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

我国耕地退化明显污染严重

摘要:近日,农业部与国土资源部分别公布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及《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这两个官方报告中均显示,我国长期以来的高产出、超负荷运行的粮食生产给耕地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使得耕地的质量大幅度下降,长期以来的化肥滥用及土壤污染导致耕地退化趋势非常明显。
6-9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部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批准新建部级自然保护区21处。本次批准新建的21处部级自然保护区涉及15个省(自治区),涉及保护包括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等3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海南苏铁、水杉、光叶珙桐、独叶草等1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10-1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人口规模、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基于2001-201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了我国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率、家庭户规模等人口因素对CO2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四项环境污染指标产生的影响效应,建模过程中还考虑了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家庭户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主要人口因素,而城市化率对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影响较小。
14-18

能源消费是否引起环境污染?——基于我国1991~2011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模型分析表明,能源消费增加将增加环境污染,而新能源开发将有助于控制环境污染。在利用我国1991-2011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能源消费引起环境污染,能源消费对环境污染产生正效应。我国需要积极制定相应措施,解决能源消费及环境污染问题:控制能源消费规模,积极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和加工转换效率;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制定环保政策,减少污染排放。
19-24

空气质量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关系研究——基于全国73个主要城市的数据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空气质量和城镇化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全民关注的焦点。基于《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对全国城市城镇化质量的评价结果和按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测度的全国73个主要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通过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二者的协调度,对73个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我国目前的空气质量问题不容乐观,绝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达标;(2)东南沿海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优于中西部地区,73个城市的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总体上匹配良好;(3)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水平处于中度协调和勉强协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京津冀地区为圆心的环状分布,越接近圆心协调度越差;(4)空气质量指数和城镇化质量指数相关关系不强,7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与城镇化质量匹配度较低。
25-30
生态经济杂志低碳研究

碳减排约束下的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摘要: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明显受到国际减排压力。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高能耗、高排放、粗放式经济增长等都是现阶段经济发展基本特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强度、缓解当前和今后能源供求结构矛盾、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目前研究国内能源效率的文献大多没有考虑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压力。而我国2009年的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硬约束,显然可能对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产生影响。由此,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主要能耗行业在碳减排约束下的能源利用效率,发现碳减排约束下能源效率低于无约束下的能源效率。
44-48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配额碳交易市场最典型的代表,也是到目前为止全球最为成功的排放交易体系,其成功的足迹值得各国学习。文章将介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运营模式,并提出中国构建排放交易体系的路径选择。
49-52

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摘要:根据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分析了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的变化和其碳排放情况,并对1996-2011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与碳排放的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脉冲响应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是其碳排放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并且具有较强的长期影响力,而碳排放对建筑业总产值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最后强调了提倡建立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重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53-56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我国大城市PM2.5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选取PM2.5污染较严重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内的9个大城市和西部第一城重庆市等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拟从影响空气中PM2.5含量的两大根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从整体看,人为因素贡献率达到75.66%,其中工业活动更是为第一主成分,自身贡献率为36.66%。但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城市,四个因子对PM2.5的影响程度呈现一定差异性,并对此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与启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62-65

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

摘要: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态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各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实行差别化的策略。
70-73

基于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研究

摘要: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四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最后,提出促进人口-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74-77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渭干河-库车河绿洲(渭库绿洲)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阐述人口、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机理上,建立渭库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绿洲1995-2012年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进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综合得分和人口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且经济综合得分增长速度远大于人口综合得分增长速度,环境综合得分则呈下降趋势。(2)1995-2007年发展类型为经济滞后型,其中仅1995年、2003年、2005年人口发展超前。2008-2009年人口效益滞后,2010-2012年环境效益滞后。(3)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低水平耦合水平转为颉颃耦合,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由中度失调衰退类-轻度失调衰退类-濒临失调衰退类的转化历程。虽然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有所改善,但是耦合协调程度都较低。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的研究以期为提高绿洲发展质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78-83

中国重要海岛县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比较研究

摘要:使用中国10个重要海岛县2000-2011年的三次产业及GDP数据,利用“三轴图”与三次产业结构重心轨迹法分析海岛县近12年来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运用SSM(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对海岛县的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山、玉环、舟山表现出国民经济工业化由第一产业占统治地位发展到第二产业占统治地位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而长岛、长海、岱山、洞头、南澳、平潭、嵊泗则表现出第三产业在一定时期内超过第二产业先发展起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海岛县的三次产业在竞争力、发展水平和今后预期成长性上有很大区别。综合分析结果,将我国10个海岛县分为四个经济类型,并据此,给出未来海岛县产业结构发展的建议。
84-88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研究

摘要: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微观政策着手,把经济产出最大化、经济结构最优化作为目标,把污染物排放量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以洱海流域为例,求出既能有效从源头控污,又能使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控污减排方案。最后,提出整个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建议。
89-92

宁夏农业多元功能的区域差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要:农业多功能从产出的角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使不同农业功能得到有效耦合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通过建立区域农业多功能相对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宁夏各县(市、区)的农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与景观文化与休闲功能相对价值得以定量化表征,并确定了各功能的优劣势分布区,分县域的判定其农业相对优势功能,并以此作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构建的依据。结果表明:宁夏可按照农业经济—社会功能为主导、经济—生态功能为主导、生态—景观文化与休闲功能为主导、社会—景观文化与休闲功能为主导4种类型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93-97

中国废弃家用电器回收渠道建设初探

摘要:全面有效地回收处理废弃家用电器(以下简称“废弃家电”)符合中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战略,具有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意义,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文章试图从分析回收渠道功能的角度,梳理重点建设的废弃家电回收渠道的种类。这有助于解决困扰中国的废弃家电回收渠道不畅;“多渠道回收”市场局面混乱;不正规处理泛滥、严重损害环境的问题。着重分析废弃家电回收渠道应具备的四项功能:集聚、去向限制、节约建设与维护费用、创造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旧货流通者回收,逐步强化公共事业部门回收,动员和开发零售商回收”作为回收渠道建设的构想。
103-106

WEEE回收处理基金和补贴的影响分析

摘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应当履行基金缴纳义务,对处理企业给予定额补贴,通过构建政府和两个生产企业、一个垄断的处理企业组成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政府社会福利最大时基金征收和补贴标准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征收的基金受生产企业之间竞争程度的影响,在完全竞争时,社会福利最大时政府征收的基金等于企业给环境带来的负的外部性,社会福利最大时政府补贴高于不能回收处理的WEEE给环境带来的负的外部性;(2)政府征收基金会造成产品销售价格上升,销售量下降,消费者效用下降,生产企业将部分收费转嫁给消费者;(3)政府对处理企业补贴会使得处理企业愿意向消费者回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时支付更高的价格,回购数量增加,消费者效用增加。
107-111

旅游环境研究的国际动态与进展——基于Elsevier SDOL数据库

摘要:以Elsevier SDOL数据库为平台,对21世纪以来“旅游环境研究”文献的来源期刊、研究主题、出版年份及研究内容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系统述评。研究发现,国际上以国家公园等环境敏感型区域为重要研究主题。旅游开发活动与环境影响、旅游环境质量与竞争力、旅游环境保护战略与措施以及生态技术运用与制约因素等问题是国际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国际典型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及新型生态技术是未来国际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
118-121