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 11-2031/Q 国内刊号
  • 1000-0933 国际刊号
  • 3.2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生态学报 2017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广西滨海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及土地利用变化预测5915-5923

摘要:研究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维持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移动窗口法分析广西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同时提取珍珠湾、茅尾海和丹兜海典型区进一步分析景观变化趋势,最后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Land Change Modeler.LCM)预测区域未来的景观演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草地、乔木园地和常绿阔叶灌木林面积减少,而工业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研究区总体的景观异质性变化不大,破碎化趋势不明显。比较景观格局指数发现,边缘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多样性指数较大的区域,边缘密度也大,并且多集中于珍珠湾、茅尾海和研究区的中东部。3个典型区的格局变化趋势相似,景观多样性指数降低而均匀度增加,其中,湿地斑块数目减少且所占面积比也减少。LCM模型结果表明,至2020年,草本湿地与森林灌丛湿地面积进一步降低,而工业用地和居民区则持续增长;其中,3个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均受到了工业发展的影响,以珍珠湾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茅尾海其次,而丹兜海最小。当前,区域景观的变化明显降低了湿地植被的质量,加强湿地植被保护,限制工业区域的无序发展是维持区域生境完整和安全的有效途径。

基于MODIS序列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5924-5934

摘要: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对于综合理解区域植被的固碳能力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以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为例,基于2000-2012年MODIS NPP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同期Landsat TM影像(分辨率30m)对MODIS NPP数据进行降尺度计算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区域NPP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Landsat NDVI与NPP数据的线性关系显著(R^2为0.22—0.68.P〈0.01),基于该线性关系可实现对MODISNPP的降尺度重计算。土地利用面积分配和景观格局的变化均显著影响NPP。13年间,北京市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而耕地面积迅速减少,NPP总量由123万tC增长至190万tC,其中66%的NPP由林地贡献,其次为耕地(26%),草地最低(8%)。2000-2006年,面积变化促进了NPP的增加,贡献率为34%;而2006-2012年,面积变化则抑制区域NPP的增加,贡献率降低至27%。同时,研究区域内斑块聚集度的降低,斑块密度及丰富度的增加均有利于其NPP的增加。提高研究区植被固碳能力,需要在维持区域当前植被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增加区域景观的异质性和多样性。

太湖生态系统能量闭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5935-5950

摘要:地表能量不闭合不仅限制了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在陆面模型发展和验证等应用性研究中的价值,还给生态系统CO2源汇特征辨析带来不确定性。基于太湖避风港站2012年涡度相关通量、辐射、气象和水温梯度观测数据,分析了太湖能量闭合的多尺度(小时、日和月)时间变化特征,阐述了大气稳定度、摩擦风速和湖风对太湖能量闭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小时尺度的能量闭合度为0.59,且昼夜差异较小;日尺度的能量闭合度为0.73,在内陆水体观测结果中处于中等水平;月平均能量闭合度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年平均时太湖仍有27%的能量不闭合。因摩擦风速减小,太湖能量闭合度在大气极不稳定条件下要比弱不稳定条件下结果低0.3;对于太湖这类大型浅水湖泊,其能量闭合度全天都受动力湍流交换强度制约。能量闭合度随摩擦风速增大而显著提高;虽然湖风发生使太湖小时尺度的能量闭合度降低了0.1,但其影响在日尺度上并不明显。

人工输水对石羊河下游青土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5951-5960

摘要:通过对石羊河下游青土湖人工输水后水面形成区环境要素变化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水面形成对区域地下水位、植被、大气温湿度、风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输水方式、输水时间集中等因素影响,区域水面形成快速;且每个输水周期完成6个月后的区域保留水面积持续增大,4a间水面积增加4.52倍,面积扩大的叠加效应明显。(2)输水作用和水面的形成,促使输水区域地下水埋深由〉6m,提升到0.6—3.2m。(3)水面形成促进了区域以白刺为代表的单一荒漠植被群落向芦苇草甸、盐化草甸等多样化群落演替。(4)水面形成的“冷岛效应”明显,促进了区域小气候环境的改善;输水区500m范围平均温度降低55.67%.湿度增加3倍。人工输水对青土湖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但输水政策的持续性、输水策略调整等不确定性影响.以及水面形成对局部范围风沙活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福建洛阳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甲壳动物群落及其功能群研究5961-5972

