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研究方法、专论与综述、学术讨论与建议、书刊评介、动态与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831
  • 国内刊号:32-1766/X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1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07
  • 综合影响因子:1.80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概述

789-790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再次被评定为中文核心期刊

790-

中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有效保护面积现状分析

摘要: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边界是管理部门开展日常管护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未界定范围和功能区边界的自然保护区,在实践中无法对其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起到真正有效的保护。通过研究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界定现状,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面积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全国约有40%的自然保护区范围边界不清,而在已界定范围边界的自然保护区中约有20%的自然保护区未划分功能分区。因此,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统计名录中的保护区数量与面积数据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现状,需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尽快完善保护区范围界定工作。
791-795

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

摘要:基于1 458个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资料、总体规划和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建立自然植被就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查明了保护空缺。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未受保护和不予评价7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全国583种自然植被类型中,不予评价的有4种。受评的579种中,522种已经受到不同程度保护。有效保护的自然植被有58种,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9%;较好保护、一般保护和较少保护的自然植被分别有154、110和200种,分别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26.4%、18.9%和34.3%。另外,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包括保护状况不明和未受保护的植被类型,分别有38和19种,两者合计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8%。总体来说,我国绝大部分自然植被已得到就地保护,但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于存在保护空缺的植被类型,亟须加强调查研究以确定其位置、范围和保护价值等,并通过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网络将其纳入自然保护体系内。
796-801

中国部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布现状

摘要:人类活动是当前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针对不同人类活动的土地利用类型特点进行分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提取2010年度407个部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斑块,进而分析和统计部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分布现状,最终为管理部门管理和控制区内人类活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0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存在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斑块土地总面积为242.43万hm~2,占部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58%;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内,实验区内人类活动斑块土地总面积为143.06万hm~2,占人类活动斑块土地总面积的59%;涉及保护区数量最多的人类活动斑块土地利用类型为农业生产用地,有360个自然保护区内有农业生产用地,农业生产用地总面积为211.03万hm~2。
802-807

国内外重金属土壤环境标准值比较:镉

摘要:土壤镉污染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开展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研究,合理制定中国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对加强镉污染土壤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调研获取了包括北美、欧洲、亚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非洲等地区16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共52个地区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数据156个。综合考虑标准值适用的土地利用方式,调研分析了32个农用地、70个住宅类用地和56个工业(含商业)类用地镉的土壤标准值。结果表明:(1)适用于农用地的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镉的二级标准值,较国际农用地土壤环境标准值更严格;(2)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农村住宅用地、城市住宅用地镉的土壤修复目标值总体上较国际同类标准值更宽松,中国台湾地区非农用地土壤镉的监测标准和管制标准值低于国际同类标准值的中值水平;(3)与国际上工业类用地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相比,HJ 350—2007《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A级和B级标准值较国外标准更严格;(4)制定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的目标与采用的技术方法、可接受风险水平与镉的毒性参数取值、土地利用方式与相应暴露情景假设以及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与模型参数的不同,是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望为中国不同用地方式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的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持。
808-821

生态风险评价框架进展研究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价生态压力引起的不利生态效应的可能性的过程,可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是一套标准化的方法体系,规定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总体工作内容、技术路线、关键方法步骤和各阶段产出成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科学方法有效转化为生态环境管理策略提供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批发达国家逐步构建了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框架,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导则和技术文件,直接支撑了上述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影响了有关国家的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而我国对于生态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还缺乏规范性的指导方法。该文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4套与土壤环境污染关系密切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为例,介绍国际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的内容,并结合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和农药安全评价领域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对我国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822-830

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其中农药化工类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空气二次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针对污染场地修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来源,提出科学有效的施工过程管理是切断二次污染排放源进入空气途径的主要手段,分析了我国现有施工管理技术与监管方面的不足,并对国内相关的监管措施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831-834

