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越南遭遇百年不遇干旱

摘要: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南正遭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严重干旱,水稻枯萎、耕地龟裂、河床裸露,中部和南部地区受灾尤为严重。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事务办公室表示,持续的干旱使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受到严重打击,预计经济损失将会超过1100万美元。鉴于越南严重的灾情,中国政府宣布,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缓解越南的旱情。
2-5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

中国“湿地红线”或被突破

摘要:近日,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共同了"中国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中提到,在过去的50年时间内,中国已经损失了近50%的滨海湿地。在未来的5年内,滨海湿地由于围垦与基建等原因还将损失11.5万公顷,即便是不考虑滨海湿地之外的其他湿地减损,中国的8亿亩的湿地红线也将被突破。
6-9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全国多半城市存在黑臭水体

摘要:近日,住建部、环保部在落实"水十条"全国城市黑臭水体专项检查活动中,通过摸底排查发现,在检查的295个大中城市中,有70%的城市仍有大量的黑臭水体存在。两部委在随后下发的整治通知中,要求各城市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积极落实"水十条"的相关要求。一直以来,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水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难题。
10-1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关于政府决策者制定与实施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的调查研究

摘要: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我国已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各地在制定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时还存在诸多困难。政府决策者对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知识水平和规划能力对地方制定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和实施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规划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缺乏资金保障、缺少政策法规支持、缺少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等。基于此,应有针对性地对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教育和培训;同时,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与支撑、完善参与协调机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与监管,从而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14-18

我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摘要:采用1998~201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以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为财政分权衡量指标,以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以人均GDP、工业化水平和FDI等为控制变量构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以收入分权度,还是以支出分权度来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都与环境污染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支出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收入分权度,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度的提升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要大于西部地区。研究还发现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全国和东部地区成立,在中西部地区不成立。对于各个控制变量,它们在不同的样本条件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有所差别。
19-24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长江经济带2004~2013年环境质量指数。基于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呈显著的"U"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与环境治理有利于环境质量提高。提高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的主要路径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外资准入的环境门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34-37

焦点企业创业传导与集群升级绿色发展的仿真研究——基于网络视角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促升级、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砥砺而行。传统产业集群下的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和制约。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企业创业、集群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成为研究之要、发展之迫。目前,企业创业传导的前沿研究成果为集群升级绿色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然而在集群网络创业传导推动集群升级绿色发展过程中,网络关系的多样性、传导路径的复杂性、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异质性特点使得产业集群升级绿色发展的研究难以定量展开,集群升级的结构演进也难以动态刻画。文章用复杂网络理论的随机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和局域世界演进模型映射不同类型的集群网络,揭示了焦点企业引导的创业行为及其动态传导机制。主要结论有:(1)由于集群中焦点企业的异质性和结构中心性特征,在集群网络创业升级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且焦点企业引导的创业行为,能够有效带动集群整体升级,缩短升级周期。(2)得出在相同初始条件下,三种类型的集群网络升级周期都有:引导性升级传导时间〈自主性升级传导时间。在相同条件下集群网络升级周期:中卫型集群〈混合型集群〈市场型集群。
38-43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中国城市化进程碳增量效应的因素分解研究及预测

摘要:基于Logistic模型,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运用LMDI模型分解分析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原因,对城市化进程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水平仍将处于加速发展的上升期,2020年、204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分别提升至61.63%、77.91%;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呈减缓态势;经济规模是推动中国碳排放持续增长的主导因素,城市化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则是促进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动力。
44-47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碳排放动态特征分析

摘要:对2000~2012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7.14%,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6.42%,农村居民人均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6.51%,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2.81%;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及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上升联合作用,使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间接碳排放量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食品与居住消费是居民间接碳排放主导因素;城镇居民人口数量是城镇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的决定性因素;城镇生活方式相比农村具有更低的单位生活支出碳排放量;城镇化率对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分别具有0.13%和0.09%的弹性系数,初步验证了城镇化与居民生活碳排放的正相关关系。
48-52

