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5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世界人口发展之展望

摘要:联合国最新发和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以下称《展望》)报告称,世界人口将在2030年之前达到73亿,2050年达到97亿,2100年达到112亿。全球人口发展趋势之格局将会发生变化:印度有望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非洲人口增速将会超越亚洲;
2-5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

看不见的臭氧污染

摘要:在公众的视野还聚焦于PM2.5(可吸入颗粒物)时,臭氧却俏然成为2015年夏天国内不少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与能在天气中清晰反映出来的雾霾相比,臭氧可谓是低调很多。
6-9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全球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研究进展——“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摘要:2015年8月14~16日,“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在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召开,与会的60余名中外专家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农村生态治理与保护建设、气候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和日韩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及评价等六个方面,对国内外生态治理实践和生态经济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阐释和观点交流。
14-20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实践体系设计研究

摘要:编制温室气体清单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为城市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和考核评估提供决策依据。虽然国内外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实践方面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指导。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目前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实践现状,结合课题组研究与实践的经验,针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过程中组织工作、方法学规范指导和编制技术方面的一些核心关键问题试图给出答案。尝试构建设计适用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实践体系,旨在推动中国城市层面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21-24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框架研究

摘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的资源管理手段,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成熟的资产负债表管理、遥感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绿色国民经济账户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不断创新,为设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在详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后,文章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角度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架、具体的构成科目以及每个科目的核算方法,并从会计核算、监测制度、数据管理、统计制度和评价考核等五个方面对相关的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25-28

基于转移意愿和能力双维度的产业转移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摘要:近年来东部地区由于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产业对外转移中,转移能力是基础,转移意愿是动力,两者缺一不可。文章提出了产业转移意愿和能力的双维度模型,建立了双维度的产业转移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市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了测算,并用四象限图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匹配分析,确定了上海可以转出的产业。
29-33

大城市周边生态抑制型贫困研究综述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减贫取得重大成就,为世界减贫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贫困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历史性难题。在我国某些大城市周边区域由于承担生态涵养和生态安全特殊功能而形成的“生态抑制型贫困区域”是一类特殊贫困区域,也是有望率先实现减贫、脱贫的重要区域。文章在梳理分析前人对生态抑制型贫困的概念、成因及缓解措施研究的基础上,从利用相邻城市资源、跨区域合作、多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生态抑制型贫困减贫研究的方向和相关建议。
34-40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

摘要:要素集聚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与区域环境、区域创新能力间的相关性表明,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集聚既可以优化和改进区域环境,也可能给区域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集聚中,应当高度关注人力资本的集聚。区域创新能力正是借由高端人才的集聚,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智力支持。因此,唯有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必由之路,以创新驱动和市场机制为主轴,同时发挥政府在要素流动和聚集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41-44

货物进口贸易对中国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摘要:为了考察中国货物进口贸易带来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选取了2002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四个时间断面数据,运用投入产出(I-O)分析方法,从规避污染、节省能源资源的角度,对货物进口隐含污染物、隐含能源、隐含二氧化碳以及虚拟水进行核算,进而对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潜力的进口贸易部门进行辨析。结果表明:货物进口贸易对缓解中国资源环境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排污系数、资源消耗系数较高的部门,其进口的资源环境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通过合理地扩大进口,优化进口贸易结构,能进一步发挥进口贸易规避国内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要作用。
45-49

生态环境约束的能源资源定价机制:一种分析框架的构建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能源资源定价机制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可以归纳和总结现有能源资源定价机制研究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定价理论以价值论为主的单一定价理论;(2)定价方法基本上是以概念或定义推导出的定价方法,很难用于实际问题的定量计算;(3)虽然有些定价机制对能源资源特征的反映比较充分,但没有一种定价机制能够全面反映、刻画能源资源的特征;(4)研究文献数量中最多的是市场定价机制研究,而环境成本的研究已经成为能源资源定价中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为充分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等特征,提出构建以综合定价理论为定价基础,以生态环境为约束条件的能源资源定价机制。
53-58

