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5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大众“排放门”事件:影响及教训

摘要: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使得汽车在检测的时候自动识别并秘密开启,进而能够使得尾气检测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但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尾气,最大的污染物可达到美国最高环保标准的40倍。美国环保署的指控一出,引起全球哗然,
2-5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

雪豹:生存危机与保护拯救

摘要:10月23日是全球雪豹日。在这个全球关注雪豹的日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题为“脆弱的关联性:雪豹、人类、水源与全球气侯化”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呼呈国际社会通过保护森林植被、遏制全球气侯变化来保护雪豹。
6-9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长江流域湿地现状及其保护

摘要:近日,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共同主办的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与会的湿地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长江湿地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长江中游地区占70%的湿地已经消失。
10-1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区域发展评价

摘要:结合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生态足迹理论,基于投入产出法提出了一种评价中国区域发展的方法。首先用灯光指数表征区域发展水平,将其作为产出因子;用改进的生产性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区域生态足迹,将其作为投入因子;以此来构建区域发展指数。然后进行区域发展健康程度排名,灯光指数与生态足迹增长率对比分析,及区域发展指数变化规律聚类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上海和北京在区域发展健康程度排名中占据前两位,远高于其他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其发展方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各省区市的发展状况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除内蒙古和陕西外,生态足迹的增长率均低于灯光指数的增长率;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区域发展类型可以分为进步型、稳定型和退步型三类。
14-17

2014年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总体评估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为此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其他建设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抓手就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文章对2014年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现行的环境财税政策、简政放权及创新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机制、创新生态补偿的内容和形式。
18-22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近十余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从年际变化特征、行业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三个角度,对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随时间推移基本呈下降趋势,污染物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行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且行业集中度均超过60%;污染物排放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其中河北、内蒙古、河南、山西为重要控制地区。对“十五”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期内的污染控制政策效果分析表明,大气污染物政策目标基本实现,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控制。而为了进一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还需针对污染物基本的排放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未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建议。
23-26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治理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侧重于从环境联邦主义的角度讨论环境公共物品应该由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提供?以及在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围绕环境公共物品提供而展开的竞争究竟是“趋好的竞争”抑或“趋劣的竞争”?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财政分权和环境污染、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公共物品提供等实证研究方面。
32-38

中国循环经济运行效率的评估与空间差异性研究——基于DEA-ESDA的探索性分析

摘要:借助较为前沿的基于理想点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的循环经济运行效率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ESDA探索技术对全国30省份以及东、中和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运行效率的空间差异性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循环经济运行效率较高的地区为浙江、北京、广东、福建、江西和上海地区;东、中和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运行效率存在差异,并且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我国循环经济的运行效率在整体上表现出十分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同时,东、中和西部地区的空间相关性亦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循环经济的高值集聚区主要位于东部,而低值集聚均位于西部地区。同时,三大区域内部的集聚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39-43

洞庭湖区经济与环境的演替轨迹及成因分析

摘要:洞庭湖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影响方式和程度存在地区差异性。从洞庭湖区整体,岳阳、常德及益阳市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演替轨迹,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整体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量已越过EKC曲线拐点,工业废水仍处于“U”型曲线的右侧。工业废气EKC曲线在岳阳、常德和益阳三个行政区划中倒“u”型特征较为明显,且拐点均出现在“十一五”期间。说明洞庭湖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由“同向”关系向“反向”关系演替。通过LMDI分析法得出影响洞庭湖区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中,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是拉动因素,污染物排放强度因素发挥了重要的抑制作用。
49-53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升级路径研究——以河南为例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趋势,资源依赖型区域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文章首先构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升级模型;然后,以该模型为基础,以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低碳化产业升级三条路径:效率提升、结构优化、产业集群。效率提升是减少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基本方式,结构优化是低碳化产业升级的根本措施,产业集群是实施低碳化改造的重要载体。
54-58

依法治国视角下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的路径选择

摘要: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逐步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框架中,建设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便是我们现阶段急需探究和明确的问题。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建设是多方面的,文章将从税收法制建设的角度入手,分析我国现有税收体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探究其存在的原因,以期为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选择适宜路径。
63-69

炼油企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作为高能耗、高风险、高污染的“三高”行业,我国炼油企业的存在资源与能源消耗量大、“三废”排放量大等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炼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经济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清洁生产与3R水平、环境影响情况四方面分析其对炼油企业循环经济水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炼油企业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采用DHGF法对对循环经济指标给出有效评价。经实证该指标体系及综合方法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出炼油企业循环经济水平,可广泛用于评估炼油企业循环经济水平。
74-78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及其应用的比较研究

摘要:为了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行为,国际和国内不同机构出台了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首先引入国外普遍使用的GRI最新指南G4标准及其披露框架,并将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26000标准进行了比较;其次,按标准时间顺序列举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常用的标准并根据主体进行了分类;第三,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的建议。
79-83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林业政策转型

摘要: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中国的林业政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特别是中国推行的木材代用政策,本质上是以不可再生资源取代可再生资源,是与绿色经济理念相违背的。绿色经济背景下,中国一方面应该取消对替代木材行业的支持政策,并且通过征收碳税和环境税限制这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对林业部门实施补贴和扶持,提高林业生产力,发展壮大林产工业,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84-87

草原资源资产管理评价研究——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为例

摘要: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其质量评价是重点和难点。研究以界定草原资源资产管理的概念为逻辑起点,试图揭示出衡量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的指标,建立起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的评价框架;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草原的监测信息,通过分析草原监测样点的草地型、植被盖度、多样性、产草量指标的变化,对草原资源资产的稳定性和退化性做出评价,提出草原资源资产管理和监测制度安排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评价中,基于产权单元的资源资产信息的可获得性是重要基础;(2)制定出与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特征相匹配的政策,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有效管理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88-92

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分析

摘要:采用1990年以来全国和省级层面相对连续的草原普查和监测数据,构建能够衡量不同年度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变化的可比性草地面积指数和存栏系数,对我国草地可持续利用状态的变化态势和区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1990年相比,目前全国和20个草原重点省份的可比性草地面积均有所下降,但同期这些地区的草食家畜的饲养量逐年增加。从2005年以来全国和各省份的可比性草地面积的变化看,随着政府各项草原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大部分省份的可比性草地面积开始小幅增长,同期草食家畜的饲养量也在增加,说明这些省份的草地资源利用是趋于可持续方向;但同时也有一些省份的草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在下降,需要各级政府关注。
93-97

基于横向视角的垃圾回收处理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启示

摘要: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严峻问题,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快速增加,而垃圾处理能力却严重不足。文章以减量化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和提高回收利用率的回收模式为研究对象,对生活垃圾回收体系进行研究。日本、德国和瑞士的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已卓有成效,文章从横向视角对此三个国家的收费制度和回收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代表性的大城市进行现状分析并给出建议。
102-106

国内外智慧旅游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对智慧旅游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学界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功能及评价等方面;文献以描述性为主,深层次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智慧城市和智慧景区建设,乡村智慧旅游研究几乎未涉及。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