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 11-2031/Q 国内刊号
  • 1000-0933 国际刊号
  • 3.2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生态学报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学报杂志前沿理论与学科综述
生态整合与文明发展1-11

摘要:探讨了快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生态学成因,总结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提出30年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生态整合的内涵、方法和将生态文明融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科学基础、系统方法和整合技术,指出新时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正从组分到关系、从物质到信息、从结构到功能、从学苑到社会转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正从测量向测序、寻优向寻适的方向演化。提出社会小康、生态中和、科学大智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美丽中国的新形象。

干旱半干旱区坡面覆被格局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进展12-22

摘要:植被恢复与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离散特征,在坡面上形成的裸地一植被镶嵌和植被条带分布等覆被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覆被格局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是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植被斑块、坡面覆被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与耦合覆被格局与水土流失的手段和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发现,植被类型、层次结构和形态特征是植被斑块尺度上影响径流泥沙的关键因素;不同覆被类型的产流产沙特征与覆被格局的准确描述是研究覆被格局水土流失效应的重要基础;坡面覆被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关键在于其改变了径流泥沙运移和汇集的连续性,应重点关注径流泥沙源汇区的连通性和空间分布在水土流失中的作用;以坡面的精确覆被制图为基础,建立基于水土流失过程的覆被格局指数和耦合格局信息的径流与侵蚀模型是定量研究覆被格局影响的有效手段。今后应加强以下研究:以动态系统的观点研究覆被格局的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系统理解覆被格局与水土流失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反馈机制,探讨两者间动态关系随尺度变化的规律性并发展尺度上推方法;构建过程意义明确且简单实用的格局指数,将覆被格局与水土流失过程有机联系起来;发展覆被格局的动态信息与产流产沙过程相结合的水文模型,加强对格局与径流泥沙反馈系统的耦合,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覆被格局一水土流失过程耦合模型。

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进展23-32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由此产生的大量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城市森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和科学家看做是有效解决城市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在城市森林的维护、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城市林木树冠覆盖被认为是城市森林最重要的结构与功能衡量指标。针对我国城市森林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的现实需求,从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的概念、分类与评价、城市林木树冠覆盖与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的研究方法和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率与城市森林规划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该方面研究的未来趋势包括4个方面,首先,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已经与城市的生态建设和日常生态、生产管理紧密结合。其次,高分辨率(米级以下)卫星影像在城市森林树冠调查与制图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第三,像面向对象的影像解译方法与激光雷达(LIDAR)等新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使用。第四,为了最终实现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能够落地的目标,在城市森林建设的规划实施决策过程中,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普及。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33-44

摘要:通过比较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分析过程及原理,结合北京市土壤中土壤脲酶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案例,及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生生态系统及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状况,系统阐述了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前沿及发展方向。指出定量校正及不同学科与地区的科学团队的合作是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技术研究中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技术研究的目标是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方向,为人类健康与环境安全的保护与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水溶性有机物电子转移能力及其生态效应45-52

摘要: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是生态系统最为活跃的有机物组分,参与众多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DOM具有电子转移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结构中包含的醌基官能团,通过醌、半醌和氢醌之间的可逆转化完成电子转移过程。DOM作为电子穿梭体,循环参与电子转移的能力是其发挥生态效应的重要体现。研究表明,DOM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介导环境中Cr(VI)、Hg(II)等重金属及卤代烃、硝基芳香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综述了DOM电子转移能力机理、途径及可循环性,电子转移能力测定方法,以及DOM电子转移能力的生态效应并展望研究方向。

