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ical Economy

  • 53-1193/F 国内刊号
  • 1671-4407 国际刊号
  • 1.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经济是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环球视点、生态警示、特别关注、绿色发展_低碳经济、绿色发展_生态产业、绿色发展_生态城镇、绿色发展_生态农业、绿色发展_生态旅游等

生态经济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联合国海洋大会呼吁拯救海洋2-5

摘要:2017年6月5日至9日,瑞典和斐济政府联合主办的以“可持续的海洋”为主题的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美国纽约召开。面对几渐恶化的海洋生态环境,此次大会正当其时。参与大会的各国代表在会议上联合呼吁国际社会要改变海洋管理的思维与行动方式,扭转当前海洋生态恶化的颓势,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
危险的太空垃圾6-9

摘要:太空垃圾是在宇宙空间中除了正在运行的航天器之外的各类人造废弃物体,包括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在发射、运行中产生的碎片,报废的航天器及其组件,运行中航天器表面脱落物、逃逸物等,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洋垃圾的现状及其治理10-13

摘要:洋垃圾足指我国明令禁止进口的来自于境外的走私废物。随着贸易多元化的发展,洋垃圾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固体废物之外,废弃的电子产品、服装、生活用品等,也通过各种非法的渠道进入我国废旧回收市场。这些废弃物尽管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中国供给侧改革发展情景与碳排放研究14-19

摘要:推动供给侧改革不仅会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也将影响我国节能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该文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针对供给体系产能过剩、生产高能耗、能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构建了三种情景下供给侧改革对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影响的能源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压缩过剩产能对于优化能源结构起到显著作用,同时随着对过剩产能压缩力度的增大,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的减少将会趋于明显;推动技术进步与节能降耗将会明显降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对高能耗高碳排部门的节能减排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对于碳排放量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供给侧改革和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中国各省份碳排放效率与减排潜力测度研究——基于Undesirable—SBM超效率模型的实证分析20-24

摘要: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金砖国家贸易增长、高碳产业转移与碳排放25-31

摘要:首先计算出1998--2014年金砖国家与美国贸易间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通过对比分析该指数研究是否存在高碳产业跨国界转移现象。然后基于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控制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国际贸易与碳排放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均发生了产业转移,并且表现为双向转移;国际贸易开放度提高使得金砖国家碳排放以及人均碳排放增加。由此,笔者认为金砖国家应优化贸易结构,以减少对其贸易伙伴国的隐含碳排放。

REDD+公平正义问题的成因分析32-35

摘要:REDD+是国际社会达成共识的重要固碳减排机制。世界人民期~REDD+机制能够科学、公平、正义地运行,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但事实~REDD+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有违反公平正义的问题,深入分析其成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从经济发展不均衡、价值判断差异大、REDD+制度建设不完善及其程序执行效率低等因素探讨了REDD+公平正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基于社会技术景观的“碳解锁”模式研究36-41

摘要:“碳锁定”是碳基技术体制通过市场化、制度化和社会嵌入三个阶段形成的,由技术锁定、系统锁定、制度锁定和社会锁定相互强化的超稳定结构,所以实现“碳解锁”需要社会技术景观对碳基技术体制产生冲击。在对社会技术景观的内涵和五种变化类型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划分了碳基技术体制演化的四种理想模式,并通过热电涡轮机和氯氟烃技术两个案例,论证了强化“碳锁定”的体制再生产模式,以及体制转向、体制演替和体制替代三种“碳解锁”模式。

碳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源型企业的经验证据42-47

摘要:碳信息披露作为反映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步,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从上市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角度进一步展现碳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利用我国2009--2014年资源型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数据,以CCGD作为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用ACW模型来验证了上市企业碳信息披露与外部融资约束间的假设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上市企业碳披露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并且通过多元回归发现碳信息披露对公司融资约束有显著影响,碳披露质量越高,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则越低。建议企业加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政府也应加快制定上市公司层面的碳排放披露政策。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价格联动性分析——基于DCC-GARCH模型48-51

摘要: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如何衡量不同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DCC-GARCH模型,量化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处于分割状态,不同市场间的联动性较差。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增强市场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河北省碳市场配额分配问题研究52-55

摘要:河北省是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省,在该省顺利构建碳排放交易体系,对推进全国低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碳配额的合理分配是交易机制顺利运行的先决条件。科学开展河北省碳市场配额分配,必须结合河北省情实际,针对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赋予的省级决策权限,对碳排放免费分配配额、重点碳交易管理行业、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三个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河北省构建科学可行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参考。

京津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56-59

摘要:引入城镇化和老龄化指标对KAYA恒等式做出修正后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结合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及第二产业比重均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变量对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大小依次为0.99、0.53、0.42、0.26和0.20。老龄化与碳排放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初期人口老龄化会因人口红利的存在对碳排放产生促进作用,但长远来看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会使社会的生活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城镇化对碳排放也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碳排放对环境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即上一期碳排放与当期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影响系数为0.57。

基于绿道网络的低碳经济型城市建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60-67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将绿道网络融入城市的低碳建设当中,以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慢城”理念下城市病问题治理的策略68-73

摘要:城市病问题一直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全球兴起的“慢速城市”运动提倡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重视城市个性,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等理念,对我国发展特色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介绍慢城运动兴起的背景,提出慢城理念和对治理城市病的意义,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城市病现状、引起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慢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发展田园城市、特色小城市、慢行交通和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等措施解决城市病。

基于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74-80

摘要:基于STIRPAT模型及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根据2002--2013年中国的省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建筑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各省份建筑业碳排放总量的增加都会拉动邻省份同行业的碳排放量上升,这种影响力不仅在当期发挥作用,而且是持续的、逐渐增强的;在长期或短期内,适当控制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及行业人员工资水平的上升,在所属区域内会对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对于相邻区域则是消极影响;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低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筑行业低碳发展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同时,实现建筑材料制造业的统筹安排、优化布局与均衡发展,才能使低碳转型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碳排放因子法韵产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建设阶段碳排放量比较研究81-84

摘要:根据碳排放因子法,在选取燃料、电力、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机械台班等为住宅建设阶段主要碳排放因子,并确定住宅建设阶段碳排放源活动数据基础上,从材料运输耗能、建筑材料使用、住宅建设耗电、耗油、耗水等方面对产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建设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比较,结果表明,在住宅建设阶段产业化住宅比传统住宅建设碳排放量减少14.31%。

基于盲数理论的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85-89

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低碳理念也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以低碳理念下的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全寿命周期视角下不同于普通建筑的成本构成。借鉴既有理论研究,将碳排放减少量的价值量化并作为新的成本参数,并在分析了寿命周期内各成本参数的不确定因素后,通过盲数理论处理此类盲信息,建立基于盲数理论的低碳建筑LCC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得出LCC的估算区间,还能附以相应区间的可信度,对碳排放减少量的估算更能体现低碳建筑的成本价值。相比传统估算模型,该估算结果简洁准确。

住宅产业化绿色供应链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90-97

摘要:住宅产业化绿色供应链建设发展是建筑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建设路径。基于住宅产业化绿色供应链影响因素分析及“五价值”框架,构建出包含经济价值、环保价值、内部流程价值、客户价值和创新价值5个方面19个指标的住宅产业化绿色供应链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天津住宅集团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住宅产业化绿色供应链价值综合评价值较高(78.147);其经济价值(72.5%)、环保价值(65.4%)、内部流程价值(62.3%)、客户价值(61.1%)、创新价值(53.1%)有所改善程度分别为较高、中等和低,依据评价结果,围绕“五价值”提出具体提升路径。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价值及绩效评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