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 11-2031/Q 国内刊号
  • 1000-0933 国际刊号
  • 3.2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生态学报 200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2131-2138

摘要:在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域的现状植被中分析了6种主要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格局,包括演替系列中的2种灌丛、松优势林、2种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结果表明含松较多的灌丛和松优势林常分布在环境退化较严重(土层瘠薄)的生境中,其中灌木层主要由阳性的映山红、檵木、白栎等组成,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在其中偶见,因此推断其自然恢复为常绿林的速度慢;含常绿阔叶树较多的灌丛及含松较少的混交林分布在土层较厚处,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的频度和重要值都较大,较容易自然恢复为常绿阔叶林.各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指数--Gleason、Shannon-Wiener、Simpson指数基本上以常绿阔叶林为最高,其次是含松较少的混交林,含松较多的灌丛和松优势林各种多样性指数最低.本研究显示我国中亚热带东部森林植被恢复途径有3条:(1)灌草丛→针叶林(松)→针(松)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2)灌草丛→针(松)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3)灌草丛→常绿阔叶林.这意味着本区域的常绿阔叶林恢复可以不必经历松林阶段,在生境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人工干预、补种常绿阔叶树可以加速常绿阔叶林恢复.

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生物量2139-2144

摘要:由解析木资料用维量分析法建立浙江省各地区样木的D2H与地上生物量(B)的回归方程在浙江全省具有普适性.根据模型及样地调查结果发现50林龄前的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群落生物量基本随林龄线性增加.与其他同区域的类似林型比较发现,常绿阔叶林在80林龄前群落生物量与林龄正相关,100a后则增长十分缓慢.根据浙江省公益林大多为幼中龄林的现状,预测当前的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在未来30a中将呈线性增加.随着多幼中龄林的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成熟,我省森林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碳汇.与针阔混交生态公益林比较,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生物量在10~25a阶段没有明显优势,到25~50a则明显高于针阔混交生态公益林.由此可见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作为生态公益林在碳积累方面具有优势.常绿阔叶林作为高碳储量森林,将会是浙江省甚至整个亚热带东部地区的森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

马占相思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145-2151

摘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先锋树种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对其周围环境因子如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总辐射进行同步观测.通过分析发现马占相思边材厚度与胸径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马占相思树干液流密度最大值与边材面积具显著相关关系;马占相思树干东、南、西、北4个方位测得的液流密度具显著差异,且各方位相互之间均有显著相关关系;马占相思树干液流每天到达峰值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水蒸气压亏缺到达峰值存在一定的时滞,这两个时滞与树高无关,个体间时滞差异在湿季较小,干季较大;干湿季液流平均值和最大值具显著差异,湿季蒸腾水量大于相同时间内干季蒸腾水量;液流的变化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水蒸气压亏缺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显著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排序为: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水蒸气压亏缺>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

不同施水量对云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2152-2158

摘要: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茂县生态站,参照云杉分布区的年降水量,设置4种水分处理梯度(分别模拟年降水量为350 mm、700 mm、1 000 mm和1 350 mm),研究云杉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差异.经过4a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水量显著影响了云杉幼苗的株高、基径、生物量积累(叶重、茎重和根重)、主根长度、第一级侧根数量、气体交换、叶绿素含量、脯氨酸以及丙二醛含量.700 mm施水量的云杉幼苗的以上参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施水量(350mm、1 000mm和1 350mm)的幼苗.干旱胁迫下,云杉幼苗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抑制了云杉幼苗生物量积累;过量施水则降低了云杉幼苗的根生长.云杉幼苗通过调节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不同的水分条件,当受到干旱胁迫时,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水分;然而当水分充足的时候,水分利用效率又降低.此外,水分不足和过量均导致针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同时引起丙二醛含量的增加,表明云杉幼苗不适宜在土壤过于干旱和湿润的条件下生长.

