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社
分享到: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综合研究、学术讨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0-0747
  • 国内刊号:11-2360/TE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155
  • 创刊时间:197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29
  • 综合影响因子:4.24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油气勘探

渤海湾盆地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与深部储集层特征——以南堡凹陷南部古近系沙一段为例

摘要:利用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常规物性分析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部沙一段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集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南部物源区沙一段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揭示沙一段在深层(4 000 m以深)形成优质高产储集层的原因。研究区沙一段砂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和中—粗砂岩,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石英、变质岩岩屑等刚性颗粒含量较高,杂基含量少,颗粒支撑;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12.8%,平均渗透率为154.9×10-3μm2,为低孔、中高渗型;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为主。母岩类型、沉积环境和沙一段异常高压是控制储集层物性的主导因素。推测渤海湾盆地4 000 m以深广泛发育具有较高自然油气产能的优质砂岩储集层,常规砂岩油气藏勘探有望进一步向深部拓展。
385-39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特征与模式

摘要: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环境与烃源岩条件的分析,研究和论证盆地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及气藏类型。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具有三源供气的特点,除上覆石炭-二叠系煤系为主要烃源岩外,中上奥陶统海相烃源岩和石炭系本溪组海相泥灰岩也具有供烃能力。通过分析已发现的气藏认为盆地中部气区的天然气为热解气,具有煤成气和原油裂解气的混合气特征。奥陶系储集层中沥青及烃类包裹体证据显示,侏罗纪古油藏原油主要来自中上奥陶统海相烃源岩,白垩纪古油藏裂解成气。受构造沉积背景的控制,形成了4类碳酸盐岩气藏,其中盆地中部发育的风化壳地层-岩性气藏,以及西北台缘带发育的构造-顺层岩溶型岩性复合气藏是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393-403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

摘要:通过野外剖面详测和室内薄片观察,研究塔里木盆地阿克苏露头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上段微生物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肖尔布拉克组上段与微生物作用有关的岩石结构有球粒结构、纹层构造和微生物结构,发育3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储集层,即微生物礁、包壳凝块石和泡沫绵层叠层石白云岩储集层。两期微生物礁发育在震旦纪末期古岩溶高地之上:第1期为由北向南前积的表附菌礁,第2期为由南向北超覆的蓝细菌凝块建造;储集层为枝状石、凝块石和叠层石白云岩,厚40~70 m。包壳凝块石白云岩储集层在古沉积斜坡发育,厚度为30 m,发育孤立状溶孔,呈低孔低渗特征。泡沫绵层叠层石白云岩储集层在古沉积洼地发育,厚度为18 m,窗格孔成层密集,呈中低孔低渗特征。微生物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受控于沉积古地貌、成岩作用和微生物结构。
404-413

典型构造煤变形特征及储集层物性

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渭北韩城地区的煤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显微CT观测和压汞、低温液氮吸附等实验方法对构造煤变形和孔隙结构进行表征,对块状构造煤进行吸附实验,研究构造煤储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碎裂煤、碎粒煤原始层理可辨,由剪切作用形成的煤颗粒较粗(1~3 cm),脆韧性变形的鳞片煤和韧性变形糜棱煤煤岩原始层理和结构均被破坏,由剪切、层间滑动、揉皱形成的煤颗粒较细,构造变形造成的定向排列明显;随着构造煤变形程度的增大,孔容、孔隙比表面积和微孔比例从碎裂煤、碎粒煤到鳞片煤、糜棱煤逐渐增大,孔隙连通性增强。随构造变形强度增大,从脆性到脆韧性、韧性,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呈逐渐增强趋势,构造煤煤岩结构、孔隙-裂隙系统共同制约了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
414-420

川中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含油性控制因素

摘要:综合分析川中侏罗系凉高山组含油和不含油典型井致密砂岩储集层物性、孔喉结构特征以及源储之间接触关系、储集层荧光照片等资料,研究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含油性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川中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砂岩的含油性受如下因素控制:①源储之间输导体系,烃源岩与砂岩储集层之间存在泥质含量高、物性较差的砂泥渐变段时,如无裂缝沟通,油气难以进入上覆储集层;②储集层物性,若砂体与烃源岩直接接触,且储集层物性较好,则油气可直接进入储集层成藏;③裂缝发育程度,储集层物性较差时,若裂缝发育则可改善储集层的孔渗条件,油气也可运移到储集层成藏,如储集层物性较差且无裂缝沟通,则油气难以进入储集层成藏。综合川中侏罗系凉高山组沉积特征、储集层特征以及烃源岩分布,优选出营山—广安和合川—白庙—罗渡2个有利勘探区带。
421-427