摘要:2013年8月、2013年10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月分别在洛阳河口潮间带选取5种生境(红树林区Q1,Q2,Q3;光滩Q4,林缘光滩Q5)开展调查,以探讨不同生境间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差异和影响因素。调查共获得甲壳动物18科35种,优势种和重要种有弧边招潮(Ueaarcuata)、薄片蜾赢蜚(Sinocorophium lamellatum)、宁波泥蟹(Ilyoplax ningpoensis)和秀丽长方蟹(Metaplax elegans),以穴居型植食者为主;不同生境间优势种存在明显变化,游泳型甲壳动物主要出现在生境Q1、Q2和Q3。洛阳江红树林生境Q1、Q2、Q3底栖甲壳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复杂性高于林缘光滩和光滩生境,而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则相反。通过对5种不同生境的物种数、生物量、密度、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生境.季节问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生境问与季节间甲壳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功能群、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生物量在生境问差异不显著,丰富度指数在季节间差异不显著;生境Q1、Q2和Q3差异不显著。而底栖甲壳动物群落相似性和非度量多维度标序(nMDS)分析表明林缘光滩Q5的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与Q1、Q2、Q3的相似度高,与光滩生境相似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红树林、林缘光滩、光滩三者生境的复杂程度、食物丰富程度和食物来源存在差异有关。综合分析表明生境复杂程度与季节是影响洛阳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甲壳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温度对波纹龙虾存活、摄食、蜕壳和生长的影响5973-5980

摘要:波纹龙虾是热带和亚热带重要经济虾类,养殖潜力巨大。本文进行温度渐变和骤变对波纹龙虾存活、摄食影响试验,以确定存活和摄食的水温范围;进行了波纹龙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2、25、28、31、34%)对其存活率、饵料用效率、蜕壳和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以确定最适养殖水温,试验时间90d。结果表明:波纹龙虾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3—36℃,适宜温度为20-30℃。在温度22—31℃范围内。波纹龙虾的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在28%达到最大值,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温度显著影响波纹龙虾对鲜活饵料的利用效率,饵料系数最高的是31℃组,为6.43:t:0.28;28℃组的波纹龙虾饵料系数最低,为5.75±0.70,与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波纹龙虾的蜕壳周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31℃组周期最短(16.7d),22℃蜕壳周期最长(18.8d),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因素考虑,波纹龙虾养殖水温宜控制在28℃。

水东湾海域浮游植物潮汐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5981-5992

摘要:2014年秋、冬两季,每个季节在大潮期和小潮期对水东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4门57属134种。其中硅藻门42属106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79.1%;甲藻门13属26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19.4%:蓝藻门1属1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0.8%;针胞藻纲1属1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0.8%。优势种15种,主要为尖布纹藻Gyrosigma aluminatum、圆海链藻Thalassiosi rarotul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舟形鞍链藻Campylosira cymbelliformis等。4个航次共有种类数在18—40种,Jaccard种类相似性指数范围在0.200—0.404,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2.60和0.60。秋季大、小潮期多样性指数差异较显著(P〈0.05),冬季细胞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大、小潮期均无明显差异。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0.95×10^4个/L-28.0×10^4个/L,平均为6.86×10^4个/L,平均丰度冬季小潮期(9.46×10^4个/L)〉秋季小潮期(7.56×10^4个/L)〉冬季大潮期(5.97×10^4个儿)〉秋季大潮期(4.44×10^4个/L)。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盐度和营养盐可能是影响水东湾海域生态环境的主导因子。对水东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主要环境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细胞丰度与盐度在秋季大、小潮期为负相关,在冬季大、小潮期呈显著正相关:与无机氮和磷酸盐在冬季大、小潮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秋季大、小潮期均无相关性。冬季小潮期水温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细胞丰度均呈正相关;从测定结果来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与叶绿素a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城市小型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以武汉沙湖为例5993-6004

