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11-2360/TE 国内刊号
  • 1000-0747 国际刊号
  • 5.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勘探与开发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勘探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简讯、综合研究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油气勘探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257-272

摘要:中国陆上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领域,勘探潜力巨大。针对中国陆上陆相断陷、坳陷、前陆和海相克拉通等4类原型盆地和砂砾岩、火山岩、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体中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通过5年系统研究,在地质理论、技术创新与生产实效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①系统建立了4类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②创建了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大面积成藏理论;③创新了系统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程序与技术系列,自主创新21项核心专利;④推动了中国陆上由勘探构造油气藏向勘探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大转变,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规模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显著成效。图11参28

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初探273-284

摘要:为了研究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从生烃动力、生储油岩界面毛细管压力以及流体在生储油岩之间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与典型实例解剖加以验证。认为无断层沟通的砂岩透镜体可以成藏,其成藏机理是:流体压差将泥岩中生成的油气驱向砂岩透镜体,毛细管压力差将泥岩与砂岩接触带的油气驱入砂岩透镜体,浮力使进入砂岩透镜体中的油气向其顶部聚集,砂岩透镜体中的水可以在毛细管压力差的作用下自然地由砂岩进入泥岩中。某些砂岩透镜体油气藏部分被油气充注而部分没有充注,不成藏的端元可能与驱烃动力不足、生烃高峰期滞后于成岩胶结期导致流体交换通道堵塞等有关。图15表3参33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其他
低频地震简介284-284

摘要: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高频地震通常有严重的衰减、散射和频散,尤其不能提供探测基性盐(subsalt)岩等深层油藏勘探目标所需的有用信号。地震信号中的低频在反演处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这种方法,地震数据被转换为声阻抗剖面,并最终转换为油藏特性。地面地震数据常缺少精确反演所需的低频,因此通常用测井数据来补充。当测井数据很少或不能获得时,地震数据的反演就会有问题。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油气勘探
火山岩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为例285-290

摘要:为了进一步扩展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克拉玛依)-百(百口泉)断裂带上盘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经过仔细研究和实际勘探,揭示了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机理、主控因素和油气富集高产规律。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油气源于断裂带下盘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由主断裂下盘沿断裂、不整合面、石炭系储集层逐级向上盘运移,形成上盘石炭系油藏,受断裂、老山边缘稠油封堵、上覆三叠系油藏及白碱滩组盖层遮挡,形成平面上满带含油、纵向多段含油的大规模岩性地层油藏。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油藏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非均质性强,断裂发育的爆发相、溢流相火山岩分布区是油气富集高产的主要区域。该区2005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5000万t,三级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8亿t,展现了上盘石炭系火山岩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图6表1参1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与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291-298

摘要: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岩溶古地貌和成藏条件是加快该地区勘探步伐面临的重要问题。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加里东期风化壳储集层的分布主要受岩溶古地貌、风化壳层位及沉积相控制。马五段为云坪相带,溶蚀孔洞较为发育;平凉组为深水斜坡相带,多形成断裂、裂缝及洞穴储集空间。中央古隆起西侧古地貌为岩溶斜坡,地表岩溶作用较弱,但断裂发育,洞穴系统较发育;中央古隆起南侧古地貌为岩溶台地,断裂、洞穴系统和风化裂隙相对较为发育;中央古隆起区古地貌为岩溶台地,地层较老,岩性致密,风化壳顶部垂直裂隙带发育,岩溶孔洞不发育;中央古隆起东侧古地貌多属于岩溶阶地或鞍地,风化壳多位于云坪及含膏云坪相带,溶蚀孔洞较为发育。岩溶古地貌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主要为生烃中心、岩溶古地貌、风化壳的层位和沉积相带,有利区带主要在耀县、旬邑、淳化平凉组生烃中心和中央古隆起东侧马五段有利沉积相带。图9表1参13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299-303

摘要: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北部于奇地区是塔河油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析、储集层预测、荧光薄片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于奇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O1+2y)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建立了油气成藏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油源主要来自阿克库勒凸起南部寒武系一下奥陶统烃源岩,油源充足,资源潜力较大;O1+2y储集层类型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复合型和裂缝型,储集层物性中等,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位于YQ3井-S104井一带,盖层的区域封盖和直接封盖能力较好,但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对本区油气保存影响最大。于奇地区至少有4个油气注入成藏期,其中最重要的油气注入期为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成藏模式为自烃源区侧向排烃、多期成藏,其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图4表1参13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夏子街地区不整合发育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304-309

