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问题讨论、研究简报、学术信息与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0933
  • 国内刊号:11-2031/Q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3.21
  • 综合影响因子:2.9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学报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学报杂志前沿理论与学科综述

气候变化对作物矿质元素利用率影响研究进展

摘要:作物矿质元素利用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既重要、又复杂,且认知最少的科学领域。这个科学问题的研究关系到解密或预测陆地植物及农作物矿质胁迫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机理,为将来农业投入提供理论依据,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目前只有少数研究,通过模拟试验,探索性地开展了CO2浓度或温度升高的环境条件下,矿质元素在土壤一植物系统迁移、分布和储存特征的研究。从相关的文献报道来看,CO2浓度升高环境条件下,小麦和水稻作物籽粒中大量和痕量元素的富集水平一般呈下降趋势。但温度升高情况下,作物各器官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则更为复杂。正由于气候因素与植物矿质元素利用率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解密作物矿质胁迫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科学问题,尚需改进试验方法、手段,从土壤性质、作物生态生理,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中矿质元素在土壤一作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过程,全面考察作物矿质元素利用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
1053-1060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食性昆虫与寄主的互作机制、假说与证据

摘要:围绕“多样性稳定性”假说、“联合抗性假说”、“生长势假说”、“胁迫假说”、以及下调、上调和推拉等机制与假说提出的背景与实验验证的证据,力图辨析其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多样性一稳定性机制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基于群落甚至景观层次。多样性条件下的联合抗性机制和联合易感性应属于稳定性中的抵抗力范畴。联合抗性机制的主要基础是基于资源集中假说和天敌假说,这些观点在种群层次上更易理解;上调力和下调力机制是以食物网底部的资源与顶端的天敌来探讨这种互作关系。因此,资源集中与上调力有着对应关系,而天敌假说只是下调力机制中的一个层面而已。植物生长势假说和植物胁迫假说力图从植物个体或种的群体的生长状态出发解析植食性动物的对寄主的选择趋势。上述有关植食性昆虫与寄主互作的机制、假说与证据是基于不同的层面提出的,因而在解析研究目标时,由于基本面的差异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阐述这些理论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的指导作用,其中,联合抗性和联合易感性理论对指导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具有更直接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061-1071

线虫区系分析指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摘要:土壤食物网结构复杂,功能众多,直接测定土壤食物网各功能群生物量并结合数学模型来推断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工作量大且分析过程繁琐。线虫生态学的发展为土壤食物网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即利用线虫区系分析来定性推断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线虫作为土壤中数量最丰富的后生动物,占据着土壤食物网的中心位置,其物种多样性、食性多样性、生活史策略多样性、功能团多样性奠定了其作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指示生物的生态学基础。线虫区系分析根据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个体分类、生活史策略分类、功能团分类和代谢足迹分类四个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主要用于推断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基于功能团的线虫区系分析将线虫的食性和生活史策略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系列指数来判断土壤食物网的连通性、食物网链长度、外界养分投入情况、分解途径及对外界干扰的响应等。基于代谢足迹的线虫区系分析在功能团分析基础上,加入线虫能流分析,从而定性反映了土壤食物网功能的大小。两者在指示土壤食物网自下而上调节及对植物线虫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072-1084

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

摘要:计算了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水足迹强度,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运用全局Moran’s,I指数探讨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空间自相关模式,发现1997-2010年水足迹强度显示出全局正的自相关,自相关程度逐年增大。基于省际水足迹强度的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收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存在绝对β收敛,空间因素在水足迹强度收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考虑了空间效应情况下,收敛时间明显延长。通过条件口收敛检验,人均GDP、人均水足迹、工业水足迹强度、教育经费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程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足迹强度收敛。在标准条件卢收敛模型中人均GDP和工业水足迹强度分别正向和负向显著影响水足迹强度的收敛,而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中的条件届收敛中只有人均水足迹负向显著影响水足迹强度的收敛。最后对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085-1093

