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51-1145/R 国内刊号
  • 1003-6946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妇产科是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_女性生育力低下及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临床病案讨论、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综述与讲座、论著与临床、短篇报道

实用妇产科 2011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妇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处理若干问题专题讨论: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处理中的相关问题881-883

摘要:复发性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recurrent pelvic endometriosis,RPEM),是指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手术或规则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已消失,疾病治愈,但经过几个月(一般3个月)症状和(或)体征重新出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手术中卵巢功能保护883-884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可高达10%~15%,其特征为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最为常见,但在手术中可能存在卵巢组织的丢失,卵巢储备功能的降低甚至早衰,影响生育结局。因此,术中如何保护卵巢功能是广泛关注的话题。

青春期、妊娠期和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理885-886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好发于生育年龄,由于从发病到临床诊断往往需要历时数年或更长时间,因此,青春期EMT的实际发病率远高于临床诊断率。妊娠期EMT很少表现出临床症状,妊娠期间体内高水平的孕酮有促进EMT病灶萎缩及蜕膜样变的作用。绝经后EMT较少见。EMT的治疗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青春期EMT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EMT对生育力的损害。妊娠期EMT患者要保证母胎的安全、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流产,早产。绝经期EMT的治疗目的是预防EMT恶变。对于青春期、妊娠期和绝经期这3个特殊时期的EMT,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各种治疗方式的利弊综合考虑加以选择,治疗措施还需个体化。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886-888

摘要: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特指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浸润到腹膜下深度≥5mm,常侵犯的部位包括子宫骶骨韧带、直肠阴道隔、阴道后穹隆、直肠、结肠、膀胱及输尿管等。

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恶变的处理888-889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恶变问题是妇科领域临床困惑问题,EMT恶变率平均为0.7%~1%,有学者报道高达2.5%。近年来,随着EMT的发生率不断增高,EMT恶变的病例数也在逐年增加,EMT恶变的预防、治疗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EMT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留神经的腹腔镜手术治疗889-891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一种妇科良性疾病。目前,按其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及深部结节浸润型(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3种类型。

实用妇产科杂志临床病案讨论
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891-893

摘要:1病历摘要 患者,41岁,G3P1,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于2011年6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经期有轻微下腹胀,末次月经:2011年4月22日。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无腹痛。

实用妇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894-897

摘要:复发性流产(RSA)发病率占育龄夫妻总数的1%~2%,临床上近50%RSA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是目前临床上的难治性疾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调控免疫活性细胞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诱导妊娠免疫耐受,在URS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SLP与URSA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siRNA干扰Id1表达对卵巢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897-900

摘要:目的:利用siRNA技术降低细胞分化抑制因子(Id1)在卵巢癌细胞SKOV3、HO-8910中蛋白水平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利用Id1-siRNA干扰Id1 RNA水平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HO-8910中Id1蛋白水平的表达;转染siRNA后,实验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顺铂,部分复孔在加入顺铂的同时各自加入细胞化学通路抑制剂BHA、Sp600125、Necrostain、z-VAD-fmk,培养48小时后分别利用MTT、LDH检测细胞的生存率、死亡率。结果:①卵巢癌细胞株SKOV3、HO-8910中均有Id1蛋白水平的表达。②Id1-siRNA组中Id1蛋白水平的表达比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③Id1-siRNA组细胞死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④z-VAD-fmk组细胞死亡率明显低于顺铂组,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Id1-siRNA干扰Id1 RNA水平的表达,降低Id1蛋白水平的表达,通过调节下游的凋亡通路,能有效降低卵巢癌细胞株对顺铂的耐药性。

国际数据库检索知识900-900

摘要:最近,有不少细心的读者纷纷询问刊登在《实用妇产科杂志》封面右上角的CODEN SFZHA7是什么意思。SFZHA7是本刊的CODEN码。按国际惯例登在期刊封面的右上角,国际标准刊号的下方。

IGF-1及IGFBP-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901-904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实验组,30例因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应用荧光PCR法检测IGF-1及IGFBP-3在内膜组织中基因及其产物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IGF-1mRNA(2.106±4.94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388±0.5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FBP-3mRNA(0.690±0.56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1.306±1.3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IGF-1(76.958±95.600μg/L)在血清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8.474±11.744μg/L),实验组IGFBP-3血清表达水平(27.260±13.284μg/L)低于对照组(47.650±25.97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IGFBP-3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检测血清IGF-1、IGFBP-3有助于发现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探索是否可作为其筛查及预后判断指标。

NLR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和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及意义904-907

摘要: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和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腺肌病102例(子宫腺肌病组)、子宫内膜异位症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子宫平滑肌瘤80例(子宫肌瘤组),以及在此期间健康体检的正常妇女72例(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术前及对照组患者体检时的血NLR、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A125、CA199值,并比较分析,评价NLR、CA125及CA199在3种疾病的诊断敏感性。结果:3种疾病组血NL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种疾病组血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Ⅲ、Ⅳ期患者的血CA125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两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期间血NLR及CA199值及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都显著升高,表明免疫抑制是这3种疾病的共性。血NLR、CA125及CA1993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这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奥沙利铂、顺铂分别联合多西他赛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908-911