钙质隔夹层特征、成因及分布——以塔里木盆地哈得油田东河砂岩为例

摘要: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稳定同位素、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得油田东河砂岩钙质隔夹层的岩石学特征、测井响应特征、成因模式及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钙质隔夹层主要为钙质细、粉砂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都较高,钙质成分包括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硬石膏等。虽然钙质隔夹层一般厚度较薄,但结合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仍可将其识别。建立了3种钙质隔夹层的成因模式:浅埋藏淡水环境隔夹层、蒸发作用隔夹层和深埋藏期隔夹层。结合沉积相带发育情况,认为钙质隔夹层在临滨、后滨较为发育,容易连片,井间易连续;结合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特征,认为东河砂岩岩层组界面钙质隔夹层具体产状主要有5种:"上钙下泥"型、"上泥下钙"型、"钙-泥-钙"型、钙质单层界面型和钙泥质界面型。
428-437

准噶尔盆地车北地区浅层砂岩油藏顶底双油水倒置成因

摘要:基于油水性质及油水分布特征分析,从构造、岩性、碳酸盐胶结及原油稠化等方面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新近系沙湾组浅层砂岩油藏顶部和底部双油水倒置现象成因。车北地区原油为重质稠油,随油层深度增加,原油密度和黏度呈相应增大的趋势,储集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和原油稠化作用是双油水倒置现象的决定性因素。当下降盘油层顶部超过一定深度后,由于原油稠化作用,原油密度可接近或大于地层水密度,导致油藏底部出现油水倒置;构造高部位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强,导致储集层物性变差,后期运移的高黏度稠油无法进入高部位储集层中,从而导致构造高部位油水倒置。在构造中高部位聚集常规稠油,其密度小于地层水密度,油水分异较为完全。
438-444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油气田开发

页岩储集层微观渗流的微尺度效应

摘要:页岩有机质中存在大量纳米孔隙,气体在纳米孔隙中的流动存在微尺度效应,宏观流体流动规律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行为。考虑气体分子在有机质孔隙中的滑脱效应、扩散和吸附解吸作用,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气体在有机质纳米孔道中的流动。结果表明:气体在有机质纳米孔道中存在压缩效应,压缩效应导致压力沿纳米孔道呈非线性分布,且孔道两端的压差越大,非线性程度越大。随着Knudsen数增大,稀薄效应增强,减弱了由压缩效应引起的非线性程度。气体在纳米孔道中的边界滑移速度随着进出口压力比和Knudsen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垂直于孔道方向上的速度不为零,加剧了孔道中气体分子与边界分子的动能交换。滑移效应和吸附解吸效应均对气体在页岩有机质孔道中的质量流量有重要影响。
445-452

基于改进的回压试井方法评价低渗气藏气井产能

摘要:针对低渗气藏压力稳定时间过长的问题,结合等时试井的思路,对传统的回压试井流程进行改进,以准确评价气井产能。首先采用3~4个递增的工作制度以相同时间连续开井而不要求井底流压达到稳定,再采用一个合理的工作制度延长测试并要求井底流压及产量均达到稳定,最后关井使压力恢复至地层压力。对于改进的回压试井,如果直接套用等时试井的产能计算方法,会过大地估计生产压差而造成计算的产能偏小,因而采用流程转换-流压校正技术,将测试流程转换为等时试井,并运用压力叠加原理推导出井底流压校正方程,以解决该方法的产能计算问题。实例表明,改进的回压试井方法不仅大幅缩短了测试时间、避免了频繁开关井,而且能够保证产能的准确计算。
453-456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及其分布规律