摘要:城市小型湖泊具有对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其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演替规律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5年3—12月,对武汉市沙湖进行了生态和水质监测,共鉴定出藻类10门312种,绿藻、硅藻和蓝藻种类数占优。为探究富营养化城市小型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异质性及其演替驱动力,选取了4个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Whittaker指数),并进行了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计算了优势种在监测时段的3个种间联结性指数和校正x。检验系数。结果表明,夏秋季节浮游植物群落处于演替的稳定状态.环境因子驱动作用明显。其中离子浓度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钠、镁离子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蓝藻门和绿藻门优势种联结性较高,硅藻门优势种内部联结性较高而与其他门类相关性较低,从季节上看,夏秋季节的优势种种间联结性较高,春冬季优势种与其他时段优势种相关性低,可能为群落在冬春季不稳定的原因。

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季节性生境选择6005-6013

摘要: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2015年7月至11月在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繁殖期、育雏期、繁殖后期)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了6条样线上的126个样方,选取与其生境相关的17个因子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史阶段各生境选择样方负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在各主成分中的序位不尽相同,即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随生活史阶段而变化。卡方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生活史阶段,白颈长尾雉对林型、坡向、坡度、灌木高度、草本高度和水源距离6个生态因子上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11个生态因子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典则判别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在生境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逐步判别表明,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差异上有一系列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草本数量、落叶层盖度、乔木盖度、海拔和乔木数量,由这5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对生境选择差异的正确区分率为80.3%。繁殖期和越冬期食物条件是影响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而育雏期则为隐蔽条件。

模拟氮沉降对荆条灌木“肥岛”土壤养分的影响6014-6020

摘要:氮沉降的增加,可能会对土壤养分造成更为显著的影响,目前关于大气氮沉降对植物“肥岛”效应中土壤养分的影响鲜有报道。于河南省太行山南麓地区,以NH4NO3为供施氮源,按土层深度采集土样,以模拟氮沉降方法(3个水平,无氮cK、低氮2gNm^-2a^-1处理、中氮12gN m^-2a^-1处理和高氮24gN m^-2a^-1处理),分析了氮沉降对太行山荆条灌木(Vitexnegundo L.var.)“肥岛”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木“肥岛”中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总体表现出随氮沉降量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氮沉降显著增加了土壤表层有机质、氮、磷的含量;高氮沉降与CK相比引起的各土层间养分差异更显著;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冠幅内外和土层间养分差异增大,土壤养分的增长率随之加大;氮沉降在一定程度内加剧了“肥岛”的富集效应,且氮沉降量越大,这种富集效应越显著。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灌木“肥岛”对外源氮的响应机制及保育作用提供参考。

不同光照强度对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6021-6028

摘要: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引发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性资源之一,对光的捕获和利用直接影响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适合度。本研究以华南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为研究对象,对比二者生长、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从而验证假设:外来植物入侵力受有效光辐射的限制,光照是影响不同演替阶段林型具有不同可入侵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3%一60%全光照下两种外来植物均可存活,并显示较灵活的生物量分配策略,可见其对光照具有广适性,为其广泛分布提供生态学基础。低光严重抑制了两种外来植物的生物量积累,这可能是导致演替后期季风林入侵现象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比两种植物叶片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高光下薇甘菊SLA降低。LAR、LARMR减小,叶片变小变厚,有利于植株保持强光下的水分平衡;低光下薇甘菊增加SLA和LAR,叶片变薄变大,增大对光的截获面积,以实现对光强减弱的适应。相比薇甘菊,3种光照处理对飞机草的SLA、LAR、LARMR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1)光照影响所在群落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抵抗力;(2)攀援植物薇甘菊较丛生型草本飞机草对变化的光环境在叶片水平上具有更高的形态可塑性,有效寻觅光资源。