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2159-2164

摘要:通过改变水培溶液中NH4+-N和NO3--N的比例,探讨了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主要药用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及掌叶防己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檗碱的含量与氮素形态有明显关系,在根和茎中都表现为NO3--N比例高更有利于小檗碱的积累.单纯的NO3--N供给最有利于药根碱在黄檗幼苗根中的积累,而处理46 d后,NH4+-N/NO3--N为75/25和25/75时黄檗幼苗茎中的药根碱含量最高.黄檗幼苗根和茎中的掌叶防己碱含量对营养液中NH4+-N和NO3--N的比例反应类似,在处理46 d后,掌叶防己碱含量由高到低所对应的NH4+-N/NO3--N为25/75、50/50、75/25、0/100、100/0.处理33 d后,黄檗幼苗根中的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含量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在茎中呈上升趋势.如果同时考虑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生物量的影响,那么NH4+-N/NO3--N为0/100时其小檗碱产量(含量与生物量乘积)最高,而NH4+-N/NO3--N为25/75时药根碱和掌叶防已碱的产量最高.

南亚热带森林两种优势树种幼苗的元素含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2165-2172

摘要:氮沉降是当前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各类森林生态系统和植物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生态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探讨了南亚带森林两种优势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幼苗的养分状况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Ts、T10、T15和T305个样方,每个样方包括3个重复.所施氮肥为NH4NO3,每次溶解在10L自来水中,5个样方喷施的浓度分别为0、0.12、0.24、0.36和0.72mol·L-1.每月喷施2次,5个样方一年喷施的总氮量分别相当于氮沉降率0、5、10、15和30 g·m-2·a-1.经过11个月的处理,土壤中速效氮水平明显提高,而pH值下降.两种幼苗叶、枝干和根的氮含量随处理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P、K、Ca和Mg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普遍下降.荷木幼苗的单株氮贮量除T5处理外,所有处理样方均高于对照,但以T10样方最高;黄果厚壳桂幼苗的单株氮贮量随处理水平增加而增加,在T15样方达最大值,之后下降.氮处理引起两种幼苗体内的氮分配到枝干的比例增加,但分配到叶中的比例下降.两种幼苗叶、枝和根3器官中N与其他营养元素的比值随氮处理水平增加而显著增加.

南亚热带人工杉木林灌木层物种组成及主要木本种间联结性2173-2179

摘要: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经过13a自然更新过程,林下灌木层植物种有71种,灌木层出现小乔木.通过重要值分析,判别了各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用x2统计和r检验研究了该杉木林下灌木层25种主要木本种种间关系,测定它们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结果清楚地反映了木本植物种间关系以及它们在资源利用和生态特性上的差异.依据分析结果将灌木层25种主要木本植物分成4个种组:Ⅰ.对叶榕(Ficus hispida)+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毛桐(Mallotus barbatus)+耳叶榕(Ficus cunia)+水东哥(Saurauia tristyla)+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杜茎山(Maesa japonica)+粗叶榕(Ficus hirta)+山麻杆(Alchornea rugosa)+黄毛榕(Ficus fulva)+白背叶(Mallotus apelta);Ⅱ.拓树(Cudrama tricuspidata)+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Ⅲ.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大青(Clerodendron cytophyllum)+相思子(Millettia semicastrata)+山石榴(Randia spinosa)+山苍子(Litsea cubeba)+木姜子(Litsea pungens);Ⅳ.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九节(Psychotria rubra)+山牡荆(Vitex quinata)+风箱树(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亮叶围涎树(Pithecellobium lucidum)+华腺萼木(Mycetia sinensis).种组划分的生态指示表明:如果杉木群落中灌木层以种组Ⅲ或Ⅱ的种为优势种,则认为该群落是一个不稳定的过渡类型,最终可能会变化为以这些种为优势的稀疏阔叶林;若以种组Ⅳ为优势种,该群落则是在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的相对稳定的针叶林群落;以种组Ⅰ为优势的群落则是乔木层从以针叶树为主、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的过渡类型.种组划分将为该区域同类型人工林生态功能评价以及林分近自然恢复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城市行道树对交通环境的响应2180-2187