中国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评价及发展对策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建立了一套由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住条件和经济发展5个亚目标层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方法,计算各亚目标层评价指数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指数、公共服务设施指数、居住条件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4个亚目标层指数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均呈现京津和东南沿海地区最高,东北、华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规律;生态环境指数计算结果则相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指数大于东北和华北地区,京津、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较小。最后,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结果,将全国各省域划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类型区,并提出各类型区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对策,以实现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分类指导。
835-843

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居民旅游感知分析

844-852

珠三角地区PM2.5浓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摘要:PM2.5空间变异规律是揭示污染机制的重要基础。研究获取珠三角地区共57个监测点2013年全年PM2.5小时均值监测数据,汇总后得到监测点季度均值和年均值,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研究不同季节PM2.5浓度空间自相关性的强弱与集聚模式。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PM2.5污染季节差异显著,冬季PM2.5浓度均值是夏季的3倍。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90 km范围内,珠三角PM2.5浓度均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性且尺度效应明显,空间自相关性存在城市尺度和区域尺度2次递减;春、夏、秋、冬季PM2.5浓度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542、0.752、0.602和0.628,空间自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冬、秋和春季;珠三角PM2.5浓度集聚模式明显,深圳等沿海地区表现为PM2.5浓度低-低集聚(L-L),而离海岸稍远的广州等地区为高-高集聚(H-H)区域。
853-858

江西千烟洲区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观测研究

摘要: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利用位于江西省泰和县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的CO2自动分析仪对CO2浓度进行观测,分析CO2监测数据和同步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千烟洲所代表的华东地区背景CO2浓度水平以及变化特征,厘清了影响该区域气团的轨迹。结果表明,CO2平均体积分数为409.2×10-6;CO2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07: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15:00左右;季节变化特征也较明显,冬季浓度最高,而夏季最低。除了人类活动之外,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边界层高度也是影响CO2浓度的主要因子。后向轨迹与影响概率场分析结果显示,千烟洲CO2的主要来源为东北侧的长江三角洲和北方的城市地区。
859-865

我国表层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及来源浅析

摘要:统计了2004—2007年间公开发表文献中我国表层(030 cm)土壤中美国环保署规定的16种优先控制PAHs含量调查数据,总计约41项研究,包括34个市(地)区的2 353个样点,以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划分为东北地区、京津及周围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南地区5大区域。从全国范围看,我国浅层土壤中PAHs总量范围为ND(未检出)27 580.9μg·kg-1,平均值为1 462.55μg·kg-1;7种致癌PAHs含量范围为ND3657.67μg·kg-1,平均值为636.64μg·kg-1,约占PAHs总量的44%。全国23环PAHs、4环PAHs和≥5环PAHs所占比例相当。区域间PAHs含量差异较大,处于北方的东北地区、京津及周围地区以及处于南北过渡区的长三角地区表层土壤中PAHs类型主要为4环和≥5环PAHs,代表性单体PAH也多为致癌PAH,处于南方的珠三角地区和中西南地区表层土壤中PAHs主要类型包括23环PAHs,代表性单体PAH较少为致癌PAH。利用特征化合物比例法〔Ant/178、Baa/228、Ilp/(Ilp+Bpe)和Fla/(Fla+Pyr)〕对PAHs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表层土壤中PAHs来源以草、木材和煤燃烧为主,汽车尾气排放及石油源也占相当比例;Ilp/(Ilp+Bpe)与Fla/(Fla+Pyr)比值分析表明,京津及周围地区表层土壤中PAHs来源绝大部分以草、木和煤燃烧为主,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PAHs来源以汽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较大。从PAHs总量来看,我国有23%的土壤未受PAHs污染,轻微污染土壤占31%,污染土壤占8%,严重污染土壤占38%;根据Bap指标进行的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有20%的土壤受到污染。2种评估结果均表明北方受污染土壤样点比例要明显高于南方。
866-875