高原河谷城市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

摘要:高原型河谷城市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特征,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植被作为其生态系统的载体,响应更加敏感。深入研究高原型河谷城市的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及城市化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宁市作为典型的高原型河谷城市,植被覆盖在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共同作用下变化明显。基于植被-不透水表面.土壤(V-I-S)模型,以西宁市城市规划区1995年与2009年两期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获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通过整体分析、转移矩阵分析,格网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并分别探讨川道与丘陵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西宁城市规划区平均植被覆盖度维持在30%左右。2009年与1995年相比植被覆盖度出现下降,植被覆盖空间差异略有减小。在数量上,基本无覆盖、中覆盖、高覆盖等级呈增加趋势,低覆盖、全覆盖呈下降趋势。研究区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区植被覆盖整体趋于好转,主要由中低丰度植被等级变化而来,原因在于2000-2005年湟中县累计退耕还林(草)54.91km^2,累计造林247.98km^2,使研究区西北部植被覆盖等级提高,表明西宁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于改善植被覆盖效果明显。同时丘陵区植被变化与气候影响趋势相同,表明其植被变化可能也受气候变化影响。城市扩展方向及强度对其周边植被覆盖的影响突出。市区快速扩张及农业退化使川道内中高丰度植被覆盖整体退化趋势明显。主要原因在于2000年后西宁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用地规模迅速增大,川道内城市周边大量中高覆盖等级植被转变为基本无覆盖等级,造成植被退�
1094-1104

土地利用和环境因子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尺度效应-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摘要:土壤表层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和环境因子的变化非常敏感,并具有尺度变异特征。研究不同尺度上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于评价黄土丘陵沟壑区表层土壤有机碳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集水区和集水区内典型小流域-沐浴小流域作为研究区,探讨两个尺度上,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方式对有机碳的影响在不同尺度上差异明显,对于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有机碳含量,沐浴小流域从高到低依次是荒草地〉林地〉灌木林地〉耕地,安塞集水区则依次为林地〉灌木林地〉耕地〉荒草地;(2)对于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沐浴小流域从高到低依次是荒草地〉林地〉耕地〉灌木林地,安塞集水区则是林地〉耕地〉荒草地〉灌木林地;(3)在沐浴小流域和安塞集水区两个尺度上,坡向、坡度和植被盖度均与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正相关,而相对海拔、土地利用与有机碳密度负相关;(4)在小流域尺度上,海拔高度、坡位、土地利用与有机碳含量负相关,坡位与有机碳密度负相关,但是在集水区尺度上,相关性则与此相反。
1105-1113

赤子爱胜蚓和毛利远盲蚓对添加造纸污泥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摘要: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毛利远盲蚓(Amynthas morrisi)接种于混合15%造纸污泥的旱地土和水稻土中,研究不同蚯蚓对不同混合污泥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蚯蚓对混合污泥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影响与土壤类型和蚯蚓种间差异密切相关(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在混合污泥旱地土处理中,与对照相比,E.foetida处理的混合污泥土壤pH和Eh分别显著降低了0.22和13个单位(p〈O.05),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2.8%、43.8%、12.4%、4-8.4%、44.0%和40.7%(P〈0.05),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增加了57.4%(P〈O.05);A.morrisi处理的混合污泥土壤碱解氮含量、过氧化氢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明显下降了16.5%,12.4%、33.9%和45.5%(P〈0.05)。另外,两种蚯蚓相比较,E.foetida活动后混合污泥旱地土壤pH和Eh值、有机碳含量和碳氮比分别比A.morrisi活动后土壤降低0.17和10个单位、24.9%和2.26个单位,而代谢熵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显著增高(P〈O.05)。(2)在混合污泥水稻土处理中,与对照相比,Efoetida处理的混合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氮比显著提高20.9%和1.02个单位(P〈O.05),全钾含量和呼吸速率明显降低6.11%和33.8%(P〈O.05);而与对照相比,A.morrisi处理的混合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13.2%和10.8%(P〈0.05),但β-葡萄糖苷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分别下降46.7%和34.4%(P〈0.05)。两种蚯蚓相比较,E.foetida处理后混合污泥水稻土的有机碳含量比A.morrisi处理显著增加了15.7%,碳氮比增加0.84个单位,速效钾、呼吸速
1114-1125
生态学报杂志个体与基础生态