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化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近年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给我国城市带来了较高的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各级政府逐渐意识到了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化实现的重要性。文章基于对我国重点区域能源结构发展现状统计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总结出城市能源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意义;并在AHP模型与相关指标构建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我国低碳试点城市的布局,构建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低碳试点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化实现路径做了简单的梳理,以供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与探讨。
53-57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选择。文章通过选取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为决策单元,对2008~2012年间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有效性处理,并运用两种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考察并分析各行业的能效差异。结论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偏低,个别行业投入冗余值过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制造业能效的对策建议。
58-62

我国区域电能效率空间效应研究——基于SBM超效率模型

摘要:基于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我国29个省份1990~2012年全要素电能效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电能效率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2年间,我国电能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地域性特征。省域之间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FDI依存度、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和实际电价水平有利于改善电能效率;而政府影响力与电能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63-67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区域碳排放效率研究——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例

摘要:提高碳排放效率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区域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5~2012年期间山东省各个地级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7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东营市在所有城市中表现出最高的碳排放效率,莱芜市的碳排放效率值则是最小的,而菏泽市的碳排放效率是增长最迅速的,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得知技术进步差异导致了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因此,研究认为,对于不同碳排放效率水平的城市应当根据其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减排政策,对于碳排放严重低效的地区应当给予充分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对于碳排放水平领先的地区只需引导其按照当前趋势继续发展,而对于碳排放效率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的城市,特别是具有显著碳减排潜力的城市,重视其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能源结构的优化,有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68-73

基于灰色模型的区域旅游业碳排放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针对区域旅游碳排放问题,从旅游所涉及的各行业着手,引入"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对区域旅游业的碳排放进行具体测算。由于旅游业相关统计的不完善及统计口径的变化性,文章构建了相应的灰色GM(1,1)模型,以广东为例,根据所测算的碳排放,对区域未来5年的旅游碳排放的走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收入与碳排放二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若不改变旅游发展模式,旅游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旅游碳排放的快速增长,2017年广东旅游碳排放比2014年将增加70%。从环境税视角并结合旅游业特点,就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各区域开展绿色旅游经济提供参考。
74-78

金融深化对中国碳排放有影响吗?

摘要:估算了中国1998~2012年30个省份的CO_2排放量,利用全国30个省份多个指标数据,考察了金融深化和CO_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静态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首先以人均GDP和金融深化指标为解释变量考察金融深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然后在模型中加入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采用滞后期工具变量来控制有关变量的内生性,最后运用GMM方法研究了金融深化、经济增长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金融深化与中国CO_2排放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而证实了中国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成显著正相关,研发强度与对外开放度对我国碳排放成负相关关系。最后从长远来看,金融深化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以及我国低碳进程的发展。
89-94

基于托宾模型之企业生态创新投入研究

摘要:以2010~2013年披露环境报告书的21家公司的51份环境报告书为研究样本,并另外随机选择51个控制样本,采用托宾模型方法检验公司生态创新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政府管制因素与公司生态创新投入正相关,而公司资源则是公司进行生态创新的物质保障,而利益相关者(产品市场)压力对企业生态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106-110

基于灰色评估的钢铁企业生态效率评价

摘要:基于对钢铁企业的特点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运用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含经济效益指标、资源能源效率指标、生态环境效益指标和循环经济指标四个一级指标和销售收入、经济增加值等14个二级指标的钢铁企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运用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综合评估模型,对某钢铁企业生态效率评价进行实证研究。
111-116

生态安全视阈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民生问题,是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主题,基于生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当今经济社会需要。文章首先概述了生态安全,然后探讨了生态安全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问题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层次模型,通过生态安全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相关因素分析,以生态安全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最后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五位一体"模式、"三维一体"模式和"三生共赢"模式,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促进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生活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