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51-1145/R 国内刊号
  • 1003-6946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妇产科是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_女性生育力低下及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临床病案讨论、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综述与讲座、论著与临床、短篇报道

实用妇产科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妇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原发性闭经的病因321-323

摘要:女性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称为原发性闭经[1]。原发性闭经只是一种异常的临床症状,而非临床病因诊断。很多种原因会导致原发性闭经,了解原发性闭经的病因,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根据月经发生的内分泌调节与解剖部位,分别介绍常见的病因。

原发性闭经分类323-325

摘要:闭经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症状。按既往有无月经来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生殖轴病变部位分类,可分为下生殖道及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前叶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按WHO分类,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按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可分为第二性征存在、第二性征缺乏两类。按导致闭经病变性质分类有先天性、内分泌紊乱、肿瘤、损伤性、感染性及全身因素性闭经。此外,还分生理性闭经及病理性闭经;真性闭经及隐性闭经。

原发性闭经与青春期延迟的识别325-328

摘要:原发性闭经为临床症状,病因有多种;而青春期延迟的表现和病因与原发性闭经有部分重叠,均表现为闭经等,造成临床实践中的混淆。 按传统的分类法闭经分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凡年满18岁女性仍无月经来潮者称原发性闭经,约占5%。目前为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定义为:①已达14岁尚无月经来潮,第二性征不发育者;②已达16岁尚无月经来潮,不论其第二性征发育是否正常者。

原发性闭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328-329

摘要:原发性闭经(primary-amenorrhea)是一种症状,需与很多疾病相鉴别。明确诊断才可科学处理。首先需与继发性闭经相鉴别,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 故原发性闭经需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的继发性闭经等几种疾病相鉴别。

原发性闭经的治疗决策330-331

摘要:原发性闭经病因非常复杂,常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也可由其他内分泌腺体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疾病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所致;另外,性分化异常疾病及生殖道发育异常或器质性病变也可引起闭经。

原发性闭经的治疗效果331-333

摘要:闭经是妇科内分泌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年满14岁,无月经来潮且无第二性征发育;或年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仍未来潮者。原发性闭经仅占全部闭经病例的5%,远不如继发性闭经常见,但因前者多数存在遗传异常或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缺陷,其预后一般较继发性闭经差。目前临床上针对原发性闭经的治疗,若患者存在生殖器官发育缺陷,主要是通过手术尽力恢复生殖器官的正常解剖关系,同时辅以内分泌治疗,以达到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甚至满足生育要求的目的,但对于生殖系统成分严重缺失的病例疗效欠佳;若患者生殖器官发育无严重缺陷,则主要通过激素替代治疗促进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达到恢复月经周期及生育的要求。

实用妇产科杂志临床病案讨论
胚胎移植术后14天,腹胀加重伴尿少5天334-335

摘要:1 病历摘要 患者,27岁,因胚胎移植术后14天,腹胀加重伴尿少5天于2013年8月16日入院。患者因原发性不孕(输卵管阻塞和多囊卵巢)于2013年8月2日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植入受精卵3枚。

实用妇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DOHaD对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子代成年期慢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启示的研究336-338

摘要:重度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DOHaD)的出现拓展了传统围生期保健的新视角,提出从生命早期进行健康调控意义重大。同时,该理论为制定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子代成年期慢性疾病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DOHaD视角出发对重度子痫前期影响子代成年期健康的相关因素及DOHaD对重度子痫前期早期干预的相关启示做一综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慢性炎症因子339-341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低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多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以及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证明PCOS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尽管,PCOS发生全身炎症的机制仍不清楚,但近期研究数据表明,在PCOS、炎症反应和导致慢性轻度感染的媒介之间,很可能存在某种联系。PCOS患者循环中的一些炎症反应标志物水平发生变化,反映出可能存在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结构式摘要书写格式341-341

摘要:为了方便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本刊论著类文章所附的中英文摘要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书写格式。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照。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均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部分,连续排列,但必须分别在每部分前写出这4个词。现将各部分的撰写要求分述如下。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12例会阴Ⅲ度裂伤行肛门括约肌修复术后盆底支持功能情况分析342-344

摘要:目的:了解阴道分娩时会阴Ⅲ度裂伤的产妇行肛门括约肌修复术后盆底支持功能的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阴道分娩会阴Ⅲ度裂伤并行肛门括约肌修复术的12例患者为裂伤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分娩孕妇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盆底不适调查表短表20(PFDI-20)中盆腔脏器脱垂标准(POPDI-6)评分和结肠直肠功能异常(CRADI.8)评分的产前、产后及产前与产后变化值(产前-产后)及两组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POP-Q)的测量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同期评估时间为产后18-60个月。裂伤组和对照组的PFDI-20和CRADI-8评分,其产前与产后的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裂伤组PFDI-20评分、CRADI-8评分的产前-产后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POP-Q分期中,裂伤组C点和D点的位置均低于对照组,裂伤组会阴体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Ⅲ度裂伤采用肛门括约肌修复术可以使局部肠道功能以及盆底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对中盆腔脏器解剖的恢复意义有限。