生态学报杂志个体与基础生态
凋落物和增温联合作用对峨眉冷杉幼苗抗氧化特征的影响53-61

摘要:峨眉冷杉林是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暗针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更新对全球变化非常敏感,是研究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代表性森林类型。以峨眉冷杉幼苗为研究对象,以开顶式增温小室(Opentopchambers,OTCs)和电热棒联合的方式增加环境温度,人为添加不同类型凋落物(A,75%峨眉冷杉针nt-+25%杜鹃荚蓬灌木叶凋落物;B,55%峨眉冷杉针叶+45%杜鹃荚莲灌木叶凋落物),共设置4个处理:(1)凋落物A+增温T(A.T);(2)凋落物B+增温T(B—T);(3)凋落物A+环境温度rm(A—TO);(4)凋落物B+环境温度TO(B—TO)。研究增温和两种类型凋落物联合作用下峨眉冷杉幼苗的生理生态响应特征。得到以下结果:(1)在环境温度下,A型凋落物情景下的冷杉幼苗的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率比B型情景下高;而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氢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B型凋落物情景下低。说明在当前环境温度下,B型凋落物比A型凋落物更加适合冷杉幼苗的生长。(2)在A型凋落物情景下,增温处理显著增加了冷杉幼苗叶片的自由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浓度;在B型凋落物情景下,增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冷杉幼苗丙二醛、自由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可见,与A型凋落物相比,增温使得B型凋落物情景下的冷杉幼苗膜伤害程度减小。(3)不同类型凋落物与增温的联合作用均降低了冷杉幼苗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A—T处理相比,B—T处理下冷杉幼苗叶片的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更低,而POD、APX、GR、CAT抗氧化酶活性却更高。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成分相对较少的B型凋落物更有利于峨眉冷杉幼苗适�

不同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ALA)浸种对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发芽率及芽苗生长的影响62-70

摘要:为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IA)对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发芽率及芽苗生长的影响,以‘中杂九号’番茄种子为试材,不同浓度ALA(0、0.1、0.5、1.0、5.0、10.Omg/L)浸种24h后,在0、25、50、100mmol/LNaCl胁迫下,28℃,黑暗培养7d,研究ALA对番茄种子发芽参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及胚芽和胚根中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盐胁迫下,ALA浸种使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增加,胚根中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25mmol/LNaCl胁迫能够提高发芽率、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而50--100mmoL/LNaCl胁迫极显著的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0.1—0.5mg/LALA浸种能够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而高浓度ALA(10.Omg/L)浸种导致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总之,ALA浸种能够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浸种浓度不宜超过5.Omg/L,NaCl胁迫下以0.1mg/LALA浸种处理效果最佳。

缺镁胁迫对纽荷尔脐橙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71-78

摘要:以1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材料,测定不同叶龄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研究缺镁胁迫对叶片叶绿素合成与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叶位的升高,低镁组和无镁组秋梢叶片(老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Fv/Fm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春梢叶片(新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Fv/Fm差异不显著;随着缺镁胁迫程度的增大,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瓦/L、光响应能力(△Fp/Fm、qP和rETR)均呈降低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qN)呈升高趋势,低镁组老叶、新叶及无镁组新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无镁组老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表明,缺镁胁迫严重时不仅会导致纽荷尔脐橙老叶光合能力降低,也会导致其新叶光合能力降低;短期缺镁胁迫对老叶光合能力的影响显著大于新叶,而且这种差异随着缺镁程度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因此,在夏季高光照条件下缺镁纽荷尔脐橙老叶易发生光抑制,缺镁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光伤害,导致叶片早衰。

松嫩草地66种草本植物叶片性状特征79-88

摘要: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相互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以松嫩草地66种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量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b素含量,检验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不同功能群(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丛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1年生或2年生草本)间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叶片厚度变异系数最大,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叶片干物质含量与叶片磷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其它叶片性状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片厚度只与叶片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叶片性状不相关。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氮、磷含量在4个功能群间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各个功能群间差异不显著;多年生根茎禾草和多年生丛生禾草叶片的7个性状差异不显著;多年生根茎禾草和多年生丛生禾草的叶片干物质含量高于多年生杂类草和1年生或2年生草本,其它性状小于这两个功能群。

花蜜中酚类物质对群落中同花期植物传粉的影响89-96

摘要:显花植物分泌花蜜以奖励传粉昆虫为其提供的传粉服务。许多植物分泌的花蜜中除了糖和氨基酸等物质外,还含有与植物抗虫有关的次生代谢物质,如生物碱和多酚。饲喂试验表明传粉蜂类偏爱采集含有这些次生代谢物质的花蜜。因此,花蜜中的次生代谢物质对分泌这类花蜜的植物传粉具有进化和生态上的意义。但是,花蜜中的次生代谢物质是否会影响群落中其它同花期植物的传粉尚不清楚。在2009年3—5月份,在西双版纳永久样地就中华蜜蜂(Apis cerana)的传粉行为进行研究,比较了两种饲喂条件下,整个蜂群采集花蜜的花粉种类和单个采集蜂携带的花粉团的花粉种类,以及采集蜂蜜囊中花蜜的含糖量(一组饲喂30%蔗糖糖浆,以下简称“喂纯糖浆组”另一组饲喂同样糖浆但含有0.01%槲皮素,以下简称“喂酚糖浆组”)。研究结果表明:饲喂两种不同糖浆的蜂群拜访的植物种类数量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两组采集工蜂所选择采集植物花粉种类却存在明显差异,它们采集的花粉都包含了一些特有的花粉种类。另外,两组采集工蜂所采集含有2种以上花粉种类花粉团的蜜蜂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喂酚糖浆组明显高于饲喂纯糖浆组。两组工蜂蜜囊中花蜜的含糖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喂酚糖浆组工蜂蜜囊中花蜜的含糖量明显高于喂纯糖浆组。因此,喂酚糖浆组的工蜂拜访植物的专一性比较低,在一次采集过程中倾向拜访花蜜中含糖量高的植物。花蜜中酚类物质增加了群落中同花期植物之间的花粉传播,从而降低了整个群落的传粉效率。