砷诱导蚕豆气孔保卫细胞死亡的毒性效应

摘要:采用蚕豆(ViciafabaL.)叶面气孔保卫细胞,研究砷对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0.3~10mg/L的NaAsO:能降低保卫细胞活性,使部分细胞死亡,死亡率随砷浓度升高而增高。死细胞中呈现核固缩、核崩解等典型程序性死亡特征,且泛caspase抑制剂Z-Asp-CH2-DCB能阻止NaAsO:诱发的细胞死亡。过氧化氢清除剂过氧化氢酶与NaAsO2共同作用时,细胞死亡率显著低于砷单独处理组,保卫细胞内Ca^2+水平降低,具程序性死亡特征的细胞数减少;Ca^2+特异性螯合剂EGTA亦能降低NaAsO2诱发的细胞死亡。研究结果表明,NaAsO2能诱发蚕豆保卫细胞程序性死亡,该过程由胁迫引发的ROS升高引起,ROS可能通过激活质膜Ca^2+通道,使胞外Ca^2+内流,造成胞内Ca^2+浓度升高,进而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
1134-1139

石油污染土壤中苯酚降解菌ad049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摘要:以苯酚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陕北靖边油田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苯酚高效降解菌(ad049),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红球菌(Rhodococcus)。采用摇瓶振荡培养方法,研究了接种量、pH值、温度和底物浓度对ad049生长量和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同时对该菌株脱氢酶和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d049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苯酚浓度1000mg/L,温度35℃,pH值8,接种量5%的培养条件下,反应24h后,苯酚降解率达99%以上,且整个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0=41.51,相关系数R^2=O.96。通过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的测定,推测出该菌株降解苯酚的途径可能是以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为主要途径进行邻位开环,辅以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进行间位开环。
1140-1148

外源钙(Ca)对毛葱耐镉(Cd)胁迫能力的影响

摘要:以对环境敏感的毛葱(Allium cepa vat.agrogarumL.)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分别研究不同浓度Ca(0.0.1、1、10mmol/L)对cd(10μmol/L、100μmol/L和300μmol/L)胁迫下毛葱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体内Cd积累和矿质营养的变化,探讨Ca缓解敏感植物Cd毒害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1)Cd显著抑制了毛葱的生长并导致其根端弯曲、发黄,叶片绿色加深;外源Ca显著削弱了Cd的毒害,缓解了其对毛葱生长的抑制;(2)Cd导致毛葱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大幅度上升却显著降低了毛葱的光合作用;外源Ca延缓了光合色素上升的速度,提高了毛葱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3)Cd胁迫导致毛葱体内Cd含量显著增加,并造成明显的矿质营养失衡,主要表现为显著降低了毛葱根中Mg、Mn,叶中Ca、Mg、Mn、zn等元素的含量,毛葱根中Ca、Fe、zn,叶中Fe元素含量的显著增加,扰乱了毛葱体内矿质营养的内稳态;外源Ca削弱了毛葱对Cd的积累,减轻了Cd胁迫所造成的矿质营养失衡。因此,外源Ca能通过抑制Cd的吸收,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速率,维持植物体的含水量、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矿质营养的平衡等途径来增强毛葱对Cd胁迫的耐性。
1165-1177

基于植被指数的北京军都山荆条灌丛生物量反演研究

摘要:基于环境卫星数据提取10种植被指数,辅以资源三号卫星数据提取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结合实地野外采样数据,以北京军都山为试验区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拟合植被指数与荆条灌丛冠层生物量的定量关系,并利用拟合结果对研究区灌从冠层生物量进行了反演估算,生成研究区荆条及其伴生灌丛生物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反演精度和预测能力。其模型显著性为显著(α〈0.01),相关系数为0.856,标准误差为58.5g/m^2;预测标准误差为98.1g/m^2,决定系数为0.8,65。通过对研究区荆条灌丛的冠层生物量进行遥感估算,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灌木群落生物量的新思路。
1178-1188