摘要:应用位势理论和叠加原理,考虑裂缝无限导流与有限导流2种情况,推导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产能线性方程组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求解,得到每簇裂缝的产量及水平井总产量,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压裂水平井产能分布及裂缝参数对其影响。裂缝无限导流时,总产量随所有裂缝半长的减小明显下降,水平井两端的外侧裂缝对总产量贡献最高,同一段内的裂缝,中间裂缝对产量的贡献明显比两侧低;裂缝有限导流时,水平井两端的外侧裂缝对总产量的贡献减小,同一段内的裂缝,中间裂缝对总产量的贡献明显增大,但产量分布的总体规律与无限导流时相同;裂缝导流能力对产能的影响比较大,但两者之间并非线性关系;水平井分3段进行压裂、每段2簇即可保证较高产量,压裂设计时应尽量增加裂缝半长与导流能力,重点是水平井两端的外侧裂缝,裂缝导流能力存在最佳值。
457-461

利用超声波方法确定地层含气原油的析蜡点

摘要:针对目前常见的析蜡点测试方法不适于地层条件下含气原油及对颜色较深的原油测试效果差的问题,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声学特性,探索适用于不同性质原油析蜡点测试的方法。采用超声波测试时,随着实验温度降低,固体蜡晶从原油中析出,原油体系对超声波的衰减作用增强,观察到的首波频率将发生变化,将温度与首波频率曲线进行分段拟合,即可得到频率随温度变化的拐点即原油的析蜡点。采用该方法对某高凝油田地层含气原油和地面脱气原油样品进行了析蜡点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方法适用于地层含气原油和地面脱气原油析蜡点的测定,且不受原油颜色限制;随着压力降低,含气原油和脱气原油析蜡点均呈下降趋势,相同压力条件下含气原油的析蜡点比脱气原油的析蜡点低8℃左右;采用超声波方法测得的地层压力下含气原油析蜡点比常规测试方法获得的地面原油析蜡点低约3.7℃。
462-465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石油工程

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总结了CO2干法压裂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设备要求及技术特点等,并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与常规水力压裂技术相比,CO2干法压裂技术具有高返排、对储集层伤害小、增产幅度大等优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液态CO2摩阻高;液态CO2黏度低,悬砂能力和降滤失性能差,不利于压裂造缝;压裂过程中CO2相态变化复杂,难以实现精确的相变预测和控制;压裂设备有待完善,关键设备密闭混砂车存在明显缺陷;缺乏适用于CO2干法压裂的施工参数计算方法。超临界CO2压裂技术具备传统CO2干法压裂技术的全部优点,且增产效果更佳、施工压力小、对混砂车要求更低,是CO2干法压裂技术的发展趋势。
466-472

构筑井周坚韧屏障:井漏控制理论与方法

摘要:分析了低承压能力地层致漏机理,概括出应力笼、阻渗带和强固环3种地层强化理论,建立了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地层承压能力强化模型,总结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及对材料的要求,并通过现场实例分析了各理论的应用效果。裂缝扩展与延伸、渗流效应和地层压力衰竭是导致地层承压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应力笼理论适用于裂缝欠发育的低渗—致密地层,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合理的硬度、粒度级配;阻渗带理论适用于孔隙型和裂缝性地层,要求材料具有高表面摩擦系数、弹性变形量、体积分数和强度,合理匹配刚性颗粒、纤维和弹性颗粒可提高封堵承压能力;强固环理论适用于裂缝/孔洞性地层,要求材料胶结岩体软弱结构面或形成稳定的高强度结构体。现场应用实例表明,3种理论具有良好的地层承压能力强化效果。
473-479

基于修正后的物质平衡方程预测储气库库存量

摘要:针对应用传统物质平衡方程进行储气库库存量预测时误差较大的问题,开展储气库气水互驱模拟实验并分析渗流机理,建立考虑含气孔隙体积损失和储集层非均质性的物质平衡方程,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验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气饱和度不应简单选取气藏开发数据,应开展气水多次互驱模拟实验来获取;水侵储集层改建储气库后用于储存气体的孔隙体积减小,且渗透率越低因水侵损失的孔隙体积越大。将原始含气储集层简化为水淹区、过渡带和纯气区,考虑各区域损失的原始含气孔隙体积及岩石、束缚水变形体积,定义物性分区参数描述储集层非均质性,对传统物质平衡方程进行修正。实例分析表明,储气库实际运行库存量与传统物质平衡方程预测结果差别较大,与修正后物质平衡方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480-484