摘要:以远离交通环境的公园作为相对清洁区,研究了位于广东佛山种植最普遍的8种城市行道树树黄葛榕(Ficus virens 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L.)Pers.),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Nees)Bl.),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白兰(Michelia alba DC.),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在交通密集区生长在不同方位的植物器官对交通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交通密集区的城市行道树的叶片和树皮器官吸收重金属铅和镉、硫含量、电导率和pH值等指标在不同的方位呈现显著的差别,即城市行道树位于快车道一侧生长的植物的器官(以下简称P1)、位于面向人行道一侧生长的植物的器官(以下简称P2)及相对清洁区采集的植物样品(以下简称P0)各指标测定值的分析结果为:其叶片和树皮硫、重金属铅和镉、电导率等特征值基本呈现P1>P2>P0的大小规律,在显著度为0.05时差异显著;而pH值基本呈现P1<P2<P0的大小规律,在显著度为0.05时差异显著.即离车道越近,城市行道树的器官吸收积累的污染物含量Pb、Cd、S含量越多,电导率越大,pH值越小.以栽植量最普遍的13条路段的黄葛榕样品为例,经测定分析发现,在其各指标中,重金属铅和镉与电导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在0.01水平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67和0.7228,黄葛榕树皮的电导率指标可作为交通环境复合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不同城市行道树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对交通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如黄葛榕、细叶榕、垂叶榕、红花羊蹄甲、白兰等行道树种在位于机动车一侧的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大于面向人行道一侧及对照区的叶片气孔密度;大叶紫薇、芒果、阴香等行道树等位于机动车一侧的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小于面向人行道一侧及对照区的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说明不同行道树对交�

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2188-2196

摘要:虽然当前的产业生态学研究多集中于生产线、企业和产业生态园尺度,但城市无疑是产业系统基本组合单元,城市区域尺度的产业生态学研究是产业生态学研究尺度上推的必经阶段.我国产业生态系统及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分布不均,以顺德等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市(县)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对中西部地区有拉动和借鉴的双重作用.以能值理论方法为基础,结合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方法,从系统开放性、本土性、闭路循环性和经济性4个方面,投入和产出端2个角度,对顺德市产业生态系统改革开放22a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2a系统能值总用量增加15.65倍,能值密度增加16.31倍,人均能值使用强度增加9.70倍,外部不可更新资源用量增加16.32倍.能值废弃率在20世纪80年代不断上升而在90年代迅速下降,但环境负载率则表现为无规律的波动状态.20世纪90年代,系统能值出口率上升至1978年的4.10倍,但能值交换率小于1.结果表明,改革开放22a,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但系统对周边负熵资源,尤其是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生产力水平提高相对较慢.20世纪90年代污染物处理产业发展迅速,但在系统资料消耗端的绿色化方面则无显明进展.系统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产出商品在市场交换中处于表面繁荣背景下的生态经济不利地位.系统已到了向知识密集型发展道路转变的拐点域.能值理论方法与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分析的整合可以满足产业生态系统分析评价要求,针对产业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多尺度、多方面联立评价,实现系统发展现状、动态与动因的整合分析,对产业生态系统优化点的发现与优化方向的确定有直接的意义.

从景观格局分析人为驱动的绿洲时空变化——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2197-2205

摘要:根据三工河流域1978、1987年航片和1998年TM影像,利用GIS、RS和景观生态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绿洲景观格局分析了人为驱动的绿洲变化,包括景观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多样性、景观斑块形状与绿洲扩张、斑块破碎化程度与人类活动的强度等.结果表明:(1)绿洲景观多样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差异性较为明显.人类活动可以显著地改变绿洲景观的多样性.(2)绿洲景观斑块形状总体趋向不规则性和复杂性,但趋势减弱.人类一方面尽力在扩张绿洲,增加斑快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增加分维数,另一方面也在尽量规划绿洲内部,又使斑块形状趋向规则,降低其复杂性;但近20a,绿洲总体上以扩张为主.(3)人类活动强度和支配程度较大的绿洲区域,其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总体较高,绿洲中部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其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高于人类活动强度较弱的绿洲下部和上部;绿洲斑块密度和景观破碎化程度随时间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人为引入斑块的破碎化程度普遍高于环境资源斑块的破碎化程度.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引种禾草柳枝稷的生物量与水分利用效率2206-2213

