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研究方法、专论与综述、学术讨论与建议、书刊评介、动态与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831
  • 国内刊号:32-1766/X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1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07
  • 综合影响因子:1.80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究专题

北方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分析与计算

摘要:由于自然条件的季节变化,水环境容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动态特性,在单一的设计水文条件下计算的水环境容量并不能反映这一变化。在阐明水环境容量时间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动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利用合适的水质模型,在动态水文设计条件下,计算河流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以哈尔滨市阿什河为例,利用丹麦DHI MIKE11软件,构建哈尔滨阿什河西泉眼水库以下河段水量水质模型,采用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功能区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阿什河各功能区冰封期水环境容量要远远小于非冰封期。此外,通过比较各月不同水文设计条件下水环境容量的大小,得到各功能区每个月水环境容量的上下控制线,可为阿什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供可行的参考。
409-414

乐安河-鄱阳湖段湿地表土重金属污染风险及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评价

摘要:以鄱阳湖重要支流饶河-乐安河段及其入鄱阳湖口的典型湿地作为研究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湿地表土重金属Cu、Pb和Cd的污染风险,分析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各样地水生植物群落的调查结果,分析水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底质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乐安河-鄱阳湖段湿地表土重金属污染以Cu污染为主,Pb和Cd污染程度相对较弱,Cu污染的主要来源为铜矿开采区汇入大坞河的酸性重金属废水。4种评价方法对乐安河段上游受矿区酸性废水污染较严重的6个样点的评价结果表现出一致性,均为极度污染;而对重金属污染相对较弱区域的评价结果则出现微弱差异,总体表现为自乐安河中游至下游,各样点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等级逐渐降低。4种评价方法中潜在生态危害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各样点水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Cu的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415-421

复合强化净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N、P的去除效果

摘要:研究了复合强化净化生态浮床〔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组合填料+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传统生态浮床(仅种植黄菖蒲)对污水中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和填料附着微生物与浮床植物间存在颉颃作用,植物生长受到限制;处理30 d,复合强化净化生态浮床使污水中ρ(TN)和ρ(TP)分别由9.23和2.16mg.L-1降至0.59~1.32和0.83~1.20 mg.L-1,去除率分别达到85.70%~93.61%和44.44%~61.57%,比传统生态浮床平均提高19.86和17.90百分点,最高达24.05和24.53百分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去除率保持在更稳定状态;三角帆蚌投放密度宜控制在15~28个·m-3之间,此时复合强化净化生态浮床系统具有最佳复氧和N、P去除效果。
422-427

苏南某农业区浅层地下水DDTs污染特征分析

摘要:针对苏南某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中DDTs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DDTs最大检出质量浓度为1.04μg.L-1,最大检出率为36.67%。浅层地下水DDTs污染呈散状分布,浓度高值点集中在研究区东北部,污染范围大,且表现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含量依次递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该地区包气带防污性能良好,黏土矿物和有机碳对DDTs吸附作用较强,可阻滞其向浅层地下水环境中迁移,是造成部分地段浅层地下水未检出DDTs污染的重要原因。受污染地表水体的垂向入渗是导致浅层地下水DDTs污染的直接原因,其侧向补给可能是浅层地下水DDTs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且污染范围往往局限于地表水体附近地带。
428-432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测算的相关方法及问题分析

摘要:以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为背景,针对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测算过程中监测点的设置、监测采样和数据分析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基于自然环境分区与经济收入水平分级和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设置太湖上游监测点,划分6个类型区共计15个监测点,分有下水和无下水农户2种情况进行监测点建设;具体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采样步骤,并设计了生活污水、垃圾现场采样记录表,以利于数据记录和分析处理的标准化;依据Grubbs准则和Dixon准则进行监测数据结果的数理统计,选取Grubbs准则进行监测数据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异常值检验。
433-437

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摘要:叶绿素a作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表征,其在水体中的浓度常被用作评价水环境富营养程度的指标,但其测定方法多样,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方法。回顾了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发展历程,对细胞破碎方法和提取液种类等方面的研究做了比较,结合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最合适使用的方法——热乙醇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稳定可靠,且对操作者的健康无危害。介绍了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3种常用测定方法的简要步骤、适用性和优缺点。经过对多种方法的比较,认为采用热乙醇法提取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测定方法,以期为国内制定叶绿素a测定的标准方法提供依据。
438-44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摘要: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碳排放测算方法,计算了除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5—2010年的碳排放量,并选取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3个指标,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法,将各省份划分为高、中和低碳排放区域:高碳排放区域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和宁夏,低碳排放区域包括北京、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和青海,中碳排放区域包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河南、贵州、甘肃和新疆。分别对3类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GDP进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GDP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高、中和低碳排放区域的理论曲线拐点分别为人均GDP 41 046、50 219和47 049元。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碳排放总量还将继续增长,但GDP的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碳排放强度会继续下降。
443-448