黑河下游柽柳根系水力提升对林分蒸散的贡献6029-6037

摘要:准确量化植物根系水力提升(HL)及其生态.水文效应对于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2年黑河下游柽柳林地土壤含水量和涡度协方差观测资料,通过将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割为HL和水分损失量(WD),结合涡度协方差测定的潜热通量计算的蒸散量(ET),首次定量黑河下游柽柳根系舭及其对Er的贡献。据估算,柽柳根系HL主要发生在20—60(3111深度,生长季HL大小在0-1.4mm/d之间变化,平均为0.22mm/d,WD在0—0.76mm/d之间变化,平均为0.23mm/d,HL与WD的年内变化存在同步性,且HL与WD处于正平衡状态,表明HL通过将深层吸收的土壤水或地下水释放在根系吸收层以供植物蒸腾消耗外,还有剩余水分留存在该层内。生长季ET在0.31—5.38mm/d之间变化,平均为2.82mm/d,但值得注意的是,HL与ET的年内变化存在时间滞后性,HL在5月最高,但E丁在7月最大。HL对ET的贡献率在0.06%-108.25%之间变化。平均为19.25%,比例高于100%的时段主要在生长初期,也就是说在蒸散最大的夏季,HL是相对较小的,其原因可能有2个:一是HL受到夏季深层土壤干化的抑制,二是HL受到夏季夜间蒸腾的抑制,究竟是何种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杉木和香樟酸雨酸解底物的分解格局6038-6052

摘要: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选取湘西地区两种人工林优势树种(香樟和杉木)的凋落叶作为分解材料,分析了两种凋落叶经酸解处理后凋落物分解及其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酸解处理过程会使两种凋落叶损失一定的质量,随着酸解强度的增加质量损失增加,且酸解处理对香樟凋落物质量损失的影响较杉木凋落物大。不同物种凋落物对酸解强度的差异性反应产生了后续分解过程的差异格局:酸雨酸解作用的增强抑制了杉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包括真菌生物量以及纤维素酶与木质素酶在内的微生物活性;而对于香樟凋落物分解过程,微生物活性对酸雨酸解的响应因变量不同、分解期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两物种凋落物的总失重率、木质素和纤维素分解率对酸解作用的响应及其在不同分解期的表现也存在差异性:对于杉木凋落物,在分解前期其失重率表现为TI〉T2〉T3,而在后期随酸解强度的增大而升高,即T3〉T2/T1;香樟凋落物在分解的前期(T1〈T2〈T3)与后期(TI〉T2〉T3)情况则正好与杉木凋落物相反。总之。酸雨酸解凋落物不仅使底物有机组成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凋落物物理结构紧密程度改变,而且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了凋落物定殖微生物群落,这些复合影响从不同程度上决定了凋落物分解及其微生物活性对凋落物底物酸解的响应。

中温-暖温带表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以河北省为例6053-6063

摘要:解析区域土壤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格局有助于土壤养分的综合管理与利用。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中温-暖温带表土(0—30cm)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SN)、全磷(TSP)其摩尔比率的变异系数均介于0.1—1之间,表明其在空间上存在中等程度的变异性。此外,C:N的变异系数较小,表明C:N较稳定。(2)表土TSP和C:N具有小范围、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SOC、TSN、C:P和N:P具有较大范围、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性因素是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摩尔比率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空间分布规律来看,表土碳氮磷含量及其摩尔比率均没有呈现明显的递增或递减的变化规律,SOC、TSN、C:P和N:P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冀={E地区,分布面积较小,低值区分布范围较广;C:N的高值区零星分布在冀北地区,TSP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呈现斑块状分布。(3)土壤C:N、C:P和N:P受到土壤理化性状、土地利用方式、人类扰动、气候及地形等因素的调控。此外,不同气候带的C:N、C:P和N:P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区土壤C:N与高寒带较接近,同时与其他气候带没有显著的差异;C:P和N:P与温带沙漠区较接近,与其余气候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说明不同气候带之间的C:N较C:P和N:P稳定。

民勤绿洲边缘沙丘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对浅层土壤质地、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6064-6073

摘要:为探明干旱沙区沙丘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及发育对浅层土壤质地、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民勤绿洲边缘结皮前期阶段(NCS)、物理-藻类结皮阶段(PACS)、藻类-地衣结皮阶段(ALCS)以及地衣-藓类结皮阶段(LMCS)的0-1cm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颗粒组成、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生物土壤结皮在NCS向ALCS的发育过程中,其有效地提高了0—1cm层土壤细沙粒(0—200阻m)含量,同时降低了粗砂粒(200—2000肛m)含量;在ALCS向LMCS演替过程中,土壤粒度组成无明显变化。2)土壤结皮形成与发育对O一1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4种养分含量均随生物结皮演替逐渐增大。3)在土壤结皮形成与演替过程中,0—1cm层土壤细菌、放线菌以及真菌数量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峰值均出现在PACS),土壤总藻生物量一直处于持续增大趋势;在5—12月期间,土壤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变化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4)土壤结皮在NCS向PACS演替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的改变是土壤微生物量及养分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PACS向LMCS演替过程,土壤藻类、地衣、藓类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主要因子。表明民勤绿洲边缘沙丘生物土壤结皮形成与发育能有效地改善浅层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对土壤生态系统改善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蒸发条件下潜水埋深对土壤-柽柳水盐分布的影响6074-6080