摘要:加强优良引种禾草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对促进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建设和草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较研究了引种禾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的大小和季节累积差异及其水分利用特征.2001~2002年川地柳枝稷草地地上生物量达13 000~16 000kg/hm2,山地梯田和坡地为2300~2650kg/hm2.不同立地条件柳枝稷返青后的生物量累积过程呈二次或三次多项式.柳枝稷的绝对生长速率(AGR)在整个生长季内呈双峰曲线变化,川地柳枝稷草地的现存量和总量AGR最大值分别为158.93和169.83 kg/(hm2·d),梯田分别为27.31和38.25kg/(hm2·d),坡地为37.0和36.69kg/(hm2·d).坡地柳枝稷生物量较大值和AGR最大值出现时间最早.不同立地柳枝稷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RGR)在整个生长季内呈双峰曲线变化,均以返青后的20d内最大,平均AGR以川地最大,坡地和梯田相近,但坡地两峰值高于梯田.不同立地柳枝稷草地土壤水分主要利用层次为0~2m,月平均含水量顺序为梯田>坡地>川地.川地柳枝稷叶片和整体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梯田整体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坡地,但二者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相近.川地和山地地表下5cm生育期平均地温均为17.60 C,但4~5月份川地地温高出山地1.2~2.8C,川地4~10月份平均气温较山地高1.5C,这些差异影响不同立地条件柳枝稷草地水分利用和生长进程.

人类活动对北京空气质量影响的综合生态评价2214-2220

摘要:为给北京未来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构建的指标体系、生态服务功能估算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人类活动、人工调节措施(1983~2003年)和生命支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北京建城初~2003年)对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空气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对北京城市空气质量综合影响的排序结果前3位排名为2003年(0.619)、2001年(0.598)和2002年(0.578),后3位排名为1983年(0.392)、1984年(0.395)和1985年(0.495),综合影响总体趋向积极且稳步上升;(2)1983~2003年北京市的人类活动对北京城市空气质量消极与积极影响同时增强,城市空气质量自1998年后有所改善;(3)压力指数p与响应指数r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995(p<0.001);(4)不同响应指数下的状态指数变化表明随着响应指数的增加,北京空气质量改善,但是在响应力度不强时其消极影响占主位;(5)1900年以前北京市人类活动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很小,北京市生命支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可以调节其影响;1975年后,北京市生命支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显著下降,城市空气质量恶化,但随着人工调节能力的增强城市空气质量自1998年后趋于改善.

洞庭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拓扑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应关系2221-2226

摘要:对东洞庭湖7个采样站点的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DNA多态性的RAPD指纹分析和物种组成的分类鉴定,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DNA指纹拓扑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应关系.结果如下:(D筛选出的11条随机引物共获得148条长度在180~2000bp的谱带,多态率为98.6%,各引物扩增谱带数在11~16不等;各站点平均有57.6条谱带,其中Ⅵ站最多(70条),Ⅳ站最少(45条),而Ⅰ站的特有带最多(7条),Ⅱ站最少(2条);(2)共观察到54种/类浮游生物,其中Ⅳ站出现的最多(27),其它各站点在7~13不等,分布概率在85%以上的只有直链硅藻(Melosira sp.).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7个站点的浮游生物群落可以划分为两大类--Ⅳ站作为单独的一类而明显有别于其它6站;并且,RAPD分析在此基础上将Ⅱ、Ⅲ、Ⅴ站和Ⅰ、Ⅵ、Ⅶ站进一步分作两小类.因此,研究说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拓扑结构与物种组成是密切相关的,这类资料的积累将会为生态系统功能、机理的解释或阐明提供一些启示.

东海磷虾类优势种的生态适应2227-2233

摘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磷虾类优势种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这些优势种的生态环境适应类型.结果表明:东海磷虾类的优势种主要有小型磷虾Euphausia nana、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宽额假磷虾Pseudeuphausia latifrons和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等4种;中华假磷虾和宽额假磷虾属于适应夏秋季环境的暖温种和暖水种,小型磷虾和太平洋磷虾为适应冬春季环境的温水种;暖水种往往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出现频率,温水种的出现率相对较低;温水种有很高的聚集强度.中华假磷虾系近岸暖温种;宽额假磷虾是外海暖水种;小型磷虾最适温度相对较高,分布区偏外海,是高盐温水种;太平洋磷虾最适温度相对较低,分布区偏近海,虽是高盐温水种,但高分布区的盐度往往低于小型磷虾.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2234-2242

摘要:"东方红2号"调查船于2003年6月在长江口外(28°N°至32°N,121°E至123°E)陆架浅海水域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的取样.研究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1 971士583.9)ind 10cm-2,平均生物量为(1 393±516.1)μg dwt 10cm-2,平均生产量为(12 543±4 644.7)μg dwt 10cm-2a.共鉴定出21个小型生物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的类群,占小型生物总丰度的91%和总生物量的51%.其他数量上较重要的类群还有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和双壳类等.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数量分布与沉积物叶绿素和脱镁叶绿酸的含量呈高度显著相关.台风前后8号站线虫群落的比较研究表明,台风后线虫群落在丰度,生物量及种类组成上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台风的响应较为显著.典型站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种类组成的分析表明,长江入海口向外线虫优势度降低,多样性增加.