三种暖季型草坪草对二氧化硫抗性的比较

摘要:二氧化硫(S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物之一,这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迫在眉睫须彻底解决的环境问题,觎决S02污染问题仍是一个重要的生态与环保课题。草坪植物现已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造景材料,依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特性来选择城市草坪草种,使之在发挥景观效果的同时,发挥其更好的生态效果。采用人工模拟熏气法,以CK(自然状态)、s1(4.29mg/m^3)、s2(6.44mg/m^3)、s3(8.58mg/m^3)、S4(10.73mg/m^3)5个S02浓度水平,对城市常用的3种暖季型草坪草: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进行SO2胁迫处理,并测定3种草坪草生理生化指标,最终比较3种草坪草对S02的抗性。结果表明:随s0:浓度增加,3种草坪草的可溶性糖含量(SS)、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MDA)含量呈增加趋势;结缕草可溶性蛋白(SP)呈先降后升趋势,百喜草则呈先升后降趋势,狗牙根各胁迫处理下其SP含量均低于CK;结缕草和狗牙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增加趋势,百喜草S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同时其POD活性在各s0:胁迫处理下均低于CK。将所有测定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进行综合相关分析,得出3种草坪草对S02的抗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结缕草〉狗牙根〉百喜草。结缕草在S02胁迫下与其它两种草坪草相比,表现出了更好的抗性能力,因此,在城市空气不断遭受污染的今天,结缕草可以作为热带和亚热带城市绿化草坪植物的优选草种之一。
1189-1197

恩施烟区无翅桃蚜在烤烟田空间动态的地统计学分析

摘要:恩施烟区是湖北省最大烟叶生产基地,桃蚜Myzus percicae(Sulzer)是恩施烟叶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桃蚜在田间的发生以及传播的病毒病害逐年加重,给烟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进一步了解桃蚜发生动态和空间分布规律,将提高对桃蚜的预测效果并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烟区和烟田之间的迁移以有翅蚜为主,田块内部的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无翅桃蚜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受寄主生理生化特性影响,不同烟叶生育期,桃蚜空间结构的差异需要进一步验证。经典的统计学方法以纯随机变量为基础,而昆虫种群的田间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地学统计学承认空间相关性的存在,为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分布分析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在烟叶不同生育期进行无翅桃蚜的田间密度调查,运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其空间特征和发生动态,模拟了无翅桃蚜在烟叶不同生育期的田间分布图,并对无翅桃蚜在不同烟叶生育期田间分布格局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翅桃蚜在烟叶苗期密度最小为(5.59±4.07)头/株,烟叶旺长期虫口密度最大为(14.5±9.6)头/株;种群密度变异系数均较大(0.6147-0.7281),表明其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种群密度的增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群结构的稳定性。烟叶苗期的种群分布曲线峰度最大,表现出更高的聚集性。无翅桃蚜在烟叶苗期的135°方向和团棵期的45°方向表现为随机分布。烟叶苗期的0°方向和45°方向可用线性有基台模型拟合,其他均可用球形+指数套合模型拟合,判断球形+指数套合模型是无翅桃蚜田间分布的主要模型,属于聚集型分布的范畴。块金值、基台值和变程均随田间虫口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苗期的随机程度(0.1905-O.7186)明显大于其他时期(0.0116-O�
1198-1204

啮齿动物捕食和搬运蒙古栎种子对种群更新的影响

摘要:2010-2011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研究了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的捕食和搬运。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子捕食率在年际间无显著差异,但2010年的蒙古栎种子搬运率显著高于2011年,存留率显著低于2011年。啮齿动物在胡桃楸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和自桦林内对蒙古栎种子的总捕食率和总搬运率分别达到(5.7±13.5)%和(27.1±37.1)%。蒙古栎种子在樟子松林内的捕食率和搬运率均最高,胡桃楸林内蒙古栎种子存留率最高;2010年蒙古栎种子在与蒙古栎林边缘距离0,10,20,30,40,50m组间的捕食率无显著差异,搬运率和存留率有显著差异,但2011年蒙古栎种子在不同距离组间的捕食率呈显著差异,搬运率和存留率无显著差异。与蒙古栎林边缘距离20m处蒙古栎种子的捕食率最高。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37.8±49.7)%和(27.7±49.8)%的蒙古栎种子被啮齿动物利用,这表明啮齿动物是林业示范基地内蒙古栎地表种子的主要捕食者。冬季食物匮乏秋季贮藏种子是造成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有较大捕食、扩散压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的捕食和搬运影响了蒙古栎林的种群更新。
1205-1211

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叶片和土壤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摘要:采用有效洞穴密度代替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活动强度的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有效}同穴密度(10、15、21和31个/625m^2)对高寒草甸优势植物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叶片和土壤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优势植物叶片N含量随有效洞穴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但叶片P含量却出现分异,表现为高山嵩草和垂穗披碱草叶片P含量随有效洞穴密度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P〈0.05),小花草玉梅叶片P含量逐渐增加(P〈0.05);高山嵩草叶片N:P随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P〈0.05),垂穗披碱草叶片N:P逐渐增加,小花草玉梅叶片N:P则先增加后降低。土壤0-10cm和10-20cm土层N含量随有效洞穴密度增加无明显变化;0-10cm土层P含量随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10-20cm土层P含量逐渐降低;0-10cm土层N:P随有效洞穴密度增加无明显变化,而10-20cm土层N:P则逐渐增加。优势植物叶片N、P、N:P与土壤N、P、N:P的相关性受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和生存微环境的约束。
1212-1223

