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51-1145/R 国内刊号
  • 1003-6946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妇产科是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_女性生育力低下及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临床病案讨论、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综述与讲座、论著与临床、短篇报道

实用妇产科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妇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妊娠与易栓症专题讨论——妊娠期易栓症的病因129-131

摘要:产科医生都认识到妊娠期血液呈高凝状态,但提及妊娠期易栓症(thrombophilia in pregnancy)也称为血栓形成倾向,国内许多产科医生并不熟悉。尽管国际上已经有关于易栓症的一些临床和基础研究报告,但研究还不尽人意,关于易栓症的病因、对母儿的影响、如何筛查和预防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鉴于此,本期推出“妊娠与易栓症”专题讨论,希望引起我国产科临床医生对妊娠期易栓症防治的关注。 ——编者

妊娠期易栓症的胎盘病理132-134

摘要:近20年来产科医师已认识到凝血功能障碍是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人体内有许多生理的抗血栓形成蛋白,它们在凝血级联反应中的关键环节起到抑制作用,以保持正常内环境下血液的流动性。正常妊娠期间,除Ⅵ及Ⅷ因子外,其他所有的凝血因子浓度均增加,这些促凝物质的显著增加,即使是健康妇女,在妊娠期和产褥期也是最易发生易栓症(即血栓形成倾向)的危险期。这些凝血机制的变化影响母胎双方,导致多种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遗传性易栓症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134-136

摘要:遗传性易栓症(inherited thrombophilia)词,最初是由Egeberg于1965年报道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陷时提出的。目前,其含义已扩大到因遗传性或基因突变所致的持续高凝状态而引起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的一类疾病。遗传性易栓症包括:蛋白S(PS)、蛋白C(PC)和抗凝血酶(AT)缺乏、促凝因子的异常如FV Leidn和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和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1(PAI-1)基因多态性等。

获得性易栓症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136-138

摘要:获得性易栓症(acquired thrombophilia)是由于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制动、口服避孕药、母体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某些内科合并症等,所引起凝血因子、抗凝蛋白、纤溶蛋白的后天性异常,导致血栓栓塞易于发生的一组疾病或状态。获得性易栓症往往是遗传性易栓症患者血栓栓塞的诱发因素,两者常合并存在,几种获得性易栓症并存时更易诱发血栓栓塞。

妊娠期易栓症的筛查138-140

摘要: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临床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在妊娠期,凝血因子Ⅰ、Ⅶ、Ⅷ、Ⅸ和Ⅹ增加,蛋白S(protein S,PS)和纤维活性减少,对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的抵抗增加,这种血栓形成倾向(thrombophilia,易栓症)可能选择性影响子宫、胎盘循环而导致胎盘的微血栓形成,增加妊娠期的风险。大量研究发现,许多不良妊娠结局与易栓症有关。对母体而言有动静脉栓塞、重度子痫前期;对胎盘和胎儿来说,

妊娠期易栓症并发症的预防140-142

摘要:目前易栓症与病理性妊娠的关系备受多学科关注。许多研究都显示,遗传性与获得性易栓症增加了与胎盘发生发展障碍有关的产科并发症,提高易栓症预防及处理水平能够改善与之相关的妊娠不良结局。

妊娠期易栓症的处理142-144

摘要: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指易于发生血栓的一种病理状态,高凝状态和血栓前状态也都是对血栓形成潜在危险度增加这一病理概念的描述。易栓症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妊娠因病理生理的改变,易栓症的发生率升高。近年来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磷脂综合征(APS)、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病、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FGR)、胎盘早剥及妊娠期或产褥期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均与遗传性和获得性易栓症有关,

胎儿及新生儿易栓症144-146

摘要:胎儿及新生儿易栓症发生风险远远低于成人,新生儿期发病率为0.24/万~0.51/万。易栓症的病因可以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最常见的遗传因素包括凝血因子V Leiden(FVL)、PT G20210A和MTHFR基因突变,而MTHFR基因突变可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有关。大约孕10周,胎儿即可合成凝血因子,随着孕周增长凝血因子合成增加。新生儿的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和相关因子(Ⅺ、Ⅻ和高分子量激肽原)水平比成人低50%,

消息146-146

实用妇产科杂志临床病案讨论
孕30^+6周,胚胎移植术后,皮肤瘙痒1周,发现血糖升高1天147-149

摘要:患者35岁,因孕30^+6周,胚胎移植术后,皮肤瘙痒1周,发现血糖升高1天于2008年10月30日入院。LMP:2008年3月28日,EDC:2009年1月4日。于2008年4月17日行胚胎移植,后经B超检查确诊为双胎妊娠,早孕期间曾有少量阴道流血,黄体酮治疗后好转。孕期无头痛、眼花、视物模糊,无双下肢水肿,定期产前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入院前1周无诱因出现腹部皮肤瘙痒,后累及四肢,夜间更甚,有抓痕,无皮疹,无发热、厌油、恶心、呕吐等。

