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51-1145/R 国内刊号
  • 1003-6946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妇产科是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_女性生育力低下及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临床病案讨论、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综述与讲座、论著与临床、短篇报道

实用妇产科 2013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妇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妇科泌尿系统相关问题专题讨论——妇科盆底疾病诊治现状和热点问题481-483

摘要:以研究盆底功能障碍和损伤性为主要疾病的妇科泌尿(urogynecology)与盆底重建外科(urogynecology and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是妇产科相对崭新的亚专科,随着临床解剖研究的深入和医用生物材料的迅猛发展,妇科泌尿和盆底重建外科有了崭新的理念和新术式的建立和应用,发展迅速,方兴未艾。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483-485

摘要: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尿失禁(ufinary incontinence,UI)视为一种国际性的疾病加以研究,并认为它构成了社会和卫生问题。UI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是压力性尿失禁(stressn.rinaryincontinence,SUI)。2011年,中华妇产科学会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中指出,中国成年女性SUI总患病率高达18.9%,在50—59岁年龄段,SUI患病率最高,为28.0%。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485-487

摘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文献报道发病率15%~6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治487-489

摘要:国际妇科泌尿协会和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society,ICS)将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定义为:一组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UUI),并需除外泌尿道感染或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新的OAB定义已不将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作为诊断的基本条件。

妇科泌尿相关辅助检查及其临床意义489-491

摘要:近年来随着妇科泌尿学的兴起与研究,妇科泌尿疾病范畴从单纯的女性尿失禁扩展到了涵盖全部盆底功能障碍的疾病。其研究的内容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储尿排尿功能障碍(排尿困难、尿失禁),下尿路及生殖系统感染、尿瘘、下尿路及生殖系统先天畸形、盆腔手术泌尿系统损伤问题,以及放射治疗损伤问题、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策略及挑战492-494

摘要: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指包括膀胱、子宫、阴道及部分肠道因盆腔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等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引起的子宫阴道及(或)相邻器官发生病理性下降。盆底器官脱垂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较为明确的危险因素有经阴道分娩、难产、产程、产次、胎儿高体重、衰老、肥胖、引起腹压增高的胸腹腔慢性疾病等。其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近年来,手术治疗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女性尿瘘治疗方式的选择494-495

摘要:女性尿瘘又称为泌尿生殖瘘,指泌尿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器官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尿液自漏孔流出,不受控制。引起尿瘘的原因主要是妇科手术损伤和产伤,其他还有外伤、盆腔恶性肿瘤侵袭、放疗后、膀胱结核、膀胱结石、子宫托嵌顿、药物腐蚀等。尿瘘可发生在与泌尿道有关的任何部位,女性最常见的是膀胱阴道瘘、膀胱宫颈瘘、膀胱子宫瘘、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瘘、输尿管子宫瘘、输尿管阴道瘘及尿道阴道瘘等类型。此外,还有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的膀胱或输尿管盆腔漏。尿瘘由于瘘孔有尿液流经,很难自行愈合,大多数需行手术治疗。

实用妇产科杂志临床病案讨论
月经紊乱3年,停经6月496-498

摘要:患者35岁,彝族,因月经紊乱3年,停经6月于2009年4月2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因为停经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葡萄胎”行清官术(具体不详),术后出现月经紊乱,周期15天至2’月,经期1~10天,经量时多时少,偶有痛经,尚能忍受,曾在当地医院服用中成药治疗,效果欠佳。末次月经为2008年10月17日,停经后无腹痛、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咯血、胸痛等。

实用妇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宫颈细胞学不典型鳞状细胞诊断及检测的研究进展499-502

摘要: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是最常见的宫颈异常细胞学结果,美国阴道镜和病理学会(ASCCP)制订了ASCUS的筛查策略,即重复细胞学检查、立即行阴道镜检查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但这3种方法存在高漏诊率和误诊率等,且存在潜在的过度治疗。随着对HPV相关宫颈病变研究的进展,目前对ASCUS的分流处理已进入分子水平,本文将对其做一综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进展503-505

摘要:目前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密切,二者无论是在病理基础、临床症状还是治疗上均存在联系。代谢综合征是联系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纽带,其典型特征——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以及血脂代谢障碍等临床问题,常困扰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同时,二者在病因上主要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有关,并涉及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候选基因及葡萄糖载体4等小分子物质。此外,二者在治疗上存在的许多共同之处,包括减轻体重,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他汀类药物等。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eAg阴性的HBV感染母亲母婴传播的效果评估506-509

摘要: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常规免疫预防措施在阻断HBeAg阴性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母亲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观察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231例HBsAg阳性但HBeAg阴性母亲及其252例儿童随访,记录母亲孕期HBIG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子女出生后免疫预防措施和喂养方式,并采血检测相关指标;199例儿童曾检测脐血HBV标志物。结果:16.08%儿童脐血HBsAg阳性,但所有252例儿童随访时(3.3±2.3岁)HBsAg和抗.HBc均阴性,抗-HBs阳性率74.21%。孕期使用HBIG和未使用HBIG母亲的子女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5.22%和73.33%(x2=1.797,P〉0.05)。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母亲的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6.85%和72.22%(x2=0.69,P〉0.05)。111例儿童为母乳喂养,65例人工喂养,76例混合喂养,抗-HBs阳性率分别68.47%、78.46%和78.95%(x2=3.417,P〉0.05)。结论:HB-sAg阳性但HBeAg阴性孕妇的子女经正规免疫预防后,几乎无HBV感染;脐血HBsAg阳性不能确定母婴感染;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分娩和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和新生儿对乙肝疫苗的抗体应答无影响。