光、温限制后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超补偿生长与竞争效应

摘要:研究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低温和低光照限制后的超补偿效应,以及共培养条件下的竞争效应。结果表明,低温和低光照均显著抑制微藻的生长发育,但低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更强,而斜生栅藻则对低光胁迫更敏感。经过低光和低温培养后,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在恢复正常培养时藻细胞密度短期内都表现出超补偿增长效应,但不同藻类超补偿模式不同,斜生栅藻补偿生长时间不超过1周,而铜绿微囊藻的补偿效应可以持续10天;此外,统计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对低温限制解除表现出更显著的补偿生长,斜生栅藻则在低光解除后表现出更强的超补偿效应。微藻叶绿素a指标在光恢复条件下都表现出显著的补偿效应,但温度恢复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与藻密度增长不同步,低温胁迫对恢复正常培养后微藻叶绿素a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铜绿微囊藻产毒株(912)在两种恢复模式下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产毒株(912)脱氢酶活性的补偿响应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材料。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同铜绿微囊藻产毒株(912)相比处于竞争劣势,而在同无毒株(469)的共培实验中,尽管连续正常培养情况下两者竞争能力差异不显著,但在恢复培养条件下斜生栅藻竞争能力显著高于后者。因此产毒型铜绿微囊藻低温和低光后的补偿生长效应以及对斜生栅藻的竞争优势可能是蓝藻爆发的内源性机制之一。
1224-1234
生态学报杂志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人工巢箱繁殖鸟类主要巢捕食者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巢捕食是影响鸟类繁殖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鸟类繁殖生态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鸟类的主要巢捕食者及影响巢捕食的因素对于了解鸟类繁殖成功率、种群增长率及种群数量等具有重要意义。2009-2012年,对辽宁仙人洞部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巢箱中繁殖的杂色山雀(Parus varius)、沼泽山雀(P.palustris)、大山雀(Pmajor)和白眉姬鸫(Ficedula zanthopygia)四种鸟类的巢捕食率及影响巢捕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共记录到238个繁殖巢(杂色山雀74巢、沼泽山雀21巢、大山雀118巢、白眉姬鹆25巢),其中35巢被捕食,捕食率为14.7%,雏鸟期被捕食占91.4%。巢捕食率在4种鸟类之间无差异(X^2=0.429,df=3,P=0.934)。以锦蛇(Elaphespp.)为代表的蛇类是该地区小型森林洞巢鸟类繁殖期主要捕食者,占总捕食率的9413%。对影响巢捕食的22个相关因子进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发现,坡度、地面裸露率、草本盖度对巢捕食具有显著性影响;出雏时间、坡位、距碎石块距离对巢捕食的影响接近显著水平;而巢高、树粗、巢箱年龄、窝卵数、距路距离等对巢捕食无显著影响。因此,处于坡度较陡,坡位较高,草本覆盖率较高,地面裸露率较低,距碎石块距离较近,且出雏时间较晚的巢更容易被捕食。
1235-1243

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

摘要:为了比较泉州湾蝇埔潮间带沙滩、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3种生境(3个潮层)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3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季度定量取样。在3种生境共获得85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环节动物39种,软体动物20种,节肢动物21种,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纽虫动物、星虫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多维标度排序(MDS)分析表明,春季和冬季泉州湾蝇埔潮间带3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夏季和秋季互花米草滩与牡蛎石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而与沙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其次是牡蛎石泥滩,而互花米草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较不明显。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随着潮层降低而增加。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ANOVA)表明,不同生境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沙滩的物种数较少,栖息密度较低,但优势种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个体较大,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的优势种为加州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个体相对弧边招潮蟹小。不同季节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和丰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沙滩物种数少,但个体分布比较均匀,而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物种数较多,个体分布较不均匀。以上结果表明,潮汐、沉积物粒径和生境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潮汐导致潮间带的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
1244-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