生物质能源企业的资源与环境效率研究

摘要:生物质能源作为源于植物的低碳、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及其企业却面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产业吸引力不大等诸多挑战。文章采用企业资源生态分析与动态效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视角分析生物质能源企业的资源与环境效率问题,通过对案例企业的资源构成以及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效率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了提高生物质能源企业的资源与环境效率以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59-62

国际气候制度的“中国烙印”及其影响

摘要:国际气候制度是中国在国际社会治理体系中为数不多的,以缔约者身份与其他国家合作创建而非后续调整加入的国际制度。国际气候谈判之所以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以“公约+议定书”的方式逐步推进、与发展问题紧密相连、以人均原则为碳排放衡量标准、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为基础建构原则均离不开中国的努力和作为。国际气候制度的“中国烙印”对中国以非附件I国家身份承担义务,获得相对充足的经济发展空间,获取国际社会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成战略联盟意义重大。在后《京都议定书》国际气候制度安排中,中国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步调来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取决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持原则理念和利益认知的吸收和采纳,而且取决于中国将其理念认知转化为制度实践的能力和技巧。
66-70

低碳转型与中国造纸工业发展对策

摘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造纸工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造纸工业低碳转型是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造纸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中国造纸工业要加强造纸纤维原料的管理,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方式,不断推进低碳技术与低碳产品的创新,实现低碳转型。政府部门则要加强国内森林认证体系、碳交易市场与规则的建设,为中国造纸工业的低碳转型提供法律与政策支持。
71-75

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为例

摘要:基于农业生产方面的6类碳源,对云南省2003~2012年的农业碳排量进行了测算,并利用LMDI模型对影响云南省农业碳排量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到2012年,云南省农业碳排量达到319.78万吨。对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增加起驱动作用的因素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而农业结构因素和农业劳动力规模因素则是抑制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未来,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仍会不断增加。因此,提出了云南省农业碳减排的措施建议。
76-78

生态安全视域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研究

摘要:生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水资源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也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同样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要素。在生态安全视域下,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特别是农业水资源利用面临诸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危及生态安全。文章从生态安全等相关概念入手,对我国当前的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重点对生态安全和农业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进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实现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双赢提供帮助。
79-82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我国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构建了我国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并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法探究各省份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空间关联效应,所用数据为我国31个省市区近六年的旅游业发展及生态环境数据,所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为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捡验及LIsA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5省市属于“高-高”关联区域,是旅游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对整个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辐射效应;西部地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是新疆和甘肃两地,是“低-低”关联区域的集聚点,需要重点引导和扶持;中部地区则主要属于“高-低”或“低-高”关联模式,桥梁纽带作用凸显。根据以上分析,文章对我国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90-94

中国垃圾围城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正面临着每年9%左右的垃圾增长速度。垃圾围城愈演愈烈,全国1/3以上的城市都深陷其中,如何制定合适的策略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成为中国快速发展中的一大棘手难题。文章对垃圾的生产和处理的两方面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处理方法与技术提出了面对垃圾围城的发展策略:循环经济发展、垃圾处理站综合一体化布局、技术驱动型的前端与终端处理技术,意在探索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垃圾处理方法。
103-106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环境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断陷湖生命演化阶段分类研究

摘要:利用BP神经网络对云南高原九大湖泊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鄱阳湖和巢湖的生命演化阶段进行分类。样本的采集主要包括已知演化阶段的断陷湖和未知演化阶段的断陷湖两部分。根据湖泊演化阶段分类初级指标选取滇池、洱海、抚仙湖(1992~2010年)、鄱阳湖(1994~2012年)、巢湖(1986~1995、2000~2008)18年各指标数据以及程海、泸沽湖、星云湖、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2005~2012年)连续8年数据来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测试样本能够与训练样本很好的吻合,可以利用其对未知样本分类。分类结果为:青年期湖泊包括抚仙湖、鄱阳湖、泸沽湖;成年期湖泊包括洱海、巢湖、程海、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和阳宗海;老年期湖泊包括滇池。其中巢湖和异龙湖有向老年期发展的趋势。
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