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碳减排效益核算——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摘要:对现有的碳减排计算模型加以改进,对于关键参数的取值大部分参考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从甲烷利用直接减排、化石能源替代减排、甲烷泄漏碳排放和甲烷燃烧碳排放4个方面,综合核算2000—2010年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每口沼气池的碳减排量为1.10~1.29 t.a-1,碳减排量受沼气池规格(饲养生猪数量和类型)和地区气温变化等因素影响,每口沼气池的间接碳减排量(1.07 t.a-1)是直接碳减排量(0.22 t.a-1)的4.9倍。2000—2010年恩施州年碳减排效益整体随新建沼气池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碳减排量由2000年的3.97万t.a-1上升到2010年的70.93万t.a-1;2000—2010年恩施州户用沼气项目处理畜禽粪便导致的直接碳减排总量为157.44万t,沼气替代燃煤导致的间接碳减排总量为361.82万t,甲烷燃烧导致的碳排放量为13.12万t,甲烷泄漏导致的碳排放量为89.94万t,碳减排总效益为416.20万t。
449-453

无锡市经济社会转型及其乡村生态环境响应

摘要:应用弹性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响应模型,分析无锡市乡村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响应过程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978—2010年无锡乡村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转型表现为负向响应特征,响应强度曲线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抛物线"变化趋势;经济非农化是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社会城市化以及2002年以来的经济外向化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大;同时,乡村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转型也存在反馈约束作用,生态用地减少和环境质量下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因素。
454-459

山东省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效率测度

摘要: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的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复钩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0年,山东省GDP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3.08%,各自然输入要素中用水总量、SO2和COD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各类自然输入要素的生态效率总体呈逐步提高趋势,其中COD排放、SO2排放和用水总量的生态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8.59%、14.85%和14.13%,这3个指标处于强脱钩状态,其他指标均处于弱脱钩状态。总体而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有所缓解,但能源的大量投入导致碳排放压力仍较大。
460-465

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效率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摘要:生态效率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定量描述环境和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核心指标,是评价生态工业园发展水平的热点。借鉴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的理论,依据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建立了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限制其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区内从业人员的生物资源需求以及电子信息行业和除三大主导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较低的生态效率。
466-470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动态与信息

关于召开生物多样性评估国际研讨会的通知

摘要:为更好地交流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前沿技术,推动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爱知目标),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将于2013年9月13—15日在南京举办"生物多样性评估国际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监测、
470-470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摘要:利用1987—2010年5期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并且采用市场比较法、影子工程法、工业制氧成本法、碳税法和价值替代法等多种评估方法对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响应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南四湖湿地中大量芦苇、荷田等自然湿地景观转化为养殖水域、水稻田等人工湿地,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湖泊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于湿地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均有影响,其中对供给功能和调节功能影响最大。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导致2010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比1987年减少3.06亿元,其中大气成分调节功能价值损失11.7亿元,净化功能价值损失3.77亿元,涵养水源功能损失0.65亿元,物质生产功能价值增加13.06亿元,其他功能价值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不明显。
471-477

荒漠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时空特征

摘要:土壤水分是荒漠草原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通过多个连续生长季的观测能够分析土壤水分的可持续性。对2011—2012年连续2 a土壤水分和降水量进行定点观测,比较分析了荒漠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枯水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土壤水分差异比丰水年大;枯水年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均呈增长型,而在丰水年均呈波动型;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在枯水年呈现3峰3谷的变化特征,在丰水年与降水量的波动显著相关,并且有较长时期处于稳定期(7月至次年4月);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荒漠草原区土壤含水量以人工苜蓿地和人工甘草地较大,甘草苜蓿混合草地和天然草地次之,柠条林地最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年份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以及水分补给与消耗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在景观尺度上的生态过程,对荒漠草原区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及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478-482

