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51-1145/R 国内刊号
  • 1003-6946 国际刊号
  • 2.6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实用妇产科是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实用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_女性生育力低下及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临床病案讨论、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综述与讲座、论著与临床、短篇报道

实用妇产科 2006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实用妇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专题讨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述385-387

摘要:1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分类和分型 1.1定义骨质疏松症(osteroporosis,OP)是Pom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特点是骨矿含量和骨基质成分等比例地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时骨小梁断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性激素治疗387-389

摘要:人类的骨骼代谢过程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当骨形成大于骨吸收时表现为骨积累,而当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时则表现为骨丢失。以往的研究已证实,雌激素是抑制骨吸收的。当雌激素缺乏时,骨吸收增加,从而加速骨丢失。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导致骨量的快速丢失,使老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性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mpy,HRT)作为抑制骨吸收的治疗措施可以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但由于对长期应用HRT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非雌激素治疗389-391

摘要: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指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早期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减少脆性骨折的发生,避免因疼痛和骨折带来的生活质量降低或生存时间缩短。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受累人群中,绝经后妇女占绝大多数,其原因是雌激素作为骨骼保护因子,在50岁左右水平急剧下降,导致大量骨丢失。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391-393

摘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在于减少骨折的发生,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带来的高死亡率、残疾、生活质量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社会负担,使预防骨质疏松症比治疗骨折更加重要并具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在老年妇女中。然而,由于潜在影响的复杂性及多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其预防受到一定的限制。

瘦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393-395

摘要:瘦素是由ob基因编码的一种16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4—16kU。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此外,棕色脂肪、骨骼肌、胃粘膜、胎盘以及胎儿心脏、骨和软骨组织等均可分泌瘦素。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瘦素分泌,禁食和8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其分泌。瘦素进入血循环后,呈游离状态或与瘦素结合蛋白结合,最后通过多种组织及其多种形式的瘦素受体,作用于包括中枢和外周的多个位点,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学进展395-397

摘要: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隐袭性疾病,在我国发生率达13%-18%,其中50%以上为中老年女性患者,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其发生率还将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因此充分认识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准确加以诊治和预防,是妇产科学乃至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骨质疏松与遗传397-399

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密度(BMD)降低直接相关,而低BMD与骨成熟期达到的峰值骨量低及由于疾病、增龄和绝经造成骨量丢失加速有关。峰值骨量个体差异很大,其变化范围为±20%。对孪生子等的研究显示,60%.85%的骨量,70%。85%的髋部形态,50%。75%的骨代谢和25%。35%骨折取决于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骨的影响机制不清,可能有两种方式,①在骨结构水平上,由于基因突变造成蛋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异;②基因通过调节途径影响骨重建及平衡过程。

2006中美妇科肿瘤及腹腔镜手术规范化高级班培训通知399-399

实用妇产科杂志临床病案讨论
脓血便、贫血1年半,发现盆腔包块1周400-402

摘要:1病历摘要 患者,3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脓血便1年半,无发热、盗汗、腹痛和里急后重,有时鲜血便,脓血附着于大便表面,不与大便混合。当地医院行钡灌肠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锡类散、西米替丁和庆大霉素灌肠治疗1年无效。因恐惧便血不敢进食,渐感乏力,面色苍白,半年前血液科行骨穿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口服硫酸亚铁治疗,乏力稍好转,但渐感灌肠时插管困难,遂停止灌肠治疗。

实用妇产科杂志短篇报道
产后神经鞘瘤伴出血致截瘫1例402-402

摘要:1病例报告 患者32岁,G3P2,因产后6天,突发双下肢瘫痪4天于2004年3月11日急诊收入我院神经外科。患者于6天前顺产1男婴,体重约3500g,于农村家中旧法接生,产程具体不详,总产程约8小时。产后第2天凌晨下床小便时突感双下肢无力,伴感觉完全丧失及尿潴留。4天前于当地医院行Mill检查,发现T4.6椎管内占位病变。患者入我院时查体:T36.6℃、P80次/min、BP90/60mmHg,神清合作,颈无抵抗,视嗅觉无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无面瘫,耸肩有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的诊断与处理403-405

摘要:输卵管脱垂是子宫切除术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要结合临床表现、体征,依靠病理结果明确诊断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输卵管脱垂的预后良好。对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复习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实用妇产科杂志短篇报道
妊娠中期子宫压迫输尿管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405-405