实用妇产科杂志短篇报道
子宫血管瘤1例149-149

摘要:患者,37岁,因1周前出现阴道大量流血,色鲜红,持续1天于2007年4月3日入院。患者曾于12年前经阴道足月分娩后,出现间断性阴道大量流血,每年2~3次,色鲜红、量多、不能自止,每次均于当地医院急诊,予以止血药物治疗3~4天后血止,反复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均未明确诊断。5年前足月妊娠时行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右侧血管明显迂曲增粗,未干预,手术出血较多,术后患者未哺乳,4年未行经,未继续诊治。2006年7月患者再次出现阴道少量流血,

实用妇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围生期深静脉血栓防治的循证评价150-151

摘要:围生期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并非少见的产科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后综合征,甚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对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进行循证评价,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防治方法提供依据。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消化系统损伤152-155

摘要:腹腔镜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加,手术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妇科腹腔镜消化系统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08%-0.33%,术后延误诊断常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消化系统方面的并发症,从其发生率、部位、原因、诊断、处理及如何预防等几个方面做一文献综述。

实用妇产科杂志短篇报道
阴道壁蓝痣恶变1例155-155

摘要:患者,64岁,绝经14年。2005年4月妇科普查时发现阴道壁紫蓝色斑块,无疼痛、瘙痒、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在外院行阴道壁斑块切除术,病理诊断为阴道壁细胞型蓝痣。2006年4月6日来我院复查,妇科检查:阴道右后壁距处女膜缘3cm处(原手术瘢痕部位)可见一约0.5cm×0.5cm大小的紫蓝色斑块,宫颈、宫体及双侧附件区均未见异常。于4月11日在骶椎麻醉下行阴道右后壁斑块切除术,并切除斑块周边组织约1.5—2.0cm。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隔日检测血β-HCG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156-158

摘要:目的:探讨隔日检测血β-HCG浓度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EP)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本中心收治早期未破裂型EP患者46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250mg(每片25mg),血β-HCG≤30U/L停药。结果:治愈40例,治愈率为86.96%。平均治疗12.54天,人均用米非司酮71.31片;用药最短3天,服米非司酮18片;用药最长30天,服米非司酮162片。血β-HCG降至正常最短6天,最长30天。初始血p.HCG浓度〉隔日血β-HCG的38例全部治愈,隔日血β-HCG浓度〉初始血β-HCG的8例仅治愈2例,无效6例,无效率13.04%。结论:药物治疗EP效果与初始血β-HCG浓度高低无主要关系,而与初始血β-HCG与隔日血β-HCG浓度比较有关。只要确定为EP,尤其是隔日血β-HCG〉初始血β-HCG的患者,即使血β-HCG浓度较低,也应及时、足量、足疗程药物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内皮素、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159-160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与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产科分娩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9例),重度子痫前期组(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患者静脉和新生儿脐血血浆中ET-1,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NO、TNF含量并与48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作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母血与脐血中ET-1水平升高(P〈0.01;P〈0.05),NO水平降低(P〈0.01;P〈0.05),TNF水平升高(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较妊娠期高血压组ET-1、TNF水平均升高(P〈0.05),NO水平降低(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ET-1合成增加,NO释放减少,TNF分泌过多,三者调控失衡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硫酸镁与山茛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对照研究161-163

摘要:目的:对比硫酸镁、山莨菪碱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产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保守治疗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37例,山莨菪碱组31例,观察两组血压下降、尿蛋白、水肿等情况。结果:硫酸镁组和山莨菪碱组用药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莨菪碱组减轻水肿的效果较硫酸镁组更明显(P〈0.05)。两组保守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山莨菪碱与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疗效相近。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研究164-166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1221例单胎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按50g葡萄糖筛查(GCT)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将产妇分为:血糖正常孕妇组、GCT阳性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同时根据GDM组患者是否应用胰岛素分为无胰岛素治疗组(GDM-A1组)和胰岛素治疗组(GDM-A2组)。分别统计5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均值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GDM-A2组的新生儿与血糖正常孕妇组、GCT阳性组、GIGT组、GDM-A1组相比,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血糖均值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M-A2组孕妇虽经系统治疗,其分娩的新生儿仍应加强产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新生儿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