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进展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 统计源期刊

Current Biotechnology

  • 33-1375/Q 国内刊号
  • 2095-2341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物技术进展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物技术进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刊首语、赤霉病表型鉴定、赤霉病抗源及种质创新、寄主-病原菌互作及其抗性机制、呕吐毒素、赤霉病防控

生物技术进展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粘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229-234

摘要:粘细菌是重要的微生物捕食者,具有多重生防机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对粘细菌生物防治作用效果及机制的研究不多,国内尚无相关报道。为引起国内研究者对粘细菌生物防治作用研究的重视,分析了粘细菌的生物防治机制,综述了粘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目前粘细菌生物防治作用研究中的一些瓶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粘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牛乳铁蛋白肽的抑菌功能及基因工程制备进展235-238

摘要:牛乳铁蛋白肽(lactoferricin bovine,Lfcin B)是由乳铁蛋白(lactoferrin)经酸性胃蛋白酶降解N端而产生的含25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一系列生物活性,成为目前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由于受到生产成本的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基因工程技术将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最佳途径。对牛乳铁蛋白肽的抑菌功能以及基因工程制备的优势和改良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基因工程生产牛乳铁蛋白肽提供新思路。

CHO细胞表达系统研究进展239-243

摘要:CHO细胞表达系统是目前重组糖蛋白生产的首选系统。随着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CHO细胞表达系统已经成为生物技术药物最重要的表达或生产系统,并被广泛应用于抗体、重组蛋白药物和疫苗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近年来,针对CHO细胞表达系统在某些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大规模生产中存在的不足,研究者们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结合重组蛋白表达机制的研究成果,为优化和应用CHO细胞表达系统做出了不懈努力。从培养基的优化、高产重组CHO细胞株的构建、大规模培养三个方面综述了CHO细胞表达系统的最近研究进展,以期为CHO细胞表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糖蛋白药物的多糖结构解析进展244-248

摘要:细胞表达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多数是糖蛋白。附着在蛋白质上的多糖直接影响蛋白质药物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及免疫原性。因此,应对糖蛋白产品上的多糖进行充分分析,以控制产品质量。然而,糖蛋白上多糖的复杂性对检测带了艰巨挑战。介绍了糖蛋白上多糖分析的最新进展,以及利用凝集素芯片技术的高通量多糖分析法,重点介绍了用于检测糖基化位点、糖链结构和含量的测定分析方法,以期为糖蛋白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铅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249-254

摘要:为了研究铅(Pb)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单独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神经发育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考察两者对斑马鱼胚胎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将720个斑马鱼胚胎按3×3析因设计随机分为9组,以Pb(0、0.01 mg/L和1 mg/L)和DBP(0、0.005 mg/L和0.5 mg/L)单独及联合对斑马鱼胚胎暴露120 h。观察、记录胚胎的孵化、死亡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斑马鱼胚胎神经发育相关基因(NR1A、NR2A、NR2D)和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c-fos)的表达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暴露组均可致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降低、死亡率增高(P〈0.05);联合暴露组NR1A、NR2A、NR2D、c-fo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b和DBP均可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且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而二者联合暴露毒性复杂,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对神经发育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无交互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Kurthia huakuii LAM0618~T重组酚氧化酶LaclK对乙基紫脱色的研究255-260

摘要:以三苯甲烷类染料乙基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Kurthia huakuii LAM0618T重组酚氧化酶LaclK对乙基紫的脱色性能,探讨了给酶量、脱色时间、染料浓度、反应p H、卤离子、有机试剂以及NO-3、SO2-4和腐殖酸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pH 7.0,60℃条件下反应1 h,200 U/L的LaclK对10μmol/L和20μmol/L的乙基紫显示出较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率分别达到91%和84%。此外,LaclK能够耐受卤离子和有机试剂,具有一定的生物修复应用潜力。

一株大麻雨露脱胶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胶性能研究261-264

摘要:从大麻根部土壤中分离一株能够以大麻茎粉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真菌。经18S rRNA鉴定此菌为链格孢属。采用GB/T18147.2-2008和DNS法对大麻茎残胶率及真菌果胶酶活性进行分析。将此菌应用于田间试验,对施用本菌的沤麻周期、大麻出麻率及纤维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菌具有产果胶酶活性但能力较低仅为150.5 U/m L,能够降解胶质释放大麻纤维,田间雨露沤麻时施用本菌可以加快沤麻速度,出麻率及大麻纤维强度分别提高了1.73%和17.01%。应用此菌沤麻可缩短沤麻周期,提高大麻出麻率及纤维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β-半乳糖苷酶为报告基因的耐辐射异常球菌启动子检测载体构建265-270

