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锰矿栾树叶片(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土壤 N、P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湘潭锰矿区废弃地是一个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本文针对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中 3个不同林龄的栾树林(3 年生、5 年生和 9 年生),测定了林木叶片以及相应土壤的 N、P 含量,综合分析了不同林龄土壤和林木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土壤中 N 含量呈递增趋势,而 P 含量为递减趋势,在 3 个林龄中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3 个林龄叶片的 N、P 含量以及 N:P 比值差异显著,N、P 含量在年龄增长梯度上表现为降低,而 N:P比值却表现为升高;3 个林龄叶片中 N 含量与 N:P 比值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而 P 含量与 N:P 比值之间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中 N、P 含量与叶片 N:P 比值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通过对 3 个林龄叶片和土壤 N、P 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我们发现P很有可能成为湘潭锰矿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和经营管理以及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面向土系调查制图的小尺度区域景观分类——以宁镇丘陵区中一小区域为例
摘要:土系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单元,与所处微域景观联系密切,对小尺度样区进行景观分类研究有助于对研究区景观建立系统的认识。以宁镇丘陵区一小尺度样区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分类理论及土系特点,探讨了面向土系调查制图的景观分类的原则与方法,建立了包括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相的四级景观分类系统,并借助3S技术进行了景观制图,并以此为基础对样区开展土系调查,对景观分类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景观相与土系有较好相关性,对土系分布具有指示作用,此景观分类体系有助于对土壤所处景观条件形成深入系统认识,可为土系调查制图工作提供参考。可持续生计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为例
摘要:由于“保护自然”和“社区受益”两大特征,生态旅游常作为缓解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手段和工具,它的作用体现于:1)能够为当地社区提供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生计方式;2)鼓励社区居民更直接的参与到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中去。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建立了当生态旅游作为生计策略时,生计结果和生计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作为调查对象,从农户角度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访问的方法,一方面针对已将旅游作为生计策略的社区农户进行生计结果的评估,得出结论:在各利益相关者间收入分配的合理性、社区各项设施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对居民的环境教育方面,白洋淀旅游均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针对社区中生计策略未涉及旅游成分的农户进行生计资本的评估,发现在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方面存量不足,因此限制了对旅游发展的参与。内蒙古草原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动态变化——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摘要: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域,建立人类福祉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牧户问卷调查了解牧户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和福祉变化的认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多年统计数据,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牧民各福祉指标打分,对2001年和2010年牧民福祉变化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道路覆盖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文化教育方面对牧民福祉变化贡献最大;生产资料持续供给能力下降是导致收入减少的主要方面;旗县的犯罪率,环境空气质量,饮食结构,离婚率等是导致牧民福祉下降的主要方面。有关研究结果为提高锡林郭勒盟人类福祉、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重要申明:本站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杂志订阅服务,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6 公安备案:510922020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