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NASA发现“另一个地球”?

摘要:201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卒航天局(NASA)宣布通过开普勒掣远镜观察到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酷似地球的系外行譬,这颗被命名为“Kepler-452b”的行星凶为有水与人气层,被科学家称之为“另一个地球”。
2-5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

全球地下含水层要被抽干了

摘要:近日,主持研究工作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窀水资源科学家法米列在《水资源研究》杂志上撰文指出,当前全球水资源情势非常严峻,世界各地的地下水位部在下降,未来的50年之后,人类可能无地卜水可用。法米列教授所说绝不是危言耸听,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已经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灾难,并加速了地下水被污染的进程。因此,当前世界各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应对地下水危机,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
6-9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最具威胁性物种半数进入中国

摘要: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4年的报告称,世界上90%以上的生态系统都曾遭受过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全球20%的脊椎动物的灭绝,每年给全球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以前可以充当防治物种入侵的自然屏障比如高山、海洋、沙漠等,在全球化的大势之下,已经显得无足轻重,全球化加剧了生物入侵的频率。
10-1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率确保我国粮食持久安全

摘要: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是持续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率,使生态良好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商品率形成整体聚合效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快速增长,但年际间起伏大,尚未达到供求的稳定均衡。要想规避这方面的风险隐忧,唯有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率。其对策途径包括以下方面:构建有机肥与化肥的量化配比、建立农牧与化工类农资有机融合的物流大循环产业体系,达到生态文明下的多效率共赢;以城镇化带动土地有序流转,扩展种粮者土地经营规模,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将中低产田改造为“高基农田”,增加土地生产率;实施“一重点、二到位和三结合”科技推广体系,达到多要素整合的高效率;依据资源综合禀赋,推进区域间产销均衡率;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稳步增加种粮者收益。
14-18

氐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的差异性研究——以贵阳市建设实践为例

摘要: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是我国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重要战略的实践主要载体,区分二者的建设模式的差异性,对我国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贵阳市在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为例,系统的分析了他们的不同之处。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城市主要是以制度建设为主,通过文化、意识、制度等推进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从具体产业着手,通过发展低碳的物流、会展、服务、交通、建筑等推进城市建设。二者又有紧密的联系,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的一个过渡阶段;现阶段,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
19-22

城市能源效率测度方法与评价研究

摘要:如何测量城市能源效率已经成为低碳城市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其中又在城市能源效率划分和数据空间范围界定等领域存在颇多争议。基于城市能源研究的分析框架,文章将城市能源效率测度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分别对国内外所使用的能源效率指标、能源消费数据获取方法进行对比评价,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城市能源效率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并指出如何增强国外相关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以及明确相关研究结论的政策边界范围。
23-27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全球大气生态补偿:国家间减排累退效应的改进

摘要:规制管理、碳税、限额-许可证制度三种减排措施都存在累退效应,导致与减排目标相反的激励和大气利用不公问题。平均返还碳收益的办法可以改进当期消费的累退效应,但并不能改善国家之间由于历史累积排放和当前产业结构差异导致的国家间累退效应,因而不能完全消除大气利用不公的问题。建立将全部排放空间考虑在内的国家间大气生态补偿制度,可以消除全部累退效应,实现大气可持续、公平和有效的利用。
28-33

基于经济发展视角的雾霾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日益增多的雾霾天气给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雾霾天气的形成更多的是人为因素的结果,严峻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迫使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失衡,环境法规和环境交易市场缺乏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经济原因。因此,治理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确立相关环境产权制度和建立区域政府间合作治理机制。
34-38

技术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举措。构建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2000~2011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水平和碳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国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
39-42

资源价值流分析在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运用

摘要:在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了创新性管理。目前,微观层面从清洁生产和工业生态链管理展开研究。事实上,循环经济是在价值流增长前提下的物质流循环,由于不同的资源流转在实物核算中不能直接合并,传统的物质流分析方法无法提供有利于管理决策的基本信息,因而出现了“物质流一价值流”融合的环境管理会计方法——资源价值流分析。循环经济的资源流转与价值流转相统一的方式与资源价值流分析方法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而“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因而,运用资源价值流分析方法,从资源输入、资源流转以及资源输出角度进行“3R”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分析,有助于判定循环经济开展是否达到既循环又经济的目的。
43-47

加权综合指数法在贵州省生态经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首先明确了生态经济的界定及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不同的分析方法加以介绍。同时,以贵州I省为例,详细介绍了加权指教分析法在贵州省生态经济评估方面的应用,对评测项目、所占权重、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做出阐释,并对其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分析。最后对以贵州省为例的西部地区和中国其他城市适用的不同的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做出总结,提炼共性。
48-51

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摘要:评估节能减排潜力,筛选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对钢铁行业低碳开展非常重要。文章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2012--2030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的累计节能潜力约为3_8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13.7亿吨CO2;17项技术具有经济可行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6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9.94&吨CO2。折现率和价格(燃料、电力和CO2)对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具有较大影响。在低折现率、高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9亿吨标准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7.727吨CO2;在高折现率、低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小,累计节能潜力约为1.6亿吨标准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4.3万吨CO2。
52-55

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碳排放核算及实证分析

摘要:分析城市道路客运交通内涵,能源消耗种类及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类别。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能源活动水平数据来源、燃料排放因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天津市城市道路客运交通为案例,对2013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行业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对核算方法的可应用性进行验证。
56-60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中国电源结构优化模拟研究

摘要:传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电力产业扩张的同时,必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客观约束。从具有较多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组合可减少系统对未来不确定化石燃料供给和价格带来的风险的角度,将金融投资领域中的投资组合理论引入,具体以风电为例,将电源结构看成一种投资组合,对我国电源结构的优化组合进行量化研究。同时从可能影响发电结构风险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技术进步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因素,对电源结构的优化组合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量化比较结果。
61-67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石化与海化行业发展新路径研究

摘要:针对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郝是耗资源、耗能源、重污染的产业。文章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根据石化、海化产业链规律,从资源化、再利用、减量化三方面分析与研究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最大化利用资源、能源,最小化排“三废”的可行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目的,最后提出石化与海化两者融合发展的模式是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68-71

我国浅层地热资源开发法律规制的理性思考

摘要:作为一种可再生、发展前景远大的资源类型,浅层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开发已经取得较大成就。然而,浅层地热资源的法律规制体系仍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浅层地热资源法律属性模糊、技术性法律规范匮乏以及专门监管机构缺失等问题。为了保障浅层地热资源的持续发展,我国法律必须厘清浅层地热资源的法律属性,制定技术性法律并在“全景敞视主义”的指导下,设立可再生能源委员会。
72-75

低碳消费政策分析框架与消费行为——珠海市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设计低碳消费政策分析框架,梳理珠海市低碳消费政策经验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公共机构、居民低碳消费政策行为认知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消费心理、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逻辑下包含低碳消费宣传和引导政策、低碳消费的扶持政策、高碳消费的惩罚性政策和低碳消费市场规则构建的低碳消费政策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目前低碳消费政策与消费行为的内在传导机制不强,需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宣传引导措施,强化国家层面出台低碳消费政策的顶层设计。
76-79

基于熵权法的我国生态消费发展状况评价研究

摘要:在梳理当前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可持续消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资源能源节约、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四个维度的生态消费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1995--2012年的生态消费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的生态消费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自2007年以来评价值的增速有所提高。但是,生态消费的四个维度仍需加强协调,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等一些指标仍有待改进。最后,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生态消费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