摘要:耐辐射异常球菌是一种超强电离辐射抗性的微生物,其含有大量的胁迫反应相关蛋白及其转录调控因子,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各种胁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分析该菌的抗逆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功能,以β-半乳糖苷酶为报告基因构建了耐辐射异常球菌启动子检测体系。以耐辐射异常球菌基因组为模板扩增gro EL、hsp20、relA和relQ启动子片段,将其连接到到大肠杆菌-耐辐射异常球菌穿梭载体pRADZ1上,构建成具有启动子活性检测功能的重组质粒pRADZ-PgroE、pRADZ-Phsp20、pRADZ-PrelA和pRADZ-PrelQ,并将其转化至耐辐射异常球菌,测定β-半乳糖苷酶酶活。结果显示,这些启动子能在耐辐射异常球菌中启动Lac-Z报告基因的表达,并受到胁迫条件的诱导调控。耐辐射异常球菌启动子活性检测方法构建为该菌株特异性胁迫应答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一株陆生耐盐珊瑚球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271-276

摘要:研究了陆生耐盐珊瑚球菌(Coralloccus)5X1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化学成分,以期得到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显示,从陆生耐盐珊瑚球菌5X1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酪氨酸-脯氨酸)、环(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乙酰基苯乙胺。这3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陆生耐盐珊瑚球菌5X1中分离得到。

N-糖链切除对重组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影响277-282

摘要:重组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是一种全人源的抗病毒感染单抗,主要用于狂犬病毒暴露后预防。采用糖苷酶处理2种重组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Mab1、Mab2水解切除N-糖链,通过糖染色和毛细管电泳检测确定N-糖链酶解程度,利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其中和活性,分析N-糖链切除对该单抗中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糖链切除后抗体中和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N-糖链对这两株抗狂犬病毒单抗的体外中和活性不是必须的结构成分。

基于CNKI的猪蓝耳病文献计量分析283-287

摘要:为了解我国猪蓝耳病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以2004-2015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SCI、EI、核心以及CSSIC来源期刊的论文数据为对象,从论文的发表时间、论文所覆盖的学科、论文所属的期刊分布、论文研究层次分布、主要基金项目来源、作者和研究机构、关键词词频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比较。我国猪蓝耳病研究相关论文主要集中于畜牧与动物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猪蓝耳病研究相关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08年;核心期刊《动物医学进展》载文最多,畜牧兽医、动物相关期刊是猪蓝耳病研究的主要期刊;主要研究学者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其中论文数量发表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南京农业大学;目前猪蓝耳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疫苗的研制和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防控猪蓝耳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但是传统的控制方法,对于新出现的变异蓝耳病病毒并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加强猪蓝耳病病毒遗传变异的监测,掌握病毒的变异趋势是当前猪蓝耳病研究的前沿领域,而研发更为有效的疫苗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利用微滴数字PCR方法快速分析转基因玉米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288-294

摘要:以玉米自交系501幼胚为受体材料,首先将来自球形节杆菌的EPSPS基因(G23V)按玉米密码子偏爱性进行优化与人工合成,并且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BAC9200中;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质粒载体转入玉米自交系501的幼胚中。经过愈伤诱导、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化培养最终获得14株转化再生植株。经PCR、RT-PCR检测表明,其中5株目的基因G23V-EPSPS稳定整合且在转录水平获得表达。随后,利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对外源基因拷贝数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G23V-EPSPS拷贝数分别为0.12、1.0、0.9、1.89和0.66,介于0~2之间。成功建立了草甘膦抗性基因G23V-EPSPS在玉米中的遗传转化体系,为以新型高抗草甘膦G23V-EPSPS基因作为转基因玉米筛选标记基因奠定了基础;而且以微滴数字PCR技术代替传统的Southern Blot简便快速的完成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分析,为微滴数字PCR技术在转基因外源基因拷贝数检测上的广泛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

基于16S rRNA基因文库技术分析水性涂料菌群的多样性295-298

摘要:采用未培养技术直接提取变质涂料微生物总DNA,使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连接、克隆和测序,建立16S rRNA基因文库,分析变质水性涂料细菌的数量与种类。从96个克隆子中共检测到8种不同种属的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优势菌群,占总数的75%,软骨酸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hondroitinus)占总数的15%,此外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和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分别占总数2%。结果表明16S rRNA基因文库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水性涂料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方法。

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温室辣椒蓟马效果评价299-302

摘要:实验通过释放不同益害比的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温室辣椒蓟马,结果表明:在蓟马发生初期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有效控制蓟马虫量增长,释放7 d后益害比为1∶20的处理防效可达到94.86%,效果显著;益害比为1∶5、1∶10和1∶20的各处理在各时期均无显著差异,而益害比为1∶40的处理在释放后5 d、7 d和14 d防治效果均显著低于以上3个处理,综合考虑选择益害比1∶20为最佳释放量。

征稿启事303-303

摘要:《生物技术进展》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于2011年7月创刊,双月刊,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核心期刊。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围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关注生物技术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促进相关学科学术交流与发展,及时刊载生物技术在农、林、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医药、生态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