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热点观点、进展评述、权威期刊、研究论文、资讯传递、技术与方法、产业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2095-2341
  • 国内刊号:33-1375/Q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9
  • 综合影响因子:0.93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物技术进展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热点·观点

转基因作物的食用与环境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自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生产以来,针对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公众争论的焦点。面对全球粮食安全形势的严峻压力,如何使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客观性保持一种科学性的认识,是摆在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和科学家面前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从食品和环境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旨在还原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真实性,并简要提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对策。
81-83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进展评述

作物雄性不育性在育种中的应用概评

摘要:概述总结了作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别与遗传特点。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机理涉及细胞质遗传的现象,目前已初步探明玉米C群不育系的胞质基因可能是atp6-c,芝麻不育胞质基因拟为atpA。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玉米、水稻和蔬菜中。尽管现有近交理论、DNA甲基化效用、水稻胞质与核不育系遗传等理论提出,雄性不育化育种的基本理论尚需进一步探讨。在雄性不育化育种技术上,要逐步解决难点作物,如小麦、荞麦、菜豆等的不育化育种问题。
84-89

植物诱变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诱变技术是指利用外界因素加快物种遗传变异,在短期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为培育新种质、新品种及基因功能的研究等创造条件。相对于自然的选择,诱变技术具有高频率、广突变、周期短等特性。主要论述了常用的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空间诱变和生物诱变等诱变手段,并详细介绍了上述诱变技术的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常用的诱变方式及其在植物应用中的研究现状。针对现行各种诱变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90-97

作物数量性状研究进展

摘要: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大多属于数量性状。传统数量遗传学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把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数量性状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QTL定位的统计分析方法发展很快,先后提出单标记分析法、区间作图法及复合区间作图法等。目前,作物QTL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重要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主效QTL基因已被相继克隆成功,作物数量性状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勃勃生机的热门领域。
98-104

蛋白质组技术在小麦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人类基因组草图测定的完成,宣告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的重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介绍了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全面综述了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在小麦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麦谷蛋白亚基的鉴定、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遗传改良、籽粒发育过程中面筋蛋白的表达和累积、高温胁迫对面筋品质的影响、籽粒硬度蛋白分析及淀粉品质研究等,还分析了蛋白质组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105-111

玉米灰斑病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摘要:玉米灰斑病(gray leaf spot of maize,GLS)是重要的玉米叶部病害,严重时可导致整株玉米枯死,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对玉米抗灰斑病抗性生理及遗传QTL定位的最新的研究进展,并且对如何加快玉米灰斑病的研究和抗病品种的选育进行了探讨。
112-115

药用植物种子休眠类型及休眠解除研究进展

摘要: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对不良环境条件主动适应的现象。介绍了常见药用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根据休眠原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将种子休眠划分的几种类型,总结了对不同休眠类型的种子应分别采用的休眠解除方法,并评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
116-121

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种重要自分泌/旁分泌的生长因子。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生存等与细胞命运密切相关的过程,在细胞发育、伤口愈合、器官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生化特性、分子结构、家族、受体、信号通路、生物学活性、生理功能、应用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122-129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研究论文

非生物逆境胁迫下ZmCIPK10基因表达分析

摘要:干旱、高盐、低温、高温等非生物逆境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参与逆境胁迫应答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从玉米中克隆了一个CIPK蛋白激酶基因,暂时命名为ZmCIPK10。该基因全长2730bp,转录长度2100bp,编码438个氨基酸。顺式元件分析发现在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ABRE、HSE、TC-rich repeats等推测的逆境顺势元件。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ZmCIPK10在干旱、低温、盐胁迫下表达量上调,在ABA、高温胁迫下表达量下调。研究结果初步证实ZmCIPK10基因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为ZmCIPK10参与植物逆境信号途径及其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30-134

阿维链霉菌的诱变育种

摘要:以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76-12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吖啶橙、紫外线和氯化锂分别对其孢子和原生质体进行诱变,经抗代谢物理性筛选,获得一系列高产突变株,其中N-1-2高产突变株的发酵单位是出发菌株的2.47倍。实验中同时获得了只产阿维菌素a组分的突变株G-32、Bla组分含量高的Ave8菌株和产蓝绿色孢子的突变株UA-G等。
135-139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技术与方法

以根为外植体建立大蒜的组织培养体系

摘要:以国内4个大蒜栽培品种为材料,建立了以根为外植体的再生体系。将蒜瓣去皮后灭菌消毒,萌发后选取苗龄为5~7d的无菌苗的根接种到含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发现MS+2,4-D1mg/L+2ip0.1mg/L组合愈伤诱导效率最高,平均为56.06%;愈伤组织经过2~3次继代培养,选取胚性愈伤组织置于不同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3个月后可见小芽产生,分化培养基为MS+KT1mg/L时,植株再生效率最高,平均达到35.01%。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根为外植体的高效的大蒜愈伤诱导和再生体系,为大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140-145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权威期刊

Nature Biotechnology导读

摘要:锌指核酸酶的特异性锌指核酸酶对选择的目的位点进行特异修饰,但是脱靶对细胞是具有毒害作用的,其程度在基因组范围内尚未得到实验评估。Gabriel等利用慢病毒载体整个标签位点证明了锌指核酸酶的脱靶和中靶活性。
146-147
生物技术进展杂志资讯传递

科技图书

摘要: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张嘉保,田见晖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生殖器官、繁殖调节物质、雄性动物生殖生理、雌性动物的发情、受精与早期胚胎发育、妊娠与分娩、动物繁殖力、人工授精、发情鉴定与妊娠诊断、发情排卵及分娩控制、胚胎移植技术、配子与胚胎生物技术、禽类繁殖生物技术和动物生殖免疫共14章。编者主要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本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并有年轻学者,
148-149

会议预告

摘要:第十八届国际食用菌大会国际蘑菇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hroom Science,ISMS)作为一个非政治性、非盈利性的国际组织,一直致力于传播食用菌领域的新进展,促进科研人员和栽培者之间的交流,为世界食用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会每3~5年召开一次国际食用菌大会,是国际食用菌科技界和产业界规模最大的盛会。 第十八届国际食用菌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主办,
150-151

人才职位

摘要:国内研究职位复旦大学生科院微生物系比较基因组学实验室 生物信息分析技术人员职责:从事真核与原核生物基因组拼接注释、表达组及可变剪接分析、功能基因组和比较基因组数据库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要求:具有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或相关理科专业本科学位及以上学位(或即将毕业),有基因组学研究经历,熟悉生物信息学常用软件,了解Linux操作系统、Ped语言、MySQL数据库和JSP语言者优先。
152-155

征稿启事

摘要:《生物技术进展》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于2011年7月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围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关注生物技术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促进相关学科学术交流与发展,及时刊载生物技术在农、林、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医药、生态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
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