宫颈CINI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分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345-349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患者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为合理和个性化治疗CINI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2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经宫颈多点活检病理证实并接受LEEP的CINI患者123例,LEEP术前统一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和hTERC基因检测,研究其LEEP术后病理学分级与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和TCT分类、HPV分型及hTERC基因的相关性。结果:①123例CINI患者LEEP术后确诊为宫颈黏膜慢性炎(NILM)76例,CINI29例,CINⅡ14例,CINⅢ3例,宫颈早期微浸润癌1例。②LEEP术后病理分级与术前TCT细胞学分类呈正相关(r=0.236,P=0.008)。TCT检查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或正常范围的宫颈上皮细胞(阴性)共81例,而LEEP术后病理检查为NILM57例(70.4%);TCT检查为LSIL31例,LEEP术后病理检查为NILM和CINI25例(80.6%),CINⅡ6例(19.4%),未发现CINⅢ及以上病例。③LEEP术后病理分级与患者的年龄、妊娠次数、分娩方式及术前HPV感染、HPV感染亚型(HPVl6/18)和术前hTERC基因异常扩增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可作为阴道镜下活检为CINI患者是否需要切除性治疗的参考指标,低级别宫颈细胞学异常可能提示该类人群良好的预后倾向。

实用妇产科杂志疑难病案
30卷5期疑难病案349-349

摘要:患者,22岁,因无月经来潮于2013年11月4日入院。13岁开始乳房发育,但无月经来潮,无发热、周期性腹痛、肛门坠胀等自觉不适,否认激素药物使用史。1年前于我院B超检查:未见发育子宫,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卵巢及占位。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山奈酚对子宫肌瘤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350-353

摘要:目的:研究山奈酚对离体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其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药物治疗进行前期的摸索。方法:进行人子宫肌瘤细胞原代、传代培养及鉴定。取用第3~5代子宫肌瘤细胞,3个浓度的山奈酚(12μmol/L、24μmol/L、48μmol/L)干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并设溶剂对照组(无水乙醇,体积比为0.1%)。采用CKK-8法检测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时间和浓度组间的A_450值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奈酚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抑制增殖作用。山奈酚可抑制ERmRNA、IGF-1mRNA表达,且该作用随山奈酚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强(P〈0.05)。山奈酚可抑制VEGFmRNA,该作用与山奈酚浓度无明显关系(P〉0.05)。山奈酚可抑制ER、VEGF、IGF-1蛋白的表达,且该作用随山奈酚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强(P〈0.05)。结论:山奈酚能抑制离体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下调ER、IGF-1和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

宫腔粘连767例临床分析354-357

摘要:目的:探讨官腔粘连的病因、诊断及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疗效。方法:分析因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失败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粘连并行分离术的767例患者的病因,并随访术后月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探讨其术后疗效及再次行胚胎移植后妊娠情况。结果:767例宫腔粘连患者中57.6%(442/767)有流产手术史,0.7%(5/767)有诊断性刮宫史,41.7%(320/767)患者无宫腔手术史。仅有14例宫腔镜检查前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膜线中断或HSG检查提示宫腔粘连可能。767例患者中,周围型粘连占98.2%(753/767例),混合型粘连占1.8%(14/767);轻度粘连占13.8%(106/767),中度粘连占65.7%(504/767),重度粘连占20.5%(157/767)。粘连分离术后患者有效率达94.9%(728/767);手术的有效性与宫腔粘连的程度有关,粘连越重,效果越差(X^2=-9.45,P=0.000)。术后已行胚胎移植的421例患者中,临床妊娠率为52.0%(219/421)。结论:子宫内膜的机械损伤是宫腔粘连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大部分宫腔粘连为周围型粘连,超声和HSG诊断敏感性差。宫腔粘连的范围(程度)影响宫腔粘连手术的效果。

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91例临床分析358-361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复发情况。结果:9l例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46.70岁;65例绝经前期患者平均体重指数(BMI)22.33±3.23kg/m^2,23例绝经后患者平均BMI25.38±4.14kg/m^2。临床表现中月经改变或异常阴道流血71例,占78.02%。89例阴道彩超检查提示边界清晰的宫腔或宫颈管占位。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病灶可分布于官腔的任何位置,以后壁最常见(51.95%,40/77)。91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术后随访7~257个月,在50例取得随访资料的病例中宫腔镜下电切术42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仅5例复发。结论: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的临床表现、阴道彩超特征、肿块形态位置无明显特异性,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宫腔镜下电切术是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的首选治疗方式。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29例临床分析361-365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与妊娠结局,探讨适宜的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9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情况分3组:完全标准化治疗组[甲泼尼龙和(或)IgG治疗≥3天]14例(48.28%),不完全标准化治疗组[甲泼尼龙和(或)IgG治疗〈3天]7例(24.14%),未标准化治疗组[未接受甲泼尼龙和(或)IgG治疗]8例(27.59%)。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与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29例,入院孕周31+3-41周(中位数37+1周),分娩孕周32+3-41周(中位数37拍周)。产时出血量≥500ml者11例(37.93%),产褥感染1例(3.45%),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总数31例(双胎2例),其中早产儿13例(41.94%)。新生儿血小板减少1例(3.23%),无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颅内出血。完全标准化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完全标准化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出血量与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相关性(r=-0.214,P〉0.05)。18例患者产时血小板计数仍〈30×10^-9/L,其中14例(77.78%)输注血小板,4例(22.22%)未输注血小板。在输注血小板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未输注血小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产时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血小板减少并不是需要立即终止妊娠的指征,应根据药物治疗反应与产科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终止妊娠,以降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产时出血风险,并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366-369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4680、rs626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217例,其中子痫前期孕妇92例为子痫前期组,健康孕妇12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产后胎盘组织,提取胎盘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平台及MassARRAY-IPLEX技术对COMT基因rs4680及rs6269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胎盘组织COMT基因rs4680位点基因型GG、GA、AA的基因型频率和G、A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COMT基因rs6269位点GG、GA、AA3种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且G、A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82,P=0.012),A/GOR=1.707(95%CI=1.125~2.590)。胎盘COMTrs4680与rs626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孕妇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胎盘COMTrs626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生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是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胎盘COMTrs468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