摘要:盐水矿化度下模拟设置4个潜水埋深(0.9、1.2、1.5、1.8m),分析不同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RWC)、含盐量(S,)和土壤溶液绝对浓度(Cs)等水盐参数,及柽柳叶片和新生枝条的含水量及Na^+含量,探讨盐水矿化度下土壤-柽柳水盐参数对潜水埋深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各土层RWC与潜水埋深呈负相关,0.9m潜水埋深下各土层的RWC均最高,且各土层RW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它潜水埋深下各土层RWC均逐渐增加,1.2m是地下水所能上升且保持柽柳柱体土壤表层湿润的最高高度。各土层Sc和Cs与潜水埋深呈抛物线型,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潜水埋深1.2m时,各土层S,均最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潜水埋深下Sc先降低后增加,而Cs呈现减少趋势;潜水埋深越高,土层间C;变化幅度越激烈。潜水埋深对柽柳叶片和新生枝条的含水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随潜水埋深的增加,柽柳叶片Na^+含量逐渐增加,新生枝条Na^+含量则先增加后降低。从整个柽柳土柱看,随潜水埋深的增加,整个土壤剖面的RWC均值逐渐降低,而s,和C。均值先增加后降低,潜水埋深1.2m是盐分变化的分界点,建议栽植柽柳的潜水埋深大于1.2m。

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胡杨年轮生长的差异性6081-6090

摘要:借助树木年轮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对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年轮样本采集,分析了塔里木河两源流与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年轮生长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Kendall协同系数(形)研究了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年轮指数的差异性;利用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塔河两源流、塔河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径向生长的周期和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0年期间,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同河段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在阿克苏河、肖夹克、沙子河口3个断面胡杨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下降趋势明显,而叶尔羌河和新渠满断面的胡杨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下降趋势不明显。(2)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同河段的胡杨年轮生长在空间上不具有一致性(W〈0.5),阿克苏河断面与肖夹克、沙子河口断面,叶尔羌河与肖夹克、沙子河15断面,肖夹克与新渠满断面,新渠满与沙子河口断面之间胡杨年轮指数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3)塔里木河两源流胡杨年轮指数的突变时间与河道径流量突变时间相同或者滞后,这可能与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过程有关。(4)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同河段的胡杨年轮指数变化的周期均小于其地表径流变化的周期,这可能与胡杨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当地气温、水分对胡杨生长综合影响有关。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胡杨生长特征变化规律,同时可为该流域胡杨资源生态保育提供参考。

向日葵对苯胺废水的光合生理响应及净化效果6091-6098

摘要:为探讨向日葵对苯胺废水的耐受性及其应用于苯胺污染废水植物修复的可行性,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以美国油葵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苯胺浓度胁迫对向日葵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及向日葵对苯胺的吸收、积累和净化效果。研究发现:100mg/L的苯胺对向日葵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Ls)和蒸腾速率(Tr)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生长与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无显著的影响。当苯胺浓度升高到200—400mg/L时,向日葵的鲜重、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西刚),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光化学淬灭系数(矿)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NPQ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苯胺浓度为200mg/L时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表明,当苯胺浓度升高到200mg/L到400mg/L时,苯胺对向日葵的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以非气孔因素为主。当苯胺浓度为500mg/L时,导致向日葵死亡。另外,向日葵对100mg/L苯胺废水中苯胺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0.97%。苯胺主要在向日葵的地上部分积累,随着苯胺浓度的升高,向日葵中叶片苯胺的浓度逐渐升高,茎中的苯胺含量变化不显著,而根中的苯胺含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