏及生烃史,分析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烃源岩特征及储集岩特征,探究其源储组合及致密油聚集机理。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总体上为Ⅰ型和Ⅱ型,TOC值平均为4.6%,整体上为优质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烃源岩可划分为页岩、泥岩和粉砂质泥岩3类。芦草沟组储集岩整体上具有低孔低渗特征,高压压汞与核磁共振实验表明:纳米级孔喉(孔喉半径主体为50~500 nm)是储集空间的主体。储集岩可划分为泥质粉(细)砂岩、白云质粉(细)砂岩和砂屑白云岩3类。芦草沟组具有纵向上'源储共生'、横向上连续分布的源储组合关系,且烃源岩持续生烃。综合分析认为:自晚侏罗世至今,芦草沟组烃源岩大规模持续生烃增压为致密油聚集提供持续动力和物质供应,保障了石油在致密储集层中持续有效地充注聚集,形成大规模致密油资源。

坡折带地震定量识别方法940-948

摘要:根据坡折带坡度的变化特征,结合地貌学中坡度理论,将坡度和坡向作为一种层面属性,建立了一种基于精细地震解释层位和坡度属性的坡折带定量识别方法,并综合采用理论数学曲面模型、地层倾角测井、地层厚度等值线、地震属性等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坡折带的定量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地层坡度与井下地层倾角测井资料所反映的地层倾角一致,所识别的坡折带分布区与该地区地层厚度变化趋势和已发现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分布范围相符合,且利用坡度属性识别坡折带效果优于地层倾角属性,该方法能量化几何参数包括坡折带的坡度、高差、水平宽度、坡脚、坡折等。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油气田开发
中国海相页岩气开发评价关键技术进展949-955

摘要: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页岩为对象,总结中国海相页岩的地质和储集层特征,结合'十二五'期间页岩气开发取得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建立了中国页岩气开发评价关键技术指标体系和静动态参数及经济指标相结合的页岩气井综合分类标准。针对页岩气井压裂后形成的复杂缝网特征,联合分形介质和连续介质理论刻画复杂裂缝系统,建立页岩气全过程渗流生产模型,并根据输入参数特征构建概率分布模型,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方法,预测不同概率下的气井生产动态指标;同时提出水平井段及主裂缝参数、开发井距和生产制度等关键开发参数优化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中国页岩气大规模效益开发在地质理论、渗流机理及产能评价方法、开发技术政策及经济效益方面仍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基于典型曲线快速预测油藏开发指标——以伊拉克鲁迈拉油田Upper Shale大型多层砂岩油藏为例956-960

摘要: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和常规油藏工程方法的优点,考虑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开发方式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典型曲线进行油藏开发指标快速预测的方法。选取典型区块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类型储集层在不同开发方式下的开采典型曲线,进一步结合小层平面划分结果、地质储量评价结果、单井产出及注入能力评价结果进行全油藏开发指标预测。以伊拉克鲁迈拉油田Upper Shale大型多层砂岩油藏的注水开发研究为例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数值模拟方法相比,在预测精度接近的前提下,该方法可大幅节省计算时间。

联合核磁共振和恒速压汞方法测定致密砂岩孔喉结构961-970

摘要:对5块致密砂岩样品进行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及微米CT测试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恒速压汞刻画孔隙分布及孔喉比参数的局限性,提出联合核磁共振和恒速压汞测定致密砂岩孔喉结构的方法。恒速压汞准全孔隙分布的左峰(反映喉道)与核磁共振基本一致,右峰(反映孔隙)与核磁共振具有相似的体积比例和不同的分布范围;恒速压汞采用等效球体半径计算孔隙体大小,计算值明显大于实际孔隙的最大内切半径;核磁共振利用孔体积和表面积之比推算孔隙半径,计算值接近最大内切半径。从核磁共振全孔隙分布中去掉恒速压汞喉道分布的贡献,可得到全孔径范围内的孔隙体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恒速压汞的喉道分布可全面评价孔隙和喉道的连通关系。恒速压汞计算孔隙和喉道半径的方法不同,其推算的孔喉比均值多大于100.0,而联合核磁共振推算的孔喉比均值分布在7.5~64.0。恒速压汞联合核磁共振是全面认识致密砂岩孔隙和喉道大小分布的有效方法。