摘要: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夏子街地区二叠系至侏罗系发育多期不整合,包括削截及多期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褶曲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均一性使不整合有3种典型岩石组合:底砾岩-风化壳-淋滤带型,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北部,呈条带状分布,底砾岩滞留原地,风化壳保存较好,淋滤带发育;水进砂体-风化壳(风化黏土)-淋滤带型,因湖侵导致的远物源搬运,砂层分选、磨圆度都很好;砂泥层-风化泥岩型或砂泥岩叠合型,是多次水进水退形成的。构造部位不同、构造变形强度不同、沉积物源不同是造成不整合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整合成因模式。乌尔禾夏子街地区与不整合有关的油藏众多,主要有削截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形成的不整合面遮挡油气藏和超覆不整合形成的地层超覆油气藏。图9表1参23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中段古近系粗面岩有效储集层的识别310-315

摘要: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中段古近系粗面岩富含油气,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的整装粗面岩型油气田——黄沙坨油气田。该区火山岩类型多变,呈层状交互产出,岩性在横向和纵向上变化大,开发过程中面临着粗面岩岩性识别及储集空间识别的难题。根据矿物组成特征,利用3700测井资料定性区分粗面岩和玄武岩、粗安岩等火山岩岩性;采用井周声波成像测井(CBIL)方法识别出了孔-缝型、裂缝型、溶蚀孔隙型及微细孔隙型有效储集空间。4类储集空间在CBIL测井图上区别较为明显,结合粗面岩试油、试采资料及电阻率、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孔隙度参数,可将有效储集层划分为好、较好和较差3个级别。粗面岩及其有效储集空间识别成果应用于黄沙坨粗面岩油田的开发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图4表2参17

贝尔凹陷断裂演化特征及其对潜山裂缝的控制316-322

摘要:研究贝尔凹陷断裂的发育及形成演化特征表明,该断裂对潜山裂缝有控制作用。布达特群沉积后、南屯组沉积末期和伊敏组沉积末期的断裂活动时期是影响潜山裂缝发育的3个主要阶段。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导致早期潜山闭合缝再度开启并形成新的潜山开启缝,裂缝发育方位与断裂展布密切相关,靠近北北东向张扭断裂的潜山裂缝的发育方位基本是北北东向,靠近北东东向张扭断裂的潜山裂缝其发育方位既有北东东向又有北西西向,受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的交汇区则潜山裂缝发育方位复杂。裂缝发育程度明显受控于断裂的密集度,潜山开启缝发育的有利地区主要集中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所形成的走滑断裂带上。图8参14

沾化凹陷东营组三段储集层特征323-327

摘要: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营组岩性油藏勘探近年来获得了较大突破。对东营组三段砂岩储集层沉积演化特征、岩石特征及孔渗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预测其储集层厚度和物性分布规律。沾化凹陷东营组三段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砂体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滩坝、滑塌浊积体等沉积微相内。岩石薄片分析表明,储集层主要属于岩屑质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孔隙连通性较好。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1.15%,平均渗透率为108.08mD,属于中孔中渗储集层。受沉积相的控制,砂岩体呈现凹陷边缘厚、中间薄的特点,岩石物性从凸起向凹陷内具有逐渐变好再变差的分布特征。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成因的湖底扇沉积砂体物性较好,且被周围的浅湖一半深湖相暗色烃源岩包围,是该区东营组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图7参15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其他
敬告作者327-327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油气勘探
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328-334

摘要:为了揭示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根据对沙三段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在该段划分出4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和重力流体系。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沙三段被细分为3个层序(SQ1、SO2、SO3)9个体系域。对沙三段各体系域发育期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和物源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预测出5个有利勘探区,即歧南凹陷中部、歧北凹陷东南部、板桥凹陷中部、港东断层下盘和海河断层西南部。图8参19