摘要:1病例报告 患者28岁,G2P0。因孕26舶周,无尿3天于2003年9月28日入院。既往无肾炎及尿路结石史,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尿,曾先后在5家医院妇产科、内科门诊检查均未能明确诊断。入院查体:T37.5℃=,P110/min,BP140/90mmHg,全身无浮肿,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皮肤紧张、发亮、腹壁皮下静脉可见,宫高28cm,腹围89em,子宫壁紧张,有压痛,胎心率正常,双肾区叩击痛。B超示:双肾积水,

实用妇产科杂志论著与临床
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PCOS糖代谢、肥胖的相关性研究406-409

摘要: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糖代谢、肥胖的关系。方法:PCR-RFLP法检测42例正常育龄妇女。101例PCOS患者[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A、B、C组;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非肥胖组]PAI-1基因启动子4G/5G位点插入或缺失多态性,比较组间多态基因型分布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①BMI、Homa-IR指标PCOS糖代谢C组〉B组〉A组、肥胖PCOS组〉非肥胖PCOS组,ISI则相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PCOS组不同糖代谢组PAI-1基因4G/5G多态基因型分布无差异,但PCOS组、PCOS糖代谢异常C组与对照组、PCOS非肥胖组与肥胖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439、4.018、4.151;P均〈0.05);4G型(4G/4G基因型)PCOS组、PCOS糖代谢异常C组与非肥胖PCOS组分布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与肥胖PCOS组;5G型(4G/5G+5G/5G基因型)分布相反。结论:①PCOS患者高PAI-14G/4G多态基因型,可能是其高PAI-1活性现象的重要遗传基础。②PA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可能与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非肥胖PCOS发病、病情进展有关。

激素治疗对绝经妇女子宫肌瘤的影响410-412

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周期序贯激素治疗对绝经妇女子宫肌瘤发生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绝经相关症状且合并单发性子宫肌瘤(肌瘤最大径线〈5cm)的绝经妇女60例,给予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方案,起始剂量为口服戊酸雌二醇1.0mg,每日1次,连用21-25天,后10-14天加用甲羟孕酮每日4mg。随后,根据每人对药物的不同反应,调整口服戊酸雌二醇的每日用量为0.5—2.0mg,甲羟孕酮的每日用量相应为4—6mg。不能连续应用激素治疗或失访者被排除。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6、12、24、36个月时采用阴道超声测定肌瘤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53例患者完成了3年的观察,平均年龄51.4(44—57)岁,绝经年限平均2.3(1—7)年。激素周期序贯治疗3、6、12、24、36个月,肌瘤大小均无明显改变(P〉0.05),没发现新生肌瘤(P〉0.05),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明显增厚(P〉0.05)。结论:根据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制定不同剂量的激素周期序贯方案,不促进绝经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探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413-416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符合条件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观察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及手术对卵巢功能、性生活及大小便等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手术及术后近期恢复情况,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聆H、B对照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性生活、血糖、血脂水平及大小便情况均无明显改变。研究组术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动脉卵巢支检出率为100%。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卵巢功能影响小,性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大小便、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子宫动脉卵巢支的血流基本不受影响,其更远期临床效果仍需深入研究。

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417-419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3组,2组人工流产术中分别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利多卡因,另1组为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率、宫口松弛情况及出血量,并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BP、SPO2、HR、RR变化、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痛评分、定向力恢复、术后VSA评分及副反应。结果: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镇痛效果明显,与利多卡因组、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苏醒早,术后血压、心率、呼吸无明显变化,出血量与对照组、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可靠,适合于门诊无病人工流产麻醉的要求,但必须注意术中严密观察监测呼吸和心率,并缓慢推注以减少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的发生。

早期妊娠重复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的探讨419-42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妊娠两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方法:对早期妊娠≤7周,选择再次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同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次妊娠药物流产间隔时间≤3个月者140例,间隔时间〉3个月者382例,比较两组再次药物流产的结局。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不全流产率、失败率及流产后阴道流血量〉100m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妊娠再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应大于3个月。

MTX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分析421-423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不同剂量作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辅助药物来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作用。方法:将170例行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病灶残腔注射MTX 20mg组96例为观察1组,病灶残腔注射MTX 10mg组74例为观察2组。结果:17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PEP,发生率为2.35%。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中预防性应用MTX 10mg后PEP发生率为2.7%,而20mg组PEP发生率为2.1%,两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β-HCG均有大幅度下降,术后1、3、12天血β-HCG下降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PEP组血清β-HCG下降率低于50%,与非PEP组下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12天PEP组血清β-HCG下降率明显低于非PEP组(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同时,绒毛种植部位注射MTX可降低PEP率。两剂量均可用于PEP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