不同生境薇甘菊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

摘要:通过野外定点取样与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德宏州陇川县不同生境薇甘菊入侵地区的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结果表明,根据土壤种子库萌发后的植物鉴定结果,橡胶林、林地、灌丛、草地和河岸边这5种生境共统计到40种植物,隶属18科。不同生境薇甘菊入侵群落的物种组成、种子萌发特性与空间分布及其幼苗库存在明显差异,橡胶林、林地、灌丛、草地和河岸边的薇甘菊种子密度分别为75、109、165、124和53粒.m-2,且各生境间差异显著(P〈0.05)。室内萌发试验表明,薇甘菊土壤种子库萌发时间持续8周,其中第3~5周的萌发速度最快;土壤垂直方向上,0~2、〉2~5、〉5~10 cm深度土层薇甘菊种子分别占0~10 cm土层种子总数的81%、17%和2%。野外薇甘菊土壤幼苗库萌发时间持续6个月(5—10月),其中6—8月萌发速度较快。
483-488

海滨锦葵种植系统的植物多样性分析

摘要:采用典型样方法对南通小洋口盐滩、连云港青口盐场和盐城金海农场海滨锦葵种植区(种植年限分别为1、2和5 a)和非种植区(对照)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海滨锦葵种植系统的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3地海滨锦葵种植区植物种类分别为10、7和9种,明显高于对照区,对照区植物种类主要为碱蓬和芦苇,植被类型单一。(2)3地种植区海滨锦葵重要值都在0.6以上。金海农场种植区碱蓬、芦苇和紫菀重要值分别达到0.225、0.272和0.199,小洋口种植区一年蓬和狗尾草重要值分别为0.228和0.241,青口盐场种植区碱蓬和田菁重要值分别为0.433和0.332,3地对照区优势种均为碱蓬和芦苇,2个物种重要值之和均在0.6以上。(3)3地海滨锦葵种植区与对照区之间植物鲜质量无显著差异,金海农场和小洋口滩地种植区与对照区植物干质量差异显著(P〈0.05),表明对照区植物含水量较高。(4)3地海滨锦葵种植区Berger-Parker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海滨锦葵种植模式下,本土植物可以与海滨锦葵良好共生,从而改善江苏省海滨盐土植物多样性。
489-493

安徽省石塘湖过去百余年湖水总磷浓度的定量重建

摘要:湖水总磷浓度对湖泊富营养化有很好的预警作用,历史湖水总磷浓度的定量重建能揭示湖泊营养演化历史。依据安徽省石塘湖沉积物钻孔的高分辨率硅藻研究结果,结合长江中下游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模型,定量重建了其过去百余年来硅藻组合演替与历史湖水总磷浓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石塘湖硅藻经历了从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e)优势组合(1867—1981年)向富营养属种高山直链藻(Aulacoseira alpigae)优势组合(1981年以来)的变化。1981年以前,水体ρ(总磷)为50~60μg.L-1,湖泊一直维持在中等营养水平;1981年之后水体ρ(总磷)呈现明显升高趋势(〉100μg.L-1),硅藻组合以高山直链藻占绝对优势,同时伴有喜好富营养环境的属种如极微小环藻(Cyclotella atomus)、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和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等的增加,标志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农业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过度养殖是硅藻种群转变和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根源。增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硅藻群落变化和富营养化的加重。根据重建的硅藻-水体总磷浓度结果,提出石塘湖治理的营养物基准水体ρ(总磷)为60μg.L-1,为该湖整治和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目标,也为当地大量类似湖泊的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494-499

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磷吸附特征

摘要:采用镧改性沸石对太湖底泥进行改良,通过吸附试验分析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磷酸盐吸附特征。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底泥对水体中较高浓度磷酸盐(1~15 mg.L-1)的吸附平衡,根据Langmuir吸附方程,未改良太湖底泥对水体中磷的最大吸附容量为791 mg.kg-1,镧改性沸石添加量为10、25和50 g.kg-1的改良太湖底泥对水体中磷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37、1 037和1 505 mg.kg-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随pH值增加而降低,其对磷酸盐的吸附属于自发和吸热过程。改良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未改良太湖底泥,并且其吸附能力随镧改性沸石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镧改性沸石添加量为10~50 g.kg-1的改良太湖底泥的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为0.129~0.241 mg.L-1,明显低于未改良太湖底泥(0.386 mg.L-1)。被改良底泥中镧改性沸石所吸附的磷以NaOH-P和HCl-P等较稳定的形态存在,厌氧状态下不易释放。
5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