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51-1145/R 国内刊号
  • 1003-6946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妇产科是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_女性生育力低下及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临床病案讨论、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综述与讲座、论著与临床、短篇报道

实用妇产科 2010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妇产科杂志述评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与淋巴转移721-723

摘要:淋巴转移是恶性肿瘤扩散、转移的主要途径,是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其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尤具特殊性,值得重视的是淋巴转移在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中的左右与权重作用,以及近年关于前哨淋巴结的研究,盆腹腔系统淋巴结切除术是妇科肿瘤医生的高水平外科技术,亦应有一叙。

实用妇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与淋巴转移专题讨论——与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淋巴解剖与生理724-725

摘要: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是人体中的多发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多数妇科恶性肿瘤以淋巴转移为主要转移方式,在手术治疗时,常需同时系统、完整切除肿瘤区域的淋巴结,故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淋巴分布、引流及生理,是正确诊治妇科恶性肿瘤的前提。

外阴、阴道癌淋巴转移与预后726-727

摘要:外阴、阴道恶性肿瘤并不常见,据文献报道外阴癌、阴道癌的发病率分别约占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3.5%和1%~2%。外阴、阴道恶性肿瘤包括鳞癌(约占90%)、黑色素瘤、腺癌等。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它们的预后主要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是否累及淋巴有关,而且淋巴的转移情况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宫颈癌淋巴转移与预后727-729

摘要: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有临床分期、宫旁浸润、手术切缘阳性和淋巴转移等。淋巴转移是宫颈癌的重要扩散方式,与肿瘤的复发和预后有着密切联系。盆腔淋巴结出现转移的患者,单纯手术或单纯放射治疗常难以达到根治效果,复发率与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尽管宫颈癌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不包括淋巴结状态,但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可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并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鉴于淋巴转移在宫颈癌治疗与预后中的重要作用,现就两者的关系做一讨论。

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与预后729-731

摘要: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手术的主要目的包括手术探查(手术分期)与实施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及腹膜后淋巴结(包括盆腔淋巴结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双侧附件与腹膜后淋巴结均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所以是手术分期与治疗必须切除的范围,这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关键所在,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尤其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卵巢上皮性癌淋巴转移的诊治732-733

摘要: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其主要原因是70%的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为晚期,治疗后有70%的患者将会复发、转移,难以治愈。淋巴转移作为卵巢癌的重要转移方式和扩散途径已为人们所共识,同时也被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作为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的重要内容,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733-736

摘要:淋巴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扩散转移的特点之一,临床诊断以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为主,认为对区域(局部)淋巴结的评估有助于肿瘤的分期、制定手术方案、确定预后和计划辅助治疗方案等,因此,系统的区域(局部)淋巴结切除是全面分期手术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区域淋巴结切除对作为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系统的区域淋巴结切除并不能改善实体瘤的生存期。

妇科肿瘤淋巴转移的放射治疗现状及进展737-739

摘要:淋巴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主要的转移途径之一,有无淋巴转移是预测预后的重要因素。由于淋巴转移位置的特殊性,手术往往难以切净,化学药物治疗对淋巴转移敏感性较差,疗效有限,因此手术和化疗均不是淋巴转移的首选治疗手段,放射治疗以其理想的疗效、广泛的适应证和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提高疗效和降低并发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实用妇产科杂志短篇报道
脾妊娠破裂1例739-739

摘要:1病例报告 患者,32岁。因停经41天,阴道流血1天,下腹痛3小时于2008年8月14日上午11:05分入院。末次月经2008年7月2日,G3P1,平时月经规律,未行任何避孕措施。1天前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3小时前突发下腹痛急来我院。

实用妇产科杂志临床病案讨论
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术后3年,再次发现盆腔包块2周740-742

摘要:1病历摘要 患者,52岁,G2P1。因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术后3年,再次发现盆腔包块2周,于2008年12月5日收住我院。患者9个月前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就诊外科,肛门镜检查为I度内痔,并作对症处理。50天前骶尾部疼痛,2周前B超检查提示上次术后的阴道断端上方包块,CT和ECT检查提示复发转移瘤。患者近期无阴道流血、排液、尿频等。体重减轻2kg。母亲患直肠癌,已去世。

国际数据库检索知识742-742

摘要:最近,有不少细心的读者纷纷询问刊登在《实用妇产科杂志》封面右上角的CODENSFZHA7是什么意思。SFZHA7是本刊的CODEN码。按国际惯例登在期刊封面的右上角,国际标准刊号的下方。