摘要:目的:比较奥沙利铂(OXA)联合多西他赛(DTX)与顺铂(DDP)联合DTX用于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OT方案(OXA130mg/m2+DTX75mg/m2);对照组采用PT方案(DDP60mg/m2+DTX75mg/m2),每组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前各行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并比较两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及术后切除子宫标本的病理组织检查情况。结果:①研究组化疗的有效率(97.1%)与对照组(9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辅助化疗毒性反应:研究组WBC减少(Ⅱ度)发生率(5.7%)和N减少(Ⅱ度)发生率(15.7%)均低于对照组(18.3%和31.7%)(P〈0.05);研究组脱发、恶心呕吐和肾脏毒性反应(Ⅰ度和Ⅱ度)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率(Ⅰ度和Ⅱ度)(28.6%和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7%和0)(P〈0.05)。③两组术后标本病理组织检查:病理完全缓解率和理想的病理反应率及宫颈间质浸润、宫旁浸润、外科切缘阳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A+DTX与DDP+DTX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均有明显效果,OXA+DTX方案总体毒性反应低于DDP+DTX方案,明显改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65例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与预后观察912-914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和预后情况。方法:对65例孕龄33~40周的胎儿81个肾积水按肾盂前后径值(APD)法进行分级(Ⅰ级~Ⅳ级),出生后1月、3月、6月超声检查随访肾积水的情况,对疾病进展的患儿随访至10个月,经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1个月后随访1次。结果:81个肾积水中72个肾积水为生理性(88.9%)。Ⅰ级41个肾均于出生后6个月内好转,其中1个月内好转30个肾;Ⅱ级27个肾均于6个月内好转,其中3个月内好转16个肾;Ⅲ级6个肾中有2个进展;Ⅳ级7个肾中5个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肾积水占6.2%(5/81)。有进展需继续观察的Ⅲ级和Ⅳ级肾积水各2个,占4.9%(4/81),其他影像学检查均为较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暂无手术指征。结论:胎儿肾积水大多数是生理性,仅少部分为泌尿系畸形需手术治疗,且多为Ⅳ级肾积水。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肾积水和判断预后最佳手段。

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914-917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6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SLE控制期和缓解期达6个月以上怀孕者为指导性妊娠组(32例);SLE活动期怀孕者以及孕期新发SLE的病例为非指导性妊娠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孕期SLE的病情和妊娠结局的不同。结果:①指导性妊娠组孕期SLE的活动率和泼尼松用量分别为15.6%和9.6±1.1mg/d明显低于非指导性妊娠组100%和24.1±18.2mg/d(P=0.000,P=0.012)。②指导性妊娠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抗dsDNA抗体等指标的异常率均较非指导性妊娠组明显降低(P=0.003,P=0.004,P=0.021)。③指导性妊娠组无一例母婴死亡;非指导性妊娠组产妇死亡1例,胎儿丢失5例。指导性妊娠组的活产率(100%)较非指导性妊娠组(64.3%)明显升高(P=0.001);胎儿丢失和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分别为0和18.8%,较非指导性妊娠组35.7%和50.0%明显降低(P=0.001,P=0.030)。结论: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SLE患者孕期是否出现狼疮活动以及妊娠结局,尤其是胎儿结局影响较大,选择在SLE病情稳定半年以上计划怀孕,妊娠结局较好。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918-920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撤退性出血情况,探讨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前瞻性临床试验。把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区组法分配入100mg/d、200mg/d、300mg/d、400mg/d4种剂量的口服黄体酮治疗组,通过月经卡评分及B超观察撤退性出血情况和用药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入组80例患者,完成治疗74例。经过为期10天的治疗,撤退性出血率100mg组89.5%,200mg组94.7%,300mg组及400mg组均100%,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月经卡评分4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76)。结论:综合评价4个剂量的口服孕酮皆可以达到撤退出血的临床疗效。

Efficacy of Different Doses of Oral Progeste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921-924

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doses of oral progeste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novulatory dysfunction bleeding by comparing the withdrawal bleeding condition, and the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use.Methods:This was a block randomized, open,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Eighty women coincidence the enrollment criteria were recruited and given oral progesterone for consecutive 10 days.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four groups (four different doses of progesterone): 100 mg/d; 200 mg/d; 300 mg/d; 400 mg/d. Withdrawal bleeding was observed via PBAC score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via ultrasound.Results:80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74 patients had finished. After 10 days therapy, the withdrawl bleeding rate in 100mg group was 89.5%, in 200mg group was 94.7%, in 300mg group and 400mg group was both 100%. Fisher′s exact tes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bleeding rate among the four groups (P=0.309). Neither was there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PBAC score (P=0.676).Conclusion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4 different doses of oral progesterone shows that all of them can cause withdrawl bleeding.

实用妇产科杂志疑难病案
27卷12期疑难病案924-924

摘要:患者,女,40岁,已婚,G2P2。因发现子宫肌瘤2年,增大迅速5月余于2011年9月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0天,经期3~4天,经量中等,无痛经。患者2年前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直径约4cm,当时无经期延长,无经量增多,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无腰痛、腰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