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 11-2031/Q 国内刊号
  • 1000-0933 国际刊号
  • 3.2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生态学报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学报杂志专论与综述
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186-194

摘要:珊瑚礁区生物多样性程度可以与陆地热带雨林相提并论,目前关于珊瑚礁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方面研究进展迅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基地。作为一种生态资源,珊瑚礁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导致其生物多样性缩减、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已成为珊瑚礁研究热点,珊瑚礁生态环境效应和保护管理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广阔的南海海域和海南岛、台湾岛、香港和广东广西沿岸,礁区生物种类繁多,多样性程度较高,以往研究主要涉及地质、地貌、生物、环境等方面,现今和今后一段时间里迫切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研究,以确保更有效地保护和管理珊瑚礁。

繁殖保障和延迟自交的研究进展195-204

摘要:尽管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面临不利自花授粉的选择,但许多植物仍维持混合的授粉机制。繁殖保障假说是解释自交进化的最重要因子之一,一直是植物生殖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概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及其进展,包括自交进化的遗传和生态机制及理论模型探讨、繁殖保障假说的提出、验证自交能否提供繁殖保障的例证、延迟自交的类型及延迟自交能否提供繁殖保障的例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在繁殖保障和延迟自交方面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结合国际上研究繁殖保障假说的发展趋势已由单季节、单种群、单因子的研究阶段过渡到多季节、多种群、多因子(自交方式及其所占比例、花粉折损、种子折损、自交率和近交衰退)的综合研究阶段,及由传统的、经典的研究方法过渡到应用现代实验手段(如SSR、SNP等分子标记)和先进仪器设备的研究阶段,提出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必要借用多学科(植物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及手段进行不同物种的对比和综合细致的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国外学者观点205-212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热点和存在较多争议的领域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货币化评估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学者的观点,特别是引起诸多争论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各项服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使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本身就缺乏严格的标准,同时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复杂的尺度转换问题,从而使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容易出现重复计算;二是由于经济学方法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的评估对象和评估目标往往需要选取不同的评估方法,每一种生态系统服务通常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选择的不同方法.从而使得到的结果间缺乏可比性;三是由于生态系统不同于经济系统。有时用经济学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估时往往很难反映出自然系统的价值,特别是当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随着时间和新信息的出现而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差异。今后的研究应当着力于上述困难的解决,以便使生态系统的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可信,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提供有力支撑。

流域湿地景观空间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3-220

摘要: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吸取一般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思想和实际工作积累,从流域尺度,研究湿地景观基本空间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流域中湿地景观具有特殊的纵向梯度、横向梯度和景观内部结构特征,它们构成了流域湿地景观空间结构的主体,在维护流域整体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都会影响流域湿地景观的空间梯度格局,但自然因素主要影响湿地景观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而人为因素对流域湿地景观纵向梯度、横向梯度的连续性和内部结构的多样性均产生重要影响。

景观规划模式与景观韵律学221-230

摘要:景观规划韵律学研究是目前国际景观生态规划的前沿领域。在总结景观规划的“斑-廊-基模式”基础上,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斑-廊-网-基-体模式”,并尝试揭示隐藏在这一模式内的景观韵律。景观韵律包括景观要素的形状、结构、层次、组份、形态、配置、连通、辐射、尺度、时序等空间结构和空间过程,景观韵律可以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特定时段景观要素的镶嵌格局与空间配置规律。景观度量学的数量分析方法成为景观韵律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具体案例分析中,根据研究地区景观要素的空间配置特点、景观韵律的空间变化规律,规划形成3种战略点和四横四纵的景观结构体系。

优先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31-243

摘要: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它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但最初却没有真正的定义。综合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土壤优先流定义、优先流多种表现形式及其重要特征。系统阐述了优先流的静态(内在)和动态(外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验研究技术,指出开展优先流研究可以有效及充分地解释早期水文学研究所困扰的不符合达西定律及对流一弥散方程等重大问题,但由于优先流运动过程具有非平衡性及区域特点,其自身类型较多,开展优先流研究同时加大了水文过程研究的难度及深度,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到目前为止,对于优先流运动机理尚未明确;开展优先流研究判定标准多样,但缺乏系统成形的判定标准;由于土壤本身就是异质性系统,对优先流研究需综合考虑尺度效应;虽然已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开展优先流研究,但缺少已获得国际标准认证的适用于具有快速环绕特性的优先流研究需要的现代仪器设备。同时还探讨了优先流研究的发展趋势。

放牧对草地的作用244-264

摘要:从牧草生长、种群、群落、土壤和生态系统5个方面分析了放牧的作用、机理与途径。放牧改变牧草的物质与能量分配格局,多途径地诱导牧草的补偿性生长,取决于放牧制度等因素。放牧还改变种间竞争格局、调控种群更新,以及群落结构和功能。介绍了草地健康管理的阈限双因子法,讨论了稳定态一过渡态假说和草地灌丛化。家畜对土壤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途径,作用效果与放牧强度、季节、地形有密切关系,重点分析了放牧对土壤C贮量的作用机制。阐述了提高放牧系统生产力的系统耦合机制,以及放牧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根据放牧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放牧管理现状,提出7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转归及其生态毒性265-270

摘要:抗生索被长期大量地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治疗,并以亚治疗剂量添加于动物饲料长期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促进生长,大部分抗生紊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而有高达85%以上抗生素以原形或代谢物形式经由病人和畜禽粪尿排人环境,经不同途径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最近研究显示在城市废水和表面水中检测到了抗生索的存在。但关于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和稳定性等的研究资料很少。环境中的抗生素会对环境生态系统包括细菌、水生生物、土壤生物和植物等产生危害,并产生大量耐药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为评估抗生素在环境中潜在的危害,就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归及对环境和人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探索。