仿生耦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摘要:基于仿生耦合理论设计了仿生耦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其性能,制备出仿生耦合PDC钻头并将其用于现场试验。以自然界生物(竹子、人类牙齿、贝壳、树木年轮、蝼蛄等)为仿生原型,从聚晶金刚石和硬质合金材料、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交接面结构及聚晶金刚石表面非光滑形态3方面入手设计仿生耦合PDC,并开展室内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与同尺寸的常规PDC相比,仿生耦合PDC磨耗比提高约18.4%,磨损砂轮速度提高约1.67倍,耐磨性和切削效率都显著提高。现场钻井试验中,根据地层情况和井身结构设计制备了仿生耦合PDC钻头,并与邻井同层常规PDC钻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生耦合PDC钻头的机械钻速约为常规PDC钻头的2.5倍,可大幅缩短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485-489

新型全油基钻井液体系

摘要:为了满足深井、超深井、页岩气井等复杂结构井的钻井要求,研制了全油基钻井液用有机土和降滤失剂,确定了新型全油基钻井液体系配方,并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研究了其性能。采用长碳链季铵盐作为有机改性剂,制备用于全油基钻井液的有机土;采用褐煤类单体与胺类单体合成油基降滤失剂。有机土和降滤失剂性能优良、配伍性好,且降滤失剂的降滤失效果优于国内外几种同类型降滤失剂。通过研究各组分加量对全油基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组分的加量,配制的不同密度全油基钻井液均有良好的基本性能。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全油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较强,抗温可达200℃,密度在0.9~2.0 g/cm3可调,抑制性能强,抗污染和润滑性能较好,储集层保护效果好,具有泥页岩水化抑制作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全油基钻井液性能稳定,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可延长钻头使用寿命并有效抑制井壁失稳,与水基钻井液相比密度更低、平均机械钻速更高。
490-496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综合研究

南海陆缘盆地中生界分布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摘要:利用南海陆缘40口中生界钻井、5.2×104 km地震剖面以及重磁数据,对南海陆缘中生界分布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综合研究。南海盆地中生界主要有3大分布区:①珠江口盆地东部—台西南盆地区,埋深1~3 km,厚约2~8 km,最大厚度在潮汕坳陷—东沙隆起东部地区,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发育宽缓长轴褶皱;②礼乐—巴拉望盆地区,中生界埋深2~4 km,厚度2~5 km,最大厚度在礼乐盆地南部坳陷地区;③中建南—万安—南薇西盆地区,中生界埋深3~5 km,厚度2~3 km。推测中生界分布可能受控于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巴拉巴克断裂、越东—万安等3条大断裂,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对东亚大陆俯冲挤压造成的基底不均衡隆升、块断作用等有关。通过对南海中生界残留地层分布、构造圈闭以及烃源岩条件的研究,认为珠江口盆地东部潮汕坳陷—东沙隆起区和礼乐盆地南部坳陷区是两个中生界油气有利勘探区,中建南—万安—南薇西盆地区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
497-503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学术讨论

川中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土黄色”粉晶云岩成因及其储集层形成机制

摘要:以川中磨溪气田嘉陵江组二段2亚段B层为例,系统剖析"土黄色"粉晶白云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讨论"土黄色"粉晶白云岩成因和储集层形成机制。测录井及取心资料分析发现,粉晶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溶孔和晶间孔,喉道以片状为主,孔喉配置关系较好,表现出中孔低渗特征,为孔隙型储集层。白云岩成因分析发现,白云石化作用发生于成岩早期,其空间演化规律明显,垂向上自上而下白云石化程度逐渐变差,横向上随着远离卤水源白云石化程度逐渐减弱,存在过白云石化现象,渗透回流远端白云岩物性优于紧邻卤水源白云岩,说明"土黄色"粉晶云岩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成因。储集层形成机制分析表明,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晶间孔隙为后期储集层改造提供了优质渗流通道,早期喀斯特岩溶作用对晶间孔的扩溶改造是优质储集层形成的根本原因。
50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