化学势差驱动下的页岩储集层压裂液返排数值模拟971-977

摘要:为研究高盐度页岩地层水与低盐度压裂液形成的化学势差对压裂液返排的影响,推导建立了压裂液与地层水的化学势差关系式,并建立了考虑黏性力、毛细管力及渗透压的基质和裂缝气水两相流动数学模型,模拟了化学势差驱动下的压裂液返排动态,分析了地层含水饱和度与盐浓度剖面随返排时间的变化。研究表明:在返排过程中,基质中的水分子在化学势差的驱动下持续向储集层深处迁移,基质中的盐离子则不断向裂缝扩散。压裂返排168 h后,水的迁移距离达40 cm,裂缝壁面的盐浓度提高幅度为0.841%,气井累计返排率仅为22.1%。如不考虑解吸附效应、化学渗透或毛细管渗吸作用,累计返排率将分别为23.5%、32.4%和41.1%。毛细管渗吸和化学渗透作用对返排的抑制作用明显,因此,在进行页岩气井压裂效果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石油工程
四川盆地威远区块页岩气甜点厘定与精准导向钻井978-985

摘要:利用四川盆地威远区块钻探及试采资料,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成果,对威远区块页岩气甜点进行厘定,并对其复杂构造背景下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区志留系龙马溪组优质页岩(TOC值大于等于2%)厚度大(36.0~44.5 m),自下至上可划分为4个小层,各小层有机碳含量(2.0%~8.1%)、含气性(1.2~12.6 m~3/t)、孔隙度(0.66%~11.80%)和脆性矿物含量(17.5%~98.5%)纵向差异大,综合考虑含气性和工程可压性要求,确定龙马溪组龙11a小层为最佳纵向甜点层段;平面上,构造褶曲部位裂缝较为发育,页岩层的储集性和渗透性较好,为平面甜点区域。在随钻地质导向钻井上,运用三维地震及地质建模等方法预测甜点深度,并通过随钻资料及时修正,控制井眼轨迹走向,提高了甜点钻遇率。

微泡钻井液流变性986-990

摘要:鉴于微泡钻井液在衰竭油气藏钻井中的成功应用,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研究了微泡钻井液的流变性及稳定性。配制了一种典型的微泡钻井液,在不同温度下对其黏度进行测试,分别采用幂律模型、宾汉塑性模型和Herschel-Bulkley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拟合,发现Herschel-Bulkley模型更能准确描述不同温度下微泡形成前后钻井液的流变性。根据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结果,温度升高会提高微泡钻井液的剪切稀释程度,微泡形成后钻井液的静切力和井眼净化能力提高,且在高温下微泡钻井液性能不会明显减弱。低剪切速率下微泡钻井液具有较高的黏度,可以保证良好的孔隙堵塞效果。微泡尺寸增长速率及静态析出实验中液体析出速率可作为评价微泡稳定性的指标:微泡尺寸随时间增加增长缓慢且寿命较长,静态析出实验中液体析出速率低,说明微泡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机械筛管挡砂精度优化实验及设计模型991-996

摘要:针对现有机械筛管挡砂精度设计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或通用性较差的问题,进行了机械筛管挡砂精度优化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的拟合建立了挡砂精度设计经验模型。利用机械筛管综合性能测试实验装置,使用35个地层砂样本和9类筛管进行了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挡砂精度下的相对过砂量、计算流通性能指标,优化得到不同粒径特征地层砂的合理挡砂精度。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考虑了综合中值粒径、细质组分粒径的地层砂粒径特征及其均匀性,以及实际生产条件的影响,建立了机械筛管挡砂精度优化设计经验模型。该模型在多个油田实际应用20余井次,防砂效果良好。该模型应用简便,考虑的因素更全面,普遍适用性较强,且通过应用该模型可以省去大量的实验时间。

移动式海上基地连接构件恶劣海况下水动力响应997-1004

摘要:以移动式海上基地(MOB)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其柔性连接构件在恶劣海况下的动约束力简化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MOB连接构件动约束力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规律。该算法采用修正后的Morison方程替代势流理论计算MOB所受波浪力,对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将该算法与基于势流理论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采用该算法计算了不同海况等级、波浪入射方向、连接构件刚度条件下的MOB柔性连接构件动约束力,结果表明:在x方向上动约束力随浪向角的增加而减小,在y、z方向上动约束力随浪向角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海况等级越高连接构件动约束力越大;随着连接构件刚度的增加动约束力近乎线性递增;相同条件下不同连接构件受力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