实用妇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中的治疗价值743-746

摘要: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隐蔽,恶性程度高,晚期患者预后差,传统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晚期患者常常难以达到理想肿瘤细胞减灭,而术前化疗的广泛应用使得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C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就ICS的概念、发展历程、手术切除率,生存结局、相关并发症以及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疗价值进行综述。

筛查和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争议746-748

摘要: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率高,可引起早产和足月前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目前国际上对于筛查和治疗妊娠期BV仍存在很多争议,导致妊娠期BV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不规范。总结几个主要的争议点,期待今后有更多着力于解决这些争议的、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妊娠期BV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观察749-751

摘要: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满意度,为此类疾病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15例患者放置LNG-IUS。放置后每3个月1次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直至内膜转化成分泌期;同时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改变、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放置LNG-IUS后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15例患者均在放置LNG-IUS后第1个月月经量开始减少,第3个月月经量为放置前的1/20~1/10(P〈0.05);放置LNG-IUS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由8.9~25.0mm(中位15.56mm)变为3.2~5.2mm(中位4.6mm)(P〈0.05)。放置3~9月后所有病变内膜均转化呈分泌期样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间质呈蜕膜样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100%。结论: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好,病变内膜多在3~9月转化正常。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良好,满意度高,便于随访,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的理想方法。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752-755

摘要: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Ⅰ第54号密码子多态性与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rBV)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rBV患者37例(rBV组)及正常体检女性30例(对照组)的宫颈阴道灌洗液,采用ELISA方法测定宫颈阴道灌洗液中MBL的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进行MBL基因外显子Ⅰ第54号密码子多态性分析。结果:rBV组宫颈阴道灌洗液中MBL浓度3.28±2.08ng/ml低于对照组4.72±2.69ng/ml(P〈0.05),第54号密码子基因突变频率(37.84%)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OR=5.48,95%CI1.40~21.46,P〈0.05)。结论:阴道上皮细胞MBL基因外显子Ⅰ第54号密码子突变及阴道局部MBL浓度降低可能是rBV的易感因素。

实用妇产科杂志疑难病案
26卷10期疑难病案755-755

摘要:患者,24岁。因孕8^+月,反复左下腹痛1^+月,左下肢水肿20^+天,阵发性腹痛17小时,于2010年6月2日入院。孕妇既往月经不规则,末次月经具体日期不详。停经50^+天自测尿HCG(+),孕3^+月到当地市医院建卡,定期产前检查未见异常。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隐痛,无其他不适,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756-758

摘要:目的: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菌种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用沙氏培养基35℃培养194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其中RVVC97例,VVC97例。用API32℃假丝酵母菌鉴定板及ATBTMFUNGUS3药敏板接种,在ATBExpression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判读结果。结果:在培养检测的194例阴道分泌物中白假丝酵母菌156例,占80.41%(156/194);RVVC组中73例为白假丝酵母菌,占75.26%(73/97),VVC组中83例为白假丝酵母菌,占85.57%(83/97)。RVVC组非白假丝酵母菌比例高,与V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药物敏感率(68.04%)低于VVC组(86.60%)(P〈0.05)。结论:VVC、R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假丝酵母菌,RVVC组非白假丝酵母菌比例高于VVC组。RVVC组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明显低于VVC组。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癌抗原125及子宫内膜厚度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759-762

摘要:目的:评价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癌抗原125(CA125)及子宫内膜厚度(EST)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拟诊为异位妊娠并且资料齐全的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就诊当天检测血β-HCG、P及CA125,并经阴道超声检测EST,48小时后再次检测血β-HCG,通过资料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确定各检测指标的最佳工作点(OOP)。结果:89例确诊为异位妊娠,24例为宫内早孕,27例为宫内早孕流产,12例为难免流产。ROC工作曲线显示,血β-HCG48h/0h的诊断准确度最高(AUC=0.85),其次为P(AUC=0.81),再次为EST(AUC=0.79),CA125的诊断准确度最低(AUC=0.76)。ROC曲线确定检测的OOP显示,血β-HCG48h/0h为0.55,P为36.25nmol/L,EST为10.50mm,CA125为30.05KU/L临界值时具有较好的异位妊娠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各检测指标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所差异,在诊断时可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