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ical Economy

  • 53-1193/F 国内刊号
  • 1671-4407 国际刊号
  • 1.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经济是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环球视点、生态警示、特别关注、绿色发展_低碳经济、绿色发展_生态产业、绿色发展_生态城镇、绿色发展_生态农业、绿色发展_生态旅游等

生态经济 2017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毒鸡蛋”事件凸显农药滥用危害2-5

摘要:近日,欧洲多国正在经历一场食品安全危机。问题食品竟然是人们几乎每天都会食用的鸡蛋。欧洲“毒鸡蛋”事件不仅波及欧盟内部,韩国、中国香港等也受到影响,目前已有数以百万计的受杀虫剂氟虫腈污染的鸡蛋下架。一向号称严格的欧盟食品安全机制为何未能阻止“毒鸡蛋”大范围扩散?被指知情晚报的比利时饱受质疑,不过比利时又指责荷兰食监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
非法采砂正掏空中国江河6-9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砂石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陆地砂源日渐减少的情况下,砂石料的价格急速上涨。砂石这种最为常见、最为普通的建筑材料,在市场的驱使下摇身一变成为“软黄金”。正是因为市场的大量需求,导致了非法采砂行为的猖獗。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10-13

摘要:近日,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BP)首席经济学家斯潘塞·戴尔(Spencer Dale)在《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6年)》的中文版会上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煤炭消费国的中国,煤炭消耗量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在2016年已经成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环境治理及技术进步对我国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超效率SBM-VRS模型的研究14-21

摘要:以全国29个省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基础,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VRS模型对全国省际范围近十年来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对低碳经济发展无效的省份做了相关冗余值的投影分析,进一步结合Malmquist指数动态地分析了各省份碳排放效率差异的具体原因,最终运用Tobit模型分析并详细解释了环境治理与技术进步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65.5%的省份都处于低碳经济发展无效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与相应省份的技术进步指数(TC)变动与技术效率指数(TEC)变动差异明显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不够有关;政府环境治理支出并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呈现出弱的显著性;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效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我国三次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动态竞争关系实证研究22-28

摘要:我国三次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互动,对我国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中国统计年鉴》1980—2014年的三次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动态竞争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借助生物学种间竞争分析方法,考察“三次产业—碳排放—GDP”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的演变轨迹并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主要存在捕食、共生、共栖、纯竞争四种竞争关系;中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正向关系,并对三次产业增长都具有正向作用;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对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促进中国经济整体发展。若要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应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三次产业结构的相互协调。

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碳排放的实证关系研究——以上海郊区农业为例29-33

摘要:通过实证研究判断上海农业发展是否以环境质量下降为代价。首先,参照IPCC及上海农业碳排放前期研究,核算上海9个郊县的农业碳汇和碳排放量,分析农业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和农业碳排放结构,农业能耗在农业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从2002年的50%增加到2012年的80%。然后,利用STATA13.0软件对上海9个郊区在1993—2013年农业生产活动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上海郊区农业发展与农业碳排放者之间是否存在类似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关系,回归结果显示,平均每1亿元农业产值将带来0.825 0万吨CO2排放当量,95%置信区间为(0.743 0,0.907 0)。最后,基于农业碳排放估算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上海进一步减少农业碳排放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投资意愿的实证研究34-37

摘要:运用意愿调查评价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对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项目投资意愿进行调查,获知大部分受访者愿意投资商品性碳汇林,而不愿意投资生态公益性碳汇林,除非政府实施碳汇补助。并且运用Logistic模型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自变量营林成本和生态公益林碳汇补助标准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见,营林成本和生态公益林碳汇补助标准是影响林农是否愿意投资生态公益林碳汇项目的主要变量。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为碳汇林投资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参考。

构建循环经济学学科体系初探38-42

摘要:随着我国循环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有必要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了循环经济学的概念,通过综述循环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及其与相关学科关联关系,分析了独立构建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原因及其学科属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中国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发展研究43-47

摘要: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区域系统各方面的众多因子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耦合协调度作用机理对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将耦合协调理论引入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发展这一研究领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省份2008—2014年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进行测度和评价,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海陆一体化格局下我国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48-52

摘要:随着海陆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文章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海洋环境质量、近海区域生态系统现状,通过比对国内关于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程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海陆一体化格局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综合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促进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基于杰文斯悖论的我国节能减排问题分析53-57

摘要: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应该主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文章在杰文斯悖论的基础上,构建IPAT模型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利用GARCH(1,1)考察我国在1980—2014年能源消费增长与能源强度、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解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增加是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因素,反弹效应的存在使得尽管能源效率提高,能源强度下降,但能源消费总量仍然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及其分解因素最终消费与投资、进出口贸易都增加了能源消费量。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仅仅依靠技术进步还不够,还需要能源价格、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

我国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研究58-61

摘要:基于1981—2015年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高,能源技术进步—能源要素禀赋系统跨越了从低度耦合协调到中度耦合协调这两个阶段。我国能源技术水平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仍需提高,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供应能力,保障能源供给,破除能源约束,提升能源技术水平,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

页岩气开发对地区经济影响评估方法与思路62-68

摘要:随着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利用,评估页岩气开发带来的经济影响越来越重要。美国页岩气规模化开发多年,研究美国页岩气开发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及评估方法,对评估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经济影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综述了美国页岩气开发对地区经济效益、外溢经济损失和净经济影响三个方面经济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重庆页岩气开发项目为例,提出了重庆页岩气开发对当地经济影响的评估思路。根据重庆页岩气开发的特点,文章认为可采用投入产出模型,评估并预测页岩气开发给重庆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注重页岩气开发带来的外溢经济损失;而对于页岩气开发已产生明显经济影响的涪陵页岩气项目示范区,可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净经济影响评估。

煤炭企业低碳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69-75

摘要:基于低碳生态的视角,将能源、经济和环境因素纳入煤炭企业低碳经济效率评价体系中,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我国11家煤炭上市公司2008—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及其分解因素,并通过构建Tobit模型对煤炭上市公司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来看,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低碳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而规模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有待提升。从影响因素角度来看,企业规模和环保投入力度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有正向促进作用,企业内部管理费用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效率起负向作用,企业研发水平和市场势力对低碳经济发展无显著影响。

从生态视角展开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76-79

摘要: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企业绩效,以往的研究未进行过探究。现有成果多是基于企业绩效谈企业绩效,未从宏观大环境出发进行研究。就此问题,通过对循环经济与价值生成深入分析,以平衡记分卡为框架,将价值增值、平衡性分析、价值生成等进行融合,构建了一套具有生态文明指标的企业绩效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定位于西藏地区从事同种行业的多家企业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不仅确定了新型企业绩效水平,而且基于定量分析定位的三重指标还帮助企业实现了新型绩效水平持续提升。

财政分权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80-84

摘要: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机理及过程调控分析85-88

摘要: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竞合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生态学和复杂性科学相结合的视角,从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涨落等层面探索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特性,基于自稳定和自重组过程分析其耗散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失稳原理,探索其演化分岔及“路径依赖”现象,进而建立基于Brusselator模型的演化方程,对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过程调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主成分排序图的林业产业转型倾向研究——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89-95

摘要:随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转型的深化,林业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及下属40个林业局进行分析并绘制主成分排序图,从而探讨林业转型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发现:林木的培养和种植、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森林游憩与生态服务以及林业生产经营服务已经成为典型的生态化主导林业产业,林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林业产业转型过程中上下游产业间的衔接和加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方面。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若干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