生态学报杂志问题讨论
中国陆地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分析271-280

摘要:明确我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与地区对于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率以及全面、合理的规划我国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植被》、《中国湿地》和《中国植被图集》为主要数据源,以生态区的优势生态系统类型、反映了特殊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只在中国分布、物种丰富度高、特殊生境等5项指标为评价准则,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eview,综合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并提出了我国的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及其集中分布区。结果表明,我国683类陆地生态系统中有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有135类,其中森林生态系统75类,湿地生态系统27类,灌丛生态系统8类,草原生态系统12类,草甸生态系统6类,荒漠生态系统7类。根据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选取包括横断山地区在内的18个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的集中分布区域,这些地区应该是生态系统保护的重点地区。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布局我国自然保护区、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克隆植物矮嵩草对放牧的等级性反应281-290

摘要:对高寒草甸克隆植物矮嵩草(Kobresio humilis)基株、分株片断和分株3个层次构件单元的数量、生物量性状及其变异系数在不同放牧强度处理间以及构件等级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于1999年至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矮嵩草草甸内进行。家畜放牧实验设4个放牧强度水平。研究结果显示,3a中矮嵩草克隆等级基株层次只有分株数和叶数在放牧处理间表现出显著差异(F(3.56)〉F0.05,P〈0.05),而死亡分株百分数、死亡叶片百分数、基株大小以及繁殖分配4个性状在3a中未表现出显著差异(F(3.56)〈F0.05,P〉0.05),占被测性状的57.1%;与此同时,分株片断和分株两个层次在第1年就有50%以上的性状达到显著差异,到第3年时全部被测性状都表现出显著差异(F(3.56)〉F0.05,P〈0.05)。放牧第3年时,基株、分株片断和分株层次达到显著差异的性状数分别为42%、100%和100%。性状的变异系数在等级间的变化均表现为分株〉分株片断〉基株层次或分株〉分株片断的顺序。被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放牧强度间无显著差异,在放牧第1、第2和第3年,变异系数在等级间有显著差异的性状比例分别为42%、71%和85%。这说明克隆植物矮嵩草基株、分株片断和分株各层次被测性状在放牧强度处理问表现出的差异性不同,具有显著差异的性状比例在基株层次少,在分株片断和分株层次高,相同性状在处理间的差异可能先出现在分株和分株片断层次,后出现在基株层次。放牧强度不影响性状的相对变异,但长期持续的放牧扰动使性状在等级间变异性逐渐增大。这些结果说明矮嵩草构件等级对放牧扰动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反应,并可概括为“分株层次〉分株片断层次〉基株层次”的等级反应模式。研究结果证实我们关于克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固碳能力估算291-296

摘要: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作为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力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为此。2005年2月16号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了植树造林、再造林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林业政策和工程,对大气中CO2的减排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例,利用我国第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林业统计年鉴,依据估算森林碳储量的材积源——生物量方法对该工程实施5a来(1998—2002)的固碳能力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国际气候和外交谈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佐证。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5a来,工程区累计造林302.6 10^4hm^2、新增人工林累计固C21.32Tg(1Tg=10^12 g),其中,东北、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3个地区分别累计固碳6.39、12.59、2.34强。另外,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5a内累计减少木材产量964.98 10^4m^3,累计减少22.75Tg的碳释放。总体而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5a来累计固碳44.07Tg,平均年际固碳8.81Tg/a,相当于我国每年CO2排放量的1.2%。

晋陕宁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与农林牧业持续发展仿真研究297-304

摘要:晋陕宁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利用土地是其主要原因,生态修复与环境重建是该区生态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应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简称SD)和“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理论建立了该区生态修复和环境重建的SD模型,它分为人口、农业、林业、牧业、农村经济、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6个模块,仿真时间1990~2080年,步长1a。经检验该SD模型的有效性为93.5%,可用于未来仿真预测。根据该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农牧业发展现状,选择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3种典型模式——同步发展模式(A模式)、逐步调整模式(B模式)和现状发展模式(C模式)进行仿真研究,预测3种模式2000~2080年的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的发展动态以及农林牧业和生态环境演化趋势。仿真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农、林、牧业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坡耕地和草场退化是制约农林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加速治理侵蚀,可促进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农林牧业持续发展。同步发展模式(A模式)是该区生态修复和环境重建的3个仿真模式中的最优策略,它可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和生态一经济趋向良性循环,并提出该区生态修复与环境重建的对策措施。该SD模型结构合理,运行功能良好,能较真实的模拟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变量的复杂生态系统的动态行为,为生态修复研究提供一种有效工具。

《生态学报》编辑委员会305-306

《生态学报》投稿须知307-307

2006年《生态学报》推出英文版308-308

摘要: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BV.)经过对国内学术期刊的全面评估,首批选定与《生态学报》合作出版英文版期刊(电子版),期刊名为《Acta Ecologica Sinica),定为月刊,与《生态学报》中文版同步刊出,每月底出刊。广大学者可登陆ELSEVIER的期刊全文数据库www.sciencedirect.com阅读、引用全文。英文版文章来源于中文版,即每期在《生态学报》中文版期刊中推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论文,经由作者译出,并由ELSEVIER出版集团全文英文润色刊出、国际发行。此举为《生态学报》全方位国际化奠定了基础,欢迎生态学广大学者踊跃投更多更好的文章,为生态学的交流与发展做出贡献。

加入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声明308-308

2004年度总被引频次较高的20种期刊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