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分析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化肥施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在综合考虑化肥施用强度、效率、生态安全标准、环境效应权数及作物复种指数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化肥施用时空分异与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安徽省总化肥施用强度平均为853.6 kg·hm-2,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指数为0.72,总环境污染风险程度为中度;氮、磷、钾施用比例平均为1∶0.52∶0.49,氮、磷和钾3种单质肥料的环境风险指数分别为0.72、0.78和0.65,风险程度分别为中度、高度和低度,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安徽省16个地级市目前普遍存在农田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区域差异大,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其中淮南为严重风险,蚌埠、六安、芜湖和铜陵4个地区为高度风险,其余各市为中度风险。
876-881

城郊集约化农业景观不同生境类型下植物时空多样性变化

摘要:分别于1996和2013年调查了湖北省潜江市郊区农业景观,研究不同农作生境和半自然生境中植被物种组成和丰富度,以揭示农业集约化和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农业景观中植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分析显示,1996到2013年间研究区植物多样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农作生境中物种丰富度下降较多,物种组成趋于单一化;各生境优势物种都有明显变化,但相对于农作生境,半自然生境优势物种变化更大;农作生境和半自然生境农田耐受种种数差异不大;半自然生境物种丰富度和植被组成变化不显著,但城市化导致部分半自然生境丧失,可能对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构成威胁。这说明近十多年农业集约化对城郊农业景观植物多样性影响显著,但半自然生境中植物多样性相对于农作生境受到的影响较小,可对农业景观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城郊农业景观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但需要降低农业集约化,采取环境更加友好型措施,而且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对半自然生境的保护。
882-887

干旱胁迫对巨桉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888-894

竹炭基生物质肥对酒竹伤流液采集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摘要:为探索西南半干旱地区酒竹栽培的施肥方法,分析了竹炭基生物质肥和有机肥栽培条件下酒竹伤流液采集量年变化和营养成分的差异,为其功能型饮料的制备和竹炭基生物质肥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全年竹炭肥(ZT)条件下,从5月雨季开始到11月干季初期可采集伤流液,7—10月为丰期,伤流液采集量(CSap)的最高纪录是9月(2.66 L),1月仍有微量伤流液,说明ZT效果明显;进入干季,>1015 cm处土壤含水量(WS15)及土壤温度(TS15)数据表明竹炭肥具有保温保湿的作用。ZT和有机肥(CK)2种处理CSap与环境参数间相关性显著。全年度的环境解释因子可采用空气温度(TA)、空气湿度(MA)、风速(Sw)、05cm处土壤含水量(WS5)和WS15进行解释。ZT提高了钾、钙、铁、锰、铜5种元素的含量,也提高了伤流液的采集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和p H值。酒竹伤流液具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GLU)、丙氨酸(ALA)和脯氨酸(PRO)的含量较高。ZT较CK处理各种氨基酸含量都有所提高。因此,ZT处理能延长伤流液采集时间,提高采集量,增加多种矿质元素、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施肥效果明显,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895-901

江西省福寿螺的入侵危害现状及稻田发生规律

摘要: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外来入侵软体动物,已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江西省是福寿螺入侵分布的主要省份之一。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样方调查的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福寿螺分布危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采用定点样地样方法,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福寿螺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福寿螺在江西全省大部分区域都有发生,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轻的变化规律,其中赣州和吉安地区是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2)福寿螺具有较高的产卵能力,稻田中卵块的卵数量为236.86粒·块-1,卵孵化率为90.80%,显示了其较高的繁殖力;(3)早稻、单季稻和晚稻不同生育期均有福寿螺的发生,其中,苗期、分蘖期等营养生长阶段是福寿螺发生危害较严重的时期。早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比单季稻和晚稻田相对严重。早稻田中苗螺、幼螺和中螺较多,而单季稻和晚稻田中中螺较多。可见,在苗期和分蘖期防治福寿螺是较关键的时期。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福寿螺的入侵机制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90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