低渗透储集层中油水层的地球化学综合判识——以济阳坳陷基山砂岩体为例335-338

摘要: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油、水层识别的准确性,以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基山砂岩体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探索以地球化学方法综合判识储集层流体性质的方法。以试油数据为参考,首先以热解定量方法初步评价,油层与油水同层、油水同层与水层的ST界限分别定为4.00mg/g及2.00mg/g;再以热解色谱定性方法将水层(或干层)与油层及油水同层明确区分;仍不能有效区分的油层及油水同层,则辅以热解参数表征的储集层变异系数进一步评价,变异系数高于0.3的为油水同层,低于0.3的为油层。具单一油源的多口井,可借助菲与二苯并噻吩(P/DBT)将油层及油水同层准确识别,P/DBT值大于12.5则为油层、小于等于12.5则为油水同层。对于相变较快,泥质薄层较多的低渗透油藏,利用热解参数S1/S2可评价储集层的真假隔层及油柱的纵向连通性。图4参17

物理模型的地震属性预测效果分析339-341

摘要:地震属性是由地震数据经数学变换导出的,地震数据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地震属性预测的结果。同一地震数据体经不同处理后得到的不同类型地震剖面,其地震属性预测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以Z地区实际地层结构为原型,设计了含有岩性(砂岩、砾岩、煤)和物性(干砂、含油砂岩、层厚度、层速度)变化的6个地层物理模型,利用物理模型实验的数据,对3种类型的地震剖面进行了敏感属性预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由不同类型地震剖面提出的同一敏感属性的预测效果各不相同,往往各有所长,为了改善预测效果,需根据地层实际情况确定应用何种地震剖面。图6参11

油气二次运移地球化学常用参数变化规律的新认识——石油二次运移模拟实验的启示和思考342-347

摘要:为了利用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正确判断油气二次运移方向,运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油气运移模拟实验,对收集的样品族组分、饱和烃色谱一质谱、芳烃色谱质谱、烷基酚类化合物及中性氮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油在通过输导层的运移过程中,具有和色谱(色层)过程同样的效应,在地层中运移的组分(除饱和烃族组分外)含量都不是单调地降低或者升高,而是有一个富集的过程。将化合物相对浓度曲线和化合物比值曲线合成一张图,则可根据化合物相对浓度和比值的关系正确判断运移的方向:二者一致升高的方向或者一致降低的方向就是油气运移的方向;如果二者不一致,那么降低的一方的变化方向就应是油气运移的方向。图15参12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油气田开发
高温深井裂缝性泥灰岩压裂技术348-353

摘要:华北束鹿凹陷泥灰岩的主要特点有:①深井(4237.5m)、高温(146℃)、高压(42MPa);②高泥质含量(占岩石的15%~22%),黏土矿物中运移矿物含量高(占黏土的54%~71%);③水平层理异常发育,并伴随高角度缝洞;④基质特低渗(0.0087-0.022mD),可动流体饱和度特低(12.3%~18.3%)。针对泥灰岩储集层特点,提出了水力压裂技术系统:①新型的“超级”瓜尔胶体系;②不同粒径组合的高强度陶粒;③新型的小型测试压裂技术;④新型的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如压裂工艺参数的多级优化技术、多裂缝控制技术等;⑤新型的压裂后放喷及排液技术。将上述技术应用于晋古13井,压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泥灰岩储集层的水力压裂技术体系。图11表2参12

极限含水条件下三元复合驱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效果分析354-358

摘要:以大庆油田杏二西油层为例,探讨长期含水100%、地层中的原油以残余油为主条件下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问题。在杏二西油层实施了三元复合驱试验,中心井区提高采收率幅度达19.46%,表明对于水驱采出程度非常高、地层中的原油主要是残余油的油层,采用三元复合驱可大规模驱动残余油、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是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及扩大波及体积,而聚合物驱则仅通过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油田采收率,无法提高驱油效率。油田大量实际资料和杏二西油层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对高含水、以残余油为主的油层采用聚合物驱不能提高驱油效率,因而其提高采收率幅度低,对类似杏二西油藏条件的油层不宜采用聚合物驱,而宜采用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图4参24

电磁波流动成像测井数据处理方法359-363

摘要:为了在生产动态监测中实时准确地显示油井内多相流体流型,确定各相流体持率,对电磁波流动成像测井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首先建立了电磁波流动成像测量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求解,然后采用Twomey改进的光滑化算法重建图像,最后采用中值滤波和平均值滤波结合法、S Watanabe二值化、二值图像修正以及图像面积测量等方法改善成像质量。结果表明,综合分布模型在电磁波频率为6MHz时计算持率的相对误差为12.36%。该方法通过对井内流动的实时检测,获取了多相流体的二维或三维分布信息,为油井生产状况评价和油藏动态分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图5表1参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