卤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生态学2243-2248

摘要:2002年在内蒙古桑根达莱淖尔进行了卤虫养殖实验,研究了3个卤虫培育池的浮游生物、初级生产力、水化学因子、限制性营养盐及卤虫的生长,并探讨了各种生态因子与浮游植物、卤虫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共发现浮游生物27种(或属),其中浮游植物17种(或属),浮游动物10种(或属).1#、2#、3#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41mg/L、1.72 mg/L、1.31mg/L,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小席藻、线形粘杆藻、小颤藻、普通小球藻、椭圆小球藻;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4.47 mg/L、22.04 mg/L、19.27 mg/L,轮虫占优势,优势种为褶皱臂尾轮虫、变异臂尾轮虫.盐度、pH、Cl-、Na++K+、HCO3-、CO32-、ALK、总氮、总磷呈上升趋势,特别是Cl-、Na++K+实验前后相差3000 mg/L以上;SO42-呈下降趋势;TH、Ca2+、Mg2+无明显变化规律,实验前后基本平衡.温度、pH、溶解氧(DO)的昼夜变化明显,其昼夜差分别在10C、0.5、1 mg/L左右.从限制性营养盐来看属于磷限制,初级生产力极低,P/R系数>1.5.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食肉目和偶蹄目动物的区系特征与生态分布2249-2255

摘要:牛背梁自然保护区(108°45′~109°04′E,33°47′~33°56′N)位于秦岭山脉东段,地跨秦岭南北坡.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于2003年5月~2004年8月,对该保护区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的区系特征和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该保护区共有18种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其中属我国Ⅰ级、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兽类分别有2种和7种.分析表明,保护区的有蹄类动物物种丰富,秦岭分布的有蹄类在该区域均有分布,但食肉动物种数仅占整个秦岭地区的45.5%.这些兽类中,属于东洋界的兽类有12种,占66.7%;属古北界的仅1种,占5.5%;其余5种为广布种,占27.8%.牛背梁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应属古北界和东洋界物种交汇的区域,且为东洋界逐渐向古北界过渡的区域.分析该区域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的生态分布发现,这些物种的垂直分布幅度有很大的差异.垂直分布幅度在海拔高差1300 m以上、1000 m左右、450~700 m之间的物种各占1/3.结果还表明,区内这些兽类物种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具有先升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不论是秦岭南坡还是北坡,分布在海拔1800~2200 m区域的兽类物种最多,所占比例大于80%;而在海拔2600m以上区域,兽类种数降至最少,仅占50%左右.兽类丰富度的海拔梯度也体现于这些兽类在各植被类型中的分布上.中山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布的兽类种数最多,而在中低山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及亚高山灌丛草甸中分布的兽类则较少.

若尔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三种无尾两栖类陆地核心生境2256-2262

摘要:若尔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该地区分布有3种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r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a),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研究在保护区内设定了16个50 m×50 m的样地(每个样格分为25个10 m×10 m样格),对每个样格中3种两栖类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根据3种两栖类分布点距离水体的最远距离初步确定若尔盖保护区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rorana 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a)的陆地核心生境半径分别为:1000 m、55 m和580 m.由于过大的陆地核心生境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此本文提出最小陆地核心生境的概念:在某一季节,不同性别和生活史阶段的某种动物的90%个体完成该季节正常生命活动所通过或者利用的陆地.由此概念,根据高原林蛙90%的雌体、雄体和幼体分布确定其最小陆地核心生境半径为51 m.最后通过最优化理论对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分布格局与水体距离、草本层盖度、两栖类密度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陆地核心生境的范围与其所在生境景观及本种和其他动物种群状况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