桉树枝瘿姬小蜂连续世代种群生命表97-102

摘要: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广州地区一年发生4—5代,且世代重叠,其越冬期为11月中旬到翌年3月底,越冬虫态为大龄幼虫和蛹。在广州自然条件下,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桉树枝瘿姬小蜂在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共完成4个世代。利用生命表的方法分析桉树枝瘿姬小蜂连续世代可知,第1代的净增值率R。最大,而第2代的最小;第3代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A最大,其世代平均历期T最小;第4代的rm和A最小,其,最大。这说明第3代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种群增长能力最大,对桉树的危害最强。该代害虫的发生时间为7—9月,因此在防治上要注意该阶段的防控和监测。

生态学报杂志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蒙古栎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及其阈值103-109

摘要:基于影响植物功能型分布的6个气候变量: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最冷月温度、最暖月温度、大于5℃积温和湿润指数,结合蒙古栎地理分布资料,根据最大熵模型和各气候变量对蒙古栎地理分布的贡献,确定了影响蒙古栎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即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大于5℃积温和最暖月温度;利用模拟的蒙古栎地理分布概率与主导气候因子的关系给出了各主导气候因子的阈值,即年均降水量330-910mm、气温年较差大于29℃、大于5℃有效积温为1200--3500℃·d、最暖月温度为17—26℃。

河静黑叶猴果实性食物组成、选择及其对种子的扩散作用110-119

摘要:喀斯特森林的生态环境较其他类型的森林更为脆弱。由于抗干扰和恢复能力低,喀斯特森林中种子扩散对维持植物种群的续存与更新具极其重要的作用。叶猴以叶为主要食物,果实是仅列其后的第二大食物资源。对分布于喀斯特生境的叶猴来说,它们对果实的取食具有潜在的种子传播作用。基于此,于2009年7月-2010年12月,在越南广平的风芽一格邦国家自然公同,通过实地跟踪观察结合粪便收集调查了河静黑叶猴(Trachypithecusfrancoisihatinhensis)对果实的选择及其对种子的潜在扩散作用。河静黑叶猴全年共采食果实类食物38科131种,取食的果实种类和取食高峰持续期均高于其他地区黑叶猴对果实的取食。这得益于当地原始雨林中丰富的果实食物资源。河静黑叶猴对果实种类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0.3〈S112种果实〈0.3),果实资源的可获得性亦不影响其对果实的取食频次(r=-0.13,P=0.15〉0.05),在雨季的果实食物种类和取食强度上均高于旱季(z=-2.903,P=0.02〈0.05)。在果实性状的选择上,河静黑叶猴对处理难度较小的浆果和核果(两种类型的果实共106种,占80.9%)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更多地选择黄色(46种)、红色(29种)和绿色(14种)(三种颜色的果实占果实种类的68.7%),重量多为5g以上较大的果实(共104种,占果实种类的79.4%),更多地选择果实内仅有1—2颗种子的果实。河静黑叶猴多吞食直径小于3cm的种子,在猴群的粪便中发现了85种果实的种子,尤以肉质的浆果和核果最多,如垂叶榕(Ficusbenjamina)、柿叶青梅(Vaticadiospyroides)、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等。最远传播距离可达397m。对其他的果实,则以吐出或丢弃的方式短距离传播,多集中在6—20m范围。河静黑叶猴是一些果实较大或果皮较硬的植物重要的�

2010秋季东海今生颗石藻的空间分布120-131

摘要:根据2010年11月东海29站位所采集108个样品偏光镜检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共发现26种今生颗石藻,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oceanica)、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carteri)和粗壮环樊球(Algirosphaerarobusta)等。水体中今生颗石藻丰度为0-76.562个/mL,平均值为18.641个/mL;颗石粒丰度0—4506.47个/mL,平均值为613.44个/mL,今生颗石藻在表层和底层均呈斑块状分布,海盆区站位丰度较近岸站位下降明显,但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多;颗石球丰度最大值站位发生在硅藻水华站位。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个断面进行分析:PN断面、沿岸流断面和黑潮断面。比较显示,PN断面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赫氏艾密里藻具有最高丰度的颗石粒和颗石球。沿岸流断面颗石粒/颗石球、黑潮断面中颗石粒(除底层外),自表至底随水深增加有轻微增加趋势,黑潮断面颗石球丰度高值区集中于25—80in之间。结合历史环境资料,分析得出东海调查期水体混合、泥沙再悬浮以及硝酸盐浓度是控制今生颗石藻物种丰富度与物种特异分布的主要因子;今生颗石藻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活策略,其空间分布特征随取样季节和海区不同有较大变化。

OPRK1基因SNP与梅花鹿昼间行为性状的相关性132-139

摘要: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FocalAnimalSampling)对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养殖场及扬州市动物园48只梅花鹿(Cervusnoon)的昼间行为进行观察,以Kappa阿片受体(KappaOpoioidReceptor1,OPRKI)为目的基因,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方法,利用引物P-5和P-9获得OPRK1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并将二者进行最小二乘均值的多重比较,以确定OPRK1基因SNP与梅花鹿昼问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P-5各基因型间与修饰行为两两差异显著(P〈0.05),其它行为EE型和FF型差异显著(P〈0.05),而另外5种行为性状在各个基因型中没有检测到显著差异;引物P-9各基因型间卧息行为GG型和GH型个体行为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观望行为GG型、HH型和GH型3种基因型个体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修饰行为HH型和另外两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OPRK1基因多态性和梅花鹿昼问行为性状存在-定相关。

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多样性140-149

摘要: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6科106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居留型方面,留鸟和冬候鸟最多,分别占鸟类物种总数的56.60%和35.85%。鸟类区系上,古北界种类最多,占41.51%;其次是东洋界鸟类,占32.08%。鸟类物种数1月份和3月份最多,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以12月份和3月份最高,以11月份和2月份最低。欧氏距离显示,修水段、龙虎山段和靖安段与其他河段的鸟类组成差异较大。宜黄段、耳口段和浮梁段的鸟类组成比较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的相似度与各河段间隔的距离无关,而可能与当地的生境密切相关。鄱阳湖流域分布着一些濒危鸟类,然而人类活动如采砂、非法捕鱼等严重影响了这些鸟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建议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维持鄱阳湖流域鸟类多样性。

桉-桤不同混合比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动态159-167

摘要: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10:0(TI)、7:3(TII)5:5(TⅢ)、3:7(TIV)和0:10(TV)巨桉(Eucalyptusgrandis)和台湾桤木(Alnusformosana)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从5种类型、3种规格的810只凋落袋中共收集土壤动物75651只,隶属2门10纲20目,其中弹尾目(Collembola)和蜱螨目(Acarina)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个体数最高是7—8月,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最高是7月,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最高是7—8月。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各月间均波动较小。与30目和6目相比,260目网袋中弹尾目和蜱螨目等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更高。相对台湾桤木(TV)而言,巨桉(TI)凋落物中弹尾目数量更多。啮虫目(Psocoptera)在台湾桤木(TV)凋落物中的数量远远高于其它凋落物,后孔寡毛目(Opisthopora)在混合凋落物中数量较高。不同比例的凋落物混合可改变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组成。桤木、混合凋落物中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高于巨桉凋落物,而且上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亦明显快于巨桉凋落物,这意味着大型土壤动物的活动可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因此,在巨桉人工纯林中混栽台湾桤木,可显著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的数量,促进凋落物的分解。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168-178

摘要: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营养物质保持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度重要以上地区的面积比达到了15%以上;极再要地区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2)土壤保持极重要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面积比为68.80%;土壤保持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万州及其东北部地区。(3)水源涵养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其次为极重要地区;极重要区沿汀河呈带状分布,高度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极重要区两侧沿江河呈环带状分布。(4)营养物质保持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其次是极重要区;极重要区基本呈条带形分布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山脉及江河两侧。(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的面积占到了研究区总面积的近50%;极重要区基本沿主要江河两侧第一层分水岭和西部平行岭谷区的山脊呈条带形分布;高度重要区基本分布在极重要区两侧层环带形分布,少部分零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