6018例孕前及孕早期妇女风疹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的分析509-512

摘要:目的:了解在我院就诊的孕前及孕早期妇女风疹及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定孕前及孕早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孕前检查和孕早期建卡的妇女,经知情同意,共6018例妇女进行了风疹病毒IgG和IgM,巨细胞病毒IgG和IgM的检测。根据定量检测的结果,按受检妇女的年龄段和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IgG(+/-)和IgM(+/-及不确定)状况分别统计例数。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人群风疹的总体易感率为12.63%(IgG-/IgM-),不同年龄段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在35~39岁易感率最高,为22.53%,25—29岁易感率为11.80%。巨细胞病毒的总体易感率为4.85%,不同年龄段间易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29岁易感率为5.36%。结论:育龄期妇女巨细胞病毒易感率较低,筛查时应当客观分析,风疹病毒易感率较高,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明显,应加强对高危年龄段孕妇的筛查。

双胎妊娠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分析513-515

摘要:目的: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研究双胎妊娠孕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双胎妊娠孕妇118例,分为双胎有并发症组(95例)和双胎无并发症组(23例),另选择同期正常单胎妊娠孕妇(90例)为对照(正常单胎妊娠组)。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检测并比较3组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周围血管阻力(SVR)。结果:双胎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单胎妊娠组比较,HR、CI、CO轻度增高,MAP、SVRI、SVR轻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有并发症组与另两组比较,CI、CO明显降低(P〈0.05),MAP、SVRI、SVR明显升高(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与孕妇心排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升高有关。

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术期综合手术治疗方法探讨516-518

摘要: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术期综合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前分别行双侧输尿管置管,并经股动脉行子宫动脉置管术,胎儿娩出后立即行子宫动脉栓塞,之后剥离胎盘及缝合子宫切口。观察8例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7例子宫动脉栓塞成功,子宫出血即刻减少,成功保留子宫,产褥期恶露正常,血β-HCG于术后21天内均恢复正常;1例因产后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无效行全子宫切除术。8例均无膀胱及输尿管损伤。结论:剖宫产术前输尿管及子宫动脉置管,胎儿娩出后立即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施行的综合治疗方法。

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妊娠期糖尿病SD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载体作用的研究519-521

摘要:目的:探讨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改善糖尿病孕鼠脂肪细胞中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孕鼠模型,取30只模型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1(低热卡饮食)和干预组2(低热卡饮食+PUFA),每组10只。分离孕鼠脂肪细胞粗膜、内膜、外膜;利用D-(U-14C)-葡萄糖分别测定其葡萄糖转载体(GLUT)相对含量。结果:干预组1和干预组2孕鼠脂肪细胞粗膜、内膜、外膜的GLU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2孕鼠脂肪细胞粗膜、内膜、外膜的GLUT含量高于干预组1(P〈0.01)。结论:PUFA饮食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鼠脂肪细胞的GLUT,PUFA可能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环节之-。

卵巢上皮性癌中肌切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522-525

摘要:目的:探讨肌切蛋白(Scinder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34例卵巢上皮性癌、21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肌切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肌切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中肌切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和正常卵巢组(P〈0.01),而在正常卵巢组与良性卵巢肿瘤组中,肌切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切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肌切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上调,且在低分化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高于中-高分化卵巢上皮性癌,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提示肌切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钙蛋白酶-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525-529

摘要:目的:探讨钙蛋白酶一5(Calpain.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分析61例PCOS和70例非PCOS不孕患者的Calpain-5基因4个位点(rs948976、rs4945140、rs2233546和rs223354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两组间位点rs948976和位点rs2233549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0;X2=7.430,P〈0.05),位点rs2233546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270;x2=5.830,P〈0.05);位点rs4945140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位点之间均存在连锁不平衡,单倍体型AACG、GACG、AGCG、GATG在两组间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ACG、AGCG、GATG的OR〉1,P〈0.01:GACG的OR〈1,P〈0.01)。结论:Calpain-5基因位点rs948976、rs2233546和rs223354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COS的易感性有关;单倍体型AACG、AGCG、GATG与PCOS的易感性可能有关,单倍体GACC可能是保护因素。

交界性卵巢肿瘤再分期手术11例临床分析530-532

摘要:目的:探讨交界性卵巢肿瘤再分期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外院初次手术未全面分期而在我院接受再分期手术的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共11例,平均年龄34.1岁,其中IA期9例,IB期2例;组织学类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7例,黏液性交界性肿瘤3例,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1例。结果:经过再分期手术,4例患者分期提高,包括1例黏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1例子宫内膜样交界性卵巢肿瘤和2例浆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初次手术残留肿瘤的部位为对侧卵巢1例,腹腔冲洗液中3例发现肿瘤细胞(其中1例初次手术为腹腔镜术中肿瘤破裂)。再分期术后随访至今,共随访18~7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2.6个月,分期来改变的7例患者和分期提高的4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对于交界性卵巢肿瘤,是否再分期手术需结合患者初次手术探查的彻底性、肿瘤的组织学亚型和患者的观点综合考虑,再分期手术对于浆液性肿瘤患者可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